一些山西地名中有“圐圙”二字,它有什麼特殊含義?

545288856875


山西曆史上是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所以在山西方言和地名中,也存在著許多少見的字。如“圐圙”。



在山西,以“圐圙”命名的地方還真不少,尤其屬雁北地區居多。

比如王家圐圙、樊家圐圙、大圐圙、小圐圙等等。

其實“圐圙”二字來源於蒙古語,意思是被圍起來,被圈起來。如柵欄圍起來的牧場、土牆圍起來的城池都屬於“圐圙”。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古代的城市的圍牆、人家的院牆都是用土為起來的,所以人們慣用形象來命名地名,所以各種以“圐圙”命名的地名就應運而生了。



在山西,“圐圙”也是一種麵食,其形如圓環狀, 由面做成了的石榴、佛手、壽桃、老虎等花饃饃圈成,是孩子滿月,三歲生日,十二圓鎖,新人結婚的喜宴必備吉祥食物,被叫做“面圐圙”。


太原晚報


圐圙最早源自蒙古方言“庫倫”的音譯,意為四周圍起來的草場,在蒙古民族與中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漢人將這種含義用“圐圙”這兩個字形象地表達出來,(四面八方都圈起來),其實就是中原人將蒙古民族叫“庫倫”的圍起來的草場用會意的漢字表達出來,發音依然沿用“庫倫”的發音。

後來這個詞在中原一帶沿伸使用,表示土圍牆、圓圈、範圍等。如“胡拉圈兒”也是從這個詞演化來的。

這個詞在山西一代多用作地名,如祁縣有南圐圀,山陰縣有一個鄉叫薛圐圙鄉、應縣有個大圐圙村,呂梁市臨縣有個圐圙村、興縣有個圐圙頭,忻州市繁峙縣有個圐圙村,大同市渾源縣也有個圐圙。大概表示自己的村寨比較方圓規正吧!

而陝北和河南安陽一帶則用作動詞使用,如把某物圈起來可以說“把它圐圙住”。青島一帶則用名詞使用,農村用藤條編制的存糧食容器叫“圀圙囤子”。

在山西省圐圙還是特有的一種古老民俗麵食,形狀為圓環狀,相當於“長命鎖”,上有石榴、佛手、桃子、老虎等麵塑,在幼兒滿月,三歲生日,十二圓鎖,孩子的外婆、舅舅家要蒸“面圐圙”,並在喜宴開始前舉行套面圈的儀式,以期盼孩子長命百歲,吉祥如意。有些地方圐圙還用於婚禮儀式,並配有精美的麵塑“花頂”。





手機用戶4142248477七王


一丶 "圐圙"音"ku(哭)lue(略)",詞典釋: "指圍起來的草場,現多用於村鎮名稱,也譯作`庫倫' 。" 也有的釋為: "北方方言,四周有牆而無房屋的空場,多用於地名,山西山陰縣有薛家圐圙。“

二丶這是蒙古語名稱。蒙族以放牧為主,所以起初多指圍起來的草場,後來就範指蒙族牧人的居民地了。如我們張家口市境中部東西一線的外長城,也是埧頭一線,其北部便屬內蒙古高原的最南端,過去多屬蒙族放牧之地,當然,這裡也屬蒙漢雜居之地。既使現在,張市北境的草原也有蒙族牧民放牧生活群落一一蒙古包聚居地。所以本市埧上四縣也多有稱"圐圙”的村鎮,不過由於時間的推移,大多都演變為 "xx囫圇“ 了,如張北縣的大囫圇丶馬囫圇丶北塔拉囫圇……沽源縣的羊囫圇等等。

三丶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過去叫"庫倫”,就是由最初的圐圙由小到大,經多少年,多少代,逐漸發展起來的。

庫倫這個舊地名,自公元十七世紀中期為第一世喀爾喀蒙古最大的活佛和封建主的駐地,始建城柵,即以此為名。清代在這裡設庫倫辦事大臣駐地,管理對俄羅斯通商事物,並統轄土謝圖汗和車臣汗二部,歸定邊左副將軍節制。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改稱烏蘭巴托。

四丶既要說"圐圙"這個名稱有何特殊意義?一是說明在中國歷史上,連綿不斷的征戰,特別是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向南方文明的農耕民族的侵犯佔領,造成長城沿線南北附近地區民族的雜居,所遺下的痕跡。

二是不得不說的庫倫和張家口的通商關係: 中國北方絲綢之路一一"張庫大道"。

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商埠,延續了300多年陸上絲綢之路的貨物集散地(歷史上稱為“旱碼頭)一一張家口,從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廷批准今張家口大境門外正溝、西溝與成吉思汗的子孫後裔們開辦"以布帛易馬"的 "貢市“ (後稱馬市",到1929年商貿停止,一條從張家口至庫倫(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一直延伸到恰古圖 (今蒙俄邊境上一個城市) 的長達4300多華里的中俄貿易商道,整整運行了377年。

此貿易的真正繁榮始於清初,並貫穿整個清代。清軍進關的第二年 (1645年),山西八大"皇商”打著大清國的皇旗,拉著🐫駱駝,趕著牛車,滿載著物資,赱出大境門,進入蒙古草原,便開始了三百餘年的旅蒙(俄🇷🇺)貿易。經營範圍極其廣範,從中國內地購來的綢緞丶布匹丶米麵丶茶葉、食糖、瓷器丶木器丶馬鞍丶蒙靴丶銅鐵器及宗教用品等,到蒙古交換回來馬丶牛丶駝、羊、皮張丶絨毛和貴重藥💊材等,用茶葉丶生煙等從俄羅斯商人那裡換回羽紗丶毛氈丶天鵝絨丶波蘭呢等紡織品等。旅蒙商的活動幾乎覆蓋全中國: 向南,直達京丶津丶湖廣丶江浙丶福建; 向北,銷貨地伸入到內、外蒙12個盟丶154個旗👍。他們的重點貿易是 庫倫 和 恰克圖。

從康熙年間8戶"皇商“發展到民國六年(1917年),張家口大鏡門內外的商店和貨棧就有8500餘家。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僅大鏡門外市場,年營業額即高達1.5億兩口平銀。由外蒙輸入馬7萬餘匹,駱🐫駝3萬餘峰,羊150餘萬隻,絨毛7620萬斤,皮張1000萬張。那時的👍張家口街市上日夜車水馬龍丶駝牛雲集丶毛皮如山丶人頭攢動、十里長街、燈火通明的繁華景象。

馬克思在《🇷🇺俄國與🇨🇳中國人》一書中對恰克圖貿易進行了如下記載: "這種貿易,採用一種年會的方式進行。由十二個商館經營其事,其中,六人是俄國人,六個是中國人的。他們在恰克圖會商雙方所供商品的交換比例一一因貿易完全是物物交換,銀子在其中不過是價值尺度。"

根據"圐圙"(庫倫)這一詞,就引伸這麼多吧|


今古雜談2018


確實是,山西省內好多地方都以“圐圙”命名,而且在雁北地區最為常見。朔州有王圐圙、白圐圙,應縣有大圐圙、辛圐圙,大同有石圐圙,山陰有薛圐圙,繁峙有新圐圙,左雲則有左衛圐圙、圐圙子,為飼養軍馬之所。此稱在晉中一帶也有,如興縣有馬圐圙,祁縣有南圐圙,平遙有石圐圙等。祁縣賈令鎮的谷戀村,一百多年前也名為“圐圙”,後來,村子周圍的堡牆被拆掉後,改名為谷戀。

圐圙(一般讀作klüè),在網絡上可表示“四面八方”之意。圐即“四”和“方”,圙即“八”和“面”。看著是“四面八方”很廣闊,但卻被困在一座城牆之內。

 據記載,“圐圙”一詞源於蒙古語。其字形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地表示其意為“城圈”即“圍起來的草場”,通俗地說指“網圍欄”。在內蒙古方言中指圍住的土地,特指牧民為了保護草場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壞而用鐵絲網圍住的一片草原,稱為“草圐圙”。山西方言是借用的蒙語,指土圍牆。“圐圙”一詞現多用作地名。


山西晚報


圐圙——圈,不浪——棒,圪梁——崗,這是陝(北)晉蒙等地常見的語言現象,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加第二個字的韻母反切來拼讀出想要表達出的字。

Ps.烏蘭巴托舊稱庫倫,源於晉商在草原交易時囤貨的圍場,晉語發音為“圐圙”,蒙人轉音為“庫倫”。類似的蒙語還有“胡扎”,原意為晉語“夥計”,後被蒙人用來稱呼陰險狡詐錙銖必較的商人,甚至被用來指代漢族人,有侮辱涵義。


嘿嘿嘿嘿kuk


很多人把這個詞附會成蒙語,殊不知蒙語的庫侖反而是漢語藉詞。圐圙就是圈的分音詞,不是什麼蒙古語,類似的我們晉北還有胡蘭(環),不攔(拌),各攪(攪),須綠(絮),木拉(摸),撲拉(扒),不愣(蹦),圖羅(坨),旮旯或者各落(角),這都是上古漢語向中古漢語發音演變的痕跡,可以看看金元時期的院本雜劇,裡面很多這樣用法。在和漢語同源的藏語中有大量的複輔音動詞。


寧寧2082


圐圙,方言,音kulue蒙語音譯詞,又稱庫倫,指土圍牆。字形看是口字框住四方八面。河南陝北方言中,指圓圈、範圍的意思。還作為動詞用,指把東西圈圍起來。山西方言指土圍牆,最是蒙語的本意。現在多用於地名。


杉杉雨下潤物無聲


圐圙,大概是“提褲子”的意思吧?因為這兩個字讀音像廣東白話“褲撩”_即人方便之後,用手將褲子提起來,將自己的寶貝藏好。哈哈!也算是形聲字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