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擇校的三大原則以及升學“潛規則”,你都知道嗎?

小升初擇校的三大原則以及升學“潛規則”,你都知道嗎?

潛規則一:成績是王道,擇校靠MK

教育部門明令,小升初不得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組織以擇優、選拔為目的的各類考試和測試。但事實上,各種以擇優為目的的MK滿天飛,很多優質學校/優質班都以MK作為招生的主要途徑。

但由於政策上不允許,機構和學校對組織擇校考試都很謹慎。家長要想獲知MK消息,需要加入一些小升初圈子,時刻關注信息動向。並且,通常MK消息都是以暗號來傳播的,家長要想讀懂必須主動打聽。

提醒家長,以MK為旗號,渾水摸魚騙財的假MK也很多,家長要注意甄別。另外,不建議參加太多考試,只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有針對性的參加MK就好。

潛規則二:報名時談話的過程就是小面試

許多中學都設有專門的招生部門,有專門負責招生的老師。這些老師負責登記的時候,往往喜歡和孩子聊兩句,也會和家長多聊幾句,通過一些簡單的小問題,來看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所以很多時候閒聊就算是小面試了。

閒聊式問題,包括學習狀況、自己的學習規劃、對“班幹部”的認識等。老師提這類問題在於考察學生邏輯是否清楚,是否有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有時會在你的報名材料旁偷偷地做一些備註,為後面正式招生做一些參考。

潛規則三:好班不代表是最好的班

因為教育部門明令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重點班,因此大部分學校都號稱是平行分班。但其實,很多學校都有重點班,只是非常隱蔽。為避免正面違規,不少初中學校都給重點班穿起了“馬甲”,例如取名課改班、創新班等等。

有些初中的會按梯級編好幾個好班,家長們在擇校時候都會問學校,是否能讓孩子進個好班,學校都會毫不猶豫的保證能進好班,甚至說是最好的。其實這個是學校為了留下好的生源的小伎倆,每年最後被坑的家長實在太多了。

另外,即使家長得到了學校的重點班承諾,也還要問清楚是保證三年重點班,還是會實行淘汰制。大多數學校的重點班、“好班”是每年進行一次洗牌,讓孩子競爭進入。

潛規則四:數學好的孩子更佔優勢

初中學習中,五門課有三門是屬於理科類的,而數學是理科的基礎,在中考中,數學也是拉開差距的重要學科,所以數學好的孩子在擇校的時候會比較佔優勢。家長們在整理孩子的個人簡介時,儘量突出孩子的數學優勢,有一些數學競賽獲獎證書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學校最看重的不是孩子的課內數學成績,而是課外拓展的奧數成績。而且,很多學校分班考試的時候也就是加考奧數。所以想擇校,必須學好奧數!

此外,語文同樣不能忽視,語文的閱讀理解、文言文、古詩詞、作文,對很多孩子來說是丟分的重災區,平時也要針對性的練習。

潛規則五:優質小學畢業生更受歡迎

雖然大家都說英雄不問出處,但是小升初擇校還是要問的。如果孩子就讀的小學越好,在擇校的時候優勢就越大,這其實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來了,有時也算不上什麼“潛規則”了。一些有名的小學無論是推薦的名額還是錄取的人數都比其它學校多。

小升初擇校的三大原則以及升學“潛規則”,你都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