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人打死不願承認是“黃種人”

中國人對“黃種人”身份是認同的,但是中國人在稱讚別人時,從來不說:“你的皮膚好黃啊!”而是說:“你的皮膚好白啊!”這是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從來不說自己是黃種人?直到近代,西方人來到中國以後,他們給中國人普及知識:你們就是黃種人。這時候中國人終於恍然大悟:喔~原來我們的皮膚是黃色的啊!

為何日本人打死不願承認是“黃種人”

現今世界上主要有四個人種: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色人種。其中“黃種人”大約佔37%,白種人大約佔55%。如果說中國人是黃種人,那日本人肯定也是黃種人了。但是自從西方人提出“黃種人”這個概念以來,日本人卻從來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並對西方人稱自己為黃種人表示抗議,這是為何?

為何日本人打死不願承認是“黃種人”

原因就是就是黃色在歐洲文化中是一個很差的顏色,在西方基督教以黃色為恥辱象徵,撒旦的面孔也是黃色的,中世紀的失足女工作時手臂上更是會帶上黃色緞帶。雖然日本被迫打開國門的時間比中國晚,但是向西方學習願望卻比中國強烈,所以他們很早就知道黃色的含義,所以拒絕接受。但絕大部分中國人不知道,都認為是在誇咱們呢!

為何日本人打死不願承認是“黃種人”

但是,我們的“黃皮膚”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始於西方“科學”的建構,又被自身文化所認同的結果。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一曲《龍的傳人》唱遍華人地區,而我們也被教育認知自身的“黃種人”屬性,並認同自身的“黃皮膚”,這似乎已是一種常識。

不過,你有所不知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是“黃色”巨龍的傳人。至少,中國古代文獻並沒有“黃種人”的記載,也沒有種族學上的膚色概念,反而,中國人區分自己和外國人(胡人)的標準是毛髮和眼睛。甚至,在前近代的西方文獻與遊記中,中國人與日本人還被西方人形容是“白皮膚”,用以描述中國與日本國家富足、文化昌盛、願意與西方貿易且接受西方基督教義併成為教徒。

為何日本人打死不願承認是“黃種人”

然而,至十八世紀時,“白種人”卻已是屬於西方人的專有名詞,而東亞人也逐漸染黃。在西方人的描繪之中,東亞人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黃”?又是經由哪些“科學理論”,東亞人才成為了“黃種人”?

資料記載,十八世紀的自然學家卡爾.林奈與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家,藉由種種科學探測,逐步建立起將不同人種以顏色區分的標準,當東亞人被西方人歸類於“蒙古人種”時,同時也成為了“黃種人”。這一種族思維,也日漸成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更在二十世紀初,出現“黃禍”一詞,暗示東亞人即將對西方產生威脅。

一切都是近代西方偽科學的把戲!時至今日,儘管種族思維已不再是主流,在西方的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也已很難再找到“蒙古人種”、“黃種人”等人種區分,但這樣的種族意識,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根深蒂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