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會經常焦慮呢?

北漂燕郊一簇


在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無論人類發展到任何進程,它都會存在一定的焦慮情緒。一定程度的焦慮,他並不是不好的,它會讓人處在一種時刻防禦,緊張的一個人狀態。這樣可以保持警惕,隨時應付來自未來的危險。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真正的威脅只存在於我們頭腦思維當中。而現實當中的威脅,可能只是頭腦思維的一個扭曲。比如明天要高考了,幾乎所有人都會就會焦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不斷的把這種高考不順帶來的這種危險,在頭腦裡不斷的放大。形成一種牢不可破的思維鏈條。高考不好,考不上好學校,考不上好學校就沒好工作,沒有好工作,這一輩子就完了。所以如果明天考不好,這一輩子就完了。當你越相信這種推導出來的思維邏輯,你就會越焦慮。

那麼它往往會出現在軀體症狀上,這種軀體症狀就包括,震顫,出汗啊,或者是腹瀉呀,這在高考人群當中是比較普遍的,也就是在高考之前,大部分的考生他會拉肚子,這就是腸道紊亂綜合症。也是焦慮導致的一種植物神經紊亂的一個軀體症狀。

植物神經啊,他是這種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形成的一種控制我們呼吸腸道蠕動的這種,不受大腦控制的神經系統。他不接受大腦的指令。當然臨床上也是可以通過藥物,比如像這個谷維素,維生素b1來平衡植物神經紊亂的這種症狀。

在《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是這樣提到的。我們說情緒它是一個二元的對立週期,一般的焦慮情緒,當在外界壓力撤銷以後,它可以自動恢復,也就是說不那麼焦慮。當你不能夠自動恢復的時候,那你就可能患上了焦慮症。焦慮症就是人體對於情緒的自我調節功能失效了,他會一直處在一種極端的情緒當中不能自動出來。

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必須接受生理治療跟心理干預,往往像這個焦慮症這種神經症啊,他心理干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在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焦慮是你當下跟未來之間有個空隙,這個空隙有多大,你的焦慮就有多大。

當人處在焦慮當中的時候,它會藉助外界來緩解這種焦慮,比如說它會通過抽菸來緩解焦慮,一般來說,抽菸的人或多或少存在這種焦慮情緒,從生理角度看,尼古丁焦油,他是沒有任何緩解神經緊張的作用,而是能在處於這個舉動的時候,他將他的意識是轉移了到這個抽菸的過程當中。那麼,它就會賦予香菸一個特殊的含義,就跟焦慮情緒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思維鏈條,那麼焦慮情緒是扳機,一旦焦慮來襲,你就條件反射般的去吸菸。這樣你就不可能太專注於你的頭腦思維啊,專注於你的不安。

那麼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心理干預,其實也是同樣的原理,你不一定要通過吸菸來緩解你的焦慮啊。你可以通過其他的,身邊那些小事情,來緩解你的一個焦慮情緒,總之就是讓你不要太過於關注你的頭腦思維,把你的意識從頭腦思維裡面拉出來,放在你的身體感覺上。

去感知你的感覺,思維是虛幻的,感覺是真實的,頭腦,它是工具,慾望,情緒,思維會利用,意識也會,當意識到了,情緒他就會走了。其實,我們會發現,當下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在自然界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些處於食物鏈底端的一些動物,比如說羚羊,它會很緊張,焦慮,吃草的時候也會三心二意,要時刻警惕來自周邊的威脅,來自未來的威脅。

而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獅子,他會很悠然,很自在的,跟自己處在當下,他只要不發起攻擊,只要發起攻擊,一般都是一擊擊中,所以我們要學獅子。讓自己變得不那麼焦慮。跟自己安然的處在當下!


了凡心療愈


出現焦慮症的原因主要包括:

遺傳因素。有研究調查顯示,驚恐發作患者一級親族中約有16.4%患此類疾病,是一般人的10倍,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相較之下不明顯;驚恐發作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佔總數的24.6%,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沒見精神病家族史。

生物學因素。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血液中乳酸鹽含量增高;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5-HT、R氨基丁酸等神經遞質分泌失衡,神經受體功能失調;顳葉、額葉供血不足等等,這些都可導致焦慮症的發生。

軀體疾病。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低血糖、二尖瓣脫垂、經前期綜合徵、過度換氣綜合徵、內耳病症等的患者可出現廣泛性焦慮或驚恐發作。

個性因素。焦慮症患者中近70%屬於A型性格。A型人格的人脾氣比較火爆急躁、喜歡爭強好勝,對自己挑剔、要求高,給自己平添很多壓力,A型人又不願“打擾”別人,高壓又無從釋放,最後就導致焦慮症的發生。另外性格自卑、膽小怕事、敏感多疑,遇事多思多慮、誇張放大,做事前思後想、猶豫不決的人,會給自己增加很多壓力,加之缺乏跟人的溝通交流,負性情緒長期得不到緩解,最後只能以焦慮症症狀表現出來。

生活刺激性事件。過往經歷中經受過驚嚇、虐待、苛責、創傷等,成年後又遇到類似問題,比如遭遇車禍、上司或同事欺壓、與他人爭吵不合、親友亡故或發生意外等,個體引發刺激-反應的錯誤聯結,或者程度的控制不當,使得在應激準備過程中積累或調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釋放,持續緊張、焦慮、失落、絕望而發病。

之所以我們總是會出現焦慮,是因為焦慮是人的本能情緒,每一個人都會存在著焦慮,正常人在面對困難或有危險的任務,預感將要發生不利的情況或危險發生時,都會產生焦慮情緒。這種焦慮通常並不構成疾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說焦慮是一種積極應激的本能。正常的焦慮情緒能夠幫助我們鼓舞力量去應付突發事件、做出努力改變生存環境等等,比如,嬰幼兒發現媽媽從身邊消失,就會焦慮緊張得哭鬧,直到媽媽回來才會安靜下來;我們開車上班過程中感覺剎車失靈,會焦慮發生交通事故,於是即刻減緩車速把車開往維修地點,而不會繼續高速行駛去上班;再比如因為擔心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進入不了自己滿意的大學深造,學生會加倍努力的學習、複習知識毫不懈怠等等。

但是長期的、程度與現實不符的焦慮情緒就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了,需要及時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


心理專家劉愛民


為什麼有些人會經常焦慮?

焦慮是對未來會有危險或糟糕的事情發生的過度擔心。其內在原因是自我與現實的衝突,自我與超我的衝突。焦慮的表現形式是人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掉膽,恐懼、害怕、憂慮狀態中,或者出現坐立不安,坐臥不寧,煩躁,易激惹,很難靜下心來。身體上也會出現頭暈、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失眠等狀態。


為什麼處於同樣的情境中,有人心平氣和,有人會經常焦慮呢?這與人的性格、人格特質、不良生活事件影響有很大關係。1、完美主義性格的人容易焦慮。完美性格的人做事標準要求高,不允許自己有一點差錯,做事力求盡善盡美,但是這肯定是有難度的,所以他們做事就非常費心勞神,生怕哪裡出了一點點紕漏,在事情的準備階段或事情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會惴惴不安,提心掉膽,直到事情穩穩妥妥結束才會心安。
2、生性膽小懦弱,做事沒有自信的人易焦慮。他們做事總想取悅別人,對於別人的指責特別敏感,無論什麼事都特別謹慎小心,唯恐出了差錯。一遇到差錯,往往就放大糟糕的結果,生怕什麼事對自己帶來不利影響。就象契訶夫的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一樣,天天都戰戰兢兢,覺得處處都存在著風險。


3、父母是焦慮形人格的人容易焦慮。很多人的原生家庭裡面,父母是焦慮形的人,父母經常緊張不安,提心掉膽,在這種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以後,也繼承了這種人格特質,也容易緊張不安,恐懼害怕,一遇事就憂心忡忡。



4、經歷不良事件影響的人容易焦慮。有的人曾在學校,或剛工作的階段,出現過學習成績倒退或工作上的失誤,他們沒有被善意的理解和接納,而是遭到了極其惡劣蠻橫的對待,被惡意羞辱、譏諷指責、甚至漫罵圍攻,因而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為了在以後的人生中避免這種惡意傷害,他一遇到事情時就特別焦慮,唯恐做事沒有盡善盡美,給了別人把柄,讓別人再次傷害自己。

5、處於惡劣生活情境中的人容易焦慮。雖然大家處於同一生活、工作場景中。但是有人因為孤單勢薄,不善於拉幫結派,而工作又優秀,這易引起別人的歧視和嫉妒,因而被處處打壓、誣衊、欺凌,這讓他們有極度的不安全感,所以他們非常焦慮。



6、能力小,慾望強的人容易焦慮。明明自己掙錢有限,但卻追求高消費,還美其名曰:享受高品質生活;明明自身能力有限,但卻自我膨脹,追求更大的名和利,最後因為過高慾望而陷入了求而不能的境地中,讓自己焦慮萬分。

適當的焦慮是對人的一種鞭策,但過度焦慮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很多傷害。失眠、疲憊、消化不良、食慾減退,高血壓等病症己成為普遍現象。焦慮嚴重時還會引起抑鬱症、恐懼症、強迫症等。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一定要正視自己的焦慮,學習去化解自己的焦慮。畢竟,健康的生命最重要,快樂的心情才是健康的源泉。


瓜熟而代


因為焦慮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應對和處理問題。現實與期望的差距越大,越容易引起焦慮。人們會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緩解焦慮,努力改變現狀,就是緩解焦慮的最好方式之一。

但是有時候面臨的壓力太大,或者資源不夠多,一下子沒有辦法解決,就非常容易處在焦慮狀態。

同時沒有辦法忍受焦慮,有可能會導致更大的焦慮。因為過度的焦慮會讓我們變得非常累,而且做事情的注意力會變得非常狹窄。無法關注有效的資源,往往可能尋找他人幫助很容易解決的問題,自己就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解決。自己會變得非常累,甚至會感到無助。

既焦慮又無助,會造成焦慮的循環。過於努力地改變現狀,卻發現做不到。就會不斷地陷入焦慮的狀態。


諮詢師羅賓


焦慮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通常人焦慮也都是有現實因素的,比如經濟狀況不滿意啦,伴侶關係有問題啦,親子關係或工作方面有困擾一時又無法解決啦,適當的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力是可以有助緩解的哦。

但是,如果持續的焦慮,已經嚴重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那麼有必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也可以去醫院診斷焦慮嚴重程度,有時候會需要一段時間的藥物幫助。不要擔心,和感冒吃藥是一樣的道理。你也可以在網上先做個SAS焦慮心理測試,根據得分大致瞭解自己的焦慮程度,再決定是自行調節還是去醫院看看。祝好!

我是心理作者李媛媛,歡迎關注並向我提問。



作家李媛媛



微詩陽春白雪






吳智勇905


癥結就在於想的太多而行動太少。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要盲目跟風攀比。

比如大多數的花兒在春天開放,然後小荷六月才露尖尖角,菊花說我花開後百花殺,梅花凌寒獨自開。

花兒有自己的開放時間,所以人按照自己的步伐前進就好。

所以不要一味得和別人比較,要縱向比較,和自己的過去比,這樣就會減輕焦慮不安。

解決的辦法就是立即找準一個目標,馬上行動,在行動中逐漸的修改完善。



乘格帆


我感覺這個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你有上進心,你想想,那些每天刷抖音,玩遊戲不知努力的人。

他們每天都過的很滋潤,很快活,哪有什麼煩惱壓力,更別提焦慮了。

而努力的人,每天需要面對困難,不斷的去解決問題,自然有很多的煩惱,產生焦慮也是很正常的。

平時可以每天運動一會兒,讓那些煩惱,焦慮就隨著汗水留走吧!


老將頭的成長


忘掉過去、不想未來、沒皮沒臉的活在當下,別逼自己,人沒高低之分,有錢沒錢將來的結局都一樣,都是一個小匣子,所以知足常樂,就不會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