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8736146
在歷史上,單雄信和張定邊一樣是一個傳說。大家都知道,張定邊差點於千軍中取了朱元璋的首級。而比飛將軍李廣少一個“軍”字的飛將單雄信,也是千軍中差點把李世民給砍了。若非徐敬業的爺爺李勣助戰,就沒有後來的唐太宗。而臨刑前喝酒的橋段則出現在影視劇中,他最好的朋友徐懋公(李勣)也敬酒了,而且還是割肉,竟然被拒絕。福垊覺得,題主的問題似乎應該這樣問。在影視劇中為什麼單雄信只喝程咬金的酒?而又揭示了人性的什麼醜惡?
單雄信為什麼不投降李唐?
一、他跟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單雄信的父親單禹、胞兄單雄忠為李淵、李世民父子所殺,殺父之仇不同戴天,更何況還有誅兄之恨,更何況還有滅岳父之怨呢?
二、王家對他有姻親栽培之恩。上面說的滅岳父之怨就是說這點。他的岳父就是建國號為鄭的皇帝王世充,王世充雖非明主,但對提攜重用他還把公主嫁給他。他自然感恩不盡,赴湯滔火在所不辭。
三、他鄙視三姓家奴,崇尚忠義。在影視劇中他不僅是飛將更是號稱小關羽。關羽是什麼人?一生最講忠義,為忠身在曹營心在漢,為義華容道放走曹操。他最初投靠翟讓,而後翟讓讓賢於李密,李密雖有才能,但對單雄信不厚道,單雄信怒而跳槽。
四、對結拜兄弟們的失望。詳情見後面的福垊在揭示了人性的什麼醜惡裡講述。
為什麼只喝程咬金的酒?
福垊看大家都回答說只有程咬金敬酒時,跟單雄信說悄悄話,而且悄悄話的內容就是要單雄信來世做個大英雄,將三姓家奴,沒有忠義的小人們(兄弟們)統統殺掉。並說後來除掉這些人的(淵)蓋蘇文就是單雄信的轉世。然而福垊感覺這不符合邏輯啊!您看啊!大家(包括程咬金)都勸降(背叛)單雄信,程咬金怎麼能置身事外?而且(淵)蓋蘇文也沒殺死這些小人們啊!還有《隋唐演義》電視劇的大結局,也有這個敬酒畫面,但裡面壓根就沒有程咬金跟單雄信耳語的情節。
還是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的場景。第一個出場的小哥,哭哭啼啼,被單雄信斥責。說他男兒應該流血不流淚。小哥頓時血氣噴張,自飲酒後,摔碗而去。第二個是個滿臉橫肉的大叔,說得很激動很慷慨,還沒敬酒,就撈出酒碗裡的樹葉,自飲而去。第三名就是程咬金敬酒。第四名就是為李唐立了大功的徐世勣,被李唐賜姓為李,避李世民諱而改名為李勣的同鄉好弟兄。他非常傷心,卻被單雄信斥責,說得讓人感動。最後竟然割掉自己的肉,讓單雄信吃,即使這樣,單雄信依然沒喝他的送行酒。而且堅決拒絕李勣的勸降,李勣傷心欲絕。
那為什麼就喝程咬金的酒呢?福垊注意到程咬金為單雄信親自倒了一盆酒,到單雄信面前也就說了句敬酒,單雄信就喝了。而且單雄信還問了程咬金,秦瓊為什麼沒來。福垊沒看過《隋唐演義》電視劇及其他文藝作品,不知道單雄信為什麼想見秦瓊?不知道他為什麼只問程咬金?難道是他們三人關係最好嗎?秦瓊雖然沒來(故意不去),但在行刑時,傷心的從馬上跌落。
揭示了人性的什麼醜惡?
福垊不清楚電視劇為什麼讓單雄信獨自喝程咬金的酒?難道因為程咬金用盆敬酒的原因嗎?福垊認為如果電視機設計的情節是誰的酒都不喝,會更好。因為這樣更能體現郭德綱所說的“漢末英雄劉關張 ,隋唐豪傑推瓦崗。三人同心扶漢室 ,眾友齊力反隋煬。麥城餘恨悲白帝 ,洛陽蕭索二賢莊。寧學桃園三結義 ,不燒瓦崗一爐香。”結拜兄弟,理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最起碼,兄弟得同心,不能為了利益傷了兄弟。然而昔日結拜共生死,如今為了利益舍兄弟!其所揭示正是兄弟情義毀於利益。
以上是福垊個人淺見,還請大家評論區裡指教,喜歡請評贊,不足請批評指教,謝謝大家。
福垊
揭露了啥?揭露了後人流傳的那句話!“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也就是從單雄信這裡悟出來的,據說單雄信在被李世民處死前,拒絕了瓦崗寨大部分兄弟的送行酒,唯獨接受了程咬金的送行酒,這又是為何?
單雄信與李家恩怨
這事還得從單雄信和李世民之間的恩恩怨怨說起,不僅如此,單雄信和李世民的老爸李淵也有過節,這應該是單雄信被殺最直接的原因。
單雄信的父親就是遭到李淵的攻打,最後慘死刀下,這殺父之仇單雄信一直銘記在心,所以對李世民一家是極為痛恨的。不久李淵遭到宇文述派人暗殺,愴惶而逃之餘看見一隊人馬,以為是追兵,於是亂箭射殺,結果這隊人馬又是單雄信的哥哥單雄忠,這下量子算是結大了。
不是冤家不聚頭,就在單雄信在賈家樓與46位兄弟義結金蘭的時候,準備發動起義反抗隋朝,結果負責鎮壓的又是李淵,在李淵準備前行的時候,李世民勸說父親,聲稱這次奉命鎮壓的二賢莊裡有很多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如果大張旗鼓的前去怕是會得罪很多綠林好漢啊!
其實李淵也接受了兒子的建議,決定先看情況再查抄,這時因為宇文化及派來的死刑犯在中間煽動這些人反抗官兵,雙方因此起了衝突,二賢莊兩百多人因此喪命,這又是單雄信和李淵之間的新仇。
單雄信被昔日兄弟擒獲
隨著天下大勢,各個地方都起兵反抗,單雄信也加入了瓦崗軍中,擔任了左武侯大將軍,其他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也有李淵、王世充等人,但是這裡面就屬李淵威望最高,很多起義軍都投到李淵麾下,就連瓦崗寨眾多兄弟也陸續進了李世民的麾下,唯獨單雄信不肯,之後被李世民擒獲,被當街斬首。
就在單雄信執行斬首之前,瓦崗眾兄弟前來,一個個喝酒送行,但是單雄信誰的送行酒都沒接,唯獨接了程咬金的,單雄信認為這些人不講義氣,追求個人利益,所以一一回絕。
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酒?
據說程咬金的送行酒之所以被接,並不是因為程咬金如何,而是因為程咬金說了一句話,附在耳邊說,希望單雄信來世做個大英雄,親手除掉這些見利忘義的小人。單雄信聽了之後,接過程咬金的酒一飲而盡,其實後面也有傳說,說除掉這群人的蓋蘇文其實就是單雄信的轉世。
當然很有可能是程咬金已經看穿了單雄信心中所想,單雄信一生最重情義,時常幫助兄弟們,可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是被昔日的弟兄抓獲的,這讓他自己感到心寒,昔日情義早已不在,人都是為了利益出賣弟兄,你們的送行酒我自然是不會喝的,正是程咬金說出了單雄信心中所想,於是喝下這杯送行酒,來世不再做兄弟。
羽評郡主
對於單雄信臨死前的表現,我們得分正史和演義區別看待。
首先我們來看正史。
正史上的單雄信也是相當牛逼的存在,有飛將之稱,是瓦崗軍大將,與徐世勣是同鄉好友,兩人曾共結生死。在瓦崗軍裡面,單雄信最好的兄弟應該就是徐世勣,對於其他的人單雄信感情沒有那麼深,瓦崗軍其他人更像是同事關係,真正結過義的兄弟只有徐世勣。其次關係算友好的,就只有秦瓊了。
所以後來單雄信被俘虜後,在李世民連投降機會都不給,堅決要殺他時,大多數人覺得沒希望救,就不救了,於是沒人求情,因為感情沒那麼深厚,沒有必要去為了他得罪李世民。只有徐世勣依然要求情,畢竟這是自己兄弟,感情太深了,知道不可能也得嘗試下。
在求情無果後,徐世勣知道單雄信必死無疑,於是表示會照顧他的家人,並割下自己一塊肉給他吃下,表明沒有忘記兄弟誓言,單雄信吃下後慷慨赴死。
單雄信臨死前只有兄弟徐世勣和他談過話,其他瓦崗舊將並沒有出現,所以並沒有喝程咬金酒這一說,只有吃徐世勣肉這一史實。
喝程咬金酒是在演義中出現的,這裡我們再來聊聊演義。
演義中單雄信與瓦崗眾人,一起燒香結義,成為兄弟。在瓦崗解體後,單雄信投奔王世充,其他人則多半降唐。單雄信與李唐有殺父之仇,在被李唐俘虜後,原來的李世民誓死要殺單雄信,變成了單雄信寧死不降。
單雄信在赴死前,除了秦瓊,所有的瓦崗眾兄弟都為他來送行(當時秦瓊不在),但是他都回絕了,只喝了程咬金的酒。因為程咬金在給他酒時曾對他說了一句話,即:希望他投胎來世做個大英雄,除掉這群見利忘義的小人!
程咬金這句話可以說是說到了單雄信心坎裡去了,演義中的單雄信被兄弟傷透了心,他最重視兄弟之情,但最終卻毀在了以自己兄弟之手!所謂的兄弟為了利益,忘了曾經的瓦崗一柱香,單雄信認為他們的送行,無非是假惺惺的作態,於是對於他們的送行酒是拒絕的。
而程咬金說出了這話,單雄信認為他還有點良心,懂點義氣,也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仍是個知心兄弟,於是喝了他的酒。
單雄信的演義結局和與程咬金的對話告訴了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或許就是題主所說的人性醜惡吧!
演義的版本有很多,這其實只算是演義的一個版本……
夏目歷史君
單雄信臨刑前不止喝了程咬金的酒,還吃了徐茂公的肉,徐茂公親自用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來餵給單雄信吃的。
這事兒記載在《隋唐嘉話》以及《唐語林》上,說的是單雄信被擒要被斬首時,徐茂公向李世民求情,但是沒求下來,哭著來見單雄信最後一面,單雄信說:我知道你求不下來。
徐茂公哭著說:我們倆本是結義兄弟,你死我豈敢念生,但是我已經發誓要以身報國,情義難兩全,我向你保證,你死之後我一定盡心盡力照顧你的妻子兒女。
然後割下腿上的肉餵給單雄信吃,單雄信張嘴吃了徐茂公的肉,相信了他的誓言。
徐茂公對單雄信的後代也真的照顧有加,單雄信的兒子叫單道真,做到了梁州司馬的職位。對於單雄信,徐茂公可謂有情有義了。
李世民必殺單雄信的原因也很簡單,單雄信這人像三國時的呂布一樣多變,投靠翟讓對翟讓忠心耿耿,後來李密殺了翟讓,單雄信跪地表示要效忠李密,李密敗了,單雄信投靠王世充,對王世充又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這也算是三姓家奴了,雖然他沒有像呂布那樣投靠一個乾爹弄死另外一個乾爹,但是李世民怕啊,這種投降一個又一個的人,他今天歸降了自己,明天看著建成元吉勢大,再投靠效忠建成元吉怎麼辦?
為了以防萬一,殺了比招降穩妥。
《唐語林》上還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有一次元吉攻打王世充,單雄信舉著大槊攻打了元吉的馬前,舉起槊要把李元吉的腦袋打的萬朵桃花開,元吉嚇傻了,這時候在後方不遠地方的徐茂公喊了一聲:哥哥,哥哥,那是我徐茂公的主人。
然後單雄信竟然勒住戰馬,不殺了,大笑道:這小子沒有你,就死翹翹了。
雄信馳馬而出,槍不及海陵者尺。績惶遽,連呼曰:「阿兄阿兄,此是績主。雄信攬轡而止,顧笑曰:「胡兒不緣你,且了竟。」
新舊《唐書》上把這段故事都被挪到了李世民身上,但是我覺得發生在李元吉身上更合理,因為單雄信對李元吉有不殺之恩,這才導致了李世民對單雄信的不信任,不敢招降他,必須要弄死他。
即使對於徐茂公,李世民一輩子也沒真正放心過,臨死前還擺了他一道。
歷史上,單雄信和徐茂公的結拜,這個朋友交的不錯,徐茂公或者說徐績沒有負了那一爐香。
不過到了評書中,比方說《大隋唐》《隋唐演義》為了把人物整傳奇,添了很多虛構情節,比如李淵誤殺單雄信的哥哥等等,導致單雄信和李唐家族有著解不開的仇疙瘩,為單雄信被殺找了很多看似合理的理由。
評書中,牛鼻子老道徐茂公,這個老頭壞得很,專門坑害單雄信,所以他割肉的這段情節當然不能有了,改成了評書中第一福將程咬金給單雄信敬酒,送單雄信上路。
單雄信只喝程咬金的酒,藉以表達自己對瓦崗哥們弟兄們的失望,你們這幫瓦崗寨的哥們們都對不起我單雄信,只有四哥程咬金人性子直,沒有坑害過我,我喝了他的酒,下輩子咱哥們弟兄不再相見。
後世也因為單雄信的悲劇結局留下了那句著名的: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官方上的資料不講了,我用通俗的另外一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這個為何?
看過隋唐書或者電視劇的都能看出瓦崗山英雄幾人的感情,即便羅成是單雄信的妹夫,但是在單雄信心裡感情最深的絕對是秦瓊。徐茂公,羅成等人的酒為什麼不喝?本來人各有志,去哪都不存在誰對誰錯,秦瓊沒有表明具體去哪的時候,人是在單雄信這裡的洛陽,可偏偏徐茂公卻各種設計遊說秦瓊,拋開那些該投靠明主之類的話,單雄信恨的是他徐茂公,完全不顧自己的感受,這些兄弟情,也恨自己心裡最敬重的秦二哥離自己而去。後面羅成明明早已經投唐了,身為自己的妹夫,加之李家跟單家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羅成也選擇投唐,而且早投唐卻一直在自己面前演戲。至於程咬金,單雄信心裡當時我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故意喝程咬金的酒,藉故表明對徐茂公、羅成的怨氣。二是覺得陳咬金脾氣耿直,也不心機,加之雖然恨這場幫助仇人打敗自己的人,但是畢竟對瓦崗山還是有情義。以陳咬金的酒來明自己當年的瓦崗情義。
個人看法哈,你們認為呢?
微微看萬千
瓦崗幾個結拜兄弟的虛假義氣常常被後人調侃。是啊,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一生相隨,忠肝義膽,梁山好漢一個個為忠義英勇赴死,而瓦崗山的兄弟們封侯拜相,在單雄信死的前一天,連一個劫獄的都沒有。
李世民用心險惡,讓單雄信的四十六友全部來送行,就要看看他們是否忠心。單雄信是真俠士,對待朋友從來義字當先。秦瓊賣馬已經是最為潦倒的時候,若不是單雄信出面資助了他,怕是很難輕鬆走過這個人生低谷。後來他惹上了人命官司,也是單雄信為他奔走打點。可惜了單雄信行刑之時,他被李世民調開押送糧草,錯過了與單雄信的最後一面,也是單雄信臨終前的最大憾事。
徐茂公是個政客,什麼事可為之什麼事不可為之,他有自己的一番利益考量。單雄信懷揣這對李氏的仇恨,投奔了王世充。本來羅成、秦瓊和程咬金是緊隨其後的,而徐茂公自從投靠李世民之後,用計謀騙來了程咬金了秦瓊。對於徐茂公的這杯酒,單雄信不接,就是對他的不原諒。在御果園割袍斷義,兩人的兄弟情已經到頭,單雄信面前他的這杯酒完全是虛情假意,而電視劇劇情之後安排了徐茂公割肉喂到單雄信口中,希望他能出一口惡氣,也是讓人震撼。
而羅成這杯酒,單雄信更是不收。民間傳聞單雄和羅成本就相剋,分別是青龍白虎轉世。而羅成在陣前投敵,使得洛陽城只有單雄信死守。曾經單雄信衣不解帶照顧羅成,竟然換來這樣的回報,他悔也恨。
眾兄弟的酒在單雄信看來皆是虛情假意,卻在程咬金敬酒之時一飲而盡。演義之中描繪了當時的場景,程咬金對單雄信道:“哥哥,來生再做一個好漢,將他們欠你的都奪回來。 ”這句話真正說到了單雄信心坎之中。此生落得如此下場,不得找李氏家族報殺全家之仇,亦不能讓這些對自己背信棄義的兄弟亦嚐到絕望的滋味,唯有下輩子,才是單雄信的希望。
也就是程咬金這句腦袋一熱說出來的不著邊際的話,讓很多人相信單雄信在死後轉世成高句麗的元帥蓋蘇文。蓋蘇文在世之時,唐朝始終不得攻陷高句麗,一直等他死後三個兒子內鬥,唐朝才得以機會攻滅高句麗。而他生前瘋狂斬殺瓦崗26將,讓人不得不想起當年單雄信的死不瞑目。
在看電視劇時,劊子手的刀快要落下的一剎那,鏡頭一轉,放起昔日種種,賈家樓四十六友結義,劫皇綱,返山東,取金堤,立瓦崗。多少人因為此情此景淚流滿面。
木劍溫不勝
這裡和人性的醜惡有什麼關係?人們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嘆不過是因為曾經是賈柳店歃血為盟同生共死的好兄弟,轉眼間就各為其主戰場相見你死我活。這對比很強烈,但也很常見,在亂世中,要讓39個人永遠一心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或許機器人能做到吧。
血痛快地流了,酒痛快地喝了,碗痛快地砸了,但是你還是你,我還是我,都是獨立的個體,只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一起渡過難關,遇到富貴的時候,大家互相提攜。單雄信寧願投奔王世充,秦瓊們卻也可以選擇投奔李世民。非要眾人捆綁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自私吧。
閒話不多說,這裡,四姑娘來說一說《說唐全傳》中單雄信被殺時的場景以及與歷史上的對比。話說單雄信與公主(王世充的女兒)話別,然後單槍匹馬來闖唐營,想要殺死秦王李世民,眾人很著急,只因秦王不許大家傷了單雄信,單雄信可是他“心愛之人”,而單雄信卻只稱呼秦王為唐童,徐茂公見勢不妙,就建議李世民先把單雄信拿下,於是派出與單雄信並沒有結拜過的尉遲恭。終於把單雄信給綁了。
李世民再次表現出了愛才之心,繼續勸降單雄信,大意是當初是李家對不起你單家,但你也差點傷了我,也該氣消了。說完來了一個全禮也就是跪下去了。但是單雄信就是不肯降唐。還說什麼呢,殺頭吧。徐茂公提出請求讓曾經的兄弟們位單雄信來場活祭,也不枉朋友一場。徐茂公第一個端起了酒,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你我各為其主,如果還念朋友之情的話,就喝了吧,願二哥早昇仙界。單雄信接過酒來就噴到了徐茂公臉上,說:“俺好好一座江山,被你弄得七顛八倒,今日還要說朋友之情!什麼交情!誰要你的酒吃?”接下來眾人敬的酒單雄信一概不喝。
程咬金看不下去了,就端起酒來說:“單二哥,我想你真是個好漢,不降就死,倒也爽快,小弟十分敬服。肯吃就吃,不肯吃就罷,再不敢勉強。”單雄信接過酒喝了,然後程咬金又說:“單二哥,再吃一杯,願你來生做一個有本事的好漢,來報今日之仇。”單雄信又喝了,之後程咬金再次說:“單二哥,這第三杯酒,是要緊的。願你來世將這些沒情的朋友,一刀一個,慢慢的殺他。”同樣的,單雄信又喝了,眾人不得不歎服,然後尉遲恭就把單雄信砍成了兩段。只有秦瓊沒來得及見上單雄信一面,只能請求為單雄信安葬,並建了一座報恩祠。
以上內容出自《說唐全傳》,單雄信為什麼不喝徐茂公等人的酒,原因很簡單,大家見外了,早已不是原來的兄弟,那麼他們的酒單雄信又怎麼肯喝?而且正是徐茂公毀了單雄信心中的一片淨土,當初在二賢莊他是莊主,兄弟們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不快活。結果後來賈柳店他們39個人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不久後徐茂公建議以瓦崗寨為根據地揭竿起義,再也沒有消停過,後來就成了現在的局面,如果當初沒有起義,是不是大家還是好兄弟?這是單雄信心裡過不去的一個結。但是在亂世之中,哪裡會有淨土,既然是好男兒,誰又能置身事外?
而徐茂公在生死離別之際說的不過是場面話,並不是兄弟之間該說的話,單雄信又哪裡肯喝。眾人也都和單雄信見外了,只能乾巴巴道個別,卻只會讓單雄信失望,不夠兄弟啊。唯有程咬金還是和曾經一樣,該說什麼還是什麼,彷彿大家之間沒有這場尷尬,彷彿大家還是原來的樣子,還是好兄弟,這讓單雄信感到了尊重,所以他痛快地喝了。在單雄信的心中,始終是很看重兄弟情的。大家分屬不同陣營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兄弟情卻沒了。
當然歷史上並沒有這麼複雜。當初,李世民奉命攻打洛陽,在王世充投降之後,單雄信和其餘十幾人直接在死亡名單上。當時徐茂公(徐世績、李世績、李績)還為單雄信求情,甚至要用自己的官職來保單雄信一命,但李淵和李世民並沒有同意,單雄信安慰徐茂公他已經想到是這樣的結局。行刑之時,徐茂公和單雄信話別,恨不得一同死去,但考慮到單雄信一家老小的安全,徐茂公決定好好的保護他們,將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割下來給單雄信吃,表示男人之間的一種承諾。
至於程咬金和秦瓊,他們都沒有為單雄信的死表示過什麼,他們之間不過是同事了一段時間(大概兩年),而且還不是同一個陣營。在瓦崗寨的時候 ,單雄信和徐茂公都是瓦崗創業元老,也是翟讓的嫡系將領,而程咬金和秦瓊他們投的是瓦崗李密。論其關係來,始終是單雄信和徐茂公近,兩人還是同鄉。
蕭曉四姑娘
賈家樓結義中,四十六位兄弟歃血結盟,約定同生死、共富貴,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而他們在結義之後沒有效仿劉關張的兄弟情義,因為榮華富貴和功名利祿而分道揚鑣。也因此給後世留下了“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香爐”的諺語。
演義中的單雄信
賈家樓四十六人結義中,比較有名的人有大哥魏徵、二哥秦瓊、三哥徐茂公、四哥程咬金、五哥單雄信、十二哥張公瑾、三十哥侯君集、四十六弟羅成。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麼龐大的結義隊伍也註定了其悲劇的誕生。最初的瓦崗寨在這些人的努力下蓬勃發展,但是隨著勢力的增長,兄弟之間的內部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兄弟之間因為各種利益矛盾而分崩離析。
單雄信離開瓦崗寨後投奔了王世充,並且做了王世充的駙馬,可以說過得有滋有味。同時徐茂公和侯君集、張公瑾等人投靠了李世民,兄弟之間從此分道揚鑣。
秦瓊、程咬金、羅成三人最初跟隨單雄信投靠了王世充,但是最終抵不過李世民的誘惑,選擇背叛了單雄信。
當王世充戰敗後,單雄信被李世民擒獲,小說中說到單雄信的哥哥是被李家殺死,所以單雄信和李世民有世仇,也因此他堅決不降李唐。
李世民擒獲單雄信後,問大家處置方法,這些曾經的結拜兄弟沉默不語,只有秦瓊反對處死單雄信。而這時徐茂公對李世民說可以讓秦瓊明天去押送糧草,然後再處死單雄信。李世民果然按照徐茂公的計劃行事。
第二天單雄信被押送刑場,徐茂公第一個來敬酒,單雄信大罵徐茂公不仁不義,為了榮華富貴將秦瓊、程咬金、羅成拐走,不顧兄弟情義將錦繡江山送給了自己的仇人。
第二個來敬酒的是羅成,單雄信又再次大罵羅成忘恩負義,為羅成花費巨資建造三賢府,結果你奴性不改,叛變投唐。
第三個來敬酒的是程咬金,程咬金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就說了一句話,願你將來做一個大英雄,將這些忘恩負義的瓦崗兄弟斬盡殺絕。這句話說到了單雄信的心窩裡面。最終單雄信喝下了程咬金的酒。
歷史中的單雄信
瓦崗寨曾經的首領是翟讓,這也是單雄信和徐茂公的頂頭上司。當李密殺死翟讓的時候,徐茂公被砍傷逃跑。而單雄信卻忘記翟讓的恩義跪地投靠李密。因為這件事讓瓦崗眾人對單雄信嗤之以鼻。
單雄信表示對李密效忠之後,李密命令單雄信統治原來翟讓的部下,大大提升了他的權力。但單雄信最終卻選擇了投靠王世充,之屢次對李世民的軍隊發起攻擊。甚至有一次單雄信差點要了李世民的命,幸好徐茂公趕來救下了李世民。
等到單雄信被擒後,沒有任何原來的好友出言相救。只有徐茂公一人求李世民放過單雄信,但李世民認為單雄信反覆無常,根本不同意。於是在單雄信被殺的時候,徐茂公從身上割下了一塊肉餵給了單雄信,以表示不忘曾經的結義之情。
我是越關
單雄信是個剛烈的漢子,他武藝蓋世,善於統兵,素有飛將之稱。然而,歷史和現實一再提醒我們,做人做事,站隊很重要!
當初賈家樓結拜的兄弟中,單雄信智勇雙全,是萬中無一的英雄好漢。然而,他選擇了王世充,徐世績、秦瓊、程咬金等人奔向了李唐。最終,王世充在群雄逐鹿中落敗,單雄信也英雄末路。
不過,作為勇冠三軍的單雄信,還是決定放手一搏,他與夫人訣別之後,單槍匹馬地闖入唐營,要取李世民首級。最終,單雄信被抓,被處以死刑。
在行刑前,徐世績、羅成、程咬金前去送行。不料,單雄信對徐世績、羅成高聲辱罵,直罵的二人無地自容,慚愧地退在一旁。
程咬金見此,手持一碗送行酒,走到單雄信面前。結果,單雄信二話不講,一飲而盡。這段故事就是《說唐全傳》中單雄信臨刑前的情節,後來被京劇《鎖五龍》進一步演繹。
那麼,單雄信究竟為何要罵徐世績、羅成,而獨飲程咬金的送行酒呢?原因非常簡單:
單雄信罵徐世績,是因為最先投靠李唐的便是他,而徐世績又把秦瓊、程咬金、羅成等人招入李唐。在單雄信眼中,徐世績的做法無疑於是把大好江山賣給了李唐,也使得自己窮途末路。
單雄信罵羅成,則是則是因為兩家曾有血海深仇,而且兩人如今各為其主,瓦崗寨時的那點交情也早已成了過去時。人之將死,單雄信走到人生盡頭時,自然也沒有必要給羅成留什麼情面。
然而,自賈家樓結拜起,再到瓦崗寨,單雄信與程咬金的感情最深,而且程咬金性情耿直,也是個直來直去的漢子。所以,當程咬金前來送行時,單雄信深受感激,只喝下了程咬金所敬的送行酒。
至於題主說,單雄信的這一表現,反應出了人性的醜陋,或許多少是有些牽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民間流傳著“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燒瓦崗一爐香”的說法,講的就是人越複雜,便越難擰成一股繩。
在隋末唐初,各路諸侯逐鹿中原,自然各有目的,原本賈家樓結拜的數十人,到最後又有幾人能夠保持著那份深厚的情意呢?
夕陽下的晚楓
一
在《隋唐演義》裡,李淵受到隋煬帝的迫害,帶上一家老小到太原去上任,半路上生下了李世民。
因為路上李淵曾經碰到過隋煬帝的追殺,和單雄信的大哥單道狹路相逢時,單道被李淵誤殺。
在歷史上,是以孝道治天下的。單雄信的大哥被殺,單雄信就必須為大哥報仇,這是江湖道義,也是家庭倫理。
瓦崗寨被王世充擊敗後,單雄信、程咬金、羅成、秦瓊眾兄弟就投奔了王世充。後來除了單雄信,此外其他人又投奔了李世民。
二
在瓦崗寨眾英雄中,程咬金無疑是其中非常獨特的一個。他武功不高,為人豁達仗義,深為眾兄弟信服,因此被推舉為混世魔王。
但程咬金並不貪戀權位,後來又把這個位置讓給了李密。當李密和眾兄弟發生衝突時,程咬金就成了其中最大的調解者,他保全了更為兄弟。
單雄信則為九省綠林總瓢把子,在江湖上混跡多年,早就看透了人情世故。他明白這些人中程咬金是最講兄弟情義的一個,也最有江湖道義。
單雄信救過秦瓊的命,兩個人也是過命的交情。程咬金是秦瓊從小的好朋友,三個人的關係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三
當李世民派兵攻打洛陽的時候,支持王世充的單雄信就曾多次襲擊過李世民。其中有一次差點就殺死了李世民,結果被尉遲恭救駕,擊敗了單雄信。
後來羅成和徐茂公活捉了單雄信,為李世民攻破洛陽離下大功。徐茂功作為瓦崗寨眾兄弟中的二哥,願意捨棄自己的功名利祿,換取單雄信一命。
李世民表示,如果單雄信願意歸降,可以饒他一命。單雄信卻表示,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大丈夫寧求一死,何必囉裡囉嗦。
在單雄信被殺的時候,眾兄弟前來勸酒,送單雄信最後一程。結果單雄信只喝了程咬金的一碗酒,因為他在內心深處認可程咬金。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單雄信認為既然大家都是兄弟,我的仇就是你們的仇,大家都應該來幫我報。然而這些人不僅不幫他報仇,反而成了他的敵人,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四
當然在真實的歷史上,卻不是這樣子的。
單雄信是翟讓的老鄉,翟讓在瓦崗寨是頭領,單雄信就是重要的跟班。後來翟讓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李密,自己卻被李密害了。
單雄信為了替翟讓報仇,就假裝投靠了李密。當李密與王世充在洛陽北部的邙山進行決戰時,單雄信出賣了李密,率領大軍投靠了王世充。
李密被迫無奈投靠了李淵,在李密和李淵這邊,王世充和單雄信就成了他們共同的敵人。李世民在攻下洛陽後,就堅持一定要處死單雄信。
後來這個故事就被改編成了隋唐演義,故事越來越離奇,觀眾越來越愛看,但真相也就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