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的“山管人丁,水管财”是咋回事?

民间流传的“山管人丁,水管财”是咋回事? 我国传统风水学种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诀,叫做“山管人丁水管财”。

山被当成了人丁兴旺的象征,而水则代表了财富,这背后有什么道理吗?

我们都知道,风水上最讲究“藏风聚气”,“负阴抱阳”;在现实中请先生看风水水,主要就是看山与水的配合。风水学通常以山静属阴,水动属阳,“负阴抱阳”作为最理想的住宅模式,也就是总体环境背山面水。

例如,风水经典《阳宅十书》中给出的一种理想住宅环境:左有河流,谓之青龙;右有道路,谓之白虎;前有池塘,称为朱雀;后有山丘,称为玄武。这种外部环境不仅符合人的欣赏视觉习惯:后高前低,左右阔大,具有一种中心对称之美;而且能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后有山丘挡风,前有取水之便,左右两边更有交通进出之利。

当然,更重要的是上述模式符合风水学典型的“四灵”格局,也就是象征意义到:后有靠山,代表子孙后代能得贵人相助,鹏程万里;又称为镇山,即镇守家宅,令全家人平安吉祥之意;还称为寿山,寓意居住者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总之,山通常与人丁有关。

三面环水,风水上把道路当做为水,形成水抱之势,前有明堂聚水,代表富贵之家,左右环抱有情,寓意堆金积玉。而之所以将水视为财富,一方面可能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对水的珍视有关,另一方面,则因货币的流通与水流相似,直到今天,我们还将商家的销售收入称为流水,并有“花钱如流水”之说。

在古人看来,“山管人丁水管财”,不仅适用于一家一村、一县一府,甚至可以以国而论。例如,中国的基本地势是西高东低,古人认为这与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低陷东南”,而后女娲炼石补天的上古神话有关。明代著名易学家来知德就认为,很多圣贤都出生在西北,因为西北山高,秀丽挺拔,出于天外;但以财赋论,则聚集在东南,原因是水都聚在湖海。而中原一带泰山最高,所以产生了孔子这样的圣人。

他还进一步分析说,从天气论,寒冷之气盛于西北,故多生圣贤;温暖之气盛于东南,故多生富贵。而从人的性情论,西北人多直实,下得死心,所以多圣贤;东南人多秀巧,心眼活泛,所以多富贵。有意思的是,北京城的整体地势也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平原,多条河流缠绕京师,会合于东南巽位。而北大、清华等诸多著名高校,都集中在城西北,中央商务区则位于城东,真的是“山管人丁水管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