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啊!

天妒英才啊!

天妒英才啊!

畫事君說

淺 顯 有 趣 的 深 度 藝 術 美 學 幹 貨


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但學藝術卻需要時間的積澱。放眼民國藝術圈來看,吳昌碩齊白石等人都是大器晚成。但是,依然有開掛的王者,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陳少梅。

我們來看一下陳少梅的開掛履歷。

15歲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拜於當時著名書畫全才大師金城的門下,成為他的入室弟子。

16歲在中日舉辦的第三次繪畫展中,當時雲集了中國南北眾多知名畫家的繪畫作品,陳少梅的作品成為人們翹首以盼的焦點。

21歲在當時在比利時舉辦的國際博覽會,他的作品獲得了美術銀版獎。

如今已是大師泰斗,一冊《論書絕句》手稿拍出七百多萬的啟功先生,回憶起陳少梅來,彷彿是個小迷弟:

“(陳少梅先生只比我大兩歲),學畫時望先生的作品,已如前輩名家。”

在陳少梅先生去世三十週年時,當時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準備出一本《陳少梅畫集》,啟功先生得知,主動請纓要為題序。

他用最工整的小楷,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膜拜:

天妒英才啊!

天妒英才啊!

啟功作《陳少梅畫集序》


陳少梅雖然是湖南人,但是早年成名,後期活動都在京津一帶,他的作品風格主要是復古,而且是以北派為主,但又在裡面融合了一些吳門的清雅,但驚異的是,雖然主要是復古,卻個人風格很強烈,一眼就能認出是陳少梅。我看到他的畫,總覺得這就是當代的仇英啊。

而他,卻又和仇英一樣,畫了那麼多的傑作,在僅僅四十五歲的時候,英年早逝。陳少梅先生的女兒陳長玲回憶,那是1954年的中秋節前,陳少梅來看母親和女兒。

“父親坐在桌邊和奶奶話家常,忽然間臉色不對,奶奶慌了,父親踉蹌著起來,說了句”不要緊“,便一頭栽倒在奶奶的床上。等母親回來請來大夫,他的心臟已經停止了跳動。”

看上去是高血壓導致的腦溢血,如果是今天馬上送到醫院打個支架就能救回來。可是時光無法倒流,寫到這裡,覺得特別心痛。

十一歲的陳長玲常常在夢中哭醒,奶奶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不知是如何心如刀絞。想起往昔,少梅先生對家庭是很溫情的,作畫時,陳長玲在一邊胡亂畫些荒誕的畫,還胡亂指點父親的畫不好,他一點不生氣,笑眯眯把女兒抱起來誇她畫得好。

1947年,因為租的房子被收回,陳少梅一大家十餘口沒有地方住,陳少梅帶著兒女住在天津,少梅母親則帶著他還在上學的弟弟、妹妹、 表兄等人住在香山一處親戚家不收租金的院落裡。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陳少梅往返於天津和香山之間,照顧兩地的生活。

1948年冬天,平津戰役打響,京津兩地斷了聯繫,少梅先生做夢夢見母親帶著弟弟逃難,於是不顧一切,從天津乘著火車到豐臺,然後孤身一人穿越封鎖線,步行幾十公里到了香山,終於見到了母親和弟妹們,一介文人,連累帶嚇,大病一場。

1950年,陳少梅終於有能力把母親和弟妹接回了京城湘鄉會館中,他把女兒也送去和奶奶團聚。自己和妻子則暫居於張伯駒家中。

安置母親和女兒的這筆費用,來自於他賣了一套冊頁。這套冊頁是為天津的朋友精心繪製,所得潤筆都用在了母親和家人身上。

這套冊頁就是《二十四孝》。

天妒英才啊!


1950年畫的那套《二十四孝》我沒有見過實物,但是馬上要舉行的2018 北京保利秋拍,我見到了一套陳少梅1938年畫的《二十四孝》長卷,二十四處圖,二十四處書法題跋,長達20米,可謂鉅製。

兩次畫這個題材,《二十四孝》這個在民國被抨擊成為“封建餘孽”,對於陳少梅來說,卻有特別的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卷《二十四孝》。



1931年,“湖社”在天津開設分會,陳少梅這麼早就名聲鵲起,當然會被委以重任,天津分會是陳少梅和惠孝同主持日常會務。

他在天津畫了大量精品,其中就包括1938年這卷《二十四孝》。

天妒英才啊!


陳少梅 二十四孝圖手卷 設色絹本說明:吳鬱生題引首,王同愈、愛新覺羅?寶熙、楊鍾羲、傅增湘、夏孫桐、劉春霖、周渤、齊耀琳、顧祖彭、高毓浵、達壽、邢端、商衍灜、俞陛雲、文斌、張書雲、潘齡皋、郭則沄、章梫、顧承曾、林步 隨、胡嗣瑗、張海若、餘寶齡對題;孫潤宇、恩華、王季烈題跋展覽:“陳少梅百年誕辰書畫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09年4月28日至5月12日。著錄:1.《中國名畫家全集·陳少梅》,第175-179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陳少梅繪畫全集(下卷)》,第22、30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3.《中國書畫》雜誌,第55頁(文字出版),2007年10月總第58期。4.《中國名家畫集·人物卷——陳少梅畫集》,第20-28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5.《陳少梅百年誕辰書畫展》,第32、33、35、81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09年。6.《中國書畫家》雜誌,2010年3月總第5期。7.《二十世紀美術作品檔案·陳少梅》,第32、44、55頁,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出版社,2012年。8.《中國近現代國畫名家精品集 陳少梅 人物》,第24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年30*2088cm.113/4*822in. 約56.4平尺RMB:25000000-30000000



天妒英才啊!


出版物封面

關於二十四孝,這個故事文本元代就有了。但是關於二十四孝的圖本,歷代傳下來的很少。因為在中國傳統書畫界。像這類繪畫門類,其實是半隻腳踏進世俗畫裡的。在木刻版畫中,才較多出現這些,用作小說插圖還有輔助文本的圖冊。

這幅畫上款人是為“荵園”。插一個小插曲,在很多陳少梅先生的年譜年表中,都記有1938年末,陳少梅繪《二十四孝圖》一事,卻多將上款記作“蔥園”。

但展讀本卷,一目瞭然,上款赫然為“荵園”,大概因為早前出版、印刷的技術還不夠好,可見在看畫時有一套高質量的圖是多麼重要。


天妒英才啊!


這幅畫是當時一個在天津的高級公務員孫潤宇要送給他父親的。除了由陳少梅主筆,還邀請了當時的前清具有功名的遺老們題字。

這個背景值得玩味,因為民國已經過了27個年頭了,而且這個孫潤宇還是個具有留日背景的人,按理說是接觸過新思想的人。

從這幅畫,我們可以窺見當時那個年代,新舊交替在每個人的身上都特別明顯。

關於新舊交替,在陳少梅身上也一樣。

早在1923年,陳獨秀等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就想要把西化運動從思想和文學延伸到美術上去,他們認為傳統中國畫一文不值、更不要說像結成畫社這種事,在他們看來就是中國畫陳陳相因的癥結。

民國的畫壇,有個普遍但是不能全面概括的規律。就是有才華但是弱勢的藝術家最響應變革。比如早期過的苦哈哈的徐悲鴻、齊老爺子等等。而像吳湖帆、陳少梅這樣出身在書香世家的人,往往是不會把步子跨這麼大。

但另一方面,陳少梅天縱奇才,遵循四王的那點東西他怎麼過的了癮呢。他的個人風格的革新模式是:別人往前走,我往後走——走到南宗把北宗壓倒之前。

在董其昌開創南北宗論以後,其後的四王繼續在畫壇為這個分野搖旗吶喊。對於南宗北宗的藝術定位。在這裡我們不作定論。但是南宗,多多少少把繪畫的技法部分減弱,轉換成筆墨遊戲。

陳少梅不搞分野,從宋元入手,對南北宗的名家走摹古的、傳統的路子,所謂路子正。

他轉益多師,博採眾長;

從明人唐寅、仇英得其秀逸清俊之氣,

從浙派戴進、吳偉得其磅礴生動之致,

從元代倪雲林得其幽淡恬靜之趣;

再溯源而上,直追宋代郭熙雄健明潔之妙,馬遠、夏圭遒勁蒼潤之勢。

張大千總說與古人血戰,但是面對陳少梅這種寓秀雅於陽剛的清勁畫風,我個人心裡覺得,張大千的摹古,已經被秒成戰五渣。

說回這件《二十四孝圖》。

當時的主流畫家一般都不畫這類題材,覺得格調低,連環畫。但他卻肯下功夫,在描繪中更注重營造畫面的氛圍和情境,對這一題材加以詩意化的理解和意象化的裁構。

最終,陳少梅用清靈舒暢的筆墨,把《二十四孝》這些古代生活圖景,一個個生動地展現出來了。


天妒英才啊!


《郭巨埋兒》


天妒英才啊!


《老萊娛親》

就比如這兩幅,《郭巨埋兒》、《老萊娛親》。這兩個題材是魯迅先生《24孝圖》中的反面典型,是虛偽與噁心的代名詞。

但陳少梅在處理時很注意人物神情的刻畫,細膩自然而鮮明,恰當地表現出他們的不同身份、性格和心理活動。

比如郭巨夫婦臉上的不捨,孩子的懵懂無知。被清晰的描繪了出來,兩個神態的對比讓人心酸。哪怕這個故事很荒誕。但是人物是符合這個故事中的心理活動的。

老萊娛子的處理上,用色很典雅,其實構圖上有點仿照古典文人的雅集的樣式。老萊子臉上也沒有那種虛偽的笑臉。

翻開這24張畫,就是進到陳少梅的傳統繪畫技法博物館。


天妒英才啊!


《滌親溺器》

陳少梅對於南宋院體畫的研究很深,看這幅畫的皴法,就是馬、夏的大斧劈皴,大斧劈皴很難,太密顯死、太疏顯澀。沒下一番功夫是很難把握其中訣竅的。


天妒英才啊!


《孝感動天》

這幅畫的樹也是南宋院體畫的風格,樹幹下筆乾淨利落,再對比繁密精細的樹葉,水墨山水在這點上是一樣的。也會通過筆力和疏密來區分,但是就難有這種精緻的典雅感,而且帶有一絲寫實。


天妒英才啊!


《棄官尋母》

但凡涉及到山石和樹木的題材,陳少梅都有馬、夏的影子。注意那根樹枝,對比馬遠的《山徑春行圖》,就很明顯了。


天妒英才啊!


馬遠《山徑春行圖》


天妒英才啊!


《哭竹生筍》

陳少梅畫過兩套《二十四孝圖》,一紙一絹,1950年那套是紙本,1938年的此作為絹本。


天妒英才啊!


1950年作紙本《二十四孝》


紙本設色豔麗,陳設複雜;本作為絹本,人物較小,敷色淡雅,陳設簡寂,佈局舒朗,如同剛才說的,流露出明顯的上溯宋畫的創作動機。


天妒英才啊!


《嘗糞憂心》


天妒英才啊!


《懷橘遺親》


陸績懷橘這張,幼兒陸績稚嫩可愛。不似其他通俗版本的陸績幼年老成。

“二十四孝”作為一個流通文本,按理說為其作文本圖冊有眾多限制的,容易程式化。但是這樣一個題材,陳少梅畫的很用心、有人情味兒。這也許和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關係。他對家庭的重視多少反映在這幅畫中。


天妒英才啊!


陳少梅與家人合影


天妒英才啊!


《乳姑不怠》


這幅圖冊中,還有部分是界畫。

陳少梅的界畫勝在不死板,這跟他也痴迷於仇英有關,當時西方的透視法受到大力讚揚吹捧,併成為“科學”在美術上的代名詞,用來佐證中國界畫的落後。但是我們現在看看這些傳統界畫,還會覺得它是落後的嗎?


天妒英才啊!


《扇枕溫衾》


天妒英才啊!


《賣身葬父》


天妒英才啊!


《聞雷泣墓》

這是獨屬於中國繪畫的美感吧,傳統中國畫中的建築,實際上是以構圖代替透視。


天妒英才啊!


《蘆衣順母》


天妒英才啊!


《親嘗湯藥》


天妒英才啊!


《扼虎救父》

這一開我很喜歡,在猛虎的咆哮中,跌倒在地的老父親,分明能感到他在瑟瑟發抖,回望猛虎,但腿腳已經走不動道了。


天妒英才啊!


《臥冰求鯉》



天妒英才啊!


《行佣供母》

這兩張的留白做得恰到好處,用個俗詞兒叫“敞亮”。《臥冰求鯉》那一幅如果把換成一個垂釣老翁。就是一幅格調很高的小品。可見雖然文本題材限定,但是陳少梅的高格卻限定不住。


天妒英才啊!


《鹿乳奉母》

縱觀這二十四幅畫,不得不承認陳少梅的厲害,三十多歲,對於宋代院體畫和明代的浙派和唐、仇的學習,都有如此成就,且能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筆墨的構成上,豐富而自然,人物追求嫻雅爛漫,精嚴而無工氣;

色澤素淡勻潤,不流於巧妍和繁膩;

景物亦追求完美的法度,畫樹毫鋒穎脫,畫石橫劈縱斫,謹嚴精整之中透出雋秀和靈逸。


天妒英才啊!


《拾葚異器》



天妒英才啊!


《恣蚊飽血》


陳少梅本件《二十四孝圖卷》,畫成至今,已歷八十寒暑,早期幾經易手,不易考證。但最後被北京和平畫店收購,之後的流轉過程,就極其清晰。

上世紀60年代,本作由和平畫店轉讓於大連文物商店。

至80年代中期,大連文物商店需要整理庫存,大連文物商店向天津文物商店求援。整理作品的過程中,他們驚喜地發現了這件作品。經過協商後,陳少梅的這件《二十四孝圖卷》由天津文物商店以8000元的價格,將本作請回故土天津,並以鎮店之寶的姿態,在庫房中度過了二十春秋。


天妒英才啊!


啟功先生鑑定此畫照片

直至2003年底,天津市博物館改造,天津市政府希望天津文物商店捐資1000萬元以支援博物館建設, 此作出拍,進入公眾視野。

2004年初,本作在天津文物拍賣以60萬元起拍,最終以加佣金561萬元的價格成交。


天妒英才啊!


陳少梅先生的女婿、榮寶齋前副總經理、著名收藏家米景揚先生在觀看此卷《二十四孝》


2004年的561萬是什麼概念?北京四環邊的房子5000多一平米,可以買1000多平米。2004年我剛上大學,3000元是高工資,我的夢想是買一個五百塊的包。而我當時做夢也想不到,有人會用五百萬去買一套畫。

2009年之後,中國藝術品市場突飛猛進,億元天價頻出,而陳少梅則顯得銷聲匿跡了許多。其實,那是因為他的精品力作,被這種04年就拿得出五百萬的實力藏家擁有,輕易不肯釋出。

如今精品鉅製再次面世,面對這樣的好畫,我好想好想讓自己有許多許多錢啊。當然這短時間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希望有錢之士,可以識貨啊。


天妒英才啊!


想看更多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閱讀

天妒英才啊!


天妒英才啊!



試試加個好友吧

(發送好友申請,請先自報家門)

↓↓↓↓↓↓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畫事商店,好書好看,點擊進入


▼▼▼

畫事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