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保險,可以說是最具爭議的金融產品了,如今行業混亂,產品過度包裝,不少人都掉進了坑裡。

目前市場上的保險機制、保險從業者,普遍走向了專職推銷的模式。

保險推銷員對賣的產品基本是一知半解,見人就直接各種推銷說服,簽字之前你是上帝,簽完字以後也許人都找不到了。”

——Dr. 大萌萌

*本文不推銷保險,純乾貨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自從有了孩子,不敢病、不敢老、不敢死是大家的共識。

生了孩子之後,身體的素質是大不如前了,時光不等人,年齡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身體的因素,心裡的憂慮,再加上疾病發生率不斷上漲的趨勢,很多寶媽都會開始考慮為寶寶、為家人,買一份保險。

人到中年,身邊的意外實在是太多了

說到這裡,我想起閨蜜曾經告訴我,她的朋友30多歲,是一位全職太太。

老公是家裡的經濟支柱,事業有成,一直都很拼。可是有一天,突發腦溢血,進了醫院。家裡的積蓄都砸在了高額的醫藥費上。

這位媽媽不得不獨自一人撐起整個家,下班之餘還要打起精神照顧孩子、安撫公婆,應對親戚略帶嘲諷的同情。

這都不算難事,當媽媽的人,神經都很堅韌,咬咬牙並非不能熬過去。

難的是,金錢。

閨蜜很痛心地說,“你懂那種感受嗎,平時身強體壯的人,你以為他永遠都會這樣,突然就不行了。“

“更可怕的是,還來不及傷心,生活就逼著你為了錢焦頭爛額。”

普通家庭,上哪找那麼多錢呢?

當疾病和意外來臨,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我想,保險的意義就在於此,有備無患。

當意外比明天先來的時候,至少有一個支柱能支撐我們。

作為媽媽,我們的願望非常簡單,就是一家齊齊整整的在一起,平安是福。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但我們不能保證疾病和意外不會擊垮我們,到了一定年齡才明白,健康到底有多麼重要。

為自己和家人買一份保險,其實是最有效的保障。保險的本質就是:用少量可承受的錢(保費),轉移極端條件下自己無法承受的損失(保額)

對我們來說,確實是有益的。

保險本該是有益於大家生活的產品

但是現在,提起保險,我們的印象是什麼?詐騙、亂象、推銷......

不僅如此,很多人對保險的基礎知識都是一問三不知。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只知道每年要交多少錢,要交很多年,其他的保險條款,比如豁免、保額等,完全不清楚。

現在的保險產品紛繁複雜,保險銷售人員又說的天花亂墜,寶媽們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牽著鼻子走,掉進各種陷阱裡。而且,保險一買就是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每年幾千上萬的支出,一定要慎重!!

購買保險,最易陷進的5大誤區!

為此,我總結了寶媽們在購買保險時,最容易陷入的5大誤區。

只想為孩子投保,大人卻在“裸奔”

只為孩子買保險這種做法,是一個思維誤區。

相比孩子,每天為生活奔波勞碌的大人,生大病和意外的幾率更高。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說實在的,誰家的孩子不是心頭肉,我們時時刻刻都會關注他們的健康安危。

只要不牽扯到先天基因等等不可抗力,大多數孩子基本上就是發燒感冒等等比較小的疾病,這些醫藥費,我們一般是承擔得起的。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可是家長們就不同了,為了生活我們要馬不停蹄地工作,是家裡的經濟支柱。

如果生病了或者發生了意外,誰來保障孩子的生活呢?

所以,給大人投保比給孩子投保更重要。

而且,給大人投保,受益人也就是孩子,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在為孩子一份保障。

當大人的保險買齊之後,我們再根據剩下的預算,去選擇合適孩子的保險產品,千萬不要盲目地購買!

認為買保險,純粹是浪費錢

經常會在朋友圈看到眾籌給家人治病的事例,每當這種時候,我就很痛心。

雖說好心人不少,但是將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總是不盡如人意。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我們防患於未然。

一場大病,就能擊垮一箇中產家庭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如果準備買保險,說明有一定的負擔能力。沒有充足的預算的家庭,也不鼓勵大家去購買保險。

認為“萬能險”最好,有病治病,沒病當投資

很多推銷人員會給大家推銷“萬能險”,它的項目很多,從教育到理財無所不包。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但是每一項的保額都很低,當出了什麼事情真的需要用的時候,這點保額對於高額的醫療費用毫無意義。

很多混合的險種,比如教育險、養老險等,其實是通過理財來吸引大家購買。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但保險是保險,理財是理財,這點我們要明確。想要理財的話,不如正經地單做理財,沒有必要付額外的保險費用。

所以給孩子買保險,只需要考慮重大疾病險、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就足夠了。其他的險種,一是沒必要,二是划不來。

這三種保險是什麼呢?

重大疾病保險:用於彌補重大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按產品性質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按保障時長分為定期、長期和終身,每個產品都是有針對性或者滿足不同需求的。

健康醫療保險:按照保費和保額以及承保的醫療機構不同也可分為普通醫療、中端醫療、高端醫療。這類保險都是消費型、報銷型。

意外傷害險: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四處亂竄,磕磕碰碰是難免的,可以考慮給孩子準備一下意外險。

因為優惠、禮品,或親朋推薦跟風購買雞肋保險

很多保險產品都搭配了比較誘人的優惠,或者禮品。寶媽們看到價格實惠,又有禮品贈送,一時心動就簽下了保單,甚至沒看過保單中的條款。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買了保險的親朋好友推薦下,稀裡糊塗地跟著一起買了“坑人”的保險。

買保險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能因為一時的心動或抹不開親朋的面子,就隨意購買了要保額沒保額,要時長沒有時長的產品。

這是一份長期的保障,不要因為隨意跟風,而讓自己吃虧。

買保險之前,沒有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

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這種經歷,儘管查閱了資料,但面對種類繁多的保險產品,眼花繚亂的條款,還是會大腦一片空白,只能茫然地問:“什麼產品好?”

當我們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對方就已經明白,這個人什麼都不懂,很容易忽悠。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陷阱何在?

保險行業亂的很,面對這種情況,多瞭解一些基本的保險知識,才是避免踩坑最靠譜的方式。

而且,一定要堅持需求導向,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畢竟術業有專攻。確定好適合自己經濟水平、實際情況的產品,花該花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