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到底換了多少個發動機了?菊花日常不一樣?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殲20是我國第一款隱身戰鬥機,按照我軍方劃代標準屬於第四代戰鬥機,網上很多人按照俄羅斯標準稱之為第五代戰鬥機。殲20是以奪取制空權為主要任務的雙發重型戰鬥機,目前正處於小批量產階段,是世界上第三款已經開始服役的四代戰鬥機。殲20的配套發動機為渦扇-15發動機,目前尚未服役。



實際上,渦扇-15的研製早已開始,但進展始終緩慢。根據已公開的官方消息,2011年殲20首架驗證機2001號試飛,裝備的就是從俄羅斯引進的2臺AL-31F-M1型發動機,就是99M1型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為13—13.5噸。後續的2002號等驗證機,裝備的基本上都是2臺俄製99M1/M2型發動機。其中,編號2011的殲20裝備的是兩臺不相同的發動機,從尾噴口上來看,其中一臺應為俄製99M1,另一臺為我國國產的渦扇-10B型發動機。


2017年,我國的殲20發動機開始有了變化——自2021號機開始,從發動機尾噴口上來看,開始裝備國產的渦扇-10B型發動機,也就是常說的“太行-改。根據CCTV的報道,殲20已換裝國產新型發動機。換句話說就是,殲20用上了“國產心”,雖然還無法發揮殲20應有的性能,但至少不用再受制於人。渦扇-10B型發動機較俄製的99M1在性能、使用壽命、後勤維護等方面都略有提升,其單臺最大推力達到了14—14.5噸。

央視的報道稱,新型國產發動機(渦扇-10B)使殲20擁有了“超音速巡航能力”。根據西方軍事專家的分析,殲20進行超音速巡航時的速度為1.2馬赫。央視還透露出一個消息:殲20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52馬赫。當時,很多人將戰鬥巡航誤以為是“超音速巡航”,在網上是一頓大秀智商。殲20裝備的渦扇-10B並未應用矢量推進技術,矢量推進技術尚未通過最後的驗證。有關裝備矢量噴管的渦扇-10B型發動機,還有一個好消息,編號1034的殲-10BTVC已經抵達珠海航展現場,就是裝備渦扇-10B型矢量發動機的那架殲-10B。此舉,意味著我國矢量發動機技術已經成熟、可靠。



渦扇-15是殲20的配套發動機,也是第四代發動機(我軍方標準),同樣也會應用三元矢量推進技術。如今,裝備單臺具有矢量噴管的渦扇-10B型發動機的殲-10BTVC公開亮相,證明其足夠成熟。這無疑會縮短渦扇-15的服役時間,渦扇-10B這是我國第一款矢量發動機,意義非凡——我們又向前邁出了一小步。只有渦扇-15服役,我國才會大幅縮小與航空發動機強國間的差距。只有渦扇-15服役,殲20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性能,目前裝備渦扇-10B只是一個過渡期。


儒道之主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也不配個圖片,這讓我們有些不好針對性的回答,只能說一下殲-20戰機,根據公開的照片和相關公佈的一些資料,進行一下推測,而無法給出絕對肯定的答案。
殲-20隱身戰機

殲-20隱身戰機從2011年1月11首飛以來,殲-20戰機的動力一直都是大家猜測的話題,包括今天也是如此。從試飛到服役殲-20已經走過了7個多年頭了,殲-20戰機到底換了幾個種發動機了呢?



根據很多公開的報道可以確信的殲-20戰機在原型機期間使用的是俄羅斯AL-31F發動機。其最大推力只有13噸多一點,剛剛能夠滿足殲-20的試飛任務。直到2016年一直都是AL-31F發動機陪伴著殲-20的一步一步成長,也驗證了殲-20的一步一步的輝煌。只是這樣的動力真的不應該是屬於殲20戰機的。


誰讓我們的配套發動機WS-15沒有研製成功呢!沒辦法我們只能拿俄系發動機來用,可是這根本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必須要解決實際問題。於是轉機在2016年,隨著我們的WS-10發動機的成熟,和開始大批量裝配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殲20迎來了可以不再使用AL-31F發動機的尷尬局面。

在2017年我們出現了2021編號的殲-20戰機,被外界普遍認為是換裝了國產發動機。2017年3月13日出版的中國日報當中。工程院士陳祥寶就透露,殲20戰機即將換裝國產發動機。然而,在不久之後的9月9日就傳出了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首飛的消息。



而這樣的消息也是我們的量產型殲-20的第一步,換裝的發動機是我們的WS-10B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也有的稱為WS-10C發動機。其最大推力達到了14.4噸,推重比達到了8一級。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的AL-31F發動機,並且還要比其在推力和整機壽命上要好很多。據稱整機壽命提高到3000小時以上,大修間隔在1000小時以上。
WS-10B發動機


在2018年9月1日中國工程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大響院士在合肥航空高校做題為《國之重器,創新發展——大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發展新機遇》的學術報告,陳訴了我國航空發動機已經發展到了四代,未來第四代發動機將會在2-3年內定型。而其所指的第四代發動機,就是我們的ws-15發動機。
劉大響院士

而WS-15發動機才是殲20配裝的目標發動機,2011年完成工程驗證機,2015年進入科研試飛階段,目前為設計定型階段。

渦扇-15是推重比10級的先進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可能為16.3噸,而美國F-22所使用的F-119發動機為15.8噸。WS-15發動機定型以後,殲-20戰機才能滿血作戰,才能發揮殲-20的優秀設計性能。
航展上的新型發動機有可能就是WS-15或者WS-10B(矢量)

而目前殲-20是否真的換裝了WS-15發動機,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只能推測,肯定是在測試,畢竟WS-15還沒有完全定型。從成飛得到的消息,目前已經建設了一條新的脈動生產線,預計2019年投產。而這條生產線就是殲-20的生產線,那麼新的生產線必然是為WS-15發動機準備的,我們國家向來都是隱瞞一部分進度的表態的習慣,樂觀估計應該是為殲-20大面積生產而準備。



那麼現在也很有可能已經在實驗WS-15發動機裝機實驗了。而殲-20戰機也就算是換三種發動機,AL-31F發動機只是驗證機使用。而生產型的全都是WS-10B(改)發動機,而最後的終極還是WS-15為收官之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如果說題主所說的菊花(尾噴口)不一樣了,畢竟沒有圖片,也不好具體怎麼說。只能說殲20的改變是必然的,我們的發動機也必然要上WS-15。在殲-10BTVC矢量發動機研製成功後,我們的WS-15在矢量技術上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期待滿血殲20一飛沖天!!


淡然小司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隱身戰機,從2011年初亮相到2017年服役裝備部隊,只經過了短短7年時間就服役定型並開始批量裝備部隊,這離不開眾多航空產業的科研人員的努力。當然一架飛機先不先進首先要看發動機靠不靠譜,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再好的戰鬥機也是白搭。很多時候研製一款新型戰機的時候,為其配套的新型發動機的研製工作是要早於飛機本身的研製時間的。


雖然現在還沒有確定殲20到底有沒有裝配專門為殲20研製的WS-15發動機,但是我們看到從殲20的原型機2001號開始到現在批量裝備部隊的眾多殲20試驗機,都曾裝備過不同外觀的發動機,特別是發動機尾噴口的形狀都不一樣,那殲20到底裝備過多少款發動機呢?


既然我們無法得知殲20發動機的真實型號,但是我們可以從可獲取的渠道來猜測,受限於目前我國在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缺失,能夠提供的發動機只有WS10系列一款型號,外部渠道能獲取的國家也只有俄羅斯了,也就是說所有殲20裝備的發動機要不是國產渦扇10系列的某款型號,或者是進口的毛熊貨。殲20首飛的時候是2011年,當時國產的渦扇10發動機還沒有批量裝備部隊,特別是當時爆出了質量不好的問題下,再加之新型戰機首飛都會採用成熟型號的發動機來說,留給殲20選擇的餘地就只有毛熊貨了,當時毛熊貨能選擇的就只有AL-31系列了,我們看到剛開始的幾架原型機無一例外的裝備了清一色的毛熊貨。當然安裝的AL- 31發動機肯定不是殲10上裝備的了,應該是2011年初進口的150臺AL-31F-M1型,這款發動機也就是99M1號。最大推力在13.8噸,是給新版本的蘇30/34研製的,而且比較成熟可靠,所以作為殲20的初始首飛發動機剛好合適。
從首飛到裝備服役部隊我們見過的殲20原型機共有2001、2002、2011、2012、2013、2015、2016、2017等原型機,在這些原型機中大多數都是試飛定型型號,當然也包括至少一兩架靜力試驗機,這些殲20原型機雖然形態各異,但是從發動機尾噴管形狀來看,是應該全部裝備的是毛熊貨,包括99M1/ 2這兩款增推版本(不包括2011號採用了兩臺噴口不一樣的發動機)。








但是到去年2021號機開始,殲20的發動機尾噴口發生了很大改變,似乎是換成了國產渦扇10系列的改進型號,也就是大家說的WS10B,這款發動機最顯眼的變化就是尾噴口的鋸齒形狀,之所以這種設計,是為了是雷達波改變方向,提高殲20尾部的隱身能力。


殲20的量產版本的發動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發動機尾噴管來看差異很大既有99M1/2系列,也有不一樣的,這個不一樣的應該就是坊間流傳的渦扇10增推版本,也有人說這是99M2 的國產版本,畢竟當初是我國投資了99M2發動機。

殲20最終肯定是要全面換裝專屬配套的渦扇15大推力發動機的,這款發動機應該是有矢量噴口的,畢竟殲20機身後部本身就矢量噴管留有活動空間,再加之這幾天亮相珠海航展的殲10B試驗機裝備的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渦扇10的矢量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