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山石:油畫藝術的品格與油畫本體語言的價值——羅馬尼亞油畫大師柯爾內留巴巴(上)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柯爾內留·巴巴

藝術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寶貴財富,優秀的藝術作品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給人們以心靈的愉悅、精神的滿足和審美的享受。藝術是一種認識生活的手段,藝術家往往通過描述極其普通、平凡的生活現象去揭示人類生存的本質,使人們得到心靈淨化與昇華。巴巴可以說是20世紀在東歐國家中最傑出的油畫大師,他的藝術成就使他躋身於20世紀寫實油畫中有傑出貢獻的世界級油畫家之列。

啟蒙時期的艱辛與奮鬥

1906年11月18日,柯爾內留·巴巴出生於羅馬尼亞南部的克拉約瓦一個知識份子家裡。他的父親喬治·格奧爾基·巴巴(注)(1863–1953)是一個優秀的畫家,曾留學奧地利維也納美術學院。在那裡,他得到匈牙利馮·比辛根伯爵的幫助,伯爵注意到這個可憐孤兒的藝術天賦,提供給他獎學金,使他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回國後,他在自己的家鄉克拉約瓦建立了一個工作室,以賣畫為生。柯爾內留·巴巴就生長在這個富有藝術氛圍的家庭裡。

(注:他是曾被一位老婦人撫養的孤兒,其曾祖父被暱稱為(Albabei)(老婦),因此巴巴的名字實際上是“婆婆”的意思。)

六歲時,他的父親就讓幼小的巴巴坐在高凳上開始寫生石膏像,嚴格要求孩子努力畫準輪廓、比例、透視、明暗及層次關係。他一直學習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才告一段落,那時巴巴才10歲。他的父親還要求孩子在文學和音樂上有所修養,要他多讀書並要求學會拉小提琴,培養他有良好的審美情操和藝術修養。巴巴記得:“一天在家裡的閣樓裡發現一些舊書中,有巴爾扎克的,也有陀斯達耶夫斯基的小說。”他除了翻閱這些書外,對音樂也逐漸有了興趣。

“一個難忘的夜晚,我的老師送我一張國家劇院的音樂票。埃奈斯庫超級出眾的外表,他的小提琴在我看來似乎被鍍上了金子,大廳裡絕對的沉默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的心臟激烈地跳動,這個非凡的身影留在我身邊,並且強烈地影響我為他畫肖像……對他的記憶在70年代後依然存在。”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喬治·埃內斯庫》 水墨 1957年

中學畢業後,巴巴報考了美術學院,同時也報考了文學院。可是他第一年沒有考上美術學院,第二年再次報考卻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了,那時的巴巴正好20歲。

巴巴進入美術學院後,發現學院的教學過於沉悶、死板,他覺得學不到東西,大失所望。於是,他半年後就離開了美院,而繼續去唸他的文學院課程,後來獲得了布加勒斯特文學和哲學學院的文憑。可是巴巴對文憑不感興趣,在他看來這只是為了“謀生”而已,而對繪畫的興趣依然不減。巴巴青年時代就顯露出他的藝術天賦,1922年完成自畫像時才16歲,而《畫家的母親》的肖像畫就是在布加勒斯特學習文學期間畫的,已經顯現出能抓住人物性格特徵的肖像畫家的基本功。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畫家的母親》素描 23.5X17.5cm 1927年

巴巴回憶道:“在1934年夏天,在我父親的建議下,我們決定在百樂赫庫拉內遊客經常光顧的一個小亭子裡舉辦聯展。據我的回憶,這次展覽在公眾中是非常火爆的……在參觀中我注意到有對不尋常的夫婦,一位紳士和女士,常停下來關注我的作品。原來,他是布加勒斯特知名人物,繪畫愛好者。其實當時我還沒有獲得繪畫學位,可是他強烈鼓勵我儘快去雅西,那裡美術學院的所有老師包括託依查教授都是他的朋友。我決定離開去雅西,打算在那裡逗留二三個月,但最終我先後呆了大約16年(1934-1950)。”

於是,也就在1934年的秋天,巴巴又到了雅西美術學院學習,在那裡度過四年的學院生涯。在美術學院裡,他有幸得到著名油畫家耐克雷·託依查Tonitza教授的指導和幫助。託依查是位很有天賦的畫家,也是一個善於指導學生的好老師。他不僅在藝術技巧上給巴巴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他在藝術道路上指明方向——作為一個藝術家應有的崇高職責。巴巴回憶道:“和託依查教授相遇,對我來說意味著發現了和幫助我在藝術道路中找到方向......託依查不像一般人那樣給每張畫進行修改,而是面對學生的習作講解關於繪畫、調色板、顏料、形體等本質性問題。”“從他的言談中,我才理解了風格的重要性,光與影的對比,隱喻的表達方法,放棄修飾的意義和肖像繪畫的神秘性……”因此,託依查對巴巴的成長實為重要,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戰後時期的抗爭與奠基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羅馬尼亞雖然解放了,然而戰爭所遺留的創傷難以抹去,給人們帶來十分艱難的生活。巴巴自然也經歷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1946年,他回到雅西美術學院擔任繪畫系講師。生活上的艱難憑他的意志和毅力是容易克服的,尤其是他已經過一段戰爭時期的自身磨鍊。可是當年對來自斯大林思想體系的專制和在文藝政策上的禁錮,以及那些文藝上虛假的宣傳,使他在精神上和創作上感到十分壓抑。他自己努力保持那種永恆的繪畫語言和富有表現力的作畫手法,努力表現他日常所見的熟悉生活。1948年,巴巴創作了油畫《棋手》,這是一幅反映現實生活非常成功的作品,不論從選材、構圖、色彩還是人物表情刻畫均入木三分,可是卻被當時官方認為是件典型的形式主義作品,缺乏那種獻身於社會主義的熱情和虔誠而受到指責。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棋手》油畫 100.8X93cm 1948年

在這種極左思潮的指責、漠視和批評下,巴巴的心裡受到極大的打擊和挫傷,也由於他的所謂離經叛道而被邊緣化,被排斥在雅西美術研究院之外。於是他決定離開雅西去布加勒斯特,總以為這只是雅西那個圈子裡對他的歧視。可是到了布加勒斯特不久,他為羅馬尼亞著名作家米哈依.塞多維亞努的一部小說所作的插圖卻被國家出版社退稿回來,其理由也是作者繪畫風格存在形式主義的緣故,對巴巴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小說《米克力亞珂珂爾》插圖之一 54.5X27cm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小說《米克力亞珂珂爾》插圖之二 54.5X27cm

逐漸地,人們對巴巴的創作形成了一種看法,認為他是一個頑固、高傲、自大的脫離社會現實的獨行者。戲劇性的轉變是那位著名作家塞多維亞努同意讓巴巴為他畫像,畫得十分成功。巴巴在日記中寫道:“這幅作品同時代表了驚奇與對抗,反對這個時代所作出的批判。在古典現實主義範圍內,它的出現使任何干預甚至是最無休止的煽動宣傳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它更確保了人們對我作品的尊重。”1953年,巴巴為妻子也畫了肖像,這幅肖像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作者捕捉到了她的內心世界,反映出她那憂鬱冥想的精神元素。同年,巴巴在市政劇院看到了女演員布朗拉特(Lucia Sturdza Bulandra)的精彩表演,天鵝絨的連衣裙,白色的褶邊,莊重的服裝與白色花邊相互襯托的和諧視覺效果,加上橙紅的髮型與冷色金屬的飾品互相映襯下,顯得格外高貴奪目,誘發出巴巴畫她肖像的興奮。他把這位有修養的著名演員描繪得惟妙惟肖,畫中的女主角,左手護在椅子上,右手持著眼鏡,頭部微微傾斜,雙目注視著觀眾,姿態穩重、大方,是一幅傑出的肖像畫。1957年,巴巴從意大利旅行回來不久,又畫了《粉紅女郎的肖像》和《莊巴克強(K.H.Zambaccian)肖像》,完全以不同的手法表現二位完全不一樣的人物和不同職業、個性的肖像。這一系列的肖像作品無可爭辯地奠定了巴巴是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的地位。

巴巴一直主張堅持和借鑑古典傳統的油畫與本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相結合,關注生活,同情農民。早在1942年他就創作了如《晚餐》這樣的作品:畫面描繪的是農民一家,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一家人圍繞著餐桌正在晚餐,可是從他們的餐桌上和表情上反映出當年農村艱辛生活的現實。1947年創作的《農民起義》、1949年的《小憩》、1950年的《參加合作社》等等作品,都充分反咉出巴巴對農民的關注和同情,並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客觀地反映出那個年代的農民生活。長期以來巴巴一直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自己心目中的真實生活,他既不按照當年提倡的來自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藝術作品中去粉飾生活、歌功頌德,也不以西方的現代主義美學思想、以經濟利益至上的觀念去描繪資產階級花天酒地的生活,描繪豐豔的女人體。因此,他常常既被來自左的方面批評他的畫作為形式主義,也被來自西方現代主義的方面批評他的作品有著陳舊的文藝復興傳統式的色彩。

但他堅持按照藝術規律、強調藝術特性、強調油畫本體語言來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他成功地於1954年創作了《田間休息》,1958年創作了《農民》,1960年創作了《鍊鋼工人》等作品。在巴巴看來,藝術特性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靠模仿和跟著時尚隨波逐流。當年提倡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把社會主義的政治概念與現實主義的文藝概念混淆在一起。藝術有其本體的獨立價值,應該按照藝術的自身規律畫自己所見、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按自己所應遵循的油畫的本體語言規律,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對生活的理解。《田間休息》就是巴巴根據日常所見的農民生活中的簡單情節,表現農民一家田間勞動過程中的田間休息。畫面中間是一個農婦,守護著疲倦入睡的丈夫和孩子,她的雙肩疲倦地下垂,雙手緊握,自然地放在黑色的裙子上,頭部略微傾斜,目光充滿著悲傷和憂慮,白色的頭布更加襯托出母親慈祥、善良的內心世界,使觀者目光緊緊聚焦在那個婦女的臉部表情上,成功地塑造出當年羅馬尼亞這一時期農民的艱辛的生活。這是巴巴通過母親這個永恆的主題,表達對偉大的愛的呼喚!這幅作品感動著許多人,也感動著筆者。記得1977年,本人在上海觀看羅馬尼亞十九、二十世紀繪畫展覽時,曾專程到現場臨摹,因此印象格外深刻。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田間休息》布面油畫 1954年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農民》布面油畫 1958年

巴巴於1960年創作的《鍊鋼工人》更以概括有力的筆觸和刀痕,充分運用油畫語言塑造出老、中、青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鍊鋼工人的剛毅形象。紀念碑式的構圖,濃重的色彩和概括、強有力的明暗對比,令人過目難忘。這些作品的成功,充分說明巴巴對生活的熱愛和觀察的敏銳。他熱愛自己的工人和農民,熱愛祖國,他只渴望一個自由創作的空間和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藝術天地。

全山石:油画艺术的品格与油画本体语言的价值——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