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飲食牢記“5要點”,修復胃粘膜,讓胃越來越健康!

胃炎患者胃粘膜已經受損,變得較為脆弱,清淡飲食可以減少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有助於病情好轉。清淡的飲食需要做到低鹽、少油、低脂。少吃些刺激性調味品。尤其是在胃痛發病期間切忌食用粗雜糧和高膳食纖維的蔬菜。同時,注意以下幾點:

胃不好,飲食牢記“5要點”,修復胃粘膜,讓胃越來越健康!

1、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我們經常吃一些難消化的食物,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且進食的時候切忌暴飲暴食,八分飽為宜。最好是少食多餐,一日3-4餐為宜,晚飯儘量早。

2、防止貧血或營養不良。萎縮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飲食中熱量和各種營養素要保證膳食均衡。對出現貧血或營養不良的人來說,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魚、雞肉、動物肝臟等內臟,並注意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補充,尤其是維生素B2和葉酸。適量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如西紅柿和紅棗,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很好的幫助鐵的吸收。

胃不好,飲食牢記“5要點”,修復胃粘膜,讓胃越來越健康!

3、調節胃酸分泌。胃炎患者適宜進食一些肌肉纖維短而柔軟的肉類,如魚、蝦、雞肉等。而菱縮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少,應給予魚湯、雞湯、肉湯、蘑菇湯等食物。若是伴有高酸性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則與之相反,應避免食用富含氮類浸出物的原汁濃湯,減少吃煮過的魚、蝦、雞肉、瘦肉類等來烹調菜餚,如蒸魚塊、肉沫蛋羹等,以減少對胃的刺激。同時多飲用牛奶、豆漿、烤麵包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中和胃酸。若是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最好是上醫院檢查一下,避免吃錯了食物,加重了病情。

4、食物選擇以清淡、少油膩、少刺激性、易消化為主。油膩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會延緩胃的排空,易產生脹氣感。烈酒、辣椒、洋蔥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不適宜過量食用。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鹹、過冷、過熱及過分粗糙的食物。如如涼拌葷素菜、酸辣白菜等,主食可採用細麵條、包子、麵包、大米飯等。切忌吃末發酵的麵食,如餡餅、水餃等,還有粗糧與難消化的食品,如玉米餅,糯米飯、年糕等,這些食品在胃內停留時間長,會加重胃腸負擔。

胃不好,飲食牢記“5要點”,修復胃粘膜,讓胃越來越健康!

5、食物的製作要細、碎、軟、爛。烹調方法中多采用蒸、煮等,以保護胃黏膜。多食不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如黃瓜、西紅柿、等。烹製時應切細絲、薄片,徹底煮熟,有的可製成泥,如土豆泥等,有利於消化。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也應該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