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巷兩個月開50家店 創始人邱茂庭:我們是被山寨逼的!

餐飲老闆內參 孟北2018.10.13

摘要:鹿角巷兩個月開50家店,超過之前一年開店量,創始人邱茂庭表示這是被山寨逼的!鹿角巷團隊選擇加快開店速度,讓更多消費者識別真假!

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網紅奶茶鹿角巷,一開始就被山寨包圍。

進入大陸一年多,鹿角巷的正牌店不過70多家,但山寨店早已超過1000家。

創始人邱茂庭很少在媒體露面。他不太參加活動,甚至不會使用PPT翻頁筆,想讓關注點集中在產品上。

坐在內參君面前,是邱茂庭第一次接受餐飲媒體的專訪。

1、加速的鹿角巷

兩個月開的店,超過之前一年

進入8月,鹿角巷的開店速度明顯加快。

8月26日,鹿角巷終於開進北京,加上其他城市共有6家店同時開業。要知道,今年8月之前,鹿角巷在大陸僅有14家店面。

這個數據,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快速增長。到9月25日,鹿角巷的門店已經達到了59家。更快的是之後的13天,差不多每天都有一家新店開業。

而店面的分佈,也從珠三角、長三角,擴展到了鄭州、石家莊、西安等中西部城市。

兩個月開了差不多50家店,邱茂庭說,如果不是山寨店太多,我們不想開這麼快的,“原本計劃要把產品、模式、人員培訓打磨更好。”

在大眾點評網站搜索,廣州有209個鹿角巷,上海有395個,深圳有166個,蘇杭兩地有200來家,北京比較少也有49個,店面設計、產品形態幾乎一摸一樣;7月,甚至有一個廣州品牌宣佈,鹿角巷要改名字。

“我當時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我們沒有改名字,也不會做加盟。”那時候邱茂庭在悉尼,團隊成員將信息發給他,邱茂庭覺得很無奈。

鹿角巷沒有拿到商標註冊證書,那些山寨店此時不一定違法,但肯定不道德。“在國外的一些地方,我們都沒遇到這樣的情況。對這些山寨店,我們也在蒐集證據準備維權,它們開得時間越長代價就越大。”

鹿角巷團隊選擇加快開店速度,讓更多消費者識別真假;還有,讓邱茂庭多一點出現在媒體上。

2、“生疏”的老闆

不會使用翻頁筆,嫌演講時間長

這是邱茂庭第一次在大陸接受餐飲媒體的專訪。

那天,還是邱茂庭第一次在大陸參加餐飲行業的論壇,是由餐飲老闆內參主辦的。邱茂庭是受邀嘉賓,同時在場的還有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按照計劃,他的演講時間是30分鐘。

他提前一天到了深圳,又提前半天到了會場。蓬鬆的頭髮、休閒短褲、運動鞋,參會的人都以為這是個90後,其實邱茂庭生於1980年。

看著幾百張椅子,邱茂庭有點緊張。“等下我要面對這麼多人講話嗎?你們允許穿短褲嗎?可以不可以坐在椅子上說?奈雪的茶他們都是前輩,我等下要講什麼呢?”

完了又問我,彭心女士會上去講嗎?

在一旁的休息室,邱茂庭坐在沙發上,左邊是他的助手,幫他拿著電腦;右邊是品牌總監譚力,當他的觀眾:三個人坐在沙發上,開始過PPT。

這個過程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期間不時被邱茂庭打斷。“我用另一張圖可以嗎?這裡這樣講行不行?我覺得這個地方不用放這麼多數據。”

做記者八年,邱茂庭是唯一一個我見過的,嫌演講時間太長,而且不會用PPT翻頁筆的老闆。他幾次問我,我講不夠半個小時可以嗎?

站在臺上,除了剛開始因為PPT翻頁筆“麻煩了一下”禮儀小姐,整個演講很順暢。在場的餐飲人,還被他獨特的臺灣口音逗笑了好幾次。

他告訴我,自己希望焦點都在鹿角巷上,而不是他個人。“最大的滿足就是我可以在路上看到我的飲品,消費者不認識我,可是喜歡我的奶茶,我覺得那個滿足感就很開心。”

3、低調的網紅

聯合美食大V,小鮮肉當店長帶流量

即使鹿角巷這麼火,他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面。因為在大陸的時間較少,他甚至不太確定網紅的含義。

“是褒義詞嗎?”他問我。

邱茂庭不排斥媒體,只是想低調一些,他說國外的媒體也會關注鹿角巷,但多是在產品層面。

他不拒絕鹿角巷成為網紅,但不希望自己經常站臺。“很多品牌想要當網紅也不見得當得了。我們既然是網紅,我就要利用這個時間週期去把我想要的東西趕快體現出來。我個人就算了,又不是太帥,對吧?”

網紅不是一天就煉成的。在上海開出大陸第一家店時,鹿角巷也經歷過一天賣不出50杯的窘境。

“我們先把我們的東西做好,把產品本質做好,搞清楚這邊消費者想要的味道是什麼。口味確認了,我再把營銷模式放進去。”邱茂庭說的營銷模式,會用到很多流量IP。

美食界的大V、演藝界的小鮮肉,都可能出現在鹿角巷的店面裡。吳克群、楊旭文、吳俊餘、王冠逸、趙天宇、小五金恩聖等,都在鹿角巷當過一日店長;在韓國、越南等地方開店時,鹿角巷也會和當地的明星站在一起。

首進長沙,鹿角巷邀請了湖南衛視《快樂男聲》出身的張遠。出道十年後再回到夢想啟航的地方,是一個挺激勵人的故事。

明星在線下打造自己的人設,鹿角巷收穫一波流量,用這些流量打造口碑,這是兩得的事情。

邱茂庭希望鹿角巷可以成為星巴克式的品牌:“沒人說它是網紅,但說起咖啡,都會首先想起星巴克,也沒有人敢去山寨一個星巴克。”

4、“處女座”設計師出身

自己寫文案,鹿頭logo也是他做的

2013年5月,鹿角巷從臺灣桃園起步,之後去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邱茂庭最早是做設計師,經常被甲方虐:字大一些,商品要突出,健康成分要明顯……

他是處女座,完美主義的特徵比較明顯。儘管每天都是做設計、熬夜,經常看到日出還沒睡,還是想既然做了,一定要做好。“否則我不敢給別人看,怕丟臉。”

珍珠奶茶的起源地,在臺灣。邱茂庭不抽菸,做設計累的時候,喝奶茶。

喝多了,邱茂庭想和朋友玩玩看。“沒賺錢沒關係,頂多就回到以前生活,反正也餓不死。”

做了鹿角巷,完美主義的特徵也在延續。“第一家店,牆上的磚都是我自己去貼的,我們自己弄老半天。”

他會為產品寫文案、設計圖像,鹿角巷的鹿頭logo就是他做的;公司發佈的海報、微博,也會去審核。有次,一個員工把店鋪的地址寫錯一個字,還被邱茂庭懟過。

他把鹿角巷當做一個設計作品來玩,還教我分辨真假鹿角巷:“我們的鹿頭logo,你看它的眼睛,鹿是活靈活現的,那些假的牌子,都是死氣沉沉。”

第一家店的時候,鹿角巷就做了極光杯子,邱茂庭回憶,在臺灣火得不得了,消費者喜歡,媒體也去報道。“我們又衍生了另外一款杯子,我想著它會跟極光系列一樣大賣,結果都壓在了倉庫裡。”

這讓他覺得,要回歸到產品上。“我們的東西一定要有不斷吸引你的特質,商品本身是很重要。”

5、把飲品比作“5杯水”

現在想打造“偏愛品牌的飲品”

邱茂庭自己並不太喝茶。他說,泡茶在臺灣被稱為老人茶,“我是年輕人,我可以喝茶水打底的奶茶。”

但這不妨礙他在茶葉上的要求,邱茂庭問我,自己都不喜歡的茶葉,怎麼拿給別人喝?

直到現在,鹿角巷招牌產品黑糖鹿丸,依然在每一家店裡用黑糖、牛奶現熬,而且規定兩個小時內用完,超時口感就不好,要扔掉。

做了5年的奶茶生意,邱茂庭腦子裡已經不只有一杯奶茶,而是有5杯水。

第一杯,是路邊飲品,解決因為渴產生的生理需求;第二杯,是店面飲品,與街邊有差異而且長期堅持;第三杯,是有品牌的飲品,包裝、產品都有了差異化。

“第四杯,熟悉品牌的飲品,開始注重消費者的感受,有固定的空間設計、服務流程,消費者到了哪裡,看到這個品牌都沒有陌生感。”邱茂庭。

第五杯飲品,是邱茂庭想打造的:偏愛品牌的飲品。“根據消費需求打造好的產品,然後有顯著的差異性,比方包裝,或者是口味上面有一些不一樣,消費者接觸到不一樣的服務空間,最後讓他們養成習慣,就會不斷迴流。”

而他想把鹿角巷傳遞出來的,有美學、創意、設計和生活。“我希望將鹿角巷打造為一個國際性且具生活化氣息的‘家’。讓顧客在店內感受到溫暖,不僅養成消費習慣,更將品嚐我們的飲品視為日常的一種生活態度。”

描述完這樣一個想法,邱茂庭笑著問,這像不像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