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 南康风水考察记

曾祥裕 曾海亮

初冬的赣南大地,阳光明媚,和风吹拂,我与弟子等人走近南康市寻找杨公风水遗存。

选择南康考察理由是,南康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秦、汉名“南埜”,三国立南安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名南康,1995年撤县设市,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南康是赣南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以生产家具闻名天下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南康是赣南商业发达之地。

山水有灵,人才辈出。南康代代有名人,宋代有省元(状元)刘必元、“大隐居士”田辟,清代有我国著名史志学家谢启昆,宋、明、清有进士53人、举人218人;现代有早期工人运动先驱陈赞贤、抗日名将赖传湘和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资本论》译者郭大力等。

目前,南康在外的乡亲有120多万,素称“南康之外还有一个南康”。南康人商业文化底蕴深厚,全民创业氛围较浓,民营经济是市域经济的主体,在赣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有“江西的温州”之称。1997年5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前来考察后,将南康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

从历史南康人丁兴旺和人才辈出来看,南康必有丁财贵的风水因素。

第一站:赖氏开山祖之母黄氏古坟风水考察

我们一行驱车驰过一条条弯曲小路,所幸南康市政府果园开发投资1500多万元,为建成赣南最大的万亩橙脐果园,把山路修成水泥路,筑巢引凤,让我们车行顺利。我们所考察的古坟墓就位于万亩果园所在地的南康浮石乡江口村岭子山。

坟墓为宋代赖氏所建,其官位相当于当今监察院长,为报答母亲黄氏的养育之恩,特聘风水师多方寻找,终于在此寻得一风水佳地。坟墓后龙山重重叠叠,入首龙为丙申火龙,气势厚重,四周青山绿水环抱,秀峰林立,明堂宽平,水口关锁,(水口为辛戍,左水倒右有乙辰、巽巳、丙午),不失为藏风聚气之格局。其葬法,如《葬书》所云:“垅葬其麓,支葬其巅”。赖氏为了保护此风水佳城,购置田地,赠送给赖姓一户人家定居于此,年年月月,在此看护坟墓,并生息于今,发展成几百口人丁。岁月流逝,此地在清代重修,但是改变原来的坐山立向,所以此地有两块墓碑。内碑”坐山立向为艮山坤向兼寅申,清代重修外碑,载坐山立向为艮申山坤向兼寅(戊寅土龙)。

我们考察后可证此地为杨公风水作法,只是在清代重修时改变坐山立向,但是内碑和金井未动。现代维修墓拱时又用水泥厚厚糊上水泥,有意识地塑成龟形,这就不透气啦!这提示我们在维护老祖宗的风水遗存作品时,不要随意改变坐山立向和另巧立名目喝形。

据了解,赖氏家族在南康人丁兴旺,在南康城区有赖半城之说。

第二站 龙回汉代樊将军之母坟墓

说起汉朝的樊哙,恐怕许多人就会立即想起来:三国演义中鸿门宴故事,在灭亡秦朝和楚汉相争的年代里,樊哙是作为武将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特别是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更是会让人们认为他仅仅是一介赳赳武夫。

在南康龙回茶叶坳有一山峰,高耸秀丽,当地人称其为铁帽山,据传说汉代樊哙将军之母坟墓坐落在山腰。至于历史上樊哙是否来过江西南康,史料无记载,但是当地人却津津有味地诉说历史传说,说樊哙为尽孝,托人在南康找到一处风水宝地。不管是真是假,既然传说流至今,仍然为人乐道,其地必有风水考察价值。基于此,我们沿着山路奋力攀登,在向导的带路下,走至一峭壁,平直如镜处,说过左侧有一窝处就是樊将军之母坟墓,但是我们走前空无一物,只有洞穴的痕迹。估计当年做墓时挖下去是石头,故放弃。风水有石山不可葬也之说。“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我们沿着山脉往下找,在一山窝中,伫立四处眺望,朝应峰拱而有情,秀丽挺拔,明堂宽阔,水口紧锁,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故在此再往下几米处本地人先后择地做墓。

第三站 三益翰林墓

南康三益一山峰高处有一翰林墓,据传是宋代时的风水作品。历经风雨侵蚀,墓穴已破坏,据说墓主是外地人,后人早不知自己的祖先落葬于此啦。历史上为了找风水宝地,舍近就远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如此之高的坟墓,我们觉得不可取也。《葬书》云:“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藏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经曰: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而此墓位高难以收水,明堂底不平整,气场不和谐。水口难以确定。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百尺之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在高山上点穴不容易!无论何处点穴,都要有形止气蓄,藏风得水的风水格局.但是古人择地点穴因地制宜。诚如孟浩在《雪心赋正解》卷二中所说∶“推而言之,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脑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

当人死后,入土为安,重回大地母亲的怀抱。把土地看作是母亲,又把坟穴视为婴儿安睡的子宫让死者安息,却几乎处处可见其迹,不能不说是一种普遍的实践。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式坟墓营造都有一圆肚形的墓形,对墓穴的周围景观地势,即有此安穴之要求。所谓坟形尤其是“墓龟”,其前在墓碑两旁,各有往前伸展的左右“屈手”一支,整个形状看起来就更像是一个怀胎捧腹的女人的象徵。尤其是跪金拜土的墓,不论其山势或墓型,都恰如一个母体在双手环抱著,抱著之空间,正好埋了死者。

正由于有了这一信仰为背景,风水的专用词也变得儒宗化,结穴的山峦叫做“父母山”,父母山的来脉叫做“祖宗山”(少祖山),而众山所由而出的山,则称之为“太祖山”;但是,观其最根本的父母山的结穴造墓,其形状正如大腹母亲孕著孩子。死者埋入土中,就仿似回到了大地母亲的子宫。

中国葬礼的目标显然在于:(一)让先人之灵能安心入土为安,以及确保先灵不受恶地之害。先人在天之灵也不会因为後人之不长进或困苦而伤痛;(二)希望祖先之骨殖能有好的地理感应,有所灵力,能使後人得於成功、成就,也告慰祖先在天之灵。

经我考察不少权贵之家先人的坟墓,多选在龙势厚重且位居高处的上聚之穴,意在后人继承先人伟业和未竟之志,以求后人生生不息,更加显达。

第四站:龙回一小村有桃花源风味

我们行至龙回一山村,颇有桃花源的风水格局,感受了陶渊明描述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小山村生活景象,这里的地理环境有与陶渊明笔下渔人所见的“山有小口”一样的山口和小溪,站在山处远处不知此处进去有山村。走进山村口,我们沿着一条小溪缓步走前可看到竹林后面有农舍。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妇坐在田埂上晒太阳,神情专注地看着啃草的牛,见着我们陌生人脸上露出平和的微笑。这种耕种生活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观察此村的风水格局,发现充满祥和平静之气,我对向导赖先生断评,此小山村发丁,住在此山村的人性情特平和,说话斯文,待人有礼。他听后露出诧异的神色,连说,曾师付你真行!

自从从事风水研究和实践以来, 我走过不少山水环境和谐的山村,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感受天地之静气,性情也具静气,淡泊而不争功,飘逸而不放纵,清心而不与人争名夺利。像这样的环境容易培养读书人,但是性格中没有霸气,无做官的人。向导赖先生是本地人,颇知该村人事情况,连说,曾老师此言极是,此山村专出读书人,出去以后都有出息,以做文化人居多。

第五站:卢屋村风水的盛衰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唐江镇历来便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江西上犹江北岸,数百幢卢氏族人居住的红砖房或青瓦屋,分布在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繁荣昌盛的家族,曾为南康唐江千年古镇塑厚重客家文化内容的一页立下汗马功劳。

唐江镇历来便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所以说,唐江镇成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赣南“四大名镇”之首的商业地位的树立,是离不开卢屋村的。特别是清代与民国这两个时期,卢屋村的人文辉煌更是为唐江镇添了许多瑰丽的篇章。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卢屋村人自编的《卢氏族谱》中信手翻来,卢屋村中举人、进士或当过知县以上官职者竟达72人之多,其中有数名翰林和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官。最著名者,当数清乾隆年间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三名的卢元伟。卢元伟13岁中举人时,还是个贪玩的小孩子,然人却异常聪明。传说中举后,官府来人会他,差人在村口问正在踢毽子的他:“元伟公如何找?”他机智地回答:“从前面拐弯过去,便可找到。”他随即从后门跑回家,换了整洁衣服,出来接差人。20多岁中进士后,卢元伟先后任云南曲靖、东川、普洱三府知府,江苏镇江知府,广东督粮道,两广盐运司盐运使,山东、山西两省按察司按察使等要职,每任职一处,均留下显赫政绩,是当时卓有影响的一代名吏。

大凡一个名地必有风水传说,明洪武年间,唐江卢氏族谱记载的唐江卢氏开基人卢受海死时,风水师傅为其择一“乌狗睡懒觉”的穴位。

而另一位祖先则有“狗熊岭”的故事。那时,以明初“七间店”为中心渐成街市的唐江已具规模,卢屋村人在唐江商品经济繁荣大潮中脱颖而出。涌现一大批豪商大富人家。这些富起来的商贩们,经常往返于唐江、赣州之间, 一次,卢家太公带着他豢养了几年的大灰狗,肩负着一袋银元,往赣州城调货去。赶到赣州,与供货方见过面,验过货准备付钱时,才忽然发现,那袋银元不知搁在哪里了,一时间竟吓出一身冷汗。货主与他是老朋友,便允许他先取了货,下回再补货款来。卢太公谢过,便急急往回赶,这时离开卢屋村已有近10天了。半途中,他忽然想解手,走进甘蔗地才想起,自己那日去赣州时曾在这里方便过。忽然,他发现随他一块出门的那条大灰狗竟立在地里一动不动,仔细一看,发现它竟断气死了,一触摸就萎然倒了下去。惊悚之时,见那袋银元搁在一侧,安好无损。卢太公感于灰狗之忠诚,亲自将狗背回卢屋村,并在附近山岭厚葬,同时还建了一庙,名叫“狗熊庙”,以志纪念。这山岭也因此有了“狗熊岭”的名字。卢太公嘱后人,自己死后要葬于狗熊岭,与忠诚之狗为伴。待卢太公死后,后人将其棺木往狗熊岭抬去,快至岭巅,忽然乌天黑地,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山洪陡发。一两个时辰过后,天空才放晴,太公后人出得狗熊庙,却发现棺木失了踪影,风水师傅一看,大叫:“卢屋村当旺,太公天葬也!”原来是泥石流将太公棺木自然淹埋。从此,卢屋村就有了“头受海,二太公”之说法。

走近这个曾在历史辉煌的名镇,坐落在川流不息的犹江河畔,离唐江墟镇近不足两里。村中一条支流穿村而过,村内几十口大池塘即可调节蓄水,又可养鱼,村民生活在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的家园,自然环境幽雅。这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山环水抱,水口关锁,只是到了上个世纪文革时大修水利,把原先河道改变流向,沙溪河水被人为地引了进来,直穿过整个卢屋村往犹江水汇去。此后财气大泄,今日之唐江人卢氏大富大贵人家不如以前多。

第六站 风岗董家祠堂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这是两座民清时代的建筑,据董家后代说,当年祖先做生意发财后就请风水先生择地而建。 我开办杨公风水培训班以来,之所以带学员到此处察看风水,必有奥妙蕴藏其中,引领学员打开这风水之谜的大门。

每次来考察时,我先带他们四周看了这座祠堂,要求学员学会用眼睛审视周围环境,然后,就指导学员拿出罗盘,指向远方朝应峰之间一出水口,罗盘定向为木局丁末。定好水口,返身察看入首龙,此祠堂背靠一座秀峰,经测定入首龙为壬子龙,为木龙,坐穴癸山丁向来兼子午。“这就符合杨救贫建筑风水布局理论,龙水同褂,有章有法。坐穴和水口同为一褂,固然重要,但是凡事要全面综合考虑”。

风水讲究来龙砂峰景观和随堂水的悠扬去留走向。经测,该祠堂右边朝堂水为乾亥,为长生水,左边朝堂水为甲卯,属帝旺水。在风水学上长生水寓意为万物生气勃勃,而帝旺水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富贵之水,将预示这家人丁兴旺和仕途显达。据史料称,董家该祠堂做后,主人生了七个儿子,家中曾有人在朝廷作官深得皇帝赏识,获题匾一块。

董家当时成了当地富贵之户,兴盛之时为这个七子大动土木,于是,其为得宠的老七在祠堂左侧兴建一栋九间十八厅房子。开始董家后人欣欣然把安居乐业、田园牧歌的散文诗写进了自己的谱牒中。

董家老七这栋“ 九间十八厅” ,是一栋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呈长方形,宽约60米,飞檐画栋,气势轩昂,远远望去,既有县署衙门的威严,又有客家亲情的互助的和谐,可称得上客家建筑艺术中的珍品。高大宽敞的青石大门上,高挂一块题有皇帝书写的匾,从正门进去有前厅、中厅、后厅,夹着前井、中井、后井,各天井向两头延伸,布满密密麻麻的厢房,忽见左右厅堂,又纵横交错地夹持大小不一的天井,由于天井众多,使整栋屋宇光线充盈。这里共有九大厅、十八个天井、九十八间厢房或厨房,后面是一长排牛栏猪圈厕所灰间,整个布局合理、人畜分离、井然有序、疏密有致,给人以均衡平稳的美感。但是其施工作法处处显出非杨公风水法的痕迹.

如这栋豪宅却犯了风水大忌。这是董家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阳宅同样有吉凶之分,不尊重建筑的科学布局,就会铸成大错。学员用罗盘小心翼翼地测定其坐向坐穴,无论从前厅还是从厢房的门柱等处测定都是此房为癸山丁向,坐穴大空亡。大空亡呀,大空亡呀,从风水角度来说,是一切尘世繁华都将付之东流。所以,佛家寺庙坐穴为大空亡,就是超脱红尘名利,心地空荡,修身养性。董家这栋“ 九间十八厅”的主人何曾想到, 在这九间十八厅崛起之日起,就在冥冥之中有人驱动命运之车把董家人带向没落之势。事实也证明,老七自住进九间十八厅后,慢慢由繁荣走向衰败的,以致现在这栋豪宅处处败损,门庭泠落。

据了解,董家祠堂是请杨公风水师规划兴建的,而“ 九间十八厅”则是由三元地理先生指导下兴建的。两种不同风水流派作法,给主人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方位不同收水情况也各异.同在一个水平线上(九间十八厅位置稍前)用天盘纳水,则左水为衰水(乙辰)上堂,而右水则为艮寅临官水上堂,但是临官先上堂,衰水左水倒右水冲临官。这上堂水方位变化所带来的风水吉凶之变,是常人无法理解的,风水之玄妙就正在此,收水一变,预示此家会转运。

经考察, 董家这栋“ 九间十八厅” ,天井做法也是不合规范。中堂天井放水口在正前方,而两侧没有入水口,这就与东西侧房的天井的水不相通。水是生气象征,阳宅内水流不相通,各走各的道,没有生生不息之动力。"难怪,曾老师带我们到这儿来看风水,董家兴建祠堂后得益于好风水,而兴建这栋“ 九间十八厅”后,则走向衰败。这风水神妙之处今天我才信服了!"

曾祥裕:带你走进南康 解读古建筑风水杨公风水之谜

“ 这让我想说一句话,就是兴也风水,衰也风水。究竟是谁的错?风水是古人利用天人合一等哲理和方法,用来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和景观,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促进人类安康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就首先要学会敬畏自然,与人和谐相处。大自然有许多等待我们去探索的秘密。也许风水就是一把打开秘密之门的钥匙。”说这番话的是来自珠海的学员孙某,他来赣州学风水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家人谋取一方好风水,他认为杨公风水有理论可操作,而且留下来的这么多风水作品可供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