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為人處世的原則,果然不一般

2018年3月16日90歲高齡的李嘉誠正式宣佈退休,標誌著香港“超人”時代的結束。

1939年剛剛讀完初中的李嘉誠為躲避戰禍,跟隨家人輾轉來到了香港,從一名茶樓跑堂的小夥計做起,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蟬聯16年華人首富,20年香港首富的超級富豪。其為人處世的方法一直以來被人津津樂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李嘉誠為人處世的三大原則,學會一點,你也可以成為富豪。

李嘉誠為人處世的原則,果然不一般

一、吃虧是福

商場如戰爭,李嘉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特別是初創公司,每一筆訂單都很重要,可能直接關係著公司的生死存亡。1950年,李嘉誠開始創業建立了“長江公司塑膠廠”,當時就接到一名美籍猶太人的一大批訂單,李嘉誠自然很高興,他們開足馬力日以繼日的生產,然而等產品做好後,那位猶太人突然以自己的問題要求取消訂單。

李嘉誠為人處世的原則,果然不一般

許多人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估計會氣急敗壞,自然免不了與對方爭吵一番,甚至對付公堂,然而精明的李嘉誠卻沒有這樣做,他只是把生產好的一部分產品拿給猶太人看,事後“自認倒黴”,沒有追究這位猶太人的任何責任。然而這件事過去不久,李嘉誠就莫名其妙的收到了許多單子,而且都是主動直接簽單,後來才知道是那位之前違約的猶太商人給李嘉誠介紹的訂單。

二、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李嘉誠在起初做推銷員的時候,沒有任何經驗,幾乎是屢屢碰壁,但李嘉誠從未放棄過,他曾經說“別人做8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起初別無他法,只能以勤補拙”。一次,李嘉誠推銷鍍鋅鐵桶。他跑到中下層居民區專找老太太賣桶,因為李嘉誠知道,老太太一般都喜歡串門聊天,如果她覺得鐵桶好,會自然而然四處宣傳,這樣,只要李嘉誠賣出一隻,就等於賣出一批。結果不出所料,他的推銷,大獲成功。

李嘉誠為人處世的原則,果然不一般

李嘉誠

三、誠信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實力和信心的象徵

李嘉誠在創業初期,資金十分有限,有一次一位外商訂了大量的貨,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廠商作保,李嘉誠努力跑了好幾天,仍一無著落,但李嘉誠並沒有編造謊言,矇蔽過關,而是實事求是把自己的情況給客戶如實說出,反而那位商家被李嘉誠的誠信感動,直接說“從閣下言談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誠實君子。不必其他廠商作保了,現在我們就簽約吧。”

李嘉誠為人處世的原則,果然不一般

李嘉誠

一般的人如果聽到這時應該會十分開心,但李嘉誠卻說“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勝榮幸。但我還是不能和你簽約,因為我資金真的有限”。外商聽後,極為敬佩李嘉誠的為人,不僅與李嘉誠立刻簽約,而且提前付了貨款,幫李嘉誠度過的難關。

李嘉誠成功的方法和原因可能有許多種,但以上李嘉誠的三點處是創則,卻值得我們深刻學習,如果真能學到裡面的精髓,並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之中,小編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富豪。

人類認知聯盟帶你認識自己,感受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