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侯馬市出土5000多塊玉片,因玉片上的字,工地被封閉三天

1965年,侯馬市出土5000多塊玉片,因玉片上的字,工地被封閉三天

文 | 韋爵爺

1965年,侯馬市出土5000多塊玉片,因玉片上的字,工地被封閉三天

從地下出土的各種珍貴有價值的文物很多,比如1965年12月份的時候,山西侯馬市澮河北岸秦村附近曾有建築工人在挖地基的時候就挖到了寶貝,這件寶貝就是玉片,上級領導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立刻派了三名專業人員前往工地現場,完成收集和勘察工作。

原本這三名工作人員以為此次工作應該會十分輕鬆,想著只要把這些玉片收拾起來,然後回去交給上級領導就可以了,誰知在勘察挖掘的時候,居然發現這些品相優劣不一,且大小不同的玉片上面有字,這些玉片上有些是黑色的墨字,有些是紅色的墨字。依據經驗判斷,這些玉片應該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1965年,侯馬市出土5000多塊玉片,因玉片上的字,工地被封閉三天

隨後,此處工地被暫時封閉了起來,三天後,山西省博物館的專家趕到了現場,看到那一片片大小不同的玉片,心情激動的無以言表,這次帶隊的齊隊長更是高興的大喊“寶貝,這可是不一般的玉片,是古代晉國的盟書啊!”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代,晉國是個大國,曾聯合盟友,共同幹掉了不少敵人。所以,晉候那時候就經常幹一件事,那就是跟盟友或者臣子盟誓。

1965年,侯馬市出土5000多塊玉片,因玉片上的字,工地被封閉三天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喝血酒,殺牲畜,跪拜神靈,不過真正的盟誓還有一個細節,這個細節在電視上並沒有演繹出來,那就是要將盟誓的內容寫成兩份,一份留在府庫裡,一份寫在玉片上埋到地下,獻給神靈,有點像現代人籤合同的意思,就是說既然已經盟誓了,那就誰都不能反悔,上邊的神靈都知道了,如果反悔的話,可能會遭到報應之類的。

最終專家在此處找到了5000多塊盟書玉片,那麼這些玉片珍貴嗎?當然,這些玉片還是很有價值的。據瞭解,那些盟書玉片上是晉朝時代用的文字,一種是墨書,一種是丹書,墨書沒什麼的,丹書就是用紅色的礦物質磨成粉,然後用毛筆將其寫在班片上。

1965年,侯馬市出土5000多塊玉片,因玉片上的字,工地被封閉三天

這些玉片上的字,可以說是國內發現的最早的墨書和丹書了,而且這些侯馬盟書的出土也是填補了國內文物界的空白,對研究晉國曆史也相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