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感謝大家來到新一期的《細品雍正王朝》,縱觀劇裡,聯想劇外,分析人物,剖析劇情,還原一個真實的《雍正王朝》世界觀。

《雍正王朝》開篇,黃河流域遭災,四阿哥胤禛在清查國庫後揭露了國庫空虛,無錢賑災的現狀,並且經由太子胤礽推薦,主動承擔起了趕赴江南進行賑災與籌款的重任。在揚州,面對冥頑不化的九阿哥門人——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代理揚州知府田文鏡以及杭州參將年羹堯相互配合,先是藉由田文鏡之手鼓動揚州災民前往當地富戶家中乞討,引發鹽商和富戶們的慌亂,又在截獲九阿哥給任伯安的書信後以此相威脅,籌得賑災款項,解了朝廷燃眉之急。但是四阿哥的所作所為因為觸及了許多地方官員以及朝中大臣,甚至是皇子們的利益,特別是“八爺黨”的幾位阿哥,損失相當慘重,所以四阿哥胤禛遭到了參奏。

為此,康熙專門召集了上書房的三位大臣,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商議此事,並且還是讓太子胤礽先談談自己的想法。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太子胤礽的回答是:“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功不可沒。但是。”太子停頓了一下,隨後話鋒一轉“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聽到這裡,康熙臉沉了下來,隨即也就不再談論此事,而是將話題轉移:“那個天津桂順齋新進上來的薩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李德全,給大人們各上一份嘗一嘗。”之後又將話題轉移到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家裡的情況:“這老四老十三家裡怎麼樣了?”太子卻沉默不知如何作答,康熙接著說:“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當康熙聽到太子胤礽對於四阿哥胤禛的評論時,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為什麼說到了桂順齋的薩琪瑪和老四老十三的家人?康熙對於太子的回答又怎麼樣的不滿?我們一一來分析。

首先,四阿哥胤禛去江南籌款賑災,是誰舉薦的,是太子;此時的四阿哥胤禛,唯誰的馬首是瞻,是太子;四阿哥是誰的人,是誰的黨羽,還是太子。太子和四阿哥,既有兄弟之情,又有君臣之禮,而四阿哥也對太子非常的敬重,即便是四阿哥真的犯了錯誤,作為上級領導和舉薦之人的太子胤礽,都應該主動把責任攬過來,為自己的下級四阿哥胤禛開脫,這才能樹立太子在皇子中的威信,才能贏得這些普通皇子的尊敬和支持,才能讓自己的位置更加穩固,也才能讓這些皇子們踏踏實實為太子辦事效命。而太子的回答,並沒有看出他對於這位支持自己的阿哥有任何的偏袒,更像是對於四阿哥的責怪,這是推卸責任的一種的表現,完全沒有一點作為領頭人的魄力和責任感,況且本身這一次四阿哥與十三阿哥江南辦差,是明顯有功於國家和社稷的,這一點讓康熙非常的失望。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其次,康熙和太子胤礽從房間出來之前,馬齊正在說著民間的歌謠:“官員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爺叫回話。”康熙出來之後隨即對上“老百姓說:天不驚、地不驚,就怕四爺調回京。”並且說三位上書房大臣的對話他們都是聽到的。而太子的回答波瀾不驚的將三位大臣的意見中和了起來,既對四阿哥的行為有所認同,但是也對其得罪鹽商富戶和各級官吏的行為進行了批判,既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同時也沒有對三位大臣意見的反駁,選擇了中庸的回答,雙方都不得罪,這也體現了太子性格上的軟弱和行動上的瞻前顧後,這一點也是讓康熙非常的失望。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再次,康熙用到了天津桂順齋的薩琪瑪同御膳房的薩琪瑪做比較,寓意為何?御膳房的薩琪瑪是按照宮裡的傳統,用的經過加工過的奶子和蜂蜜,為的就是符合皇上和後宮妃嬪們的口味;而桂順齋的薩琪瑪,用的材料和宮裡的不同,製作工藝也不相同,所以做出來的味道也同御膳房的不一樣,但是這個味道更受到老百姓的歡迎,所以能夠成為老字號流傳下來,就連吃慣了宮廷薩琪瑪的康熙及皇親貴胄,也對這個味道非常的喜歡。

康熙用兩種薩琪瑪作比較其實是有三重的含義:

第一,桂順齋的薩琪瑪是老字號,不能因為他的用料和味道和宮裡的不同就否定它的美味,就像四阿哥去江南辦差一樣,有人批評他不按照聖人的禮法行事,但是他並沒有造成負面的影響,只是得罪了一些貪官末吏,卻完成了任務,緩解了國家危難,至於方式方法可以事後再議,對於朝廷當務之急的賑災籌款的成果,要予以積極的肯定。

第二,老百姓都喜歡,這個名號是老百姓給的,名聲也是從宮外進來的,不能因為它是宮外出品,在宮裡就受到歧視,只要味道好,名聲好,一樣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康熙對此就非常喜歡,這也說明康熙認為老百姓的聲音非常重要,是帝王評價臣子是非功過的重要標準,國家就是要以國計民生為本,做的事情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這樣朝廷才能長治久安。

第三,宮裡的薩琪瑪按照宮裡的規矩來,有著嚴格的標準,適合宮裡但不一適合民間,民間的薩琪瑪之所以廣為流傳,是因為口味更適合民間,不會像宮裡一樣一成不變,人云亦云,同時也沒有宮裡出品的薩琪瑪對於皇帝口味的奉承。所以太子就不應該老是看別人怎麼說,自己就隨聲附和,而是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標準,也不應該管大臣們有什麼意見,符不符合標準,而是要看對於國家、對於朝廷、對於百姓有沒有好處,這才是關鍵。

最後,康熙詢問太子有沒有關心過在外辦差的四阿哥、十三阿哥家裡的情況,這也是對太子的一種教導,作為兄長,也是作為兩位阿哥的領導和上級,關心下屬的家裡,不僅能讓在外的兄弟放下顧慮全心辦差,把朝廷的事情辦好,更是籠絡人心的一種方式,讓兄弟感到暖心,這樣日後才會繼續死心塌地的跟著太子你辦事情,你的太子之位乃至日後的皇位才會更加穩固,因為你有著能為你辦事、對你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而另康熙非常失望的是,這個細節,也被太子錯過了。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康熙召集三位上書房大臣前來商議參奏四阿哥一事,希望太子在上書房三位重臣面前,能夠誇讚四阿哥的所作所為,對於四阿哥所奏的參劾災區貪官末吏之事予以積極贊同,嚴加懲辦,並且向康熙保舉自己的兩位阿哥弟弟。這樣,既能樹立太子的威信,穩固太子黨隊伍的內部團結,同時,康熙又可藉此機會,將整頓吏治、追比欠款的工作放心的交給太子,並由四阿哥、十三阿哥協同,完成一次權利交接。但是,太子的一番回答卻徹底打亂了康熙的計劃,也讓康熙徹底的寒心,所以只能轉移話題,不願繼續,此時的康熙,內心中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吧。

當聽到太子對於四阿哥的評論時,康熙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

以上就是本期《細品雍正王朝》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欣賞,也歡迎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也會更加努力帶來更多更好的關於《雍正王朝》的細品文章,希望大家喜歡,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