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站前面的人能活下來嗎?各朝各代又是如何打仗的?

DearJackal


當然能活,這是個概率的問題。站在前面意味著兩點:更容易暴露在直射火力面前,以及最先接敵。在混戰中,前幾排通常是不完整和不穩定的,也就意味著前後移動是可能的。即使雙方都保持住了陣型,沒有混戰,預備隊的適當投入也可以防止友軍被過度消耗。


當然,站在前排也是增加了一定風險的。文藝復興時期有一個傳統,就是給站在前排或者參與側襲的士兵發雙份工資。為什麼?因為這兩項操作危險。但是如果站前排真的毫無生機,會有人願意拿這個雙份工資?一百份都沒用,因為沒命花

各朝各代如何打仗?這個問題太寬泛了,說起來能說個幾十萬字呢。個人建議吧:

1. 讀。這方面的書推薦《中國古代軍戎服飾》,可以建立視覺上的概念,方便以後辨認資料。然後《武備志》《紀效新書》《蹶張心法》等等古代的書都可以看,因為好歹是第一手資料。《兵器辭典》之類的書也可以帶著看看。

2. 掌握一些古代軍隊的共性,就可以更好理解。比如在讀到有關古代軍隊的材料時,可以在文中找這樣幾個問題:這支軍隊的步兵和騎兵比例如何?後勤人員佔比如何?如何保持補給?他們的步兵和騎兵中的輕重比例如何?軍隊各個部分的職能如何?各單位怎麼實現自己的職能?怎麼實現指揮者對軍隊的調度?如此種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