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會突然不發了?

two木頭人


朋友圈是繼QQ之後,大家分享生活點滴的又一“領域”,相比較微博和QQ而言,私密性更高。一個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如果有一天突然不更了,在探索原因前,先確認一下是不是人家把你屏蔽了,哈哈。開個玩笑,其實說到底,

想要知道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就要知道他們為什麼發朋友圈~

1- 秀恩愛:每個人的圈子裡,總有幾個“不知天高地厚,死乞白賴”秀恩愛的,這類人渴望得到大家的關注;或者是另一半非常優秀,帶著點“炫耀”的意思。如果哪一天突然不更新了,要麼分手,要麼鬧矛盾。

2- 尋求自信:一個本身能力不錯,卻非常自卑的人,也喜歡發朋友圈,因為自卑,他們渴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從中尋求安慰。這類人發的朋友圈都是證明自己如何優秀,如何能幹,當然了,這樣的朋友圈很容易被人“屏蔽”,因為大家並不想看到,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這類人一旦停更,要不就是生活出現變故,要麼就是自己意識到了問題的根源,在審視自己。

3- 有一個牽掛的人: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只要有了曖昧對象,那麼TA的動態一定會增多,為什麼?渴望分享自己的生活,得到對方的關注。如果停更,要麼就是那個看動態的人已經離開了,要麼就是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當然,也有可能兩個人已經步入正軌,無需通過動態來分享生活了。

4- 內心脆弱,渴望安慰:有一類人,從不“炫富”,“曬幸福”,反而發些憂鬱傷感的文字。他們不外乎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關心,這類人搭都脆弱敏感,從別人的關心中感知溫度。當TA不再更新動態的時候,可能是抑鬱症晚期了,要麼就是被偉大的朋友圈“拯救”了,當然,這類概率還是很小的。

5- 已經轉移戰場:每個人都有情緒和想要分享的東西,一開始可能就是我們的微信,如果TA突然不更新了,可能已經轉戰微博,或者抖音,又或者有一個在TA身邊聆聽的人。

總之,小部分人發動態是為了記錄生活,大多數的動態都是跟大家分享生活和感受的。當一個人發動態的原始動力沒有了,自然也就失去發動態的興趣。

以上,希望Twippo的回答有幫助到你,祝生活愉快!


Twippo法國時尚傳媒


我就特別喜歡看一個女孩發朋友圈,她總是用文字記錄她的生活,現在也不見了,原來她開始寫文章,到微博上記錄自己的生活,我問她為何不在微信發朋友圈,她回答我說

1發了朋友圈,自己吃的東西,有人會罵我裝逼,炫富

2我辛辛苦苦寫的文章發到朋友圈感嘆一下,有人會說,你寫的字真難看,你會寫文章,豬都要上樹

3朋友圈微商佔了一大半,熟悉的人不在聯繫,有什麼意思

5我的生活很快樂,不需要讓別人來知道我過的幸福,我的心也有了依靠,所以我不需要讓別人來論我如何



這是那個經常發朋友圈女孩發回答,讓我目瞪口呆,看著她以前發的美麗景色我總是喜歡的不得了,生活需要記錄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可是總有人會認為你在炫耀


看著她的微博,風景真的好美,只是微信沒有了她,我還真不習慣。


愛美食的紫薯


我朋友的朋友也在我朋友圈,他經常發些雞湯文,我也經常默默的點贊。不怎麼私下交流,忽然有一天他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說✘✘✘(就是朋友本人的名字)已死,請朋友們節哀。我還覺得這人怎麼這麼有意思,發這種恐怖的玩笑。可是後來被證實,他真的死了,突然的病亡了,是他老婆幫他發的朋友圈,人生最後一天朋友圈。

我們還記得自己發的第一條朋友圈信息是什麼嗎?

我們會料到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條信息是什麼嗎?

生命不可預料的事情太多,喜歡你喜歡的,愛你愛乾的事,別為世俗委屈自己的心。。。


孫欣荷777


其實發朋友圈,無論是什麼內容,生活,雞湯,感情,曬娃都是一種刷存在感。尤其是年輕未婚群體,發朋友圈更是一種潛在的虛榮驅動的。

但是,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突然不發了, 要麼是戀愛了 ,要麼是失戀了。

因為單身群體,尤其是女性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喚醒那些潛在有發展可能的對象注意到你,給你點個贊或者評論之類,通過這種互動來試探雙方背後的想法,是真的對你有意思呢,還是並不關心你。

有人說,其實朋友圈就是發給某個特定的人看的。

所以,這類人群,一旦從經常發朋友圈的狀態變成很少或者乾脆不發了,那十有八九是找到合適的對象,談起小戀愛,去過二人甜蜜小世界去了。

對於習慣在朋友圈曬幸福秀恩愛的群體,這一部分男生女生都挺多,不過多數男生是被女生脅迫不是自動自發的。但是,某一天他們突然也不再秀恩愛甚至不再愛發朋友圈了,那多是感情上出問題,失戀離婚感情破裂之類的,沒有心情沒有精力再去發朋友圈了。

這個情感低谷時期,他們需要多起來自己一個人療傷。等到某一天,你看到他們恢復正常的更新朋友圈動態,說明他們起碼走出來上一段失敗戀愛的陰影。


風光好魚


從微信開始以來直到去年,開始沒有發過朋友圈了,以前發生新鮮事物都會發朋友圈和大家分享,內容大部分是旅遊景點攻略、心情感慨、吃喝玩樂之類的,初衷是時光短暫,朋友圈有時間記錄,想回憶的時候翻開之前的記錄很方便,而相冊就做不到了。

可是去年開始,從我辭職去了泰國旅遊回來,我發現再也沒有心情去看,去更新朋友圈了。我分析過:

1.家庭發生變故,倒黴事太多,變得消極;

2.之前總聽人說,成熟穩重的人從不發朋友圈,我開始回顧以前發過的,突然覺得好幼稚,然後開始留意那些朋友圈基本零內容的成功人士,分析他們的原因,發現生活質量高,有內涵有品味的人很少發朋友圈。

3.其實周邊吃喝玩樂都經歷過,再去就沒新鮮感,沒有拍照的慾望,無非不過如此,每當拿起手機想拍的時候,覺得和之前沒啥不同,或許生活就是如此,不如活在當下,安靜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有時候不記錄也是一種回憶美。

4.不想陷入你讚我我贊你的漩渦中去,甚至很少看朋友圈,因為一旦看了,如果沒點贊,人家就認為你不關注他…那麼多條每條都贊,我真的很累…

5.有段時間寧願讓大家以為我消失了。從我不再發朋友圈的時候,陸陸續續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朋友發微信問我最近怎麼了?好久沒你消息?沒事吧?等問候,心裡確實暖暖的,可是你要我再回到以前在朋友圈分享,可能性不大,因為我成長了,我現在的關注點不在上面,我更願意約三兩好友出來喝下午茶,親口聽你們分享發生的趣事,而不是靠一部手機易張圖片來互動,我喜歡看著你們的眼睛,豐富的表情,精彩的描述,喜歡挽著你們的手臂,愉快的度過一個下午。

朋友圈是一個分享的平臺,一旦你不在上面出現了,不是因為你不願意分享,而是你逐漸變得成熟,願意把時間放在對的人身上,願意把美妙的事情親口對在乎的人說,而不是讓對方第一眼先在朋友圈看到,你後面提就沒有新鮮感了…

“嗨!我上禮拜去了xx,玩的很開心,攻略做的超讚,下次我們一塊去吧!”



阿狸醬daisy


其實我原先就是一個會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每天都會發一條,保持狀態。可是現在不會了,除非是特別值得紀念、慶祝的事情,我才會在朋友圈和大家分享。對於不經常發朋友圈這事,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厭倦了朋友圈。我現在的朋友圈大多是一些微商,天天發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廣告什麼的,我看著煩,但是沒刪好友,畢竟是認識的朋友,刪瞭如果某天他來聯繫我發現“對方已不是你的好友”這樣真的會很尷尬,擺明了我的討厭。後來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的好友天天看到我發的動態,慢慢的他也會覺得我很無聊吧,覺得我什麼事兒都發朋友圈真沒意思。我想想也對,生活過得好不好充不充實只有自己知道,沒有必要天天分享。

2、現在我的朋友圈裡大多是有許多家人親戚。如果我經常發一些很傷感的動態,我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就會不停的問我怎麼了,然後過幾個小時,我在下面打一個“統一回復:我很好。”excuse me???那我原先發的初衷和意義又在哪裡?所以還是不發了,有些苦自己知道就好,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消化。朋友可以同甘,但經不起共苦!

3、領導老師無處不在。有些吐槽的動態發出去之前還得選擇不可見的人,比如屏蔽那些領導老師,這樣漸漸地就覺得沒意思了……

4、我是一個處女座,完美主義,愛挑剔,注重細節,也特別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為了不想讓自己喜歡的人覺得我很傻逼,再三考慮還是少發為妙!

至於為什麼是突然不發了,除了我已經有所覺悟開始學會在陽臺孤獨地思考人生以外,其實還有幾個原因:

1、最近特別忙,忙到沒有時間發朋友圈進行互動。

2、找到了另一個很好的平臺發洩情緒,比如新浪微博。

3、交了一個男朋友,從此不再是單身貴族,有人疼有人愛幹嘛還沒事找事發朋友圈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啊。

4、真的懂得生活了!!!


TT影視安利君


唉,先嘆息一下,我的一個非常要好的同事,原來一個辦公室,後來他調到其他部門了。我們經常微信聯繫聊天,今年大年三十還彼此祝福,誰都想不到,上班後聽說他去世了,初四自殺了。當時我聽後都懵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居然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後來我回看我們的聊天記錄,發現他有重度抑鬱症,醫生開了全休,他可能不願意別人知道,一直堅持上班,聊天中幾次提到死,有一次直接說看到河想跳下去,看到繩子想上吊,我當時只是勸慰一番,怎麼也想不到真的就這樣走了,唉!好自責,沒有堅決勸導他在家養病,抑鬱症真的太可怕了!現在微信仍然有他的頭像,但是永遠不會更新了,願他在天堂安好,那裡沒有抑鬱症。


龍城飛大將



因為我的朋友圈裡已經沒有她了。。。。


開著拖拉機去KTV


這段時間上頭條把時間都佔用了,打開朋友圈發現幾個經常愛佔屏的朋友不見了,等我聯繫已經把我刪了,我打電話問問,她們說懷疑我把她們屏蔽了,見不到我朋友圈就把我刪了!無語!


知己知彼133153786


我給總結了三個原因,可能大多是這樣的。

第一、輿論的壓力,有人曾說,如今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躡手躡腳了。雖然有分組可見和不可見的功能,但發朋友圈就是要即刻的分享,有時候等到你去糾結該給誰看和不給誰看時,那份發朋友圈的好心情也就突然沒有了。而且即便你發一條朋友圈,也會被會出很多層意思。層次高的會覺得你發的朋友圈檔次太low,層級低的又覺得你太裝,總之發什麼都會或多或少引起別人曲意的揣測和攻擊,還不如不發算了。

第二、無人理解,有時候你發生氣的狀態,其實不需要別人手動發一個“擁抱”,而只是想有個人陪你散散步,聊聊心事。有時候你發難過的狀態,不是要讓別人無限地安慰你,只是需要一個人為你遞紙巾。有時候你發歲月靜好的雞湯文,其實不是矯情,只是沒人知道你心底真的有事。

其實在朋友圈裡,沒人能真正地瞭解你,沒人會在意你今天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吃了什麼,你自己有無數層意思的說說,別人一看就以為是簡單的牢騷話。所以你只好不發朋友圈,假裝不讓別人瞭解你,因為什麼都不發,當然也就無懈可擊。

第三、他(她)不在乎,也許有很多人發朋友圈都是為了心中喜歡的人,但若你在朋友圈發的任何動態,他都沒有回應,而且無論在網絡還是生活里根本不怎麼理睬你,那你還是放棄了吧。因為不愛你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愛你。

其實那些突然不愛發朋友圈的人,無論有多少難言之隱,最根本的原因無非是:你有酒有肉有故事,卻沒有一個真正懂你,願意跟你分享的意中人。

小夥伴們留個小贊,麼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