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老師給孩子佈置了非常多的作業,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戫晨說


與老師溝通,減少作業量,否則會導致孩子厭學。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還不能高度集中,是從生活玩耍中學習知識的,這在發達國家已是共識,主要是通過自身體驗獲得知識並使頭腦更加活躍。所以這一階段的孩子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學習情趣,不要讓孩子把學習知識當作負擔。另外,這一階段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因為作業多讓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或厭學,就得不償失了。

教育部下發的《中小學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方案》規定,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並把防近和減負結合,學校要統籌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鐘以內。根據這一規定,目前學校是不允許留書面家庭作業的,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學校溝通的。

教育,要符合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心智特點,否則會導致不良後果。


雨林雪


一年級的孩子,也才剛剛六七歲,童稚未消,天性愛玩,卻偏偏被緊緊的束縛在作業上……想想就覺得難過。

我見過這樣的老師,整天歇斯底里,怕學生學不會,怕學生記不牢,一遍又一遍的讓學生重複書寫,英語單詞讓學生寫二十次遍……其實這都源於老師的焦慮。減輕學生負擔和緩解教師焦慮刻不容緩。

家長應該怎麼做?

首先,要有必要的溝通。很多班級都有自己的班級群,家長可以正常和老師溝通,讓老師知道,孩子已經掌握學習過的內容了。沒必要一遍又一遍的機械抄寫。老師既然能授業解惑,想必都是明白事理的人,會理解家長的。

其次,讓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同樣多的學習內容或者作業。有的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完成,有的學生要磨蹭到半夜。讓陪讀的家長都叫苦不迭。想想如何讓孩子改掉磨嘰的壞毛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家長最該重視起來的。


Free呼啦啦


小學一二年級從20多年前就有規定,不準佈置書面作業,最近我又看見好多教育主管部門強調:小學一二年級不準佈置書面作業,為什麼有的‘’好心‘’老師就是不聽呢?還佈置很多作業呢?一二年級知識面窄,知識簡單,課堂上老師要做到少講多練,難點重點講透,不佈置作業又有何防?可以讓家長跟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按排:和孩子一起讀書啊,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畫畫啊,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坐的住的好習慣,配合過節讓孩子做個賀卡呀!給爸爸媽媽,給老師,同學,培養孩子有愛心,知感恩的好品德。我們學校很大,每班級的學生很多,校長經常在會上講:五六年級的作業總量不得超過一個小時,班主任要全盤考慮,別的老師佈置的作用多了,你就少佈置或者不佈置!我每次去佈置作業時都要問孩子們:‘’今天數學作業多不多啊?‘’有的喊多‘多!’有的喊‘不多’!這時你就適當的佈置點作業就可以了!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只要課堂上老師把難點重點講深講透,做到少講多練,小學學生的作業不是多多益善,作業量與成績不成正比!佈置作業多了,小孩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不認真寫,馬馬虎虎,或者光寫頭和尾,中間不寫!他在應付,起不到老師想要的效果!


沐清風明月


建議考慮兩個原則

具體是什麼內容的作業?

比如,重複性抄寫;還是超出了孩子能力的,比如加減乘除類。

第一原則

如果作業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而不是能夠提升孩子的知識水平,那這樣的作業,作為家長你覺得該不該做?為了滿足老師的需要犧牲孩子的時間?

第二原則

如果,作業影響了孩子十個小時必須的睡眠時間,以及相應的戶外運動時間,如全天兩個小時,那作業和孩子身體健康相比,哪個重要,由家長決定該不該寫完作業。


陪娃兒讀書的娃兒她爸


小學前三年,如果不是非常早慧的孩子,幾乎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應以背誦,模仿,遊戲為主。不宜做過度複雜,大量的作業。大規模的小學三年級以下的超級難度奧數訓練應該禁止。有早慧兒童,應以家長與專門的專家研究特殊教學方案仔細,緩慢的教學,很難湊成十人以上的班級,無需考試選拔。五年級能讀微積分的也可能。

三年級下,四年級上,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孩子,可遴選一批人參加特殊訓練,還是以玩為主。一半的孩子五年級上能接受帶一定推理,一定技巧的數學學習。女生家長,此時為最佳搶跑期,如果教學得法,一半女生小六畢業時可初步掌握初二附近的數學,這特別有利於女生不掉下來。男生情況又不太一樣。中學遴選無論如何以五年級畢業選優異學生最佳,小六完全不晚。北京的早培,八中少年班基本是搶生源行為,不利大多數參與競爭的孩子。建議北京禁止小五以下成班級制地進入中學,極其優秀的應容許插班跳級,數目應該極少。建議禁止二年級以下課外奧數班。允許三年級開始訓練,不應用大綱加以限制,有利於未來國家人才培養。


放手家長


我的孩子還沒讀幼兒園,所以還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們這邊的小學也是存在這樣的問題的。我嫂子也常常感嘆上小學的女兒作業太多,尤其是一二年級主要是些抄抄寫寫的作業特別多。嫂子都是緊著孩子做完,沒有什麼好辦法,如果做不完作業,家長就是監督失職,還得去學校陪著孩子做作業。

教師有絕對的權威,家長都不敢說話的,一旦不小心得罪了老師,那麼孩子的學習就別指望老師會管了。不僅如此,老師壓力也很大,一個科目的老師帶兩個班,一個班五十多個學生,兩個班就是一百多。試想老師面對一百多個孩子,想讓他們學好,也挺不容易的。

所以,我也常常在想,假如有一天我的孩子遇到這個問題我該怎麼辦呢?其實無非這麼幾個辦法:一、督促孩子努力寫完; 二、在孩子掌握的情況下允許不寫完,冒險和老師溝通; 三、在孩子掌握的情況下,而且作業主要為抄抄寫寫的機械作業時,幫助孩子寫。幾種方法各有利弊,在孩子已經掌握學習內容的時候,具體選擇哪一種就看家長和孩子願意選擇哪一種了。


向著陽光奔跑20180101


作業佈置講學問,

溫故知新促發憤。

榮宗耀祖業有成,

千萬不能做學混。


A點點滴滴A


作業到底有多少?具體是什麼?孩子寫多久?磨嘰不磨嘰?都得說清楚才能判斷!


西樓月


一年級小學生的作業量是多還是少,許多家長常常用自家孩子的作業能力來主觀臆斷。與家長群溝通一下吧,看看別家孩子作業完成的情況和速度,如果大家普遍難以完成或者要很晚才能完成,就可以反饋給老師,建議老師酌情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重複性作業。

作業速度慢的孩子,家長應幫助其找出原因。

1、放學進家不要急著讓其先寫作業,先溝通感情保障孩子情緒愉快穩定,然後入廁、洗手、喝水、吃東西。最後再問:我們可以開始了嗎?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你自己決定。

2、書桌上除了當時要做的某項作業、橡皮、鉛筆、尺子以外,要保證書寫環境無任何雜物。孩子寫作業時不分心。

3、家長不當陪讀監工,不在一旁見錯即糾,這樣不但慢,而且容易不斷干擾孩子思路。

4、教會孩子寫拼音、漢字、數學題看清再寫,不能雞啄米似的看一下寫一筆,費時易出錯。一次寫好寫出,減少橡皮使用頻率。

5、不同功課作業間隙要讓孩子休息,喝水,入廁,活動肢體。

6、建議幫孩子畫一張作業完成情況獎勵表,完成用時,作業質量如實記錄,快捷優秀的貼上小紅旗,每週實施獎勵,每月實施一個小願望(孩子心願)。

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作業速度。貴在堅持!


東2301秋雨806


你可以讓孩子不寫的啊!沒人逼你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