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統治結束以後,哪些前清大臣都去哪裡了?

宋安之



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發表了退位詔書,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滿清政權,在風雨飄搖中結束了苟延殘喘的皇權統治,徹底的玩完了,屬於中華民國的新時代正式拉開了序幕。

隨著滿清政府的分崩離析,彷彿一夜之間,前清的行政公務人員全部失去了原有的職位,人們在惶恐不安中揣度著自己的未來,焦慮的情緒瀰漫著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群體。


然而,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受這種迷茫的氛圍所左右,這些人大都是清廷的實權人物,要麼有兵、要麼有錢,人脈資源活絡,自我根基雄厚,根本不用為自己的前程買單,只是換一身行頭,改一下說辭,還是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如袁世凱、段琪瑞和馮國璋等。

這個群體主要清廷的封疆大吏,掌握地方一切權力的督撫大員。這些人本來也不是什麼清廷忠臣,對皇帝的旨意早就陰奉陽為了,這下子頭上沒有了皇帝,更覺得自在,索性就自立為王了,也就是民國時期的各省督軍,橫霸一方的實力派。其中有些人早就和革命黨暗通款曲,此時正好反正;另一種人則恃兵自重,與革命黨分庭抗禮。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這股軍事力量,在革命黨的北伐中灰飛煙滅。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清廷這個沒落的封建政權,被歷史的滾滾洪流所淘汰,是大勢所趨,更是人心所向。可也有一些前清遺臣,思想 迂腐,對清廷懷揣妄想,企圖死灰復燃,詐屍還魂,再給跪慣了的膝蓋找塊地兒。先是張勳復辟鬧劇上演,後滿州國荒唐可笑,最後也只能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值得一提的是,滿清覆滅後,受到打擊力度最大是曾經的八旗子弟,這個二百多年來靠朝廷恩養不事生產的寄生群體,一下子斷了生活的來源,一日三餐都得靠自己去掙了。其中有些皇親國戚依靠豐厚的家財,做起富家翁,有些轉移到租界裡做起了“寓公”。但相當多的人因為不會理財,不會工作,敗完家產境遇淒涼,就有一個王爺最後就淪為拉洋車的車伕,被人戲稱為“車王”。


還有相當一部分滿族人害怕受到漢人報復,隱姓埋名,改為漢姓。當時在西安的滿洲駐防官兵和家屬遭到了屠殺,被害約3萬多人。大部分滿族人則放下身架兒,幹起了小生意,他們和漢人百姓一樣,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其中電視劇《闖關東》中就有普通農民也娶了個王府格格為妻的劇情。

歡迎各位朋友點評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原創的動力,非常感謝🙏和期待您的指正!

一縷清風會賓朋


絕大部分成了民國官員,民國並不是通過戰爭取得政權,而是通過清帝禪讓,所以未出現大量人員死亡,政權幾乎和平過渡,之後的北洋政府政府,幾乎所有官員都有清朝官員背景,在南方同樣如此,同盟會沒有大量有行政經驗的人員,同樣只能用清朝遺留下的人員,辛亥革命部隊也是清朝本身培養,這在民國舊軍閥割據時期最為明顯,其實就是清朝新軍在相互廝殺。清朝滅亡真正落寞的是清朝皇室,也印證了三國魯肅對孫權所說,眾人皆可降曹,惟將軍不可降曹.”因為眾人降曹仍可易君事曹,官品不丟,“將軍降操,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 也幸虧當時清朝沒有魯肅這樣的人否則,中國不知還要多死多少人。


騰飛154187914



why142435885


大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企圖恢復滿清政權,勾結外部勢力的。。。


南門裡老鵰


除了滿清皇族,滿族官員,大都做了民國的大官!甚至做了國民黨的大官,袁世凱,黎元洪徐世昌等都是呀!小官更多了。馮玉祥將軍也是新軍出身呀,海軍的薩正冰等也是😁


弓目


天津五大道比較多,錢都不是好來的,還充貴族。和現在有一拼。


隨遠水


因為明朝缺錢,清朝壓根不缺錢,晚清的財政收入反而還增加了,清朝滅亡又不是缺錢滅亡的


靜靜的裝個13


都到新朝當官了


營銷人59307254


民國就是清朝的影子,外換裡不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