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就生長滿枝的無花果快入冬了個頭還是很小,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聚焦生活領域


應"東冬懂健康"邀答!

我栽的無花果一棵每年能夠在八月內吃到成熟的果子上千個,大的都象中等的雞蛋,為什麼結這麼多果子?

1⃣️植樹節要整枝,你看第一幅此時才拍的圖,現在長勢多好啊!可到了明春,一根上年生長的新枝可別心疼,只能留兩個眼,這兩個眼就出兩個頭,當新枝長到第五片葉子時,一定要把它的新頭尖剪掉,確保一根新枝掛四個果子,從此一直至果子已全部採搞以後,才能任它生長,明年植樹節還是這個做法,上一年的新枝不管多長,只留兩個眼。整枝時,注意留取合理空間,不重疊交叉,不留大的空間。有人反對這種傘樣的形狀,但我有鄰居的樹的造型和我的相反,他是任樹長長枝,掛一大排果子,可樹枝越長越長,只有樹梢端結果,還摘不到果子,樹的整個營養有大部分都長了樹杆。

2⃣️我的無花果樹整個營養全都供獻在果子上,只有四片葉子負責光合,全樹自從掛果後不允許出現一個新生技,否則營養分散了果子不大。如果不剪去新生枝,後續的果子一直到天涼都不成熟,只能白白凍掉。

凡春天不整枝的枝杆,樹梢會長早熟的果子,不甜,凡整枝後掛的果在八月份一月內分批成熟,很甜。七、八月份要注意對樹杆治蟲,可掏也可對著蟲洞噴灌殺蟲劑,樹葉樹枝不要治蟲。

3⃣️無花果有個特性,只要你幾天不過問就到處冒新芽,而且一長出馬上就成批的掛果,這些新枝全部分了肥,使前批果子僵著不長,而且這新技的果子都是正如題主人所說,從夏天掛果到現在都不成熟,主人就是沒有把住讓無花果只有在春天適時掛果,晚果會因氣候變涼還未成熟,所以要在平時管理中杜絕後續長新芽的這一關。

【我此時從樓上往下拍一張圖片你看,果子採摘後,任其瘋長不動一點枝,看它長勢多旺盛,明年植樹節才肯整枝,又是碩果滿枝。你不一定要去抄書,我的八年經驗雖然與人不同,但以收穫為證。】


4⃣️無花果一定要控制在在春天掛滿果,每根新枝只容許四個果子,不能多長,更不允許後續再掛果。我試驗過,如果留了長枝,後面不掛果,或者果子不等大。

栽果樹要充分發揮樹的全部營養育果,不能分散營養長樹枝,採摘果子後可施三合肥,一公尺以外挖坑。秋天任它長新枝,但還是等到明年植樹節整枝。整下來的枝,兩個眼埋地裡,一個眼長新芽,可又能長成一棵樹苗了。

謝謝你的欣賞🙏!





下圖的果子都採摘差不多了

你看我無花果旁邊的棗樹
你再看我親自嫁接的桃樹

你再看無花果旁邊的核桃掛的綠果


許科雲


這個問題去年我諮詢過‘花草圈’,因為我家樹上的無花果到了秋後還是小小的青青的,青果子挺多的快入冬了凍了不就可惜了。

不問不知道,一問才得知無花果為南方熱帶果木,所以生長環境就要達到它原適宜的溫度,北方深秋氣溫早晚很低,單靠午時那點陽光是不夠的,對未成熟的無花果走向成熟很不利。無花果離成熟期遠時,它的果子又青又小,若是一直小小的,那是因為它所需要的養分和溫度不夠!只有養分和溫度到了,自然就會變大成熟,樹大果子也大。

北方秋後的氣溫對熱帶果木不利,大樹可採取塑料蓬布保暖的措施,小樹可移入溫室陽光充足的地方,果子才會漸漸變大,不然永遠不會變大低冷氣溫還會凍死果樹的。





秋夢365


無花果果實長不大原因很多,主要是與氣候環境、土壤肥料、品種管理有關。

一、首先我們瞭解一下無花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 溫度。無花果是落葉果樹,喜溫暖,耐高溫,高溫通常不會對無花果植株造成損害;但是溫度低於- 8℃即會受凍,所以要選擇通風向陽保溫效果比較好的地塊建園。

2 水分。無花果根系發達,及抗旱又耐澇,但是嚴重的澇漬或空氣溼度過大可能導致裂果和爛果,長期缺水會造成果實變小和落果,所以建立豐收園應儘量做到旱能澆、澇能排,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3 土壤。無花果對土壤適應性特強,沙土、壤土乃至各種黏重泥土均可栽培,但最適宜的為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偏鹼性的砂壤鈣質土。無花果還有很強的耐鹽性,是最耐鹽鹼的果樹之一。在沿海灘塗及內陸鹽鹼地均可種植。無花果對鈣需求量較大,在偏酸缺鈣的土地種植時,施石灰調節土壤有顯然的增產效果。

二.無花果品種的選擇。

無花果可分為4 類品種類型,即鮮食品種、加工品種、園林綠化品種和兼用品種。各品種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品種口感很好,但是果實很小,下面介紹幾個果實比較大的鮮食品種。

1、金傲芬。該品種為鮮食無花果優良品種之一。 果皮金黃,有光澤,果卵圓形,果頸分明,長67釐米,果目微開;果實個大,單果重70-110克,最大160克;果肉淡,緻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8%-20%,味濃甜,鮮食極佳,品質極好,7月下旬至10月下旬果實成熟。

2、梅麗亞。該品種為鮮食大果型無花果優良品種。夏秋果兼用品種,以秋果為主,成熟期為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單果重70-160克,果肉褐黃或淺,緻密、微中空,汁多、味甜、風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品質好。

3、Bibl1。該品種屬於夏秋果兼用品種,成熟期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68克;果肉粉紅色,中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0%,果實外形美觀,倒卵圓形,果肋明顯,果的頂部平而凹,果目小,味佳,品質極好。

4、波姬紅。為鮮食大果型紅色無花果優良品種。系夏秋果兼用,但以秋果為主的品種。秋果平均果重60-90克,最大果重110克以上;果肉微中空,為淺紅或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汁多,味甜,品質極佳。

其他果實比較大的品種還有布蘭瑞克,夏單果重一般80克左右,秋單果重40—60克。豐產黃,單果重40-100克。青皮,夏果單果重80-100克。秋果重40-60克。麥司依陶芬,夏單果重70-110克,最大可達150—200克。秋單果重60—90克。

三、無花果豐產豐收施肥是關鍵。

無花果是一種非常喜肥的水果,尤其是有機肥,要想無花果果實又大口感又好,施足肥料是關鍵。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無花果的施肥要領。

1,基肥。無花果施基肥,在落葉後的11 月中旬-12 月上旬,施腐熟好的農家肥或有機肥每畝1000公斤,三元素平衡肥(N16-P16-K16)40公斤。施肥方法,可在行間或株間,開出寬30cm、深30-50cm的施肥溝,施入基肥。

2. 追肥。無花果枝葉生長與果實發育是同步,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對營養的需求是平衡的。如有可能每年應追施3-4次。如基肥施足,第1 次追肥應在新梢旺長時的5 月,以氮肥為主,在果實成熟期的8-10 月,應追肥2次,以複合肥為主,此外,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或氮鉀為主的複合肥,也能達到增大果實,減少開裂的效果。

四、合理留果。

1. 合理疏果也是保證果實大、品質好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要及時合理的對過密的果園進行蔬果,疏除過小的和病弱果實,一般來說,無花果當年栽苗當年掛果,管理得當株產可達2公斤、畝產可達500公斤,但是這樣會使無花果營養供應失衡,所以在結果1-2年應該保持在每株1公斤,畝產200-300公斤;第三年進入豐產期,每株控制在20斤左右,畝產2000-2500公斤之間即可。


人已醉夢難醒


這個跟品種關係很大,不是所有的品種個都大,也跟種植環境有關,再有就是跟品種成熟時間長短有關,無花果溫度降低後果子 芽都不在生長,果實也不會膨大,所以最好選擇當地適應的品種,要結果早,成熟速度快,果型大,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下面欣賞下我家的大果品種









果蔬牛三斤


首先說明一下:無花果是有花的,只是在葉脈根部時已開花受粉。不子細觀察不易發現,所以叫無花果。因無花果是無序花水果,所以成熟時先長先熟,後開花後熟。從四月清明開花結果一直到九月白露秋份繼續開花結果。但寒露後天已轉涼,氣溫已無發滿足果實生長的條件,果實已停生長。零度以下,樹葉已落,只有未成熟的果子在樹技上。


雁塔農夫


關於無花果,它的生長與溫度有關,你所處的地區,溫度達不到,所以它才長不大,冬天溫度低,還容易凍死,最適應的溫度是零上十五度到二+五度,五度以下或零度它怎麼能長?冬天低於零下十=度,或零下二十度,樹能凍死,這就是很多地區,無花果不能栽種的原因。


知足常樂273298521


夏季就生長滿枝的無花果快入冬了個頭還很小,是什麼原因?

可能有三個原因,

1.可能是基肥與追肥不到位,影響了無花果的正常生長所至。

2.管理不到位,錯過了果子膨大期水肥管理。

3.無花果品種多了,有國產的,也有國外引進的,國外引進的新品種,適不適應本地生長需要研究注意的。

上述供參考


果樹GS


從兩個方面考慮哦😊

品種

品種的適應性問題,提問儘量透露更多關鍵點。

考慮還是小果型品種。

管理

肥水管理合不合適,去年的管理如何,有沒有什麼生長脅迫。


田園尋匠


一般每年的秋冬季對無花果進行整枝後,第二年的無花果會結很大的果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