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工薪階級,如何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小崔看影視


財務自由就是你的被動收入大於生活開支,可以不需要工作,靠被動收入就能在家養老。

首先分析你的收入

工薪階層是指靠工資吃飯的人,工資3000-6000。那麼你的被動收入要達到8000左右一月你就財務自由了。

你可以這樣做:


1.存錢,每天存50元。強制存錢,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本金。

2.投資,學習金融知識豐富自己,做好投資就是家庭財富的保證。

3.開源,搞副業,利用自己的才處做副業,頭條號掙錢,快遞,補習什麼的。

4.節流,節省生活不必要的開支。努力存錢,年輕的時候要多存。

做好這幾個方面,就能屌絲逆襲了!


蒙多醫生


我建議普通投資者把精力重點放在職業上,再通過投資這個“變壓器”,將你在創業或者職場中賺到的錢穩健增值。而自己本來沒多少本金,想單純靠高風險投機來實現財務自由的年輕人,請快醒醒吧!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主要三種途徑:創業、職場、投資。

財務自由是指個人或家庭的非勞動性收入能夠滿足日常開支的狀態。因此財務自由既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自由,也不是指一個具體的收入檔次,而是不工作也能滿足生活開支的一種生活狀態。

比如一個四線城市的普通家庭每年的開支在5萬元,而一線城市的一個高收入家庭可能每年開支需要50萬元甚至更多,前者靠著商鋪收租不工作便可以達到年收入5萬元以上,而後者雖然每年家庭收入過百萬,但一旦停止工作收入立刻停止,你說誰達到財務自由了?

(圖)最近網上流行的財務自由的九個段位

因此財務自由的重點有兩個:

一個是生活開支得到滿足,二是依靠非勞動性收入。因此,要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要通過以上兩點著手,首先降低生活成本是財務自由的基礎,因為目前這個物質高度發達的社會,你有什麼樣的收入水平,就會有對應的消費渠道,你年薪百萬也好千萬也好,總是有辦法消費掉的。其次提高非勞動性收入,是財務自由的必要條件,沒有非勞動性收入,收入再高也不叫財務自由。

而我們多數人都要依靠工作來獲得收入,靠出賣時間和勞動來換取報酬。這種掙錢的方法的最大缺陷在於,無論你是高檔寫字樓裡西裝革履的白領,還是年薪百萬大型企業的高管,一旦你停止工作,或者當職業生涯結束退休後,這部分收入會明顯減少或消失。那除了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外,還有什麼途徑可以增加收入?兼職、開順風車、外出講課培訓、接私活等等賺取外快,這些途徑固然能使收入提高,但和本職工作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在用自己時間和勞動換取報酬。一旦我們失業,我們的收入也會驟然下降,因此我們需要打造一個不依靠自己來出賣時間、體力、腦力便可以獲得收入的途徑——投資。它使優化我們的收入結構,使我們可以更從容應對未來多變的職業環境,使我們抵禦風險的能力大大提升,因此投資對於自己乃至整個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非勞動性收入包括:存款和債券利息、理財產品收益及其他投資的固定收益,股票分紅、投資收益等資本利得,版稅、專利使用費等前期投入後期產出的知識產權收入等等。非勞動性收入好比是先挖渠引水、後吃水,而勞動性收入是自己一桶一桶的挑水吃。前者即使在你睡覺、旅遊、發呆的時候,依然源源不斷的提供現金流收入。而後者你一旦停止工作,收入就會中斷。因此非勞動性收入又有一個很形象的別稱:睡後收入。

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期望35歲前或者40歲前就可以提前退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然而,能實現這一點的肯定是少數人。想實現這個目的,大致有以下幾個方法。

——創業——

這是實現財務自由最快的路。微軟CEO比爾·蓋茨35歲身價25億美元,谷歌CEO拉里·佩奇35歲身價166億美元,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30歲身價接近300億美元,這些互聯網創業精英在年紀輕輕便擁有了天量財富,就算再牛的投資者,也無法與之相比較,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也是60多歲以後財富才接近這樣的數量級。中國也一樣,騰訊的馬化騰,盛大的陳天橋,京東的劉強東,也都在35歲前實現財務自由。聚美優品陳歐,30歲身價已經超過10億美元。當然,上面提到的都是創業路上金字塔尖上的人,當然,也許你不是創業者,但你跟對了人,比如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以及今年上市的海底撈、小米,即使你不是創業者,而是這些公司前100名的員工,那麼也有望在35歲以前實現財務自由。

——職場——

職場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全靠奮鬥和拼搏。入職後第一個十年,會是工資收入分化很大的十年,職場十年收入增加十倍,並非罕見。

——投資——

十年十倍已經不容易,但你的本金在哪裡?相信很多人都玩過一種紙牌遊戲,叫作拱豬,裡面有一張牌(梅花10)被稱為“變壓器”。當你賺到很多正分後再拿到“變壓器”,你的正分會倍增,但是單獨的“變壓器”卻價值不大。投資技能就是“變壓器”。對於年輕人而言,要積累足夠的資金實現財務自由,過早涉足股市反而使得難度變得更大。如果我的資金回撤很大,一年虧掉好幾年工資收入,估計工作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整個家庭。所以,我建議普通投資者把精力重點放在職業上,再通過投資這個“變壓器”,將你在創業或者職場中賺到的錢穩健增值。而自己本來沒多少本金,想單純靠高風險投機來實現財務自由的年輕人,請快醒醒吧!2007年和2015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股神”,真的能從2萬元硬是炒股炒到了60萬元,1年30倍收益,厲害吧,但那又如何呢?不過是職場達人一年的年終獎罷了。就算是巴菲特,大部分錢也是60歲以後賺到的!想財務自由,還是慢慢來吧。

因此普通人要獲得財務自由,不要奢望一夜暴富,一來這種幾率不大,除非彩票中大獎,或者家裡拆遷了,否則多數人還是主要靠職場收入積累本金,然後通過持續的投資,來獲得財富的持續穩定增長,兩者缺一不可。努力工作吧,小夥伴們,我們工作掙來的可以用來投資的每一分錢,以後都會成倍甚至幾十倍的回報我們。


萌哥說投資


要看你怎麼定義財富自由。

天時,抓住風口。抓住能夠快速成長的機會

地利,你在的企業一定要跟隨大環境下能讓企業生存。並且能夠實現盈利。穩住心態聚沙成塔。

人和,跟上級領導和周圍同事搞好關係。做事有擔當,事事有著落。

就像小米,滴滴那些成功案例。從最基本的基礎員工。到達到個人事業巔峰。

站的越高責任越大。和責任心密不可分。

有的人定義財富自由是自己的錢自己掌握。

那麼如果能夠堅持做好天時地利人和。你離成功就已經很近了!


那點職場事兒


如果你還年輕,沒有成家,隨便折騰,折騰成了就財務自由了,折騰不成繼續折騰,等到年紀大了,成家了還沒成,那麼建議找個喜歡的行業,向縱深發展,還是有機會獲得財務自由的,當然,這過程中必須一直在學習,不然說什麼都是廢話


全是以存在


是女的就傍大款,男的就傍富婆,錢多了,自然而然財務就自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