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的藝術和低俗有什麼區別?

雫笇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話是絕對不會錯的,脫離生活的純粹的藝術是不存在,先不去討論藝術的價值屬於,

“人們生活中的某項技術達到一定熟練程度時,這技術就昇華成藝術了”,這是對藝術最起碼的認知,也是最簡單的藝術概念,也只有這樣才會去分辨真正的藝術和低俗有什麼區別?

可以很肯定的說,真正的藝術是有價值的、高雅的,同時藝術也有低俗的那一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的道理,藝術是人為的形式,比如,繪畫藝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有些人畫的畫分文不值,還倒貼了紙張和顏料,那可以說這畫作不是藝術嗎?的確屬於繪畫藝術,只是表現的形式太低俗了,導致人們不認可,


一幅畫作之所以被稱之為低俗,那是因為構圖混亂不堪、主題與主體之間的關係不明確、光影色彩線條秩序不嚴謹,當然了,低俗的藝術不只是繪畫才有,在音樂上同樣存在,一些音樂歌曲中,曲調很有旋律,歌詞表達的意思卻是非常低俗,文化素養決定了藝術的低俗和高雅,

那麼真正的藝術具體又是怎樣的呢?一幅畫作必須滿足“形美神韻”,即使是抽象派藝術在形象上看起來雖然不太高雅,但鮮明的色彩完整有序的反映出作品人物的情緒,寓意著各種現實現象,真正的藝術可以和人們的審美產生共鳴,至少會有視覺效果或聽覺效果的享受,

總而言之,藝術好比一個大染缸,就像生活一樣有形形式式的人物存在,生活的品質不一樣,藝術的品質自然也不一樣,當今的“藝術評論界”就是在監督評價藝術質量的機構,藝術又是自然形成的,時代總是會真誠的挽留有價值的藝術,卻無情的淘汰那些低俗的藝術,



詩夜城主


很簡單,藝術是表現美感,低俗是表達慾望。





禾木飾品店


雅和俗是生活中常見的字眼,生活中有雅和俗,文化中有雅和俗,藝術中也有雅和俗,意思大家都明白的。

應該承認,藝術中存在著雅和俗。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有雅和俗,必然要反映到藝術中來。藝術服務於生活,又必然要反饋到生活中去。




一般地講,雅藝術是指推廣度比較小而能接受能理解的人又比較少的藝術。俗藝術是指傳播量比較大接受人比較多的藝術,即所謂的大眾藝術。

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雅,也沒有絕對的俗。雅和俗是相對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當雅藝術推廣普及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了俗藝術,而俗藝術經過提煉昇華,也可以變成雅藝術。比如說,交響樂是從西方引進過來的,原來知道的人少,大家都視它為雅藝術,後來普及了,它也就成了俗藝術。西洋畫也是這樣,原來很少人看到的,現在很普通了,也便成了俗藝術。孔雀舞原是傣族的民間舞,應該是俗藝術,但經過藝術家提煉加工後,楊麗萍的孔雀舞就成為雅藝術了。對吧。




雅也好,俗也好,不管是陽春白雪還是夏裡巴人,只要健康向上,為人們喜聞樂見,就是好的藝術。真正的藝術可以有雅有俗,但沒有高低之分。

需要指出的是,俗和低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俗是通俗、大眾化。低俗是庸俗、是粗製濫造甚至是假偽劣汙的東西。真正的藝術是不允許低俗存在的,低俗的東西人們也不會承認它是藝術。


誰憐一燈影


真正藝術和低俗是既有本質的區別,又有相同相似之處,都是以才和藝展示的。一個是質,一個是量,真正藝術和低俗是人們對藝術取向和定位不同而已,是人們的感官愛好和取捨不同而已。真正藝術是以高雅,文明,精湛,能反應真實生活現狀,以生活規律和內在邏輯,用藝術相結合形式體現出來,有積極正面向上的一面,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並且符合大眾的審美取向,也符合人們對真善美追求的心裡預期,也表達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心裡渴望,帶給了人們很多積極的正能量。真正藝術的展現展示,它以多才多藝的形式出現,它能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潛能,它能沐浴人們的潔淨靈魂,它能帶給人們歡樂與悲傷,是靈與魂的結合,是血與肉的融入。只有真正的藝術,才具備真善美的特徵,符合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大多數人的認可,增強人們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也是人們在生活中獲得的最大動力,最大的生活源泉。

低俗的表演或藝術,借藝術為幌子,迎合某些群體的心裡需求和愛好。它僅是一個以博人眼球,迎合某些人的內心燥動,以表演和藝術形式出現。低俗藝術以醜化,野蠻,粗魯,粗暴,愚昧,混沌,武暗,粗俗,為主要特徵,並且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感官和視線,也違背了人們對真善美的最初解釋,也打破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固有思維,並且挑戰了人們真善美的心裡底線,有些言語行為挑戰了社會公德,甚至觸犯了法律,負面的行為意識也很多。這樣的不良結果,會影響到自己,家人,甚至整個社會,形成了一個不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環境,引起多數人們的批評和指責。雖然迎合了少數人的心裡預期口味,迎合了某些人的特有感官,特有需求和愛好,而且把某些低俗表演藝術發揮到極致,把真正的藝術變相地粗俗化,披著真善美藝術外衣,暗藏惡俗,低俗的藝術,招搖撞騙,達到利益最大化。這些都是凌駕於大數人的利益之上形成的,侵犯了大多數人的權益,引起了眾怒,也違背了真正藝術原有的本質。

在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追求真善美是無可厚非的,人們需要一個充滿真善美的生活環境。



德隴隨感


俗與雅是一個自古以來恆久的話題。不得不承認藝術是有高低層次的,而且越高人越少。要不然“曲高和寡”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呢。

看到的很多雅是踩在俗的基礎之上的。

舉個栗子🌰先:

比如吃,餓急了來個饅頭燒餅就好。看看電影1942,就瞭解最基本的吃是不分好不好吃的。

日子好了,就想“吃香的喝辣的了”。飯館兒裡魚香肉絲、大盤雞......賣出去的份數還是挺多的。

過了“吃香的喝辣的”階段,該想嚐嚐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是不是米其林的大廚,酒也得看看是左岸右岸。

然後呢?

有很多食神迴歸樸素,也有吃出文化與精神內涵的,再然後呢……

很多電影、音樂、繪畫與文學等作品是滿足大多數人的精神產品。

也有一般人兒看不懂的電影,聽著覺得不好聽的音樂,欣賞不了的畫。二班的反而覺得不錯。

雅與俗沒有一個分界線,不過在上面的人才會有“高峰體驗”。高端的藝術體驗是做為人這種動物智慧的最高體現。

很多藝術家走了雅俗共賞之路而得到成功。

也不能說俗就不好,相聲雅了不搞笑,我估計得有人聽會兒古琴聽會兒德綱兄弟的段子。

有愛吃魚香肉絲的,有愛吃山泉水蒸蘑菇的不放調料的。倆菜放在一個桌子上也很好。

但俗不能惡俗,如果有人說吃屎香就不能忍了......


趙恩鵬2100


低俗跟真正的藝術有明顯的區別,不僅體現在表層,還在產生目的、性質、創造者身份、表達形式等各方面都不同。前者為取悅自己或部分同類觀眾,商業目的更多,表達形式較單一如視頻、街頭表演、借傳統藝術之名的書畫等,如部分小品表演、譁眾取寵獲取商業利益的書畫怪胎表演。而後者更多通過傳統表達手段,以自我學習、成長,或在合法機構支持下進行,表達方式豐富,涉及所有傳統和新的表達方式,如書畫、影視、文學等,如齊白石徐悲鴻書畫、定瓷茶器等,雖然藝術有雅俗、大眾或小眾之分,但大都以合法、健康的表現方式來表達,追求長遠的影響力,較少把短期目標作為主要追求。






紅茶館茶室


藝術和低俗的區別在於價值觀。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有時會給人一種“裝”的感覺,而俗就比較接地氣,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但是俗不等於低俗。低俗在百科上這樣解釋:“低俗內容主要是指低級趣味、犯扯、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頹廢的內容”。但是為什麼低俗的內容屢禁不止呢?一直佔有一定的市場。

 

我覺得雅俗共賞是並存的。


虛度時光讀吧


藝術和低俗這兩個概念都是人為定義的,也就是說一個東西的是藝術還是低俗根本沒有權威認定。

一個物品是藝術還是低俗。這取決於你自己所站在的角度,就好比藝術家和一個普通人,這兩者勢必會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如果繼續深究下去就涉及到唯心論和唯物論了,在此我們不做深究。



小果看娛樂




青山石童


藝術和低俗這個本身就沒有很明確的分界線。

裸漏的身體,街頭的老者,田間的風光,戰壕裡的士兵... ...每一個被記錄的精彩瞬間,這都是藝術。要不怎麼說,藝術來源於生活。

但如果經常拿這些事情來說,或者行為模仿,那就是低俗了。就好比,在畫室,你裸漏身體畫寫真,那是藝術。如果不分場合的裸漏身體,說輕點,叫沒素質。說嚴重點,就叫擾亂社會治安了。而經常這麼做或者把這做為談資的話,就屬於低俗了。

陰陽有兩極,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平衡。超過這個度就不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