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鯽魚屬於小型的魚種,分佈廣泛,也是大家最喜愛的垂釣的對象魚之一,我最喜歡釣垂釣的d對象魚就是鯽魚。釣魚有句行話,不會釣鯽魚的不算是真正的釣魚人。鯽魚和鯉魚是同類的,食性有80%的相似,所以經常釣鯽魚時能遇到鯉魚咬鉤。鯽魚的洄游路線自然也和鯉魚在某些程度上相似。

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鯽魚也是變溫動物,體溫基本比水溫高2°左右,這是個不應該忽視的問題,大家釣魚喜歡看氣溫的高低,決定是否出釣,我更看中的是水溫的變化和風向。經常釣魚的朋友會發現天氣好了,人舒服了但是魚兒卻不好釣了,為啥原因呢?因為氣溫決定水溫的高低,氣溫溫差大,水溫變化不如氣溫明顯但是還是變化的,水溫溫差變化大,魚兒的體溫變化就大,魚兒同樣感覺不舒服,需要時間來適應,魚兒不會和人一樣添加衣服,會到深水或水草裡溫度相對高的地方去棲息。這就是春天釣鯽魚尋找釣位的依據,魚兒的路線就是深--淺【水草】--深的模式洄游,掌握了這個原則,你對釣位的選擇就要注意了,如果早上你選擇了深水垂釣,開始釣的很好,個體比較大,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氣溫的升高,魚口會越來越少,打窩也無濟於事。魚兒已經大面積的開始洄游覓食了。如果選擇了淺水區,剛開始基本沒口,淨是小雜魚,不要怕,做窩等待,定時補窩,要耐得住寂寞,千萬不要放棄。

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通常選擇長杆往往比短杆上魚快,可能個體不平均大小不等,但是數量要多。我自己做的鯽魚藥酒和鯽魚藥米經過幾年的使用還是不錯的,小雜魚多的情況下,藥米的數量多些,粉狀餌料少點,可以有效減少雜魚的數量。你一天釣魚的時間畢竟氣溫高的時間比低的時間長,所以有深淺交界的地方或者相對淺的地方選個釣位,要比釣深水釣位中魚數量要多。釣深水基本是一早一晚上魚好,淺水中間的時間段上魚好,這是我通過這麼多年垂釣總結出的規律。

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鯽魚的洄游規律是5--7成群,一會就釣沒了,在繼續等下一群,這個時間要補窩,窩子的誘魚效果下降,聚魚能力不足。我一般是40分鐘補一次窩,第一次做足後,要定時補窩,不在多,在於勤。我釣魚一般是底料非常充足的。釣魚最終的結果是和底窩分不開的。如果你經常去一個釣點,每次都能釣上4-5斤鯽魚,這說明了你選的釣點不錯,魚兒的密度也很好,但是為啥每次都釣那麼多呢?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你的垂釣方法有問題或者是窩子做的不好。既然密度夠了,就要去改變你的釣魚思路,會有更大的驚喜,可能就是一點小的方式改變,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進步就是在不斷的垂釣中摸索、總結、改變、提高的過程中體現出來,一直在模仿,一直被超越。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那才是獨到之處。

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我去年開春的時候,到本地飲用水水庫上游的河裡釣鯽魚,正巧碰上本地最早搞競技釣的2位大師,他們用的是4.5米杆子,拉紅蟲在釣鯽魚,此河裡鯽魚個體大,品質好,去釣魚的特多,經常佔不到釣位,此處是河裡拐彎的地方,魚兒的密度自然大,我經常帶釣臺,不需要下水就當桌子吃飯用,距離岸邊10米左右支上釣臺,緊挨著主河道,4.5米杆子,蚯蚓釣,水深1米左右,一上午就釣了2條,但是窩子必須得打,有魚沒魚不能少,中午吃完飯後,我3小時釣了30多斤,個體大,很是過癮,趕不上早上的那撥,就趕中午的,反正你只要坐住了,會有收穫的。

不會釣鯽魚的不算真正釣魚人,教您如何尋找鯽魚洄游路線以及釣法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還望各位高手多多批評指正,喜歡本人所寫文章的釣魚可以點擊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