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釣法

“黃魚”釣法六線魚,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及大連沿海俗稱黃魚。魚綱,六線魚科,體延長而側扁,體被櫛鱗或圓鱗。頭部上端無棘和稜。背鰭連續,具一凹刻,側線一隻至數行。如斑頭六線魚側線每側1條。大瀧六線魚側線為每側5條。

六線魚主要有三個品種:大瀧六線魚,(Hexagrammos otarll)俗稱小黃魚,常棲息於近岸礁石和貝區,體色呈黃褐或茶褐色,腹部色稍淺,多為白色,體長一般在20釐米左右,頭後部有皮瓣。個別大者可長達35釐米。長線六線魚,(Hexagrmmoslago tephalos)與大瀧六線魚相似,但背鰭中間凹刻較前者更深,頭後部無皮瓣。尾呈圓弧形,大多生活在較深海域,又稱深海黃魚,體長一般在40釐米左右,大者可達70釐米以上。斑頭魚(Hexagrammos agrmmus)俗稱紫勾魚、紫根子,因長年棲息、生活於近岸海藻周圍海域,體色多為紫紅或暗褐色,體長一般不超過20釐米,最大者不超過30釐米。“黃魚”釣法

六線魚為近海底層食肉性魚類,多棲息於沿海底層岩礁地帶及海生植物生長茂盛的周邊。不喜遊動,“潛伏”時身體多呈弓狀,蓄勢待發。當有食物降、漂至近前,便會似箭般迅速“射出”攝食,而後又迅速返回原隱蔽處。因其體色與周邊環境相似,故不易被發現。旺釣期為每年的4月中旬~6月上旬和9月下旬~11月中旬。產卵期大多在每年的10月~次年的1月份之間不等。主食小魚類、甲殼類和多毛類等底棲動物。主要分佈於我國的北方沿海以及日本、朝鮮等地。其性情兇猛,不懼驚擾,如首次攝食不成,會迅速返回再次吞鉤。

一、 施釣釣具的配備及釣組匹配

施釣六線魚因釣法不同而在釣具的配備及釣組的匹配上各有差異。傳統的六線魚施釣方法主要有巖崖拋投釣法、礁頭磯巖探釣法和近海船釣法。

1、巖崖拋投釣法:

釣具配備:遠投釣竿2~3支,竿長多選擇3.9~4.5米的,釣竿錘負荷一般以30號左右為好。繞線輪以中型號的旋壓式繞線輪相匹配,其主線的配置以5~6號為主,線長多在百米以上。

釣組匹配:將主線穿過竿體所有導眼後,線端結一中號轉環,下接栓有結線環或小型金屬支架的副線一根,長50~80釐米即可。副線下端結80~100克鉛墜。帶鉤支線兩根,以4號左右為好,長25~40釐米。

2、礁頭磯巖探釣:

釣具配備:3號左右磯釣竿一支,竿長4。5米,繞線輪以小型號旋壓式線輪為主,主線4~5號,長約50米即可。

釣組匹配:主線穿過竿體所有導眼,線端結中小型號的海釣專用轉環別針。將別針扣緊於長20~25釐米的單式“天平”中軸條上端的圓孔內。下結長約40釐米並在下端繫有一小型“天平”(可用淡水釣串鉤支架代替)的副線一根,再結重15~20克的鉛墜一枚。長30釐米4號支線,帶16號鉤分系於上下“天平”栓鉤孔內。也可採用專用仕掛,如“沙沙麥”專用六線魚仕掛。因匹配較為科學且省事,現多被眾多磯釣釣友選擇。

3、近海船釣:

釣具配備:以錘負荷50號左右的專用船釣5為主。竿長不超過2.7米(以便於船釣操作),主線以編織線為好。如日本的達瓦、西瑪諾、桑萊印等產品。線號以5號為主。與之相配置的繞線輪多采用專用橫向繞線輪,如“西瑪諾”小船牌2000號,並備專用誘餌籠。

釣組匹配:主線穿過竿體導眼,線端結專用海釣轉環別針,扣緊於長約30~40釐米的專用船釣單式“天平”的中軸條上端圓孔內。下端結誘餌籠,籠下結100~150克鉛墜。支線兩根4號左右。長約30釐米或一長一短,鉤選用16~18號銳鉤。

4、遠海船釣釣法:

遠海釣點因地處深海,周圍無遮無擋,其海流流速比近海要大了許多。在釣具的配備和釣組的匹配上應以硬竿、重墜為主,釣組宜長不宜短。正常情況下,應選用負荷100~120號的專用船釣竿,竿長2.1米~2.4米,配備船釣專業橫向繞線輪,且主線多以編織線為主。匹配350~450克的重墜。釣組之上的栓鉤數不宜過多,特別是釣沉船釣點,因為釣點上多有漁網或殘鋼廢鐵等不規則障礙,特別是當拖網漁船不慎碰上海底沉船,其網具常常被死死地掛住,部分網衣或整片漁網不得不割斷上纜而丟棄,故沉船釣點多有漁網纏繞。如釣組上栓鉤過多,其鉤掛漁網的概率也必然大了許多。對此,有經驗的釣友多采用釣組上僅系兩三把鉤,延長系墜副線,便於釣鉤“漂浮”,誘魚中鉤。

隨著釣具的不斷更新,目前的深海船釣多使用電動論配置,這也是船釣六線魚釣具的一個不錯選擇。釣竿多使用100~120號“中通竿”(內走線),竿長不超過1.8米,配備如“西馬諾”釣力10公斤以內的3000H或3000XT電動論,編織主線一般大都不超過8號,儲線量200米左右。釣組匹配以“挑擔式”、“單刀式”天平為主,下接副線接墜。子線多以6號尼龍線,栓22~24號釣鉤。此種釣具配備最大好處是省時省力,中魚後可免除搖輪拔線的“苦力”,電鈕一推,儘可悠在悠在享受上魚之樂。但,其弱項在於,當大魚中鉤收線過程中時,一旦大魚突然反向掙扎“要線”,上力與下力剎那間集中一點,此時必然斷線跑魚。

二、 具體施釣的釣位選擇與釣法

1、巖崖拋投釣法:

應選擇在臨海巖崖的外側站位(但要在絕對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同時因多居高臨下,便於觀察海面。選擇海面周邊海水顏色較淺、其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區域海水顏色較深處為釣點,通常情況下,此種釣點多為下水暗礁及海生植物生長處,常有六線魚在此周邊“潛伏”。將釣組拋向釣點後,收回多餘主線繃緊,將釣竿45°左右角度傾向海面,此後便可“靜等佳訊”。因六線魚攝食時多采用突然襲擊而後迅速回到原隱蔽處的方式,當釣竿竿稍突然點動且急速下彎時,應迅速起竿後揚鉤牢。而後挺竿迴帶,以防六線魚將鉤墜拖至岩礁縫隙及海生植物中,造成丟魚失鉤。應快速搖輪收線,選好起魚地點後方可將魚拎上岸來。

施釣餌料:以小紅沙蠶、巖蟲為主,其他如蛤肉、貽貝肉也可,但效果稍差。

2、礁頭磯巖探釣

選擇潮差縱伸於海中的礁頭磯巖為施釣站位,尋找水下暗礁的縫隙、溝塹、洞穴及散落礁的陰面。因探釣多采用垂直下線,當鉤墜落實海底後,應上提以繃緊釣線為準,然後輕提慢放,帶動釣餌晃動以似活物狀誘魚上鉤。探釣時應特別注意魚汛反應,稍有“動靜”便要揚竿,以防六線魚竄入礁縫、洞穴中,如前番因未咬實空提,可繼續下鉤,不必擔心驚魚。一個好的釣點常常會有十幾條魚“蹲窩”。同時,要注意不要同巖崖釣般“固守”,要勤換釣點,形成人找魚,如趕上好風好流,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釣餌:同拋投釣,也可採用鮮蝦做餌,其效果也相當不錯。

3、近海船釣法:

近海船釣六線魚的釣位選擇應以海中島嶼和裸岩磯礁的周邊為釣點。最佳下鉤處應為海底大的溝塹和兩暗礁間的縫隙處及海生植物生長處的周邊。選準釣位後,將剁碎的小蝦小蟹裝於誘餌籠中關緊後,鉤上掛整尾小明蝦,從尾部掛入,待整套釣組入水至海底釣點後,需繃緊主線,上下提拉,高度不超過1米,其目的是充分使誘餌散出,形成“腥區”誘魚。後每隔5分鐘左右提動一次,充分為六線魚提供覓食機會。船釣六線魚應準確掌握起鉤時機。當竿稍稍有點動時,不要立即提竿,應順勢略將鉤線放鬆,為六線魚攝食順利提供“方便”,然後橫向斜帶,當感覺再次咬鉤時,可隨之抖竿上提,必可掛牢。因船釣時多釣到大個六線魚,收回線途中當其魚在水中躥動掙扎厲害,應適當放慢回收速度,以防拽豁魚嘴。等收線至水面,可用抄網將魚抄於船上。注意不要等魚完全浮上水面再抄,因此時六線魚的掙扎力最大,往往在將其拎出水面之際回竄逃掉。同時,以誘餌籠誘魚的方法,對船釣六線魚來說,絕對是行之有效的。其釣獲量常常是不用誘餌籠者之數倍,但這種方法多用於定位船釣。

誘餌與釣餌:釣餌以小明蝦為主,但必須鮮活,巖蟲及大沙蠶也可。誘餌為小蝦、小蟹,施釣裝籠前加工,以刀剁為好,但不可太碎,加少量魚粉及粗玉米粉,以利其在水下釣組的上下提拉中,緩緩從網眼中釋出,形成小面積“腥區”。

4、遠海船釣釣法:

在具體釣法上有不同於一般的近海船釣,大多是沉船釣點。其原因在於,地處深海,一般釣船不採用拋錨固定釣位(水深且一旦錨住沉船不好起錨),多采用漂流釣法。在施釣的手法上要求釣友更靈活,準確掌握釣棚的高度。即釣組在到位的瞬間,要立即抬高一米或者3~5米左右。(釣水下暗疆例外)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釣船始終是處於漂泊狀態,如釣組到位後不動,必然會掛在沉船的破爛網具或廢鋼爛鐵上,弄不好會損失整套釣組,也會因掛鉤影響同船釣友施釣。此時將釣組上提一米以上的高度,便能有效地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所以,除施釣其他魚種外,在船釣“沉船”施釣六線魚等時,要採用釣棚定位,通過不斷地提拉釣組,以晃餌誘魚吻鉤。如該沉船釣點為新發現的,那麼此處的海魚大多數都傻得可愛,往往是在你上提半米調整釣組時已經中鉤,稍一停頓另一尾也又上鉤了。筆者十幾年前經常前往距岸20餘海里的“圓島”附近一“沉船”釣點施釣,最大的六線魚竟然有2千克多,一般六線魚也均在1千克左右。一次,僅僅一上午的“東流水”階段,全船3人就釣獲大六線魚魚近100千克,傍晚上岸時,惹得圍觀的其他釣船的釣友個個眼紅。

三、出釣的潮汐掌握

施釣六線魚的潮汐掌握因釣法不同,其要求也各不相同。

巖崖拋投釣及礁頭磯巖探釣,應選擇在每月的大潮汐時期,時段掌握最好是農曆的初一至初五或農曆的十五至二十之間。如春季施釣的“早潮”為最佳出釣時機,即清晨的5~8時這一段。因為在這時間段裡,六線魚經過一夜的休眠和消化(六線魚在夜間基本停止進食),早已飢餓難捱,正迫不及待地四處覓食。此時下鉤,必有所獲。

而船釣六線魚,特別是春季或冬季時要選擇在小潮汐時期。即每月的農曆初五至十二或農曆二十一至二十八之間。其主要原因在於:此段潮汐時間除因流輕浪穩,下鉤便於找準魚道外,更因此種季節水涼,“魚口”很小,而船釣又多在30米以上深水出施釣,稍有魚訊便可有所察覺。同時,小潮汐時期又便於六線魚隱蔽和找準覓食環境,避免因水流湍急而形成覓食阻力。

另外,船釣六線魚還應注重“抓流”釣法,即在“半潮流”、“穩流”和“迴流”、“起流”時的及時釣法,但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方能準確掌握和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