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中國歷史上有著這樣一個特殊的朝代,明明是一個王室,存在期間卻分為了兩個時期。前半生輝煌無比,後半生卻是悽慘非常,更甚是被命名了另外一個名字。

這個朝代就是,周朝。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可能有些人對周朝沒有多少印象,如果我說封神榜,你是否會想起來呢。是的,封神榜的結束,就是武王伐紂成功,周文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史稱西周。

不過,我們今天所介紹的是東周。周朝所在的時期是西周和東周,西周的內容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關注即可查找到。

東周的開始

東周的開始,其實就是西周的滅亡。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西周的最後一任君主周幽王,非常寵愛自己的妃子褒姒,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個故事中的褒姒。

周幽王太寵愛褒姒了,以至於想廢掉原來的皇后和太子,立褒姒和她的孩子為新的太子。

這可就犯了眾怒了!為啥?因為周禮中有一個核心的制度,叫做嫡長子繼承製。這是諸侯們都承認的規則,結果周幽王這麼大肆的破壞,要知道這是周禮啊,就好像一個球員,既踢球,又吹哨,你同意嗎?

被廢除的皇后和太子逃回了孃家申國,也是一個諸侯國。申國君立了太子為新的周王,名周平王,這一下週朝出現了兩個王:周幽王和周平王。

注意,這兩個王是父子,之後就是父子兩人大戰。在這場戰爭中,申國與異族犬戎合作,殺死了周幽王,西周宣告覆滅。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周朝西邊大多數土地都被犬戎給佔去了,因此,周平王並沒有得到什麼大便宜。要說有,那應該就是:他成了周朝新的、唯一的王,並開始了東周時代。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西周時,周朝的國都是在鎬京。西周覆滅後鎬京就已經不安全了,所以周平王把國都遷到了東邊的洛邑,東周時期就開始了。

從此周王室威信掃地,各諸侯國紛紛開始稱霸天下。而這時候又被稱為春秋戰國!是不是很熟悉啊?對的,東周就是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不過戰國是直到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朝建立前才結束,而東周卻早在公元前256年就結束了,原因就是周朝最後的勢力在那時就被秦國滅了。

東周的滅亡

東周滅亡是在戰國時期。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戰國時,周天子已經沒有領地了,各個諸侯國都在秣兵厲馬、發動戰爭,吞併其他國家,個個都比周天子強大,為什麼還要向周天子低頭?朋友,這都哪朝哪代了?

沒有領地的周天子就住在西周國。當時的週考王沒有實權,掌權的是姬揭,然後桓公以週考王的名義再封國家,名字也叫“周”。沒多久,國家就開始分裂,權力鬥爭嘛,有權有勢的都相當王,都說自己是正宗王室,結果就是出現了兩個“周國”。

公元前256年,一個一直討好周邊大諸侯國的周國,被秦國以幫助敵國為藉口給滅了。而另一個周國的天子正好在這一年因病去世,秦國就順便把象徵著天子權力的周王九鼎搬到了咸陽,形式上宣告了周朝的滅亡,就好像古時一個皇帝手裡沒有傳國玉璽心裡都會忐忑不安,因為大臣們是不會承認的。傳國玉璽就是天子的象徵啊,沒有玉璽你怎麼能是完整的天子呢。

“春秋、戰國”名稱的起源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東周前半期階段,共295年。

春秋時期,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發生的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的形式給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潔概括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後來孔子又把這部編年史加以修訂,還叫做春秋。又因為這部編年史中所記載的歷史事件的起止時間,大體上和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差不過,所以後來的歷史學家就把這段時期稱為“春秋時期”了。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東周後半期,共255年。

春秋之後就是戰國,當時存在的國家剩下七個常年征戰的強大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秦。連年的征戰也使得當時的人們稱呼這些國家為“戰國”。

到了西漢初期,史學家們要修訂史書了,每個朝代都是這樣,不僅記錄本朝時期的大事記,對於前朝以及更久遠的朝代和時期,都會進行新的史書修訂。

直到《戰國策》一書編撰時,作者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來稱呼,而後人也一直沿用了這一說法。

春秋五霸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齊桓公稱霸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上位,管仲為相,勵精圖治,設法是農民富裕,並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軍事實力迅速強大。

然後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終於在公元前679年成為霸主。並在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八個諸侯國,已無可匹敵的姿態迫使楚國尊齊為主,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宋襄公稱霸

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開始內鬥,國內亂鬥不止。此時南方的楚國趁勢興起,滅了幾個小國之後把矛頭直指中原。宋襄公憑藉著擁護齊孝公、平定齊國內亂的功績,想要大會諸侯,成為霸主。可惜啊,宋國的實力和威望都不夠。

晉文公稱霸

晉文公是在國內政治大亂的情況下繼承的王位。

晉文公繼位後,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頓軍隊,安撫民心,交好秦國,一系列的措施之下晉國開始逐漸強大。公元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的國都,第二年晉文公率兵就宋,並打敗楚軍,成為霸主。

楚莊王稱霸

楚莊王上任之後重用賢臣,整頓政治,悉心改革。公元前597年,經過一個冬季的休養生息,兵強馬壯的楚國再一次開始了北伐中原,楚莊王親自率軍包圍鄭國國都,晉國又一次前來救援,不過這次晉軍失敗了,楚莊王一戰成名,問鼎中原,成為霸主。

朝代說:周朝悽慘的下半生——東周,卻已是春秋戰國

秦穆公稱霸

秦穆公時期與晉國是多次“相愛相殺”,原因就是晉國的那幾個國君恩將仇報,還不守信用。不過後來的晉文公時期,與秦國和睦相處,並多次聯姻,後世成為“秦晉之好”,這個成語就是從這來的。

秦晉之好的後秦國想著進兵中原並稱霸,結果被鄭國、晉國和楚國阻礙了腳步。失敗後的秦穆公開始向西發展,逐步滅掉了西方戎人建立的國家,開拓疆域千餘里,稱霸西戎,這也為日後秦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歡迎關注“午時三年”,發現不為人知的歷史,感受歷史的神秘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