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平安城僅800日軍,李雲龍有上萬人,為何打了2天才破城?

蔣華浪


至少在1945年夏天大反攻之前,中國軍隊可沒有在日本軍隊手裡強行奪回一座縣城,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這事兒,電視劇看看就好,如果現實中真發生了,那絕對是轟動全國、舉國電賀的大書特書的偉大勝利,其意義不遜於百團大戰。

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重要意義:不僅是攻取城市,更重要的是打掉山本特工隊這個心腹大患。

山本第一次和八路軍交手。一小撮小鬼子把孔捷給打蒙了,整個團損失慘重,副總指揮痛心疾首,痛斥“這樣的團長只配喂牲口”,幸好有李雲龍作保,孔捷才沒被擼了。

但李雲龍經過仔細的戰場勘察和地圖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孔捷總算提了口氣:為老總擋子彈,整個團打光了都值啊。

不可一世的山本搞掉了李雲龍的指揮部,幾十名八路軍官兵和數百名村民遇難,隨後山本在返回途中,竟然還想吃掉楚雲飛的指揮部,還好楚雲飛指揮得當,不然也要遭災。

雖然山本也沒那麼神乎其神,說白了也就是個戰鬥力較強的日軍特種部隊吧,戰鬥力可以相當於一個日本大隊,他喜歡在千軍萬馬中取敵酋首級,這樣的敵人,如果繼續任由他發展,遲早會成為八路軍的心腹大患,越早除掉越好。

現在他躲進了平安縣城,如果不抓緊時間弄死他,等他過幾天走了,黃花菜也涼了。

這個山本,肆意攻擊各抗日武裝,屠殺中國民眾,簡直是引發天怒人怨,李雲龍等於帶了個頭,搭了個臺,大旗一揮:替天行道,立馬各路人馬蜂擁而至,一起殺鬼子。

這樣的鬼子,不弄死他,人心難安啊,沒說的,肯定一起上,乾死他啊。

圍攻平安縣城,不僅僅是李雲龍部上萬人,整個晉西北都打成了一鍋粥,日軍調集了平安附近多座城市的日軍緊急救援,連太原的日軍也緊急出動了,而八路軍和國軍各部也主動被動的阻敵增援,外圍各方投入的兵力至少超過十萬人。

那麼問題來了,上萬人攻擊幾百日軍駐守的縣城,有勝算嗎?

在劇中,其實打的也很艱難,八路軍各部把縣城周圍的日軍據點都清理完了,才把縣城團團包圍。

平安縣城牆高達堅固,目測估計也得十來米高,厚度可以走兩輛汽車,其實正兒八經光憑藉一門意大利炮是真搞不下來的,當然劇情裡是用意大利炮搞定了城門城樓,李雲龍部才得以進入縣城內掃清敵人。

即使李雲龍部擁有幾門大炮,2天內搞定縣城,憑這上萬人,也是相當吃力的,畢竟日軍的火力和戰鬥力那時還是很強的,八路軍都很難接近城牆,如果一味向前衝,那就真的是送人頭去了。

更何況,李雲龍部太缺乏攻堅用的重武器,而且他手下這上萬人,大多是新近招募的年輕士兵,沒有經驗,還有大把的地方部隊、縣大隊、區小隊之類的,這些人除了戰鬥意志,更沒什麼像樣的武器,這上萬人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雲中史記


老實說,李雲龍靠著這一萬人攻下平安縣城,已經是編劇故意誇大的結果了。


我們先來看一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真實案例:關家堖之戰。

時間發生在1940年,日軍一支小股部隊深入到了八路軍核心腹地,這支部隊叫做“岡崎支隊”,人數為500多人。

面對這這支落單的日軍,彭老總決定一口吃掉。於是八路軍集結了包括129師兩個主力團772團和769團在內的共計8個團1萬餘人把岡崎支隊包圍在了關家堖。

然而,就是在這樣20倍人數的優勢下,八路軍1萬多人和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激戰一晝夜,在付出了2000多人傷亡的情況下,才擊斃了日軍400多人。最終因為日軍援軍即將抵達,岡崎支隊剩下的100多人突圍而去。

接下來再來看《亮劍》中的被網友戲稱為平安格勒戰役的平安城之戰。

李雲龍方面,獨立團加上縣大隊和區小隊總計近萬人。日軍方面在平安城大概是一個憲兵隊和步兵中隊,人數在400人的樣子,如果加上城中的偽軍,人數應該超過1000人。

也就是,李雲龍要攻下平安城,難度遠比關家堖之戰要大的多。

要知道,關家堖之戰的772團和769團可都是出自八路軍12個主力團,都是精銳;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才剛剛擴張到近萬人的規模,戰鬥力參差不齊。再加上還有平安城厚厚的城牆,李雲龍要攻下平安城,這個難度相當之大。

如果沒有二營長的意大利炮,如果沒有新一團、新二團、晉綏軍358團在外面幫李雲龍抵擋住了援軍,如果沒有主角光環,李雲龍的獨立團怕是要交待在平安城之外。

說了這麼多,估計有人要說我一直在誇大日軍的戰鬥力,貶低自己人。

其實,並沒有,這就是真實的歷史。我也沒有貶低自己,恰恰相反,在火力裝備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我們沒有屈服,依舊堅持抗戰到底,最終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不是正是體現了我們大無畏的決心嗎?


胡史亂翔


對越反擊戰中,我軍剛剛配發81式自動步槍的小分隊,前出偵查,發現敵偷襲部隊後,二人負責到安全地區發報,二人負責給敵人制造混亂,打亂敵進攻節奏,這兩名戰士利用81步槍的點射精準的特性,分別佔據兩個小高點,交叉輪換在200米的距離上精確射擊,對方組織多次進攻,始終無法突破正面道路,兩個戰士阻擋對方將近一個連隊半天時間,後來據俘虜交代,敵方始終認為我方有多名狙擊手在那裡,所以800日軍彈藥充足,組織合理,不靠攻堅武器沒有那兩門意大利炮,僅僅靠人估計還夠嗆攻下來。雲南騰衝大戰,日軍守軍僅僅1000人,利用堅固工事,以全員陣亡的代價,造成國軍二萬多人的犧牲,傷者無數,雖然此戰打出了我軍的硬氣,但是傷亡是巨大的,對方也僅有1000人而已。


紅流連9


日軍佔領中國的縣城省城有兩千多,日本駐軍只有一百萬左右,小縣城才駐守兩三個人,其他都是武漢政府的偽軍。這就是真正的歷史,我們20個人也打不過一個日軍。

亮劍李雲龍全殲山崎大隊,真實歷史卻是2萬人圍剿500人的關家堖戰鬥以失敗而告終。不要被抗日神劇騙了,電視上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日軍。日本佔領南洋,太平洋,東北,還要和蔣介石美國兩軍對壘,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兵力駐守農村,日軍也從來沒有進攻過延安。

中日雙方一直沒有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才宣戰),日方一直希望和蔣介石和談,可惜蔣介石一直忽悠。日本看已經扶持了汪精衛的國民政府。就不再去大舉進攻重慶。轉而佔領太平洋和南洋各國。覺得中國牽制住所有日本兵力的人醒醒吧,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是中國戰場上的好幾倍。美國做過統計,如果攻到日本本土,而要犧牲100萬美軍。


達o芬奇密碼


這個,不僅僅是裝備差惹的禍。

平安縣城難打麼?

難,非常難,這個毋庸置疑。

800人的守軍加上幾十人的特工隊,平安縣的守城兵力接近日本的一個步兵大隊,即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團的兵力了,加上堅固的防禦,可以說獨立團打平安縣城的難度遠遠大於接手772團攻擊已經被打殘了的山崎大隊。儘管當時李雲龍手裡已經有差不多一個師的兵力了。另外,當時八路軍的綜合素質不高也是事實,這不僅僅是裝備差的原因,還有就是新兵戰術素養和實戰經驗尤其是包括李雲龍等指揮官在內的攻城的經驗嚴重不足。畢竟從日本大掃蕩到李雲龍打平安縣城,不過三年左右的時間,獨立團從大掃蕩中突圍時僅剩下了不到半個團的兵力,也就是三四百人的樣子。而打平安縣城的時候,獨立團已經有8個營,近萬人了。擴充了30多倍。因此,獨立團人數雖然眾多,但實際攻城拔寨的能力並不強。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的要塞式防禦部署和他們寧死不降的“武士道”精神,也是攻打平安縣的一道嚴重的障礙,畢竟日本兵源極其有限,要想發揮每個人都最大戰鬥力,只能更多的憑藉堅固的防禦工事和更強大的寧死不降的決心。以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的騰衝--高黎貢山之戰來說,日本把騰衝打造的跟鐵桶一樣,地面碉堡群與地下通道群完美結合,讓遠征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價。最後藉助於噴火槍,遠征軍幾乎燒光了騰衝的每一座房子,才終於拿下了這個小縣城。而高黎貢山的爭奪戰則更加慘烈,憑藉著俯射的優勢加上永久的地下防禦工事,僅僅兩千餘日本兵就把十萬遠征軍擋在山下一個多月。若不是當地百姓指路,這個時間會更久。由此可見,平安縣城對獨立團來說它的防禦程度了。因此,戰後總部的參謀說平安縣城是重兵防禦,工事堅固,為他們的以後攻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並不誇張。

至於四周趕來增援的日軍,除了獨立團六連實際參與了阻擊之外,其他都是友軍在幫忙,獨立團並沒有分出多少兵力去參與阻擊。

可以說,獨立團憑藉著自己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強攻平安縣城,打下來的幾率其實遠沒有打不下來的幾率高。這個,還要多虧了二營長的意大利炮。李雲龍能用兩天的時間打下平安縣城來,已經是非常非常理想了。這個即使在總部看來,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因此,蔣委員長給李雲龍發獎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李霄鵬說:“最近幾輪比賽,我的意大利炮。。。”

李雲龍拍拍他的肩膀:“嗨,嗨,哥們,你走錯片場了!雖然咱倆都姓李,但這是我的場子!!二營長,你TND意大利炮呢?給老子拉上來!”


陌上雲白


在亮劍這部電視劇裡,平安城戰役算是一個高潮部分,那為何日軍僅僅800人,李雲龍有一萬餘人卻打了兩天呢?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當時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差距巨大,在歷史上,直到後來的解放戰爭,八路軍都是小米加步槍的水平,而日軍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就拿武器裝備遠高於八路軍的中央軍來說,在騰衝戰役中,日軍依靠有利條件給國軍造成的傷亡比例幾乎是一比十幾甚至是二十幾。另外真實歷史上的關家堖之戰中,我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兩萬餘人圍剿日軍的500餘人,最後還是讓部分日軍逃脫,這充分說明當時敵我雙方武器裝備的差距。


其二是日軍訓練有素,加強城內有大量的日偽軍,使得日軍的戰鬥力進一步加強。電視劇中也說了山本畢業於德國的慕尼黑軍事學院,且其麾下是軍官組成的特戰精英,武器裝備等都是最好的。這就是說山本及其部隊都是日軍尖刀中的尖刀,而李雲龍所部長期分散作戰,且還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民兵。在這種情況下能打贏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其三是八路軍缺乏城市攻堅作戰的經驗,而日軍坐守城牆,在地利上佔據了優勢,加上日軍在武器上大大領先於我八路軍,所以才讓李雲龍苦戰兩天才拿下平安城。


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如果放在現實中,一萬八路軍能否拿下城防堅固的平安城還是兩說。


天帝賴元和


別說是有堅固城牆和永久性城防工事的縣城,關家堖只有500鬼子,在倉促構築的臨時野戰工事的輔助下,二萬八路軍激戰二天都沒有打下來。東團堡戰鬥,八路軍一個主力團二千多人,攻打170個鬼子據守的據點,也是打了兩天兩夜,最後是用迫擊炮向據點裡發射大量的辣椒麵,把鬼子燻出來才打下來的,李雲龍部的老兵只有五六百人,其他基本上是新兵和地方民兵,基本沒有重武器,戰鬥力其實很低。

近代戰爭中,如果攻擊有堅固城防和重兵駐守的城市,肯定是需要強大的炮火輔助,裝甲部隊的突擊,步兵也必須配備利於巷戰,近戰的速射武器,便攜式直射炮火,比如美軍配備的衝鋒槍,散彈槍,火箭筒,無後座力炮,噴火器,催淚瓦斯等等,而我們的八路軍實在是太窮了,基本上就是使用步槍和少量的機槍和一點炸藥,主要依靠犧牲戰士的生命,去攻擊配備了堅固工事和強大火力的鬼子,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八路軍是不會主動打這樣的戰鬥的


狼的影子319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平安縣城裡邊有多少守軍?

平安縣城裡有日軍一個步兵中隊,一個日軍憲兵隊加上偽軍一個大隊。

日軍一箇中隊大約180人,一個憲兵隊大約200人。偽軍一個大隊大約1100人。也就是說平安縣城裡有1500人左右,當然偽軍的戰鬥力不強。這一支偽軍部隊最開始是國民黨的保安部隊,只能算是三流的部隊,日常也就負責維持社會治安,圍剿土匪而已。



平安縣城的城牆是明朝崇禎年間修築的,高四五丈,上邊有寬寬的馬道,磚塊是糯米汁拌灰漿砌成的,堅固無比。

城內的日軍又根據平安縣城的特點,在城牆上修築了防禦工事,這就進一步增加了攻堅的難度。



在李家坡之戰中,八路軍129師加上總部特務團,圍攻川崎大隊都傷亡慘重。最後還是靠李雲龍的辦法,先是土工掘進50米,然後用3600顆手榴彈教訓了這夥日本人。

然後是全團衝鋒,才最後解決了這幫日本兵。要知道取得這個成果的前提是程瞎子的772團傷亡過半,也消滅了川崎大隊幾百人的情況下才取得的勝利。

這個故事的原型是關家堖之戰,當時八路軍用了1萬多人圍攻日軍一個大隊,最終付出了2000多人的傷亡代價,也沒有能夠拿下這場戰役。在日軍援兵到達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出戰鬥。

按照國民黨中央軍和日軍交戰的辦法來看,只有具備五倍於日軍的情況下,才可以一戰。八路軍的裝備更差,所以攻打一個地方的難度就可想而知。



李雲龍能用兩天的時間攻下平安縣城,已經是創造了一個奇蹟。

古代的城市都分內城和外城,正常情況下外城邊還有護城河。只有突破了堅固的外城,才能攻入內城。只有拿下了內城,才算取得了勝利。

平安縣城的護城河早已乾枯,這為李雲龍攻城提供了不少方便。李雲龍部5000多人,把平安縣城圍得水洩不通,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

李雲龍親自指揮北城門的進攻,他命令用迫擊炮和機關槍壓制城上敵人的火力,由突擊隊員抱著炸藥包去炸燬城牆。

北城門首先被突破,城內的偽軍一鬨而散。獨立團和300多日軍展開了巷戰,拼刺刀和近戰構成了這場戰爭中最為殘酷和血腥的一幕。



最後山本的特戰隊被包圍在狹小的內城之中,山本特戰隊裝備精良,清一色的美式衝鋒槍,不管是點射還是連發,基本上都不浪費子彈,戰術素養極高。

雖然四面八方有丁偉的新一團和孔捷的新二團,再加上楚雲飛的358團,他們分別阻擊了日軍的一個聯隊。但日本的援軍還是無限逼近了平安縣城。


李雲龍為了減輕傷亡,儘快解決戰鬥,就下令用二營的意大利炮轟炸了拒絕投降的山本,當然秀琴也在轟炸中犧牲。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讓華北戰場的許多日軍被迫前來救援。後方的空虛給八路軍游擊隊和武工隊提供了不少的進攻機會,道路和據點很多都被破壞。因此日本援軍得到平安縣城被攻陷的消息後,就馬上撤退了。


新知傳習閣


李雲龍10000兵力攻打800日軍駐守的縣城,2天攻克,這不是故意低估八路軍戰鬥力,這是過於誇大八路軍戰鬥力的神劇劇情!

《孫子兵法》有云: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十則圍之,就是雙方戰鬥力相當的情況下,有十倍兵力就可以圍困攻堅。李雲龍雖然兵力是平安縣城日軍的十倍,但八路軍戰鬥力遠不如日軍,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軍事冒險!

如果此戰失敗,不僅獨立團番號會被撤銷,李雲龍也難逃軍事法庭審判甚至開除黨籍開除軍籍處分!

為什麼說一萬八路軍打八百日軍毫無勝算,是神劇劇情?

必須知道,平安格勒戰役,是小說家都梁虛構出來的,真實的抗戰歷史中,並不存在這樣一場戰鬥。

這就必須去研究一下抗日戰爭中的真實案例。

案例一:1940八路軍關家堖戰鬥

關家堖戰鬥,八路軍集合3個旅2個團共2萬人,對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進行圍殲,血戰2晝夜,殲敵200,自損2000人,只好放日軍離開。

這是日軍的極盛時期,八路軍集結最精銳的主戰部隊進行圍攻,也需要動用40倍兵力!

案例二:1945新四軍收復睢寧之戰

1945年4月,新四軍第三師趁敵人不備,集中11個團,1.4萬餘人,發起阜寧戰役此役,共斃傷俘偽軍2412人,攻克阜寧城及其外圍據點22處,收復國土280平方公里。

阜寧之戰,是沒有日軍做對手的,但這裡的偽軍2000多人,都是當初中央軍叛國投敵的,是偽軍中戰鬥力超強的一部。

案例三:1944遠征軍收復騰衝之戰

不談騰衝外圍戰役,具體在騰衝攻堅戰中,日軍是148聯隊(3000餘人),我軍則集中了3萬兵力,更有60多架轟炸機戰鬥機,還有數百門火炮。

如此兵力懸殊的戰鬥,國軍從兵力到裝備佔盡優勢,依舊打的很艱苦,最後戰死9000人,攻佔了一片廢墟的騰衝縣城。

案例四:1945八路軍收復靈丘之戰

1945年3月,晉察冀軍區圍攻靈丘地區日偽軍,相繼攻克三山鎮、北羅等二十多個據點,孤立了靈丘城。城裡日軍棄城而逃,六十餘名偽軍開城門投降,八路軍收復了雁北重鎮靈丘城。

直到抗戰末期,基本上只有國軍中最精銳的遠征軍和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主戰兵力可以以十倍兵力大量火炮助陣才能收復縣城,李雲龍這樣的二線部隊,火炮只有一門意大利炮,還只有兩發炮彈,要攻打縣城是不可能的!


歷史知事


1、平安城守軍很強悍;

別看只有八百來號日軍,但裡頭都是日本正規野戰軍,而且還有一部分山本的特種部隊,單位戰鬥力不李雲龍部能比的。



拉上幾千人,再加門二營長的意大利炮,平安城也不是說拿下就能拿下的。李雲龍部能2天破城,算是很成功的攻堅戰了。

2、八路軍量多而不精;

李雲龍的獨立團一下子拉出上萬人來,看規模很壯觀,但其實戰鬥力很一般。正規的八路軍還是原來那幾千人,其餘大部分都是縣大隊、區小隊,也就是俗稱的土八路。這些部隊,打仗全靠不要命。畢竟武器裝備太差了,基本都是土槍土炮,連像樣的軍裝都沒有。



3、日軍各處據點均來援軍;

平安城戰役真不是蓋的。劇中都說了,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了一鍋粥,連太原也來鬼子了,而且還是整個聯隊整個聯隊的支援。



不僅日本各處援軍增援平安,中國軍隊各部也相繼投入戰鬥。除了八路軍各部,晉綏軍、中央軍也都有部隊參與阻擊日本援軍的戰鬥。



正如楚團長說的:“不管是誰,我楚雲飛一定幫幫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