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為什麼會成為十三朝古都?

閣中論史


首先,從地理位置看,長安地處我國疆域的中心地區,是古代王朝居於中土“均統四方”的理想立都之地。如《長安志·京都》引《五經要義》所云:“王者受命創始建國,必居中土,所以總天地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也”。

其次,從氣候上來看,古代關中地區歷史上曾有過多次由寒冷期向溫暖期的變化。五六千年前到西周時期、春秋時代至西漢時期、隋唐時期,關中地區為溫暖溼潤的亞熱帶氣候。漢武帝時,長安附近的上林苑中,栽種者3600餘種名果異卉,其中有梅、柑橘、荔枝、枇杷等。

再次,我國古代王朝都城的建置,不僅需要地區自然生態適宜於人們生息的環境,而且,作為一代王朝的腹心地區和統治中心,還必須考慮地理上的安全。《通志·都邑序》載“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為固”。長安地區就具備著這種“山川以為固”的天然有利條件。長安地區被山帶河,“名山甲於天下”。它東瀕黃河,三面環山。

又次,長安地區水源豐富,河流縱橫,向有“八水繞長安”之稱。

所指八水,即涇、渭、灞、滻、灃、滈、澇、潏八條主要河流。此八水分別環繞於長安的四周,“長安之地,潏、滈經其南,涇、渭逵其後,灞、滻界其左,灃、潦(即澇河)合其右”。即南有潏、滈,北有涇、渭,東有灞、滻,西有灃、澇。這些環繞的河流,在農田灌溉、漕河運輸、城市引水、環境美化、小氣候調節等方面,都為古代王朝在此建都提供了有利條件。


古道犀風


長安,自周建都,秦漢隋直到唐末。歷經2000年,在中國各城市中獨一無二。所以有此榮耀。是長安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居中國腹地,南靠終南,東有函谷天塹,八水繞長安,據關中糧倉。可謂進退有度。所以是農耕時代,中國曆代王朝建都不二選擇。


稻香村裡人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6f10007d698008308d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