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敢罵皇帝的大臣有哪些,結局如何?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

在歷史上敢罵皇帝的大臣還真不少,其結局如何主要取決於三件事情:1、皇帝的心情好不好?2、皇帝是否強勢?3、有沒有人給雙方一個臺階?

下面以史為鑑舉三個例子。

一、皇帝心情好:周昌罵劉邦


周昌是劉邦的從龍之臣,自家哥哥都為劉邦戰死沙場。周昌也從一個卒史追隨劉邦,隨著劉邦職位的上升,一步步升職到管旗幟的職志、領兵的中尉、御史大夫、汾陰侯……

周昌這個人算是劉邦的鐵桿親信,而且為人堅忍剛強,敢於直言不諱。甚至連蕭何、曹參等人對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

我們來說說周昌是如何罵劉邦的。

有一次,周昌找劉邦去彙報工作,周昌壓根忘了當天是週末,劉邦已經準備休息了。結果周昌一進劉邦的寢宮,就看見劉邦正和戚夫人摟抱在一起準備為愛情而鼓掌

周昌一看到這一點情況,這還咋彙報工作,於是氣鼓鼓的回頭便走。這時候劉邦連忙放下戚夫人,緊趕慢趕追上了周昌。劉邦也是無賴,追就追,追上之後還縱身一躍騎在周昌的脖子,還故意問道周昌:“你看我是什麼樣的皇帝?

周昌本來就生氣,這一問就更生氣了,於是周昌挺直脖子,昂起頭大罵劉邦說:“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

劉邦聽了哈哈大笑,也沒有處罰周昌,而且以後對周昌更是敬佩甚至是敬畏了。

因為周昌是劉邦鐵桿,而且罵的也在理,所以罵完之後周昌依然過得很滋潤。

二、皇帝是否強勢:高澄罵元善見

南北朝時期,拓跋氏一手創建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的皇帝就是小皇帝元善見,整個朝政都掌控在權臣高歡手中。

過了幾年,高歡死了,高歡的兒子高澄繼續把控朝政,高澄年紀輕輕,又掌握大權。接下來的步驟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皇帝元善見有一次舉行宴會,結果高澄絲毫不給面子,舉起酒杯第一個帶頭喝酒,還跑到皇帝桌子旁邊給皇帝敬酒。皇帝很是生氣,說到:“自古以來沒有不亡國的,朕此生也沒有什麼辦法!”

高澄一聽你不但不喝酒,還胡說這些有的沒的,於是指著皇帝大罵:“朕,朕,狗腳朕!”還命令手下上來毆打皇帝一頓。

後來元善見打算挖地道,又被發現了,高澄領著士兵殺進宮裡,對著皇帝說:陛下,你為啥要造反?

皇帝:只聽過百姓造反、大臣造反的,啥時候聽過皇帝造反的?你要殺就殺,別廢話了。

高澄竟然聽到這話後和皇帝大喝一頓酒,然後就好了。。。

三、是否有臺階下:海瑞罵嘉靖

海瑞海鋼鋒可以說是歷史上罵皇帝罵的最有水平的一位了。

明代有文官罵皇帝的傳統,但是要說罵的最厲害的就是“治安疏“和”酒色財氣疏”兩道奏摺。

“治安疏”就是海瑞所寫,裡面把不上朝專門煉丹修仙的嘉靖皇帝罵的一無是處,甚至把民間所傳的“嘉靖嘉靖,家家乾淨”這樣的民謠都放上去了,以史為鑑貼一段治安疏出來大家看看:

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嘉靖讀完之後氣得要死,馬上就要派人整死海瑞了,這時候旁邊的太監(一說是首輔徐階)說:海瑞這個人又臭又硬的名聲在外,聽說他在上奏摺前就買好了棺材。恐怕這是等著做忠臣的名號呢。

嘉靖一想,也覺得這人不能殺,但是又看著煩,於是就把海瑞關進大牢不聞不問,直到嘉靖駕崩後,海瑞才得以重新出山。


上面就是三位罵了皇帝之後還能活的很滋潤的,其他罵了皇帝的人,大概率罵皇帝就是最後的發言了,那些逝去的已經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了。。。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全網閱讀過億的歷史博主,每天都有有趣 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歷史上敢罵皇帝的大臣很多,他們百分之九十都死於非命,約百分之一成功名留青史。罵皇帝是大逆不道的大罪,罪名是“大不敬”,論罪當誅九族!當然通常都是處死大臣本人,流放其家人;或者罷官流放,或者削爵成民;總而言之,按罪誅九族的極少,歷史上只有方孝孺因罵皇帝被誅了十族,且有人說是這清朝偽造的。

秦始皇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剛剛親政時就將他淫蕩的母親趙姬給囚禁在雍城中。不少大臣都來勸嬴政,要求秦王將太后釋放出來,並且要孝順太后,以成就秦王有孝道的美名。秦王政先後誅殺了27名來勸諫的大臣,最終齊人茅焦成功勸得秦王政釋放趙太后,茅焦本人也因此功成為博士之一。這件事中先後有27人因勸諫皇帝而死,但最終成就了茅焦先生。

歷史上最著名的諫臣就是唐朝的魏徵了,他因勸諫唐太皇李世民而名留青史。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過魏徵死後李世民曾將他的墳墓給挖了,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明朝時文官集團十分得勢,有專門的御史負責勸諫皇帝,這些御史經常罵皇帝。這些文臣喜歡死諫,也就是皇帝不聽他們的,他們就以死相逼,或者長跪不起,絕食自盡等。明朝的皇帝發明了一種刑法,也就是庭杖之刑,這種刑法就是皇帝對那些冒犯了他的大臣當眾亂棍打死。明朝不少御史都死於庭杖之刑下。不過海瑞算是幸運的,他把嘉靖皇帝罵得無地自容,卻好好的活著,還取得了海青天的美名。


大秦鐵鷹劍士


明朝東林黨簡直罵人罵出新高度,所以明朝後期太監權利那麼大,就是皇帝用來制衡東林黨的,居正之後,大明江山,在魏忠賢肩上。唯此人足夠霸蠻,能壓得住東林黨。一群知識分子在朝堂之上整天逼逼叨叨,還搞什麼黨爭,官員們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團。魏忠賢時期,明朝對關外後金還保持優勢,邊關很多有能力將領都是魏忠賢提拔,魏忠賢儘管個人品德敗壞,但在國家邊防問題上確是很重大局,沒有魏忠賢,恐怕還真沒有熊廷弼、袁崇煥等人的戰績


瘦瘦秋


王吉是漢朝的一位言官,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言官制度是從漢朝開始的,到元朝廢止。王吉敢於直諫,當時漢昭帝駕崩,劉賀繼位,但是新帝貪圖玩樂,不理朝政,王吉多次諫言。最後,劉賀因為淫亂被廢,屬下臣子都被株連,只有王吉因為多次諫言才包住一條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