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和米飯,哪個更好吃呢?

無聊芒果


麵食也很好吃,但是小編我對米飯總有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剛到北方上大學時,和北方室友一塊兒去吃飯,對著一票打飯窗口難以抉擇,正糾結著吃什麼好,這位北方姑娘呼哧呼哧端來一碗麵。

我驚訝:“不是說吃飯嗎?”

“對呀,正吃著呢。”

“這也不是飯啊。”

“怎麼不是飯了,就是我的午飯啊。”

......

在北方人眼裡,只要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就是“飯”,他們讓你幫忙帶一份飯,很可能是一份涼拌餃子、加蛋加腸的烤冷麵、或者蘸醬的小黃瓜。而對於南方人來說,飯=米飯,餐桌上正統的主食必須是它,水稻經過脫殼再加工,得到潔白的小米粒兒,加適量水蒸熟了,就是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粒粒飽滿晶瑩又軟糯。水的量也得注意,多了煮成了粥,少了蒸出來磕牙,那也都不是完美的米飯了。

在中國,素有“南米北面”的說法,稻米與小麥,亙古以來便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兩大主角。南方人作為副食早點的包子饅頭和麵條,北方人卻一視同仁,通通都認作是主食,個個能頂飽。在北方待久了,和室友每天尋思著整點啥吃的時候,我也逐漸接受了北方的這個包容的“飯”的含義。

北方室友對於我們南方人一年365天每天都吃米飯的行為表示詫異,在她看來,麵食花樣多,口感更豐富,而白米似乎只有那一種形式,單一又無趣。殊不知,南方人佔領中國八大菜系中的七大塊兒,精心烹調的各盤菜餚,都只是為了能讓你多吃幾碗飯。清代詩人袁枚曾嘲笑過富貴人家說:“講菜不講飯,逐末忘本,真為可笑。”對於吃米飯長大的南方人來說,風吹稻花香兩岸,種水稻的那片土地就是故鄉,米飯就是治癒人生的良藥。


01 文明:稻米的上下九千年

不過,南米北面也並非涇渭。自古代大運河的開鑿,南北互通起,南方的米食北傳,大米也逐漸成為北方人的主食之一。甚至黑遼吉平原上的肥沃黑土地將稻米的品質提拔得更優秀。

但論吃水稻的歷史,那還是以南方為起點。中國的稻作起源向來說法不一,雲貴高原說和華南說出現最早,但後續研究中又陸續在其他地方發現了早起稻作的古蹟,於是學者開始傾向於中國稻作起源於長江中的觀點,並認為中國稻作至少有八九千年的歷史。

中國古代文明是依靠慄、麥、稻三大糧食作物支撐的農業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稻米的地位、作用及其文化影響在不斷提高。我國用佔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有一半的中國人以稻米為主食。中華文明幾千年持續不衰,生生不息,與其內容豐富的稻作文化有密切關係。


02 食趣:生米煮成熟飯的100種方式

不同於上文提到的北方人的固有印象,在南方,一粒米的吃法可不止一種。勤勞又聰明的南方人善於將這珍貴的原料打造成一個個美味又多變的食物:炸爆米花、壓米花糖、炒米、釀米酒、打磨成米粉......

因為米在南方人的飲食文化中一直處於C位,而中國人又特別會吃,在長期撰飲,又講究物盡其用的原則下,我們的老祖宗經過幾千年的琢磨,對米的各種特性瞭然於胸,想著法子開發了各種吃法,再一代代地流傳下來,後人不斷繼承和改進,這才讓米呈現出並不單一的食物形式。

五彩飯是雲南布依族的傳統美食,每年三月初三或者清明時節,當地人便篩選上等糯米,採集紫蕃藤、黃花、楓葉、紅藍(紅絲線),將其搗碎浸泡出液,分別拌著糯米,使其上色,然後合而蒸之,不僅色彩斑斕,而且味道香純,象徵生活美好。將其送給親友,用來祝願對方長命百歲、五穀豐登、生活幸福。

五色糯米飯稱五色飯,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飯,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是布依族、壯家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食品。

菠蘿飯是水果與飯食的完美結合,為充分利用菠蘿的營養價值和健胃消食、補脾止瀉的功效,人們發明了將菠蘿與稻米一同蒸制的吃法。當清甜的菠蘿邂逅香甜的米飯,二者間便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菠蘿的粗纖維不再礪口,因其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被破壞,有過敏史的人群亦可食用,而作為主食的稻米也浸透了水果的濃香,別具一番風味。

菠蘿飯,又叫鳳梨飯,是以菠蘿、米飯等食材製成的一道美食。菠蘿內含維生素A、B、C,鈣、磷、鉀等礦物質,脂肪,蛋白質等。


03 米中之“最”

粳米:最滋補

蒸米飯用的普通大米就是粳米。清代的食物藥學著作《食鑑本草》認為,粳米可補脾胃、養五臟、壯力氣。用粳米熬成的粥,有“世間第一補”之稱,最上一層的粥油能夠補液填精,最適宜病人、產婦和老人食用。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黑米:最補血

黑米屬糯米類,可藥、食兼用,有“藥米”之稱,多吃黑米,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心血管系統的保健和兒童骨骼、大腦的發育,並可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復。


糙米:最排毒

碾磨帶殼的稻米,去除粗糠外殼,保留胚芽和內皮,這樣的米就是糙米。糙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堪稱胃腸蠕動的加速器,多吃糙米,不僅有助於治療胃病、便秘、痔瘡等疾病,還能降低膽固醇,減少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幾率。

糯米:最補氣

糯米又叫江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宜中氣。對多汗、血虛、脾虛、體虛、盜汗、肺結核、神經衰弱等症狀有較好的食療效果。但性沾滯,難於消化,故一次不可食用過多。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你這個問題真是有針對性,確切的說饅頭 米飯都好吃,都是必不可少的主食,至於哪個好吃根本就是無法辯解的,首先 北方是小麥產地,人們從小到大都以麵食為主,自然會認為饅頭好吃,而南方是水稻的量產地,人們從小就以米飯為主食,所以說這個問題是有針對性的,謝謝關注,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