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學校的老師有必要考教師編制並且到公立學校任教嗎?

瓦良格


既然從事教育行業,就非常有必要考公立學校編制。

本人公立學校工作十五年後停薪留職去過三所私立學校,任中層和校領導。就自己體會與大家分享。

1.待遇:同城而言,公立學校待遇肯定高過私立學校。待遇不僅僅是工資,還包括三險一金和節假日福利。私立學校往往沒有或者最低標準。

2.個人發展:私立學校幾乎沒有培訓和過渡期。報到後馬上開展工作,不可能讓你去慢慢的學。勝任就留,不勝任就走路。公立學校則有個學習和過渡期。

3.人情世故:公立學校基本上同事一輩子,同事之間人情味較濃,互邦互助。而私立學校都是過客,相互虛以委蛇居多。並且私立學校特別再意員工交往,認為拉邦結派威脅學校管理。

4.心情:公立學校氛圍寬鬆,私立學校相對壓抑些。


行者無疆初心在


我曾到過私校做過幾年老師,後來一直在公立學校任教,我談談一些體會。

私立學校的老師是否有必要進入體制內,這就見仁見智了。

我見過不少私校老師去考公校,也有公校老師跳進了私校。

說句心裡話,據我接觸過的公校老師到私校,絕大部分都後悔了。

私校老師最大的問題是:壓力大,不穩定。

私校一般都搞末位淘汰制,沒兩把刷子的人很難站得住腳。

幾年前,珠三角私校的老師收入挺可觀的。現在公校老師工資待遇逐漸提升了,和私校老師的收入差距並不大。

所以,私校老師收入的優勢不明顯。

從長遠來看,40歲以上的人,還是在體制內好些。畢竟,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適宜太奔波。

私校老師的失業風險比較大,有時候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就會炒魷魚。

公校老師的招聘一般在35歲以內,如果想考教師編制,就要提前備考了。

也許,體制內有更多的弊病,比如講關係,大鍋飯,排資論輩,缺少活力等等。而私立學校可以憑本事掙錢,按能力晉升。

私校和公校都各有利弊。最關鍵的是,私校能辦多久還是未知數。很多私校說倒就倒了,老師捲起鋪蓋又要重新找工作。

私校老師手停就口停,退休後是沒有退休金的。

除非私校老師收入,超過公校老師一倍以上,否則沒有可比性。

總之,有機會考編制,還是去考吧。別等超齡了再後悔,晚了。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關注!


小李滔滔


我在私立學校帶了四年,剛開始去的時候,學校招了50多個老師,最後30個培訓上崗,在這四年間,大家基本上都考上正式編制或公務員,私立學校真的壓力太大了,每天時時刻刻跟著學生,吃飯看著,早操跟著,晚上查宿舍,我作為一個物理老師,早自習一個沒有,但是每天必須早起簽到,晚上查完宿舍,校長還把所有班主任招在一起開會,每次開完會,你就會覺得想死的心都有,暑期還得招生,我把我們這所有的地方全部走遍了,每天晚上開總結會,總結有意向的,每天早上開會,說說你的計劃,後來實在受不了了,找了個理由辭職了,辭職後一年考上編制,相對輕鬆些,我覺得私立學校考不考編制,取決於這個私立學校好不好吧,我們這的私立學校是壓力太大了,所以大家都考走了,但是還是有一批又一批的剛畢業的年輕人進來,但是又不斷的考走,一直這樣循環往復……


懂你平凡


2016年9月,我辭職後回到家,縣裡恰好有所民辦學校在招聘老師,帶著簡歷想去投簡歷試試。

投簡歷的辦公室在學校的主樓上,很簡陋,很隨便的幾張桌子,桌子好像是那種廢料木頭做成的,絲毫沒有那種辦公室的感覺。接收簡歷的小姐姐很胖,滿臉橫肉,濃妝豔抹,見到我們一起投簡歷的,好像視而不見,只是跟另一個人在不停地說話,直到另一個人走了,她從剛才活潑的談話突然變換到一種頤指氣使的語氣:“你們進來吧,留一份簡歷,交五百塊錢,拿著收據到時候來兌換。”自始至終,她的眼皮沒有抬頭看老師們一眼。

這是對這所學校的第一印象。

面試很順利,並沒有什麼信任教師培訓,開學之前被任命為班主任,而我覺得這是很悲傷的一個職位。

而在軍訓過程中,一個剛畢業的小夥兒就因為表現突出,被領導甚為賞識。

我們再說回班主任工作。我並不覺得這份工作有多麼累或者繁瑣,算起來,陪學生深夜去醫院看病就有三次,而每次到家都十點以後,這是班主任應盡的職責。

但是,每個學生的際遇卻是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班裡的孩子大多是單親,要麼是留守兒童,有時候他們做錯事訓過頭了,我又會內疚。班裡有個學生,調皮之程度曠世罕見。見過他父母幾次,能感覺出來他父母對他很寵愛,畢竟是男孩子,又是家裡的獨苗兒。之所以經常見他父母就是因為他調皮不聽話。之前從沒發覺,一年後,這個學生被勸退,而我從他同村的同學口中得知,這個學生的父母早已離婚……

班裡其他學生的問題並不少見,在青春叛逆期,任何瘋狂的舉動都能用叛逆期來解釋嗎?早戀、欺凌、群架、自殘……學校為了保住生源,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家長很少在學生身邊,即使有了這些事情,老師跟他們溝通,家長也會說在忙……

民辦學校的老師一部分來自編制內老師,一部分是學校自聘的老師,這所學校的老師不論公辦還是自聘,很少有善其身的,甚至會覺得骯髒。

教我們班數學的老師是編制內的,一次期中考試,我在上晨讀,她突然把我喊出來,問我能不能上一節數學晨讀,作為班主任我覺得很好,就讓給她上。期中考試後我們班的數學成績遙遙領先,而此時洩題的風言風語也傳到我的耳朵裡。我叫我們班兩個比較誠實的孩子到辦公室問話,果不其然,數學老師提前讓他們把題做了好多遍。雖然感到氣憤,但也無能為力。

之前我說過,軍訓的時候,一個剛畢業的小夥得到領導的賞識,後來被提拔為什麼主任。他是比較癲狂的那種人。有一次晚上查寢,至今我都想不起是什麼原因,他讓我們班一個男生宿舍的八個人穿著褲衩站到走廊裡,都熄燈好長時間了,他一巴掌一巴掌地打我的學生,我真想上去踹死他,就那一晚上我覺得那不是在教育學生,那是在無緣無故體罰……

民辦學校也是學校,而現在卻成了某些人的搖錢樹,成了某些有汙點的人再發之路,成了胡搞亂搞的場所。《紅樓夢》裡柳湘蓮說賈府門口的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而這所學校呢?老師如此,學生何堪?

最後擊敗我的是校醫性侵一名女學生,而校領導卻拒絕認錯,拒絕賠償,態度惡劣……

終於再也找不到在此任教的理由。

有一次,我問我弟弟:你覺得我們學校的老師怎麼樣?

弟弟:沒有半點書生氣,男的一身酒氣,女的一身俗氣。

他只是見了幾個而已,自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有時候窺一斑可知全豹。


塔克拉瑪干的饋贈


編者按: 私立學校是2002年前後開始興起的,國家提倡社會力量集資辦學,鼓勵民辦教育發展,當時,私立學校的工資是公立學校工資的兩三倍,吸引了公立學校一部分教學骨幹和優秀的代課老師。那麼,私立學校的教師有必要考編制老師嗎?



現在我們來說一說,理一理。

一、老牌私立學校教師

1、老牌私立學校也就是2002年前後建成的學校,這些學校的教師構成是這樣的。一部分是當時公立學校的教學骨幹或名師,另一部分是公立學校的優秀代課老師,教師質量槓槓的。

2、當時,私立學校工資高公立學校很多,這些人是奔著高工資去的,這些人大部分成了私立學校的主力軍,有中層領導,有教研組長等等。

3、名師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給招生帶來了很大優勢,這正是學校老闆想要的。



二、新牌私立學校教師

1、新牌私立學校是近幾年建成的,規模大,資源配置高,大多是大城市的教育集團的分校,或是本地名校的校中校,堪稱貴族學校。

2、這些學校的教師構成是這樣的。一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二是退休的名師或骨幹教師。

3、他們的工資是公立學校無法比的,我們這裡地級市的國際學校,教師年薪六萬起步到十二萬不等,當然要求比較高,主科教師必須是一本以上學歷。


三、哪些教師需要考編制呢

1、老牌學校的新教師,剛畢業沒幾年,工資也沒多大優勢,又苦又累的,有知識、有學歷,現在又有了教學經驗,考編制有把握,何樂而不為呢?

2、新牌學校不能適應的新教師,壓力大,節奏快,不是沒能力,而是適應不了這樣的“監獄”般的生活,鍛鍊了兩三年,也該考編制試試。

3、那當年由公立到私立學校的名師過骨幹能考編制嗎?按說能,只要條件符合就行,不過,他們的年齡早過了30或35歲了。

4、前兩年,這些教師在開兩會期間,總是上訪,最後和政府達成意見,走個形式考個試,把這些人又恢復編制了,教齡又都算上了。

5、他們有他們的理由,可能是三險一金沒領上,但沒銷戶,錢呢?

好了,考不考是你的權利,權衡利弊後做個選擇。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願你事業有成,一路順風。


瓦良格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不同主要在這幾點:

1.工資、社保公積金

私人學校的教師工資大多實行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社保公積金不能保證,崗位競爭也更加激烈,會激發教師工作動力;公立學校教師的工作普遍不高且漲幅較低,社保公積金等福利是一定有的,折算成金額,前期兩者不相上下,中後期私立學校會更高。

2.學校環境、工作氛圍

私立學校的質量參差不齊,因為帶有盈利性質,所以功利性會更強,教師除了教育質量要求,還有其他要求,如招生、補習等;公立學校相對穩定,不是一潭死水,但是也沒有多少激情

3.工作能力培養

私立學校工作任務繁重,但是更能提升工作能力,施展才華,有勞有得;公立學校按部就班,規規矩矩,久而久之,趨於平淡

4.私人時間

教師職業都是需要付出私人時間的,但是相比而言,私立學校教師個人空間會更少。


如果你現在在私立學校,不妨分析一下現在學校與公立學校的優劣勢,哪一點對你來說更加重要,每個人的標準都是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定位才更加重要。


一起考教師


答案:沒有必要。

原因:

一般情況下,同一個地區的私立學校教師工資比公立學校的高。

其次,一般能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家庭條件好,學生素質不會太差,除掉極少的暴發戶家庭學生。

再者,私立學校一般在城市中心或是縣中心,教師生活水平更高,交通便利。

最後,現在很多公立學校教師也沒有編制,以後沒有編制是趨勢,所以都是當老師,沒必要揪著編制。認真教學,真心對待學生,和有編制一樣穩定。

以上個人建議。覺得不妥就去考編制也無妨。


凱米思琪老師


私立學校的老師有沒有必要考教師編制並且到公立學校任教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在我國的傳統思想中,當教師最好還是有編制的好一點。能夠成為在編教師不僅僅滿足我們的面子心理,也是對自己今後生活的保障。

對於私立學校和正式在編教師之間的選擇,筆者認為也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如果有能力考教師編制,那就儘自己的努力去考;如果不想考或者考不上,那也別太強求。

如果城市水平較高,其實在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的工作性質差不多,能夠得到的工資福利待遇也是差不多的,而且在大城市私立學校教師與公立學校教師之間的差距很小,對於前途發展也是差不多的。

當然,如果城市水平較低,就像在縣級以下中小學中,筆者還是建議去考教師編制。當前學校管理中,在縣級以下學校中,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之間教師待遇的差距還是不小的,而且私立學校的長遠發展也很難保證,對自己今後的長遠發展及職業的長久性都很難保證。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教育、體制內、農村問題答疑。

東愛雨小公


我也是公立學校,年薪大概八萬,一星期11節課,我們這邊大部分同齡人在私立學校的,工資都差很多,很累,而且是單休,因為是寄宿制,私立學校是不允許去考公立的,只能偷偷進行,所以說,想考公立,更難


蹄子416


作為一名曾在教育隊伍裡呆過的一員,絕對有權回答這個問你。

有沒有必要,這個關鍵是看個人的,大家都知道,私立學校錢多,這個是很多教師選擇的原因,但是壓力也大,當然也有壓力不大的;公立學校錢少,但是穩定,這個穩定是很多教師追求的。就看你自己傾向於哪個了,哪個就是必要的。

拿筆者自身為例,更傾向於公立學校,原因如下:

第一、穩定

沒錯,首先看中的是穩定,女性在擇業的時候,穩定幾乎是首選,這個是太多的原因造就的,例如:年齡大了,實在是經不起闖蕩了,沒有當初的激情;家庭因素,有孩子的捆綁,似乎再也不能像當初那樣隨心所欲了,重心難免不被家庭分擔一些;還有就是需要穩定的收入,承擔不起中年失業沒收入的日子,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相信,這些原因足夠說明穩定的重要性了。

第二、社會的認可度。

不要說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畢竟人活在世上就是希望得到認可的。要是和別人說:自己是公立還是私立的教師,相信聽眾的反映是不一樣的,如果有幸能夠重點學校,那聽眾的感覺更不一樣。有了社會的認可度,個人的職業滿足感和自信心也是可以得到提升的,就算是想做一個誰也叫不動的老幹部,但是在單位了還是需要有基本的存在感的。

第三、女性可能會偏向穩定。

男教師的話,就不想評論了,但是女性的話,還是選擇穩定的公立學校好些,雖說錢少,但女性不需要賺錢養家了,要的只是經濟獨立,其他的原因不分析,大家都懂的。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題主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