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有一檔央視節目,在20多年的時間裡,它播出時讓電視購物變得毫無生趣,讓保健品的促銷變得一文不值,為老年人的電視節目清單保留一寸淨土,這個節目的名字叫做《海峽兩岸》。


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爸媽


近五年,在各個社交網絡上,有一個問題持續存在,那就是: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這個問題一出來,廣大群眾紛紛表示,這個節目對老年,有著神奇的魔力!


有人說,這個節目有邪術,自己的爸爸有時候看著看著睡著了,一換臺馬上就醒。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有的人說,自己老爺子說去住院不是問題,看不到《海峽兩岸》才是問題。


除了爸爸,姑父姨夫都是這檔節目的忠實粉絲。


單說爸爸愛看引來了媽媽的不服,她們表示《海峽兩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娛樂節目好看多了


《海峽兩岸》到底是個什麼節目


《海峽兩岸》已經持續播出22年了,作為一檔電視節目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1996年2月3日,《海峽兩岸》前身——《海峽兩岸關係論壇》在中央電視臺開播,每週一期,每期20分鐘。


1998《海峽兩岸關係論壇》更名為《海峽兩岸》,1999年《海峽兩岸》從由1周1期擴版為1周5期,週一至週五播出,每期15分鐘。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2002年9月2日,CCTV-4改版,《海峽兩岸》由原來每期15分鐘增加到25分鐘,分《熱點掃描》和《熱點透視》兩大部分。


2003年5月8日,《海峽兩岸》再次擴版,由週一至週五播出擴展為週一至週日全周打通播出,播出時長為每天20分鐘。


2006年1月30日,《海峽兩岸》每期節目的播出時長再次增加為30分鐘。


夢桐、李峰、徐春妮、柴璐都曾經主持過這檔節目,現在的主持人是李紅和桑晨。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主持人桑晨



有人為了女主持才看節目


作為偏向政治軍事的節目,印象中這類節目的主持人都是很嚴肅,不苟言笑的,像這樣: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主持人李紅


但是他們私下,卻非常活潑。

節目上端莊,節目下活潑。工作生活都這麼優秀,為什麼卻有人把李紅的工作稱為陪“老人聊天”?


原來《海峽兩岸》的收視率主要以老人為主,他們想要了解臺灣和大陸之間的時事都會收看李紅的節目。所以李紅的工作也經常被戲稱為“陪老人聊時事”。


作為《海峽兩岸》的女主持人,單單好看可不行。李紅是吉林省吉林人,畢業於吉林大學文學院新聞專業,專業知識豐富,能夠在國際形勢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在節目中收放自如。


可以說是“才貌雙全”。

有人為了局座才看節目


有人為了看美女,有人可是為了看嘉賓。


《海峽兩岸》最有名的嘉賓就是曾經發表過“霧霾防導彈”的“忽悠局局長”張召忠。


“霧霾防導彈”的言論是在2014年2月20日,張召忠在《海峽兩岸》上稱霧霾是對美國激光武器的最好防禦,當PM2.5到四百、到五百、到六百的時候,激光武器根本穿透不了霧霾。張召忠也會和李紅一起預測國際形勢,而且有時候預測的很準。因此很多網友也戲稱,他們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類似言論在得到宣傳後,張召忠便得到了一個“忽悠局局長”的外號,被人戲稱為局座。其實張召忠語言幽默,能將非常專業的裝備知識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描述出來,讓對軍事一知半解的人能夠更好的理解。同時因為他風趣的語言也拉近了和觀眾的的距離,讓《海峽兩岸》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局座張召忠


通過這個節目,張召忠也變成了“網紅”,成了年輕人的表情包。現在局座也已經出書了,還參加了很多綜藝節目。


別的電視臺不讓播的節目

除了局座的幽默,主播的漂亮。《海峽兩岸》的節目內容,也是真的夠勁,每期的標題就說明了一切: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但是這個節目不僅僅會關注臺灣地區的政治,也會關注臺灣地區的社會新聞,給觀眾帶來一個真實的臺灣。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海峽兩岸》?


讓老年人有歸屬感的節目


收看這個節目的觀眾很多都是關心臺灣的老一輩人,他們心中對祖國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們非常希望臺灣能夠早日迴歸。從1996到2018,《海峽兩岸》歷經22年,他們一直在等待著兩岸統一。時間在變,不變的是這顆愛國的心。每天打開電視,在空蕩蕩的房間,等待著這個快成了“連續劇”的時政節目,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每晚八點,吃過晚飯的我們,能否放下我們的手機,關上我們的電腦,坐在他們的身邊,和他們一起打開電視,看看《海峽兩岸》,聽聽屬於他們那時候的故事。畢竟無論是國家還是親人,都需要我們的陪伴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