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英國人,在中國海關掌權近50年,還準確預言了中國的未來……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155年前的11月30日,清政府做出了一項人事任命:大清海關“一把手”換人。


這看上去只是清朝官場上時時都在發生的一件平常事,但是……


上任的是一個年僅28歲的老外。其實他在這個位置已經“代理”了兩年多,如今接到的是正式“委任狀”。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個老外,在中國海關“頭把交椅”上,一坐就是半個世紀,官至一品大員!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晚清半世紀發生的幾乎每一樁大事,他都經歷甚至參與過。


經歷豐富到這種程度的在華外國人,遍覽史林,只此一人,堪稱傳奇。


他就是英國人羅伯特·赫德(Robert·Hart)。


他為何能在當時中國官場取得巨大成功?他在中國留下了怎樣的印記?而親歷晚清大事小情的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國的當時和未來呢?

文|黃俊峰 蔡文博(瞭望智庫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機會總青睞有準備的人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清朝戰敗,被迫簽署了《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五個沿海城市通商。

英國人以為,通了商,本國的商品就能傾銷到中國了。然而,中國沒人買英國貨。

英政府認為,這是由於中國市場沒有完全打開。

為了進一步開拓對華貿易,他們開始從本國大學畢業生中招募人才,培養對華外交人員。

一個剛剛拿到碩士學位的英國年輕人敏銳地意識到:機會來了!

開始打開國門的中國,發展前景廣闊,是個施展抱負的好地方。

這個人就是羅伯特·赫德。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中國第二任海關總稅務司——赫德

赫德生於英國北愛爾蘭的小商人之家,家裡有八個孩子。作為長子,為減輕家中經濟負擔,他勤奮學習,每年都能獲得獎學金。

大學畢業時,他的成績位列第一,獲得了留校攻讀碩士的機會。

畢業後,他被校方推薦到英國外交部,並獲得免試錄取的資格。

1854年夏,赫德離開英國,到達當時英國領事館所在地,香港。

赫德很清楚:入鄉就要隨俗——這裡是中國,要想在此幹出一番事業,必須會說漢語和了解中國的世情。

他下苦功學習漢語,專門聘請漢語教師,練習寫漢字。

此外,赫德不滿足於只是會說,他還請教師講中國古文,學習《孟子》等儒家經典著作,同時走街串巷,深入人群,瞭解風土人情。

單是學習這些,赫德就花了三年多的時間。

也正因如此,漢語流利的赫德得以擔任英國大使館翻譯官,多次陪同英國大使與清朝官員會晤,常常引經據典,之乎者也,令人稱奇。

清朝官員一看,這個外國小夥不得了,我們老祖宗的東西他也懂。

廣東巡撫勞崇光就對他格外看好。

後來,恭親王奕訢曾向咸豐皇帝推薦赫德:雖系外國人,察其性情,尚屬馴順,語言亦多近理。

2

28歲當上海關最高長官

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再次戰敗,被逼著簽了《天津條約》。

其中有條款為:清朝在通商各口建立海關,只能邀請英國人幫辦稅務。

清朝按照條約在各通商口岸設立海關,同時在上海設置了海關的“一把手”——總稅務司,統轄各口岸。

當時的廣東海關(粵海關)由於管理混亂和貪汙腐敗,關稅收入銳減。

勞崇光想到了英國領事館那位優秀的青年——赫德,於是邀請他加入廣東海關。

24歲的赫德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拋棄五年多的外交官生涯,加入廣東海關,成為一名清政府官員。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當時的粵海關

赫德確實有才。

在他任期內,學習引進當時中國運營最好的上海海關的管理模式,對廣東海關進行了徹底整改。

廣東海關由此扭轉頹勢,收入逐年增長。

而太平天國與清政府的爭鬥,又讓年輕的赫德“意外”地登上了權力的高峰。

清政府為剿滅太平天國運動,委任當時的總稅務司李泰國擬訂條約,向英國購買了一支艦隊,但李泰國在條約中把艦隊指揮權給了英國。

這讓清政府大為不滿,恭親王因此“解僱”了李泰國。

而在廣東海關成績不俗的赫德,藉機上位,成為新的總稅務司,時年28歲。

3

清政府被賣了還幫著數錢

總稅務司官雖大,工作卻不好做。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日益腐朽,各項制度名存實亡,海關收入日趨減少,可謂是個巨型爛攤子。

新官上任三把火,赫德引進了英國整套管理經驗,創立新的會計制度、統計制度,僱傭高素質人才,一些部門主管人員達到(英國)博士、碩士級別。

清朝官員的俸祿很低,主要收入都是依靠職權濫取於民,因而存在很多“吃、拿、卡、要”的官場陋習。

赫德採用西方公務員薪金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待遇。但嚴禁額外收受賄賂,加上嚴格的考核制度,數十年裡很少發生舞弊行為。現代歷史學家稱海關為晚清政府最廉潔的部門。

赫德主管後,海關稅收從1861年的496萬兩,上升到了1871年的1120萬兩,至1887年更是達到2050萬兩。

清政府用增加的海關稅收做了很多事:

為鎮壓國內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提供了資金,解了燃眉之急;

招募了洋槍隊,直接用於對抗農民軍;

為洋務運動提供了部分資金(如江南製造局的常年經費是上海海關的二成稅收, 馬尾船政局每月由閩海關撥款5萬兩)。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晚清洋務運動的標誌之一——江南製造局

幫了清政府這麼多大忙,赫德一下成為大功臣,官運自然亨通,一路高升到正一品。

晚清在華任職的洋人雖多,但做到正一品高位的,僅此一人。

但是,赫德真的在幫中國嗎?

絕大多數來華的外國人,想的都是儘快在中國撈一筆。這種人,清政府官員再傻也能看得出來。

赫德和他們不一樣,他知道大英帝國的長期利益所在。

清王朝獲取表面增長的海關收入,但卻失去了更深遠的權益,諸如海關、市場、商業等。

在他的控制下,各地海關對洋貨、洋商、洋輪大開綠燈,方便它們拓展貿易,傾銷商品(包括鴉片)佔領中國市場。

赫德寫給英國外交部的信中直言:“我留任總稅務司,環境將會加強我,外交部可以倚賴我的合作,促進英國的利益……請特別指示新公使與我真誠共事。”

愚昧的清朝看不透,搞丟了真正的利益卻渾然不知,反而將赫德奉為上賓,給他加官進爵。

4

不平等條約“專業戶”

除了當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也不忘自己外交官的“老本行”,常常利用自身影響插手清政府的外交事務。

清政府與列強談判,想找一個既懂外語又瞭解國際形勢,還有清朝官員身份的人當“中介”。

符合條件的,貌似只有赫德。

在華多年經歷,讓赫德清楚地瞭解清政府簽約風格,也摸準了清朝談判的籌碼和底線。

早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朝與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其他都好商量,唯獨“公使駐京”一項,咸豐皇帝無論如何不願接受。

國與國之間,在首都設使館互派公使本是近代國際關係的常態,也是西方國家的慣例,英、法也覺得再正常不過了。

但咸豐帝則認為:蠻夷之人與天朝上國平起平坐,有損大清威嚴。他打算以“全免關稅”為代價,換取列強同意廢去這項條款。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天津條約》的簽訂

這次談判,讓赫德明白了——清政府最重視的是所謂的“大國尊嚴”,關稅這種實利反而算不了什麼。

中法戰爭後,法國向清政府索要2.5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赫德知道,賠款和割地在清朝的掌權者看來,是有損天朝尊嚴的恥辱,不會輕易答應。

所以在談判中,赫德勸說法國談判代表放棄眼前賠款利益,通過開闢通商口岸、降低關稅,謀求長遠的特權和利益。

所以,條約內容變成了:

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

中國西南邊界開闢兩個通商口岸,進出雲南、廣西通商稅降低;

日後中國修築鐵路,向法國人商辦。

其中,在雲南和廣西所開的通商口岸直接打開了中國西南的大門。

辛酉政變後上位的慈禧,急著顯示自己的威嚴。

而赫德的這次談判,既不割地又不賠款,保留了顏面還結束了對外戰爭,自然贏得了“老佛爺”的喜歡,被賜予頂戴花翎並雙龍二等第一寶星。(注:清代雙龍寶星勳章,分級頒授,按規制總稅務司應得二等第二寶星,赫德獲二等第一寶星可見殊榮。)

赫德一生參與或在幕後策劃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章程、合同等達60項,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不平等條約“專業戶”。

5

五十年不倒,此人有一套

近半個世紀,赫德在總稅務司的位子上穩如泰山。

他駕馭權術的手段很有一套!

為鞏固職位,赫德暗中施加手段架空海關監督機構,重洋輕華、內洋外華,在機構中大量安插親友,搞裙帶關係。

赫德的弟弟赫政在海關任職三十多年,妻弟裴式楷曾擔任海關“二把手”副總稅務司,兒子赫承先在弱冠之年就成為他的秘書,侄子梅樂和後來繼任了總稅務司的職位……

同時,跟自己“不對付”的人,赫德也是要踢出局的。

葛雷森曾是他的下屬兼得力助手,後來因指責赫德在幫助清朝購買軍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被赫德認為是 “腳踩兩條船” ,棄之不用。

遭遇危機時,赫德也能充分施展權謀,轉危為機。

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賠款日本2億兩白銀。

清政府一時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俄、法兩國同意借款,條件是總稅務司改由俄國人、法國人擔任,換下在位的英國人。

赫德眼看職位不保,內外奔波,最後促成了英、德借款,附加條件就是總稅務司繼續由英國人來當,成功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當然,這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還有另一個男人的默默支持。

此人就是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金登幹。

金登幹依靠自己職位的便利,總能得到歐洲各國對華政策的情報,再詳細報告給赫德。

兩人長期用電報互通信息。為保證這些機密不致洩露,赫德家裡只僱用不識字的人作為僕人。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老年赫德

正是利用這些信息,赫德才能未雨綢繆,一次次化險為夷。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帝倉皇西逃。

這竟然成為赫德擴張權力的契機。

當時,慈禧急於挽回與列強的關係,提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赫德在為總理衙門所擬的庚子賠款協議書中,以賠款之由,趁機把22個年稅收達四五百萬兩的內地關口劃歸海關稅務司統管。

此後,赫德把海關的勢力範圍深入到了中國內地,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

6

準確預言了一百年後的中國

權力再大,也奈何不了歲月。赫德老年時疾病纏身,多次回英國養病。

1911年,赫德在英國去世,終年77歲,仍掛著總稅務司頭銜。

英國政府封他為男爵,晚清政府追封其為“太子太保”。

後世的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西方的歷史學家贊他促進了中國海關事業的現代化,中國人應該感謝他;

但實際上,他對中國主權的把持和對利益的盜取,這種以侵犯主權為代價的現代化不是中國人想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赫德曾寫過一本書《這些從秦國來———中國問題論集》。

他寫書時,北京正值義和團運動高潮,“扶清滅洋”四起,外國使館區經常遭到攻擊。赫德曾被圍困多日,險些喪命。

赫德一生見過太多對洋人卑躬屈膝的清朝官員,他沒想到中國人居然會群起反抗,而且竟如此有力!

有感於此,他在書中寫下:

中國將會有很長時期的掙扎,還會做錯很多的事情和遭受極大的災難,但或遲或早,這個國家將會以健康的、強大的、經驗老到的姿態呈現於世界……2000年的中國將大大不同於1900年的中國!

事實證明,這句話說得倒是很對。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北京時代華語為庫叔提供20本《柔軟的力量》贈予熱心讀者。強硬和強勢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柔軟亦可以戰勝一切。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这个英国人,在中国海关掌权近50年,还准确预言了中国的未来……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編務:黃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