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枯井奇緣

本文內容轉自網絡,如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謝謝!

故事:枯井奇緣


在山東鄒平一帶的山脈中,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在小山附近的一個村裡,有戶姓王的人家,父母早早去世了,只留下兩兄弟相依度日,哥哥叫阿孝,弟弟叫阿恩。別看阿孝只比阿恩大兩歲,可長兄為父,阿孝處處疼愛著自己的弟弟,而弟弟阿恩卻從小嬌縱慣了,不但好吃懶做,而且常常胡作非為,惹是生非。

為此阿孝沒少教育阿恩,對阿恩管束得越來越嚴,沒想到,阿恩卻因此記恨哥哥。

一天下午,太陽落山了,阿孝和阿恩從山上收工回來。路過一口枯井時,阿恩對阿孝說道:“ 哥,我聽見枯井裡好像有說話的聲音。”阿孝信以為真,就到枯井旁張望,沒想到阿恩從背後一把將他推進了枯井裡。

阿孝落進枯井後在井底喊道:“弟弟,別開玩笑了,快找繩子把我拉上去!”沒想到阿恩卻說:“哼,想得美,你就在裡面好好待著吧!”阿恩一邊說著,一邊將一塊大石頭扔進井裡。

原來阿恩一直嫌哥哥管他管得太嚴,使他不能與那些狐朋狗友為所欲為,今天把哥哥推下井,他終於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阿恩回到家後,把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都席捲一空,然後就離開了家鄉。

也許是阿孝命不該絕,井底有攤軟泥,上面落滿了枯葉,阿孝被阿恩推到井裡後彷彿落到了棉花堆上,而阿恩扔下的那塊大石頭也沒有砸中阿孝。一開始阿孝認為阿恩只是生自己的氣,過一會兒就會回來救他,可是井口已經繁星閃爍了,還沒見阿恩來救他,於是阿孝喊了幾聲,希望有人能聽到,救他出來。可是這時天都黑了,人們都已回家了,根本沒人能聽見他的聲音。

阿孝在井底迷迷糊糊地待到半夜,正當他昏昏欲睡的時候,忽然聽到井裡有說話的聲音。阿孝側耳傾聽,隱隱聽到有個聲音說道:“ 離這裡往東約五里半有一棵大松樹,松樹下有一汪泉水,上面蓋了塊金板,掀開金板後,就可以打井以解這裡的旱災……”

這時又聽另一個聲音說道:“ 喂,小聲點,這事要讓玉帝聽見了,非怪罪我們洩露天機不可。”阿孝還聽到兩人小聲議論城裡李員外的女兒得了重病的事,要治好這種病除非……

第二天天亮後,人們路過井邊時,聽到阿孝的呼救聲,把他救了上來。阿孝按井裡聽來的消息,往東邊走,趕到離那口井五里半的地方,在一棵大松樹下挖了起來,果然挖出了一塊金板,掀開金板,泉眼就出現了。

這下可好了,因為時下正逢大旱,附近所有的泉眼都乾枯了,有了這汪新泉,百姓們的吃水問題就解決了。

阿孝把泉眼上面的金板賣了,然後用賣金板所得的錢做了修橋、鋪路和濟貧等善事,阿孝一下成了附近聞名的大善人。

這天,阿孝進城去尋找阿恩,因為自從阿恩走了以後,阿孝經常掛念他。結果弟弟沒找到,阿孝卻看到了城裡的李員外為給女兒治病貼出的告示。告示上說李員外的女兒得了一種怪病,尋遍了城裡的名醫都沒治好。

李員外看著女兒的病情一天天地加重,傷痛欲絕,不得不貼出告示,尋求能治好女兒怪病的人。告示上稱,誰能治好李員外女兒的病,李員外就把家裡的一半田產相贈。另外,若是年輕男子治好他女兒的病,就把女兒嫁給這年輕人;若是年老的男子,就讓女兒認其為乾爹,日後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給他養老送終。

阿孝把告示揭了,來到李員外家。阿孝對李員外說他能治好李小姐的病。說完阿孝讓李員外帶他來到李家後花園,在一棵大榆樹旁,阿孝停了下來,只見大榆樹的背陰處有一片長得像烏紗帽般大小的木耳。阿孝將木耳採了下來,熬好後讓李小姐服下。

李小姐喝下這藥後,病很快就痊癒了。李員外沒有食言,把他如花似玉的女兒嫁給了阿孝,並陪嫁過來一半的田產。

再說阿恩把家產捲走之後,在外面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很快就山窮水盡了。這時,他聽說哥哥娶了李員外的女兒為妻,成了當地的富戶,於是阿恩就灰頭土臉地趕回家,向哥哥認錯。阿孝並沒有怪罪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對他好。

沒想到阿恩本性不改,他回家只是想要一筆錢。可家中雖有萬貫家產,阿孝卻管得很嚴,阿恩只好另想他法。

當阿恩得知哥哥能輕而易舉地發財,而且還娶上美貌的嬌妻,是因為掉進枯井知道了天機,於是阿恩決定也要到枯井裡遊歷一番,說不定有比哥哥更好的運氣。

阿恩在腰上繫了根繩子,將自己放入了那口枯井。阿恩在枯井底洋洋得意地坐著,等著好運的到來。

到了夜裡,井裡果真傳來了說話的聲音:“ 有人洩露了天機,玉帝要怪罪我們了,看來我們在這裡是待不下去了。”

接著又聽到另一個聲音說道:“ 不能白白便宜了這人。現在井裡來了一個人,應該就是上次那個偷聽我們說話的人,沒想到他又回來了,難道還想聽到更多的天機嗎?既然這樣,我們就把他的頭給擰下來!”

阿恩一聽,知道說話的人誤會他了,趕緊大喊道:“神仙爺爺,上次那個人不是我,那是我哥哥,我叫王恩!”

“真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阿恩聽到黑暗中傳來譏笑的聲音,接著兩團黑影從井中飛走了。他正感到詫異的時候,只見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封住了井口。

第二天,人們發現枯井不見了,原來的地方變成了一座小山。更讓人奇怪的是,每當夜裡有人路過這座小山的時候,總能隱隱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說的好像是“ 我忘恩,我忘恩”。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這座山叫作“ 忘恩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