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過程中 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二手房的交易過程是比新房複雜的,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二手房交易都是通過中介來完成的。那麼,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哪些情況可以追究中介的責任呢?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 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情況一、故意隱瞞房屋弊端

帶購房者看房是房屋中介的一項重要義務,但在聯繫不上出賣人,或者承租人不看房等特殊情況下,中介常會帶領購買人查看其他類似房屋作為替代,這時買賣雙方可能就會對房屋的裝修、使用狀況、周邊環境等問題產生爭議,影響合同順利履行。此外,部分中介機構為了促成交易,隱瞞待售房屋的不利條件,如二手房房屋飲用水質不合格、水電僅為臨時的等,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買賣雙方就可以追究其責任。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 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情況二、審查不到位

中介在一定程度上負有審查房屋真實權利人的義務,包括核實登記權人與出賣人是否是同一人,以及詢問清楚權人的婚姻狀況,要求共有權人作出同意出售承諾等。但是,有些中介機構未盡到對房屋權屬的審查義務,導致買賣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出現障礙或者無法履行的,買賣雙方可追究其責任。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 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情況三、沒有履行提醒、告知義務

二手房買賣合同多為格式文本,只有價款金額、付款時間及方式、違約責任等主要內容,此外還有不少細節需要房屋買賣雙方協商確定,這時中介就有義務進行提醒和告知。部分中介機構或經紀人經驗不足,對相關事項未盡提示義務,導致雙方未進行充分協商,或未將雙方口頭達成的一致性意見載入合同,交易未能完成,買賣雙方就可以追究其責任。

情況四、沒有提示特殊二手房的交易風險

除普通商品房外,法律對於經濟適用房、央產房、軍產房、小產權房、農村房屋等特殊性質房屋的交易有著規定。部分中介公司審查不嚴,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給買賣雙方帶來損失,買賣雙方可追究其責任。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 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情況五、簽訂陰陽合同

有一些中介機構為了以較低的稅金吸引買賣雙方,製造出總價較低的網籤合同,便慫恿買賣雙方簽訂陰陽合同,這就給國家稅收造成了巨大損失,一旦被問責,買賣雙方可追究中介責任。

情況六、虛構社保

在二手房交易時,少數中介機構為不具備購房資格的人開具虛假社保證明,這不但違反了法律規定,也使得買賣雙方所簽訂的合同可能被法院確認為無效,因此買賣雙方同樣可追究中介責任。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 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以上6種情況購房者一定要多加註意,在買房過程中,儘量不要讓這些情況發生,一旦出現這些問題,購房者一定要追究中介的責任,維護好自己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