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洛陽的“絲綢之路起點”一直得不到官方承認?

聿楓


我國早在1994年就將“絲綢之路的中國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錄,但是由於兩漢的都城分別在西安、洛陽,進而衍生出絲綢之路起點之爭。

2006年,絲綢之路的聯合申遺項目進入實質性準備階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國家文物局共同提出:絲綢之路中國段始於公元前後的中國漢代東西兩京(洛陽、長安)。

換言之,官方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淡化了西安、洛陽兩地的起點之爭。

最終,世界遺產名錄收錄了絲綢之路的33處遺址,其中有22處在中國境內,包括:河南4處、陝西7處、甘肅5處、新疆6處。由此可見,官方的態度是既承認西安,也承認洛陽的地位,誰也不用說服誰。

這些爭論背後的主導因素主要是地方利益,而不是城市為求歷史客觀事實的正名。

事實上,“絲綢之路”這個概念自1877年被德國人李希霍芬(Ferdinand yon Richthofen)創造以來,就一直存在諸多誤解。例如,耶魯大學歷史教授韓森(Valerie Hansen)在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絲綢之路新史)這樣說道:絲綢之路這個詞語,暗示著正歐洲與中國之間存在“一條單一的、清晰的、可通行的路線”。

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通往羅馬的單一路線,人們自然會想象這條路線必然存在起點。

但是,歷史上絲綢之路並不是單一通路,而是由各種跨越山地、河流的小路組成的網絡體系。如果貿易與文化是以網絡的形式傳播的,那麼絲綢之路就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總而言之,西安、洛陽的起點之爭對於歷史事實而言並無意義。


HuiNanHistory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本人有幸看到了一個新聞。韓國人認為他們才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果然得到了洛陽人的真傳呀!


哈哈哈!開個玩笑!

九十年代,洛陽在定鼎門前發現了幾處駱駝腳印,以此為依據,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絲綢之路起點”,並開始四處造勢。本人當時很有幸的看到了滑稽的一幕:洛陽人開著汽車,敲鑼打鼓,在西安街頭遊行。當時人們都覺得很詫異? 心想:一:你們是想推翻教科書嗎?二:洛陽在中國版圖的哪一塊?沒聽說過!是不是想抱大腿?

當時西安人民的防範意識並不強,完全沒有當一回事,但是在洛陽卻炒翻了天。

洛陽開始大肆炒作,並在媒體及網絡上到處宣揚,持續的給大家洗腦!並於2006年,在洛陽舉行萬人簽名活動,蹭絲路申遺的熱點,真所謂“一哭二鬧三上吊”。俗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在絲綢之路申遺的時候帶上了洛陽,多一個城市上榜也是一件好事情,我當時非常理解!

由於洛陽鬧得很厲害,當時的名稱叫做“起始段一天山廊道路網”。但是大會中間突然停止,代表團臨時更正名稱為“長安一天山廊道路網”,得到了聯合國大會成員的一致稱讚,順利通過!

這個時候的洛陽在幹嘛?說起來很搞笑!

洛陽在龍門石窟早早就立起了“起始段一天山廊道路網”“龍門世界遺產”的石碑。上千網民舉著橫幅,拿著鞭炮,以及大鼓等準備慶祝!

當大會順利通過消息傳來時,洛陽人不是在慶祝這一歷史性的偉大時刻,而是將鞭炮扔進河裡,集體悲傷!從這個時候就能看出,洛陽人的心眼兒實在是小,又不是沒有你的景點入圍,為什麼要這樣?

從此以後,在任何正式媒體,以及各種大型活動中,都沒有了洛陽的名字。

玻璃心呀,玻璃心!非常容易碎!

有人在網上發言“既然我們不是起點,那麼定鼎門前的那幾個駱駝腳印怎麼解釋?”

有洛陽當地老者回答說“說明古代動物園的駱駝跑出來過,本來就不是我們的,你們非得要去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還有人評論說“我是洛陽的,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我們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有人寫詩曰:聞洛陽未入絲綢之路有感

洛陽何故失東隅,一片赤心冷卻無。

西安敦煌皆登高,洛陽悠悠無茱萸。



大唐神都


洛陽根本就不是起點,為什麼官方要承認你 ?誤國誤民 ?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820b93979f72c9278385815e2fc00b8\

丶滿山猴子我腚最紅


我就喜歡回答這些打臉地域黑的問題

看看這些人的嘴臉,到底是誰偷了誰的起點!

上硬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截圖

稍微有些英語常識的都看的懂吧,明文絲路起點長安,洛陽

注意,絲路申遺的時間段是漢至唐,那些說絲路狹義指西漢絲路的可以洗洗睡了,那些說北京開封的也可以洗洗睡了

注意,絲路申遺起點的地點是漢至唐的中國都城,那些說什麼揚州,南陽,甚至韓國日本的也可以洗洗睡了

如果鐵證如山還不能讓地域黑們的悠悠之口閉嘴,那麼看看權威人士怎麼說



國家文物局局長原話

絲路申遺早已成功,洛陽稱為絲路運河雙遺址城市,真不知道打了誰的臉

洛陽絲路遺址三處

隋唐洛陽定鼎門遺址,充分肯定了洛陽作為隋唐時期都城之一在絲路中的意義

漢魏洛陽古城遺址,更是唯一一個整城入遺的一處,更說明了洛陽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時期絲路起點的價值

漢函谷關遺址,自漢至唐中國東部商品西出的必經之路

看看誰在歪曲,誰在捏造,誰在吃獨食!



拿史實講證據


關於洛陽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一直得不到官方的承認,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可以進行反駁


洛陽是中華名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且河洛地區被稱之為土地肥沃,適宜居住的地方,自古到今都有大量的居民生活在此地。絲綢之路是連接中華文明和世界各地文明的路,是文化以及經濟等交流的重要通道。

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天地之中,洛陽正是處於這個位置,是十三朝古都,更是古代文明遺址和文明遺產的集聚地。

洛陽從夏商周時期就開始有最初的發展,是古文明的起點之一,絲綢之路只是一個代表詞,更重要的是洛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古代,周朝,就有了商業活動,而且是慢慢的在發展起來,利用洛陽的區位因素進行貿易。洛陽是重要的起點,然後運輸到世界各地。


笑搞


洛陽是絲綢之路當之無愧起點。

前兩年有專家論證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哪裡,結果西安、洛陽兩城還為此落下了心結。我要說,絲綢之路的起點當之無愧的是洛陽。為啥?要說絲綢之路,得說絲綢在哪?是在長安,還是在洛陽?恐怕洛陽的絲綢不會少於長安。

東漢的首都是洛陽,到了隋朝,隋煬帝修了貫通東西南北的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天下漕(水)運的中心,天下輻輳之地,全國的稅賦都匯聚於此。西京長安是政治中心,東都洛陽是經濟中心,其關係有點像現在的北京和上海。

隋煬帝時有一次在洛陽宮應天門外大擺馬戲,讓各少數民族的首長來看,他把每一棵樹都裹上絲綢,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呀。並且,洛陽的糧食儲存也很多。隋末,李密和王世充在洛陽打仗,李密佔領糧倉,一下收了幾十萬軍隊。當時,用籃子在洛河淘米,洛河成為白河,河底一片雪白。

隋唐關中發生饑荒的時候,皇帝還要帶著大臣,大臣帶著妻妾老小來洛陽“就食”。當年玄奘要去天竺取經,打了個報告給朝廷,朝廷不許。為啥?隋末唐初人口銳減,限制人口出國。結果遇上關中饑荒,朝廷讓長安群眾出城就食,玄奘這才跑出來。

隋唐在山東(潼關以東)用兵,如對東北,洛陽都是大本營、基地,貯存巨量的錢、絲綢、糧食。

武則天長住神都,史書說因她在長安殺人太多,其實是要避開長安的那些舊勳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洛陽物質極大豐富,是真正的花花世界,你說,則天她老人家不知道哪個地好嗎?

在古代,大運河是個什麼概念,簡言之,漕運就好比現在的高速公路,人力畜力的運力是有限的,所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雖然有些誇張,但這是實實在在的基礎建設。雖然史書說死了很多人,但到現在還在用著。


元和拾一年


京杭大運河和絲綢之路兩個文化遺產城市。

在中國只有一家。

並且是唯一的雙遺產城市,這個你沒法否認呀。



行者視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8, "file_sign": "e303869e1733e0b2f43163b9d0a43184\

北道主i


長安和洛陽之爭由來已久。尤其是“絲綢之路”概念的提出者——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第一卷中說:“河南府通往中亞,並向西延伸至羅馬的商路,在羅馬帝國時代已經形成,中國的絲綢沿著這條商路到達羅馬,因此可以稱為絲綢之路。”他認為洛陽是起點。但最終官方話語體系裡還是認同了長安。

主要還是看長安與洛陽,在陸上絲綢之路成型當中的權重和作用。

1、從時間跨度來看,陸上絲綢之路興盛主要是在漢唐兩個朝代。張騫通西域是在西漢武帝朝,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是在西漢宣帝朝。這兩個舉措,前者的作用是“鑿空”,使中原王朝的力量大規模進入西域;後者的作用是“固有”,使西域正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東漢也在經營西域上下了不少功夫,如班超父子的偉績就在此時,但東漢的西域政策是對西漢的繼承。因此就“絲綢之路”這個宏觀概念而言,以長安為中心的西漢,高於以洛陽為中心的東漢。唐朝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武則天短暫將政治中心遷往洛陽之外,大唐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始終都是長安。長安是“絲綢之路”的孕育者。

2、從空間跨度來看,無論走陸上絲綢之路的哪條線,其最終的彙總地,始終也是長安。無論是外國使節,商團還是僧侶,他們帶著駝隊,攜帶貨物和經書,經過一系列烽燧,碉堡,交換各種度牒、關防文件,過安西四鎮,穿河西走廊,最終都是要在長安落腳的。在那裡,他們接受皇帝的召見,在東西市買賣貨品,在長安的酒肆裡觀看歌舞。長安又是一個集散地和分發點,商人們在這裡休整,再將貨物販賣到洛陽、營州、揚州、成都等當時的大都市。洛陽是長安的一個重要的輻射點,但本身的作用,沒有長安那麼重要。這是從西向東的情況。那麼從東向西呢?日本遣唐使來華,最終的目的地,同樣是長安,而不是洛陽。

3、從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的共同話語體系來看,提到“絲綢之路起點”一詞,大多數人想到的也是長安。這已經是某種約定俗成。

4、關於絲綢之路的起點,很多城市都在爭論。有說是長安的,有說是洛陽的,有說是營州的,有說是連雲港的,有說是揚州的,甚至還有人說是日本的奈良也是絲綢之路起點。這個應該主要是基於經濟利益。“絲綢之路起點”,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是重要的文化加分項,並能夠轉化為大量經濟收益——尤其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無論相關城市如何宣傳,

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同意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原為“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文化遺產申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這裡面明確了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


安西都護府


先說說絲綢之路。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而絲綢之路的起點,並不是貨物的起運點,而是全國各地的貨物,先彙集到長安,然後再由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西域過來的貨物一樣,先到長安,再分發到全國,跟現代的國際機場差不多。只不過當時的集散中心只有一個,而現在的國際機場數量比較多而已。

那麼洛陽為什麼會介入絲綢之路起點爭奪勒?

洛陽最初是以絲綢之路東起點作為切入口,蹭絲綢之路的熱點。只求參加絲綢申遺,背後有媒體運作,也有地方百姓舉牌,為的就是利益發展。

當洛陽蹭遺成功之後,就為所欲為了,開始由東起點,開始變成起點了,最後又變成唯一的起點了。

這當然就說不過去了,如果按照洛陽的套路往東都是起點,你讓揚州等更東部的城市怎麼辦,按照這個套路,日本也想參上一腳,比如日本奈良,則提出,絲綢之路的最東起點在他們那裡。

不過在最終在申遺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審絲路以漢代長安為起點,並將申遺名稱改為長安到天山廊道

這樣,這場鬧劇才算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