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因俄烏衝突,不與普京會晤,美國會再次制裁俄羅斯嗎?

夢裡青山1


看美國總統特朗普這節奏,或許想捏拿普京一把,或許藉此事件別有目的。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挑釁的目的之一基本達到——他就是要攪黃在G20峰會上的“特普會”。常言說,哭鬧的孩子有奶吃。烏克蘭這次通過刻赤海峽軍艦挑釁事件,本就是瞅準了G20峰會前5天這個寸點,鬧得滿世界風雨,不情自虐自己,把俄羅斯也拿下水捲入“衝突”中,給美國或西方國家搭梯子找到藉口。反過來講,這情節好似事先謀劃好似的,這“碰磁”的套路這麼熟悉,是否是一場事先策劃好的陰謀?只等俄羅斯上套往裡鑽,正中對方下懷。



當然,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2014年烏俄克里米亞軍事衝突以來,4年來雙方都憋著一口惡氣,尤其是今年5月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島端的橋一修好,開始攔截檢查刻赤海峽過往的商船,烏克蘭的咽喉都被捏住了,烏克蘭憋足了氣在等,要出這口惡氣,是遲早的事,正好趕上G20峰會這個節點。不過,事情往往瞬息萬變,說不定過上一天,特朗普又會轉變態度與普京會面。

美國會制裁俄羅斯嗎?特朗普開出的與普京會面的條件是:釋放烏克蘭被扣押的船隻和人員。普京會答應嗎?不會。因為這既是普京個人的強硬的行事風格,也與這幾年來俄美宿怨有關。4年來,由於克里米亞事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前堵後截實施經濟制裁,該用的手段幾乎用盡了,現在美國有點黔驢技窮了。現在就剩下軍事的直接對抗了,但這是把雙刃劍,也會傷了美國自己。所以,時間是最好的化解劑,過一段時間,刻赤海峽事件涼涼了,“特普會”有可能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合舉行。烏克蘭終將是美國嵌制俄羅斯的一枚地緣棋子,它既吃不上面包,也喝不上牛奶,夾在大國中間受盡夾板氣。


書中有毒


大概率會制裁俄羅斯。此前,國內很多人一邊倒地認為刻赤海峽危機是波羅申科為了競選而製造的挑釁。但是,在與烏克蘭一線的朋友聯繫後,發現俄羅斯在亞速海真的是欺人太甚,甚至可以說是海盜行徑

從今年年初開始,俄羅斯邊檢部隊對在亞速海的烏克蘭和第三國商船實行登檢和扣押,平均一艘船要“檢查”7-10天。烏克蘭和土耳其等國船主往往要賄賂邊檢部隊,才能得到“儘快放行”。這種赤裸裸的海盜行徑,讓烏克蘭亞速海的兩個重要的糧食和鋼鐵出口港,馬裡烏波爾和貝爾德揚斯克損失慘重。對於經濟高度依賴糧食出口的烏克蘭來說,等於是掐斷了生命線。烏克蘭經濟2018年好不容易有所好轉,這下子又完蛋了。

上圖兩個黃色箭頭就是烏克蘭的兩個重要港口的航線。俄羅斯在紅圈部分設置了“海盜區”,可以清晰地看到紅圈已經畫到了烏克蘭的領海以內。

最讓人震驚的是,俄船甚至闖入烏克蘭的12公里領海內“檢查”,注意,這裡的領海,不是被佔的克里米亞,而是指烏克蘭的亞速海沿岸。這等於完全困死了烏克蘭的亞速海沿岸地區。

上圖可見,綠色的船隻全部是來自俄羅斯方向,烏克蘭的兩個港口已經沒有船隻進出。


這種行為意味著俄羅斯要最終完全蠶食整個亞速海和烏克蘭東部地區,並且慢慢將黑海變成俄羅斯的內湖。而這是西方所不能接受的。

29日,特朗普在飛往阿根廷途中,讀完刻赤海峽事件報告後,立即發推特取消與普京在G20上的會晤。很多歐洲政要也向歐盟發表壓力,呼籲對俄羅斯的海盜行徑進行新的制裁。


萊茵的黃金


美國製裁俄羅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死豬不怕開水燙,進一步制裁也就那樣了。普京也無所謂了。反正50步笑100步,不管是50步還是100步都是一樣。但是隻要有誰敢主動挑釁俄羅斯的人,普京說了導彈就對準誰!




唐唐博雅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經說了:已經有這麼多對俄製裁了,俄羅斯還會在乎什麼新的制裁嗎?

自從2014年以來,美國以人權、干涉美國大選、入侵烏克蘭、干涉敘利亞、毒殺前俄羅斯間諜等等理由,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技術、金融制裁。制裁之多,媒體已經懶得報道了。

蝨子多了不癢

俄羅斯在一再遭受制裁打擊之後,已經對制裁出現了“免疫”。一方面俄羅斯已經開始習慣了在制裁之下的生活和發展;另一方面,俄羅斯也主動調整適應了西方的制裁。最近一年來,俄羅斯全部拋售了俄羅斯手頭的美債,確保全面回收外匯,以防美國在“進一步”制裁中可能凍結俄羅斯的國有資產。另一方面,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大力推廣去美元化貿易,以降低制裁帶來的影響。

對於俄羅斯來說,制裁不好過;但是已經沒什麼了不起的了。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除了對俄羅斯發起經濟、技術制裁,實在沒有其它可以有效打壓俄羅斯的手段。北約不願意在軍事上和俄羅斯直接發生衝突,也正因此北約至今不敢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請求,以免置北約於無路可退的境地。

不管不行,管又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軍事上不能採取行動,經濟上無法制造有效壓力。

美國真的是不想管烏克蘭這點破事!


七號臺


美國極有可能會因為俄烏衝突制裁俄羅斯。問題是:類似的制裁會有效果嗎?


(圖:美國國會大廈大廳)

俄烏海上衝突已經發酵了好幾天,有網友根據種種跡象斷言——是波羅申科為挽回選情頹勢而鋌而走險。本人覺得草率下結論為時尚早。很明顯,普京與俄羅斯的行事風格、08格魯吉亞前例就擺在那裡,波羅申科有本事登上烏克蘭總統寶座,政治家起碼的素養應該具備,沒有人在背後撐腰,沒有強大的外力推動,他一個賣巧克力的敢去擄俄羅斯虎鬚?我個人認為美國政客、軍方、軍火商均有可能推波助瀾,以求火中取栗。

(圖: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第一,美國眾議院的民主黨人有可能發起制裁動議,而參議院那些共和黨建制派參議員亦有可能放行。

且不管事件動因如何,既然已有情況發生,必定會有人趁火打劫。就拿美國來說,反俄代表著政治立場正確,民主黨人中期選舉過後重新控制了眾議院多數席次,並且從奧巴馬執政一慣以圍堵、削弱俄羅斯為己任,此時剛剛坐熱眾議院椅子,能不趁機搞點事讓特朗普難堪,順便刷一刷民主黨的存在感?

所以眾議院針對俄烏海上衝突提交制裁議案,反正我本人絲毫不覺得意外。反觀參議院的那幫共和黨老派議員們,出於習慣性的政治立場,以及對總統特朗普不守規矩的警告,也很有可能會對眾議院制裁俄羅斯的提案放行。哪怕只有部分共和黨參議員投贊成票,加上民主黨議員的票數,參議院表決通過制裁提案有很大的幾率。

(圖:美國國會大廈內部)

第二,特朗普突然宣佈取消特普會,是為了撇清自己;假如國會兩院通過制裁提案,估計特朗普會簽署施行。

假如制裁俄羅斯提議遞交到白宮辦公桌上,總統特朗普將會怎樣處理?眼下通俄門調查日漸深入,特別檢察官米勒頻頻出招,鬧得特朗普有些狼狽,特朗普甚至惱火地於近日發推文,指責米勒是在搞政治迫害。

在這種微妙的形式下,特朗普權衡利弊取消G20峰會跟普京的會面,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避嫌。通俄門無疑是特朗普的痛腳,如果美國國會通過了制裁俄羅斯提議,特朗普就算再百般不情願,到頭來還是可能簽署實行,以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洗刷通俄嫌疑。

(圖:兄弟咱們可要挺住哇)

這樣一來,美國可不就再次制裁俄羅斯了嗎?

第三,美俄關係存在根深蒂固的結構性矛盾,卻不影響普京與特朗的相互欣賞和默契,所謂信任是一種滑稽的好感。

然而,美國進一步制裁俄羅斯是一回事,能收到多大的實際效果卻是另一回事。正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所說:已經制裁了這麼多次,俄羅斯還會在乎什麼新的制裁嗎?

自從克里米亞危機以來,美國對俄羅斯發動的制裁前後總有幾十輪了吧?俄羅斯遭制裁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咬牙挺了過去,開句玩笑,目前俄羅斯已經習慣了被制裁,對制裁產生了免疫力。再多一些不疼不癢的制裁,傷不到俄羅斯幾根皮毛。

美俄關係存在根深蒂固的結構性矛盾,甚至可以追溯到美蘇全球冷戰時期,美國國內也一直有人對俄羅斯不感冒。相當詭異的是現任總統特朗普,卻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欣賞有佳:極少有人會尊重軟弱,那些敵對國家能聽得懂的語言,是毫不動搖的信念和支撐這種信念的軍事力量。上述語句出自特朗普所著《我們值得擁有的美國》,與其認為他是在描繪美國,倒不如說是在形容普京。

(圖:咱倆找機會聊天太不容易了!)

大家還記得不久前特朗普跟普京默契地相視一笑麼?對此我曾引用電視劇《潛伏》中的臺詞——信任是一種滑稽的好感。此話反過來說也一樣。

別急,特普聯袂上演的相互欣賞與默契的戲碼,應該還會有後續劇情。


回馬一腔



特朗普不想與普京交惡,但隨著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事件在美國的發酵與升級,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特朗普不得不取消12月1日與普京的會晤,但這還沒完,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反應還不滿意,美媒爆出了他打算在莫斯科建造特朗普大廈,並打算將大廈裡的一套價值3.47億元人民幣的豪宅贈送給普京的猛料,“通俄門”事件再次熱炒起來,其目的就是施壓他對俄羅斯強硬起來。對此,特朗普發推作出了回應:我沒有參與莫斯科的這個建築項目,只是想了想。他這樣的回應同樣不能令人滿意,最終,特朗普為了給“通俄門”事件降溫,與俄羅斯的瓜葛劃清界限,只能再次對俄羅斯出擊,阿根廷G20峰會結束後,美國將以俄烏刻赤海峽衝突為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特朗普宣佈取消與普京12月1日的會晤後,馬上開始了馬太效應,率先跟進的是歐盟。路透社30日報道稱,參加G20峰會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阿根廷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軍艦使用武力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歐洲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說:“因此我確信歐盟將在12月延長對俄羅斯的制裁。”

12月13至14日,圖斯克將主持歐盟領導人峰會,為了懲罰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中使用武力的行為,屆時歐盟將宣佈對俄羅斯國防、能源與銀行業的制裁延長一年。

對俄製裁一年並不是專門針對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出臺的制裁,是俄羅斯出兵實際控制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導致武裝衝突不斷,造成烏克蘭的二次分裂,歐盟為了懲罰俄羅斯,於2014年起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一直延期制裁,沒有取消的任何跡象(普及一下:美國製裁俄羅斯,是因為俄羅斯佔領了克里米亞;歐盟制裁俄羅斯,是因為俄羅斯出兵實際控制了烏東頓巴斯地區,造成烏克蘭的二次分裂,儘管俄羅斯死活也不承認介入頓巴斯局勢)。

通過美國的態度傳導,歐盟立馬行動起來,延長對俄羅斯的制裁,給西方樹立了榜樣,在這樣的壓力下,德國、法國再堅持不要制裁俄羅斯的立場就顯得不合時宜,大有俄奸的嫌疑,從而受到西方反俄勢力的指責、抨擊,因此,德國、法國極有可能在特朗普、歐盟採取行動後,改變主意,轉而支持奧地利、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歐盟成員國制裁俄羅斯的要求,專門出臺針對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對俄羅斯的制裁。風向標是12月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將與普京的會晤,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將成為會談的主要議題之一,如果默克爾在會談中態度強硬,聲色俱厲,那麼,德國將會帶頭推動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

阿根廷G20峰會結束後,如果俄羅斯不顧西方的呼籲,還沒釋放扣押著的烏克蘭船隻與船員,美國將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同時,歐盟也極有可能在12月中旬的歐盟領導人峰會出臺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

最近脫歐的英國會緊跟美國的立場與做法,在美國、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後,也會出臺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11月29日,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克利姆金舉行電話交談,重申英國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的侵略,克里米亞及其水域是烏克蘭的一部分。傑里米·亨特要求俄羅斯必須立即釋放24名被拘留的烏克蘭士兵,並緩和局勢。

因為俄烏刻赤海峽衝突,西方再次“圍攻”俄羅斯,目的就像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羅伯特·帕拉迪諾所講的,就是“孤立俄羅斯”。分裂的歐盟、撕裂的美歐將因為俄羅斯再次團結起來。


飛狼


制裁是一定會有的,面也一定要見的!


先說制裁。

當今美國對俄的政策已進入一個死循環,就是凡是俄羅斯與任何國家在能源、軍事上有任何行為,都一定是侵犯了美國的利益,而任何國家與俄有了糾紛,都必須是俄羅斯的錯。如俄羅斯出口S-3oo導彈,向敘利亞提供能源,向伊朗出口物資,或者是軍機在黑海、大西洋飛一飛。如果美國不認為是俄羅斯錯了,那麼美國的政治就不正確了!

何況這一次,俄羅斯不僅扣了烏克蘭的軍艦,還開了火、傷了人呢?

波羅申科也正是看準了美國的這一點,所以才小動作不斷地給俄羅斯製造困擾――真正是困擾,足以干預已顯出俄歐關係緩和向好的發展。

何況波羅申科這一次算是在美國主子前立大功了,就是我已在多次回答中講過的:給美國提供了快走進死衚衕的“美伊對壘”的臺階下,而且

俄羅斯與法德的互動也大違美國的意願。現在美國以俄烏衝突制裁俄,限於西方已有機制,北約與歐盟必然應因,是給俄真正帶去了麻煩。美國不表態,對烏進行獎勵,以後誰還會幫美國衝鋒呢?

但也僅僅是表態而已!特朗普取消了與普京在G20的會唔,但立即同時取消另兩個安排,也算是談化了。

再說必見面。


美俄關係已到了快崩潰的邊緣,再進一步就是全面冷戰甚至要兵戎相見了,但美國明顯是不願走到那一步。

在剛剛特朗普對歐盟強硬發聲後,更證明美國最關心的事情,還是在能源走向、經貿問題,正如筆者也在多篇回答中分折的:伊朗問題也好,連續軍演秀肌肉也好,美國的真正目的並非攤牌,而就是將現有規則打亂,然後好敲詐漁利。

美國要實現目標,離不開俄羅斯的配合,因為俄羅斯的能源牌太大,是歐洲的後盾。俄羅斯不配合,美國降服不了歐洲的。


而有俄羅斯的軍事硬實力在,美國在伊朗與敘利亞也放不開手腳,處境很尷尬。

特普再會,話題都可預知:為全面對峙降溫,互相交換關切,美國甚至可能會以放棄在格魯吉亞、烏克蘭的退讓,換取俄在伊朗、敘利亞的鬆勁與能源上的配合。

美國必然失望

老節奏不變,就是作出結局預判:美國必然失望。

  • 俄美之間缺乏互信,俄羅斯特別是普金的大國情懷決定,俄羅斯不會放棄已取得的主動權。

  • 因為美國在十八輪對俄製裁後,已玩不出制裁的新花樣,而且俄羅斯不會將美國在烏克蘭與格魯吉亞的存在當回事。
  • 又因為離開了北約,美國成不了事。而加入北約有一個硬條款:不能有領土爭議。格烏不會放棄爭議國土,不能加入北約,則北約的聯合防守就不對格烏適用。僅僅美英的存在,俄羅斯支持的反對武裝已足以讓其望而卻步。
  •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已抓住了削弱美國的命脈,就是憑不對稱力量牽制美的大兵消耗、扣緊能源使美國獲利有限。俄羅斯不會讓美國緩過氣來再強力壓境,而俄開出的條件如放棄制裁、放鬆歐洲的軍力存在,都是美國接不了招的。
普京有這個智慧,特朗普也有,關鍵是特朗普沒這個權力,做不到也不敢做!

bashanlaike


普京大帝和特朗普總統已經確認過眼神!

還記得法國巴黎的一戰100週年紀念會上嗎?普京的豎起大拇指,特朗普的深意滿滿的拍背。特朗普見到普京那是發自內心的快活。

聊一聊吧!同志。

可是,烏克蘭跑騷來了。搞了三艘軍艦撩到刻赤海峽。結果,俄羅斯開了炮。俘了船虜了人。

烏克蘭只能哭啊!訴啊!

特朗普真沒有當回事。你就是拆臺來的。我和普京相約G20。多好的事。你啥意思?

話說反對普京特朗普聚會的可不僅是烏克蘭。許多美國人也在盯著特朗普總統。“總統你啥意思?”。

是啊,你啥意思?

沙特殺人你不制裁。俄羅斯開炮虜船你也不管?!你不會真的是那個啥?

不行。特朗普一想,我還是得發推特。證明我是有立場的美國總統。

於是,發文幾句。如果俄羅斯不能釋放軍艦和人員,我決定取消與普京的會面。

記者樂壞了。馬上追問俄羅斯你怎麼看?

結果俄羅斯說我沒有收到正式通知。

是啊!沒收到。

美國會不會發正式通知?可能性不大。依特朗普的性格那也是擼袖子乾的主。既然客客氣氣提這麼個小要求,那就是不想真幹。

再說,美國可能來不及發出通知。因為,俄羅斯會搶先一點點釋放人員。

留著幹嘛?總是要釋放的!

和特朗普總統來個心有靈犀的小配合多好!

普京和特朗普的曖昧吊足了世界的口味。那就更加藝術性戲劇化點吧!似與不似 像與不像一點點做給你看。

見與不見本身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



恬然滋味


針對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歐盟要在下個月開會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對俄羅斯進一步追加經濟制裁。本來此前美國和北約聲稱支持烏克蘭,但遲遲都沒看到行動,特朗普在看完關於這場衝突的詳細報告以後,決定不再與普京在G20期間會晤,看來問題還是比較嚴重。

根據英國外交部11月19日針對俄羅斯對進入亞速海過往船隻的檢查發表的聲明:俄羅斯及其安全部門持續限制烏克蘭及外國船隻進入位於亞速海的烏克蘭港口。俄羅斯還對經過相關水域的船隻進行檢查,導致後者的運輸成本大幅增加、港口利潤相應減少,“目前,受此影響的船隻已逾200艘。這對烏克蘭的經濟造成傷害,並危及其主權”。

(上圖紅色圈內區域是俄羅斯邊防部隊海上檢查區域)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從來都不是吃虧的主,針對烏克蘭一直謀求加入歐盟和北約,俄羅斯先發制人,將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版圖,又通過支持烏東部地區的俄族武裝,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事實上已宣佈獨立,烏克蘭自身實力弱小,只能求助於西方國家。但是西方國家一直在圍堵俄羅斯,他們把烏克蘭當作工具,未必真心實意的幫助烏克蘭解決問題。

俄羅斯在亞速海登船對過往烏克蘭及外國船隻進行檢查,並且檢查時間長達七八天,這確實影響了烏克蘭及外國船隻運輸成本,導致前往烏克蘭亞速海沿岸港口的船隻大幅減少。長期下去,烏克蘭亞速海地區經濟將陷入蕭條。所以,烏克蘭海軍試圖進入亞速海,不管是波羅申科為了競選總統的策略也好,還是烏克蘭的實際需要,烏克蘭需要自己的海軍能夠排除俄羅斯對其商船的干擾,這個應該是烏海軍進入亞速海的真實目的。否則,一個國家的海軍連自己國家的船隻安全都不能保障,還是在自己的家門口,那麼要這支海軍還有什麼用?!

所以,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事件雖有烏海軍試圖進入亞速海引起,但是背後涉及兩國對亞速海控制權的爭奪。俄羅斯不讓烏海軍通過,自己的邊防部隊在亞速海“執法”,實際上相當於把亞速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烏克蘭實力弱小,難以同強大的俄羅斯對抗,尋求西方國家幫助也是出於無奈的選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如果在此事上不能為烏克蘭站臺,那麼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還有什麼用處?所以,美國和西方國家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銘蘇先生


5哥一回答是:烏俄衝突西方為首的美國製裁俄羅斯已經沒有新招了,武力不現實,之所以特郎普只能取消會晤。

本月29日特郎普發文在G2O峰會期間取消與普京的會晤?5哥一認為特郎普與普京會晤沒有共同的語言,所以沒有必要會晤。

因為站在特郎普的角度,烏俄衝突又是處於下風,世界人民都知道烏克蘭的後臺老闆是美國。目前烏方的船人都被俄方還在扣押,心裡沒有底氣。如果不取消會晤哪來的話題呢?是要普京放船放人?還是說你普京不給面子再次制裁你或者武力干涉你?至於普京來說軟硬都不會吃?所以取消會晤是特郎普明知選擇。

至於美國製裁俄羅斯的確沒新招了?俄羅斯已經麻木了?如果再加以強度的制裁恐怕普京不願意世界和平了?

普京就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