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說起現在的手機芯片市場,大家能想到的品牌絕對是高通的驍龍、蘋果的A系、三星的獵戶座、華為的麒麟和聯發科,每種品牌也都帶有各自的特色,跟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處理器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而在國際大市場中中國市場顯得尤其特別,前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成長國內手機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瘋狂創立,當時包括當老師的、說相聲的都想進軍手機業務,創立手機品牌;但是隨著市場的廝殺進入白熱化,後來才逐漸確立了“中華酷聯”的格局。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現實層面的殘酷遠不止此,尤其最近幾年小米、OPPO、榮耀等品牌的崛起勢頭強勁,原先的諸多品牌早已消失已久被市場淘汰,正是由於各大品牌的廝殺,造就了處理器廠商對性能的重視與研發,每每一款處理器最新發布出來不論內行還是外行總會喜歡評論其各項性能測試數據,以此來斷定和對比不同處理器性能的高低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高通驍龍處理器一直作為處理器界的老大哥,共分為四個層級,包括驍龍800系列、驍龍600系列、驍龍400系列和驍龍200系列,同時驍龍處理器是目前業內兼容網絡最多、速度最快明星產品,一直以來深受國內眾多手機廠商青睞,小米的旗艦機型自始至終與高通高端旗艦產品驍龍800系列緊密相聯,強強結合成就“性能怪獸”,以極高的性價比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華為在手機業務上經歷重大改革後花大力自主研發海思麒麟系列處理器,這兩年的進步有目共睹,如今甚至超越了巨頭品牌聯發科這座大山,發展勢頭被業界十分看好,看來聯發科這兩年對性能的研發和優化有點跟不上整個行業的改革與進步了。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當初海思麒麟950的各項數據表現十分搶眼,不得不說華為採取與高通處理器打個季度差的發佈策略極其高明,推動了其處理器品牌的知名化,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力度研究對手並進行“查漏補缺”,這種學習和進步的模式無疑證明了它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前不久發佈的麒麟980更是與高通驍龍845進行了廣泛的對比,在安兔兔跑分數據上內置麒麟980的華為mate20系列更是跑到31萬分的出色成績,相比之下內置高通845的小米8則只有28萬分屈居前者名下。最新款的麒麟980還是世界第一款7nm工藝架構處理器,在工藝級別已經超越了老大哥高通,在NPU架構上980也是採用雙NPU 方式,創新度還是比較高的,CPU 性能麒麟980更是大幅度領先845處理器。照著這樣的發展勢頭,相信國產匠心品牌麒麟處理器的成績會越來越斐然,動搖高通的霸主地位將不會是一場夢!


面對華為“海思麒麟”芯片,聯發科已然落敗,高通還能贏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