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於斯為盛”中的“楚”,指的是湖南還是湖北?

天空那道絢麗彩虹


“惟楚有才 於斯為盛”這是嶽麓書院大門處的對聯。這裡面的“楚”既不是指湖南,也不是指湖北,既是指湖南,也是指湖北。“楚”指的是“楚國”,春秋時期奄有江漢,爭霸中原的楚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爭霸,宋國居中調停,宋使聲子來往於兩國之間。楚國令尹子木向聲子詢問晉國的情況。聲子告訴子木:晉國的卿不如楚國,但晉國的大夫卻都很賢能,都是做卿的材料。就好像杞、梓這些樹木,還有皮革,往往都從楚國出產卻運到晉國被利用。“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嶽麓書院這副對聯的上聯“惟楚有才”就是從這個典故化出來的,只是用人才代替了實用之材。嶽麓書院的所在地長沙嶽麓山,在春秋時期也屬於楚國的地域。但楚國當時的地域又不只有湖南、湖北,甚至一直到了河南南部。

《論語》裡記載孔子曾經感嘆愛時有賢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時有賢臣十人。“才難不其然乎?”人才不是很難得到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但是周代和唐堯虞舜的時候比起來人才就要繁盛多了。

嶽麓書院把《左傳》和《論語》裡的兩個典故合成一副對聯意思是說人才齊集楚地,而其中嶽麓書院中的人才是最多的。這些人才不一定都是楚地的,但是都齊集到了楚地,到了嶽麓書院。


沅汰


湖南省長沙市有一所著名的嶽麓書院,書院大門有一副膾炙人口的對聯。上聯是:惟楚有材;下聯是:於斯為盛。

這副對聯是清仁宗嘉慶中,名士袁名矅出上聯,取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貢生張中階對出下聯,取自《論語•泰伯》

此聯一出,爭議就來了。問題不在這副對聯寫的怎麼樣,而是這個“楚”,到底是指的是湖南,還是湖北?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惟楚有材的楚,應該指的是湖南。支持湖南說,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五代十國時期,木匠馬殷在以湖南為中心,建立楚國,定都長沙。自此之後,楚主要是指湖南。

二、自唐宋以後,湖南名人輩出,堪稱地靈人傑。比如平定太平天國的湘軍集團,以及民國時的湖南兩派精英人物。

三、這副對聯出自湖南嶽麓書院。

四、古代四大書院,嶽麓書院佔其一。另外,四大書院之一的河南嵩陽書院有爭議,有人認為四大書院應有石鼓書院。而石鼓書院也是湖南的(衡陽石鼓山)。

而支持湖北說的,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湖北是最早的楚國地盤,楚國以湖北興盛,那時的湖南基本沒有開發。楚國的國都一直在湖北轉悠,並沒有去過湖南。

二、成語“楚雖有材,晉實用之”的楚,也明顯是指的湖北。

三、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封國在湖北武昌。

四、湖北同樣名人輩出。袁名矅與張中階對出此聯時,湖南的人才井噴現象還沒有出現。比如平定太平天國時的湘軍集團,以及民國的湖南兩派精英人物。

湖南和湖北兩省為了爭奪這幅名聯,吵來吵去,誰也說不服了誰。相對中立的外省人也各有各的支持方。

其實,無論是湖北說,還是湖南說,都有各自的道理。單純的爭,是誰也爭不過誰的。關鍵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這句話怎麼理解。

如果按《左傳》原文,原文是“楚雖有材”,這個雖字,指向性就非常明顯了,主要是指楚國當時最發達區域的湖北。畢竟當時的湖南還沒有開發。但到了清嘉慶年間,袁名曜說“惟楚有材”時,他是湖南寧鄉人,一直生活在湖南。而當時的湖南已是大省,袁名曜說的楚,應該是一個以湖南為基礎,包括湖北在內的大“楚”,是一個相對抽象的地域概念。

如果袁名曜這個抽象概念成立的話,那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這個“惟”字,非常關鍵。

如果袁名曜說的是“雖楚有材”,那這個楚的指向性也是以湖南為基礎,兼顧湖南的大的地域概念。但是,他用的是“惟”字,精妙就在這裡。

“惟”字怎麼理解?

按正常的理解,“惟”是一個語氣助詞,任何實指意義都沒有。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洪惟”,如洪惟我張三李四皇帝,順天應人云雲。這個“洪惟”同樣是語氣助詞。

也就是說,這副對聯的真正意思,是“楚有材”。這個楚,沒有“惟”字的壓迫,你理解成湖北也行,理解成湖南也可以。

近代以來,湖南和湖北都呈人才井噴之勢。湖南名人多,湖北也不少,勢均力敵。真要比人才,湘鄂兩省的人才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這根本沒有一個衡量誰比誰更好的標準。

湖北和湖南都是楚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理解成:前期湖北佔主流,後期湖南迎頭趕上,與湖北二龍並進。更何況,在清康熙三年,1664年之前,湖南和湖北還是一家,都是湖廣行省。即使之後分了家,湖南和湖北的關係依然是最近的,文化同源,這更增加了湖北和湖南的親近感。

相信很多湖南和湖北的朋友,更願意把這個“楚”,理解成包括湖南、湖北在內的大“楚”。


地圖帝


楚,隨著朝代的更替,地域範圍也在一直演進變化中。歷史上,楚國興起於江漢流域淅川一帶。其全盛時最大轄地覆蓋了今天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江西,浙江,貴州,廣東的部分地區。楚國國都郢在今天的荊州,後迫於秦,遷陳和壽春。今天湖北荊州的公安,石首,洪湖,淞滋和湖南常德的澧縣,臨澧,安鄉,津市說的話都差不多的。所以做為楚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湖北和湖南爭得死去活來沒有必要。這些年地域之爭,名人之爭非常頻繁,都是因為利益驅使。還有爭西門慶故里的。其實大可不必,認真發展就好。是湘楚厲害還是荊楚牛B看的是城市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滿意度和幸福感!沒有這些,在這裡爭破腦袋也是然並卵。


沐容劍秋


“楚”分“三楚”,荊楚(湖北)、湘楚(湖南)、淮楚(安徽江蘇)。

楚是在河南南陽發展起來,在湖北興盛起來,稱為“荊楚”。然後向東向南擴張,征服的湘江流域就被稱為“湘楚”。楚國後來又向東滅了越國,佔領了江淮地區,這片就稱“淮楚”。後來楚國被秦國緊逼,不斷割地,丟掉了荊楚、淮楚之地,被迫轉移到了淮楚,定都安徽壽春。劉邦項羽都是江蘇人,但是卻都自稱楚人,是楚國滅秦的兩支主力。項家帶領的江東三千子弟,其實是原來的吳國人。江蘇的淮安古代就被稱為“楚州”,漢朝時楚王封地在江蘇徐州而不是湖北。

不過現在江蘇安徽都不參與“楚”的爭奪,只有荊楚和湘楚之爭了。


RaymondIT


當然是湖南啦,你把這個給了湖北,小心湖南騾子跨省追著你坎哦。注:“湖南騾子”沒有半點對湖南人的不敬哦,這是對湖南人“能霸蠻、能吃苦、能捨身、能幹事”的誇讚。

“唯有楚才”和“於斯為盛”最開始是沒有關係的兩句話,兩句話分別出自不同的典籍,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但是“唯有楚才,於斯為盛”放在一起講,是在清朝嘉慶皇帝時期才開始的,而且就是嶽麓書院的校長給書院想的,一出來就掛在了嶽麓書院的門口。

嶽麓書院在哪?不就在長沙(zang sa)嗎?長沙在哪?(別問我,我路盲)。

冥冥中自有天意。自從有了這句話之後,湖南人才史無前例地出現了大井噴。一群湖南人,半部中華近代史。剿滅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收復新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建立民國、建國大業,這些近代史重點事件的帶頭大哥或骨幹成員好多都是湖南人。

(晚清牛人)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曾國荃、(戊戌骨幹)唐長才、譚嗣同、(辛亥大佬)黃興、熊希齡、蔡鍔、宋教仁、譚人鳳、(建國功勳)朱、毛、劉、羅、粟、陳、黃。

湖南籍的大佬們曾經佔據了晚清封疆大吏的大部分,湖南籍的大佬們引領了戊戌變法之後的中華革命潮流。我們現在安安穩穩能坐在這裡侃大山,這其中少不了湖南籍的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功勞。

唯有楚才,於斯為盛……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爾朱少帥


其實又是一個地域之爭的話題,但個人認為,真的沒必要去爭論,因為二者之間的確實有著很大的淵源。

關於“惟楚有材”的爭論應該很早就有

,所以流傳了一些傳說故事。相傳清代康熙年間,當時湖北黃鶴樓掛了一塊“惟楚有才”的匾額,湖南人就很不高興,當地官員帶著一幫文人來理論,給出上聯“寶塔巍巍,四面八方六角”,並提出在規定日期內對出,否則就將匾額拿回去掛在岳陽樓上。湖北地方官員趕緊通知了辭官回家的清代進士、著名詩人陳大章,陳大章遂以“玉手搖搖,五指三長兩短”應對,從而保留了“惟楚有才”的匾額。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傳說,更是站在湖北的立場,為了突出陳大章。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湖北和湖南在文化上都同屬楚文化,元代行省制確立以後,在很長時間也屬相同的行政區劃(元代現今湖北北部的黃岡等地屬於河南),直到清康熙三年(1664)才在行政區劃上分開。兩個省份或許存在一些競爭,但也是良性的競爭,在分省之前,湖南人才(僅從科舉角度)可能要弱一些,至分省之後,湖南涌現大批人才,尤其是在晚清和近代,但湖北也並不落後。

相比而言,湖南的嶽麓書院有“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其實在湖北的問津書院,亦有“惟楚有材”之語,系康熙年間提學副使蔣永修語。而這並不能說明到底屬於哪一個,恰恰相反,說明“楚”係指湖北和湖南,都受楚文化的影響。


楚邾


提出這個問題不是很好,有挑撥湖北湖南互鬥之嫌!

楚國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楚國轄域廣闊,佔據半個中華,楚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正因為楚國對周邊諸侯國的兼併和領土擴張,為秦國快速天下一統奠定了基礎,楚文化對南方荒蠻地區的文化滲透是中華文明之光照耀南方的開始,為後來的漢代對南方的有效管轄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我們現在仍然能在長江以南的中國廣袤區域窺見當年楚文化的濃重影子。

楚國起源於湖北襄陽,起源於襄陽市轄內的保康、南漳縣境內的荊山之中,楚王被周王分封在此,初期皇城在襄陽的宜城市,楚國有別於中原諸侯國,楚文化有別於黃河文明,原楚文明獨立於中原文明之外,被中原文明斥之為不懂禮節、不守規矩的南方“蠻夷”,生存條件的惡劣、不被認可的“社會地位”是楚國成為中原之外的另類,敢做敢當有烈性,“問鼎中原”就是楚國人敢於挑戰權威的典型事件,你中原文明汙衊我大楚是蠻夷,楚人說,那老子就是蠻夷,你能怎麼樣?楚國開始了對周邊瘋狂的兼併,至戰國末期,楚國成為兼併中小諸侯國最多的國家,疆域遠至東南沿海,將中華文明之光照耀進南方,為中華文明的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楚國在歷史上創造出非常燦爛的文明,成為中國長江流域和南方的基礎性文明,豐富的物產使楚國成為中國精緻文化和精細食物的源頭,很多方面遠遠超越於中原文明為代表的黃河文明!

楚國是在湖北發展壯大起來的,湖北是楚國的核心區域,當然湖南也是楚文化非常重要的區域,研究楚國曆史,湖北當之無愧成為重中之重,但如果一定要將“惟楚有才”做一個特定區域的劃分,這就為難了,楚國的地盤很大,楚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蠻夷之地”的詬病,經濟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惟楚有才”的楚地是一個泛稱,泛指整個楚國,東至目前的上海,南至目前的廣東福建等地。


塞下秋


我乃湖南人,我不爭楚。即使湖南與楚毫不沾邊也沒關係,即使把楚全歸你們也沒關係。因為事實已經造就了毛劉彭賀羅任粟。可話又說回來,不能“我的父輩是李剛”吧!李剛雖然傑出,但並不代表我也很傑出。所以,是湖南人都要向前輩學習,要有危機感,不能讓人才輩出的湖湘大地荒蕪在我輩時代。


手機用戶59094253336


首先要搞清楚楚文化的概念,歷史上來說,楚分三楚,湖南湖北一帶屬南楚,江西安徽一帶屬東楚,徐州淮北一帶屬西楚,這些地方都傳承了楚文。

傳統意義上中國的文化圈。出了這些地方被華夏人認為是蠻夷。

1.荊楚文化圈,主要就是古楚國的專屬區域。幾乎佔據1/4現代中國,楚文化出文人

2.秦晉文化圈,主要是陝西關中一帶,函谷關以東地區,以秦國全部和山西,內蒙一部分區域。秦晉文化出猛士

3.燕趙文化圈,主要是河北,北京,天津,遼寧部分。燕趙出大俠

4.吳越文化圈,主要是蘇南,浙江一帶

5.巴蜀文化圈,重慶稱巴,成都成蜀,巴蜀文化相近,所以定義同屬一個文化圈,其實差距非常大。

6.閩粵文化圈,主要是福建,廣東等地,常年與中原隔開,導致習俗,文化,語言差距非常大,但還是被中原認可。

7.齊魯文化圈,主要是山東,河北,河南北部一帶,齊魯文化的代表就是儒家文化,孔子是代表人。

介紹完上古中國的文化圈情況,再來看楚文化還爭,湖南湖北同屬南楚,也叫荊楚,是楚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楚文化的源頭,去爭這個是完全沒有意義,人為的行政區劃上的隔閡不代表文化的撕裂。

楚文化如此自信,並且現在還有楚人這樣的稱呼,而再也沒有秦人這樣的稱呼了,可見楚文化的優越性,並且在歷史和地理位置來看,更加容易傳承,武漢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叫“不服周”,就是表示楚人不服周王朝,楚國是子爵出身,強盛以後,請爵不成,自己稱王。所以秦並六國一統天下,楚人最不服,“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KING哈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惟字是個語氣助詞,全句意思是楚地有才人,以這裡最多,這裡就是說的嶽麓書院了。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上聯“惟楚有材”,典出《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所以這個楚是個泛指,實際加上湖南湖北,甚至河南,四川等幾省都有的,但是於斯為盛卻是獨指的嶽麓書院,你也可以理解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出人才,但是以這裡最多的意思。

實際上嶽麓書院四字是宋代宋真宗親筆,還有康熙皇帝御書親提的御匾“學達性天”和乾隆皇帝御書親提的御匾“道南正脈”,都是歷史真品,之前和“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兩副楹聯一同懸在殿前。

後來1897年時務學堂成立,後改名求實學堂,湖南大學堂,再後來與嶽麓書院合併為湖南高等學堂,辛亥革命後改建為湖南大學,也正是因為嶽麓書院和湖南大學這份香火之情,所以1933年“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這幅楹聯就掛到了湖南大學圖書館,後來毀於日機轟炸,現在的這幅是1984年湖南大學按原來的照片複製,復掛于山門。

倒是康熙的御匾“學達性天”和乾隆的“道南正脈”的御匾都是歷史真品,抗日戰爭時被有心人藏起得以保存,說來也是歷史的萬幸。

所以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楚是泛指楚地,不論湖南湖北,四川河南以及安徽,江西都有小部分,於斯為盛卻是指的嶽麓書院,至於嶽麓書院中的名人以及歷史真跡更是不可勝數,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其實“惟楚有材",最早出自《左傳·襄 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才,晉實用之。"說起來這句話倒是有點貶義的,意思說的是某國的人才卻被他國所用,這裡的“雖”指的是即便,即使得意思,意思是說即便楚國有才,也是在晉國發揮作用。

後世的惟楚有才,與雖楚有才,雖然指是一字之差,其實褒貶卻相去甚遠,而且惟楚有才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太多褒揚的意思,重點還是在後句的於斯為盛,全句綜合理解為楚地有才,這裡最多,只是後人多把惟記成唯,然後就順便理解為只有楚國有才的意思,反倒是說的好想其他地方都無才一樣,這樣理解這句話的人本身就有點自作多情,恐怕也多是楚地舊人多作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