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中的“楚”,指的是湖南还是湖北?

天空那道绚丽彩虹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这是岳麓书院大门处的对联。这里面的“楚”既不是指湖南,也不是指湖北,既是指湖南,也是指湖北。“楚”指的是“楚国”,春秋时期奄有江汉,争霸中原的楚国。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宋国居中调停,宋使声子来往于两国之间。楚国令尹子木向声子询问晋国的情况。声子告诉子木:晋国的卿不如楚国,但晋国的大夫却都很贤能,都是做卿的材料。就好像杞、梓这些树木,还有皮革,往往都从楚国出产却运到晋国被利用。“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岳麓书院这副对联的上联“惟楚有才”就是从这个典故化出来的,只是用人才代替了实用之材。岳麓书院的所在地长沙岳麓山,在春秋时期也属于楚国的地域。但楚国当时的地域又不只有湖南、湖北,甚至一直到了河南南部。

《论语》里记载孔子曾经感叹爱时有贤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时有贤臣十人。“才难不其然乎?”人才不是很难得到吗?“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但是周代和唐尧虞舜的时候比起来人才就要繁盛多了。

岳麓书院把《左传》和《论语》里的两个典故合成一副对联意思是说人才齐集楚地,而其中岳麓书院中的人才是最多的。这些人才不一定都是楚地的,但是都齐集到了楚地,到了岳麓书院。


沅汰


湖南省长沙市有一所著名的岳麓书院,书院大门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上联是:惟楚有材;下联是:于斯为盛。

这副对联是清仁宗嘉庆中,名士袁名矅出上联,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贡生张中阶对出下联,取自《论语•泰伯》

此联一出,争议就来了。问题不在这副对联写的怎么样,而是这个“楚”,到底是指的是湖南,还是湖北?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惟楚有材的楚,应该指的是湖南。支持湖南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五代十国时期,木匠马殷在以湖南为中心,建立楚国,定都长沙。自此之后,楚主要是指湖南。

二、自唐宋以后,湖南名人辈出,堪称地灵人杰。比如平定太平天国的湘军集团,以及民国时的湖南两派精英人物。

三、这副对联出自湖南岳麓书院。

四、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占其一。另外,四大书院之一的河南嵩阳书院有争议,有人认为四大书院应有石鼓书院。而石鼓书院也是湖南的(衡阳石鼓山)。

而支持湖北说的,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湖北是最早的楚国地盘,楚国以湖北兴盛,那时的湖南基本没有开发。楚国的国都一直在湖北转悠,并没有去过湖南。

二、成语“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楚,也明显是指的湖北。

三、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封国在湖北武昌。

四、湖北同样名人辈出。袁名矅与张中阶对出此联时,湖南的人才井喷现象还没有出现。比如平定太平天国时的湘军集团,以及民国的湖南两派精英人物。

湖南和湖北两省为了争夺这幅名联,吵来吵去,谁也说不服了谁。相对中立的外省人也各有各的支持方。

其实,无论是湖北说,还是湖南说,都有各自的道理。单纯的争,是谁也争不过谁的。关键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话怎么理解。

如果按《左传》原文,原文是“楚虽有材”,这个虽字,指向性就非常明显了,主要是指楚国当时最发达区域的湖北。毕竟当时的湖南还没有开发。但到了清嘉庆年间,袁名曜说“惟楚有材”时,他是湖南宁乡人,一直生活在湖南。而当时的湖南已是大省,袁名曜说的楚,应该是一个以湖南为基础,包括湖北在内的大“楚”,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地域概念。

如果袁名曜这个抽象概念成立的话,那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这个“惟”字,非常关键。

如果袁名曜说的是“虽楚有材”,那这个楚的指向性也是以湖南为基础,兼顾湖南的大的地域概念。但是,他用的是“惟”字,精妙就在这里。

“惟”字怎么理解?

按正常的理解,“惟”是一个语气助词,任何实指意义都没有。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洪惟”,如洪惟我张三李四皇帝,顺天应人云云。这个“洪惟”同样是语气助词。

也就是说,这副对联的真正意思,是“楚有材”。这个楚,没有“惟”字的压迫,你理解成湖北也行,理解成湖南也可以。

近代以来,湖南和湖北都呈人才井喷之势。湖南名人多,湖北也不少,势均力敌。真要比人才,湘鄂两省的人才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这根本没有一个衡量谁比谁更好的标准。

湖北和湖南都是楚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成:前期湖北占主流,后期湖南迎头赶上,与湖北二龙并进。更何况,在清康熙三年,1664年之前,湖南和湖北还是一家,都是湖广行省。即使之后分了家,湖南和湖北的关系依然是最近的,文化同源,这更增加了湖北和湖南的亲近感。

相信很多湖南和湖北的朋友,更愿意把这个“楚”,理解成包括湖南、湖北在内的大“楚”。


地图帝


楚,随着朝代的更替,地域范围也在一直演进变化中。历史上,楚国兴起于江汉流域淅川一带。其全盛时最大辖地覆盖了今天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的部分地区。楚国国都郢在今天的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今天湖北荆州的公安,石首,洪湖,淞滋和湖南常德的澧县,临澧,安乡,津市说的话都差不多的。所以做为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和湖南争得死去活来没有必要。这些年地域之争,名人之争非常频繁,都是因为利益驱使。还有争西门庆故里的。其实大可不必,认真发展就好。是湘楚厉害还是荆楚牛B看的是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满意度和幸福感!没有这些,在这里争破脑袋也是然并卵。


沐容剑秋


“楚”分“三楚”,荆楚(湖北)、湘楚(湖南)、淮楚(安徽江苏)。

楚是在河南南阳发展起来,在湖北兴盛起来,称为“荆楚”。然后向东向南扩张,征服的湘江流域就被称为“湘楚”。楚国后来又向东灭了越国,占领了江淮地区,这片就称“淮楚”。后来楚国被秦国紧逼,不断割地,丢掉了荆楚、淮楚之地,被迫转移到了淮楚,定都安徽寿春。刘邦项羽都是江苏人,但是却都自称楚人,是楚国灭秦的两支主力。项家带领的江东三千子弟,其实是原来的吴国人。江苏的淮安古代就被称为“楚州”,汉朝时楚王封地在江苏徐州而不是湖北。

不过现在江苏安徽都不参与“楚”的争夺,只有荆楚和湘楚之争了。


RaymondIT


当然是湖南啦,你把这个给了湖北,小心湖南骡子跨省追着你坎哦。注:“湖南骡子”没有半点对湖南人的不敬哦,这是对湖南人“能霸蛮、能吃苦、能舍身、能干事”的夸赞。

“唯有楚才”和“于斯为盛”最开始是没有关系的两句话,两句话分别出自不同的典籍,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但是“唯有楚才,于斯为盛”放在一起讲,是在清朝嘉庆皇帝时期才开始的,而且就是岳麓书院的校长给书院想的,一出来就挂在了岳麓书院的门口。

岳麓书院在哪?不就在长沙(zang sa)吗?长沙在哪?(别问我,我路盲)。

冥冥中自有天意。自从有了这句话之后,湖南人才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大井喷。一群湖南人,半部中华近代史。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收复新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建国大业,这些近代史重点事件的带头大哥或骨干成员好多都是湖南人。

(晚清牛人)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曾国荃、(戊戌骨干)唐长才、谭嗣同、(辛亥大佬)黄兴、熊希龄、蔡锷、宋教仁、谭人凤、(建国功勋)朱、毛、刘、罗、粟、陈、黄。

湖南籍的大佬们曾经占据了晚清封疆大吏的大部分,湖南籍的大佬们引领了戊戌变法之后的中华革命潮流。我们现在安安稳稳能坐在这里侃大山,这其中少不了湖南籍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功劳。

唯有楚才,于斯为盛……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尔朱少帅


其实又是一个地域之争的话题,但个人认为,真的没必要去争论,因为二者之间的确实有着很大的渊源。

关于“惟楚有材”的争论应该很早就有

,所以流传了一些传说故事。相传清代康熙年间,当时湖北黄鹤楼挂了一块“惟楚有才”的匾额,湖南人就很不高兴,当地官员带着一帮文人来理论,给出上联“宝塔巍巍,四面八方六角”,并提出在规定日期内对出,否则就将匾额拿回去挂在岳阳楼上。湖北地方官员赶紧通知了辞官回家的清代进士、著名诗人陈大章,陈大章遂以“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应对,从而保留了“惟楚有才”的匾额。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传说,更是站在湖北的立场,为了突出陈大章。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湖北和湖南在文化上都同属楚文化,元代行省制确立以后,在很长时间也属相同的行政区划(元代现今湖北北部的黄冈等地属于河南),直到清康熙三年(1664)才在行政区划上分开。两个省份或许存在一些竞争,但也是良性的竞争,在分省之前,湖南人才(仅从科举角度)可能要弱一些,至分省之后,湖南涌现大批人才,尤其是在晚清和近代,但湖北也并不落后。

相比而言,湖南的岳麓书院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其实在湖北的问津书院,亦有“惟楚有材”之语,系康熙年间提学副使蒋永修语。而这并不能说明到底属于哪一个,恰恰相反,说明“楚”系指湖北和湖南,都受楚文化的影响。


楚邾


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很好,有挑拨湖北湖南互斗之嫌!

楚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楚国辖域广阔,占据半个中华,楚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正因为楚国对周边诸侯国的兼并和领土扩张,为秦国快速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楚文化对南方荒蛮地区的文化渗透是中华文明之光照耀南方的开始,为后来的汉代对南方的有效管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们现在仍然能在长江以南的中国广袤区域窥见当年楚文化的浓重影子。

楚国起源于湖北襄阳,起源于襄阳市辖内的保康、南漳县境内的荆山之中,楚王被周王分封在此,初期皇城在襄阳的宜城市,楚国有别于中原诸侯国,楚文化有别于黄河文明,原楚文明独立于中原文明之外,被中原文明斥之为不懂礼节、不守规矩的南方“蛮夷”,生存条件的恶劣、不被认可的“社会地位”是楚国成为中原之外的另类,敢做敢当有烈性,“问鼎中原”就是楚国人敢于挑战权威的典型事件,你中原文明污蔑我大楚是蛮夷,楚人说,那老子就是蛮夷,你能怎么样?楚国开始了对周边疯狂的兼并,至战国末期,楚国成为兼并中小诸侯国最多的国家,疆域远至东南沿海,将中华文明之光照耀进南方,为中华文明的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楚国在历史上创造出非常灿烂的文明,成为中国长江流域和南方的基础性文明,丰富的物产使楚国成为中国精致文化和精细食物的源头,很多方面远远超越于中原文明为代表的黄河文明!

楚国是在湖北发展壮大起来的,湖北是楚国的核心区域,当然湖南也是楚文化非常重要的区域,研究楚国历史,湖北当之无愧成为重中之重,但如果一定要将“惟楚有才”做一个特定区域的划分,这就为难了,楚国的地盘很大,楚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蛮夷之地”的诟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惟楚有才”的楚地是一个泛称,泛指整个楚国,东至目前的上海,南至目前的广东福建等地。


塞下秋


我乃湖南人,我不争楚。即使湖南与楚毫不沾边也没关系,即使把楚全归你们也没关系。因为事实已经造就了毛刘彭贺罗任粟。可话又说回来,不能“我的父辈是李刚”吧!李刚虽然杰出,但并不代表我也很杰出。所以,是湖南人都要向前辈学习,要有危机感,不能让人才辈出的湖湘大地荒芜在我辈时代。


手机用户59094253336


首先要搞清楚楚文化的概念,历史上来说,楚分三楚,湖南湖北一带属南楚,江西安徽一带属东楚,徐州淮北一带属西楚,这些地方都传承了楚文。

传统意义上中国的文化圈。出了这些地方被华夏人认为是蛮夷。

1.荆楚文化圈,主要就是古楚国的专属区域。几乎占据1/4现代中国,楚文化出文人

2.秦晋文化圈,主要是陕西关中一带,函谷关以东地区,以秦国全部和山西,内蒙一部分区域。秦晋文化出猛士

3.燕赵文化圈,主要是河北,北京,天津,辽宁部分。燕赵出大侠

4.吴越文化圈,主要是苏南,浙江一带

5.巴蜀文化圈,重庆称巴,成都成蜀,巴蜀文化相近,所以定义同属一个文化圈,其实差距非常大。

6.闽粤文化圈,主要是福建,广东等地,常年与中原隔开,导致习俗,文化,语言差距非常大,但还是被中原认可。

7.齐鲁文化圈,主要是山东,河北,河南北部一带,齐鲁文化的代表就是儒家文化,孔子是代表人。

介绍完上古中国的文化圈情况,再来看楚文化还争,湖南湖北同属南楚,也叫荆楚,是楚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楚文化的源头,去争这个是完全没有意义,人为的行政区划上的隔阂不代表文化的撕裂。

楚文化如此自信,并且现在还有楚人这样的称呼,而再也没有秦人这样的称呼了,可见楚文化的优越性,并且在历史和地理位置来看,更加容易传承,武汉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不服周”,就是表示楚人不服周王朝,楚国是子爵出身,强盛以后,请爵不成,自己称王。所以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楚人最不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KING哈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惟字是个语气助词,全句意思是楚地有才人,以这里最多,这里就是说的岳麓书院了。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所以这个楚是个泛指,实际加上湖南湖北,甚至河南,四川等几省都有的,但是于斯为盛却是独指的岳麓书院,你也可以理解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出人才,但是以这里最多的意思。

实际上岳麓书院四字是宋代宋真宗亲笔,还有康熙皇帝御书亲提的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皇帝御书亲提的御匾“道南正脉”,都是历史真品,之前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两副楹联一同悬在殿前。

后来1897年时务学堂成立,后改名求实学堂,湖南大学堂,再后来与岳麓书院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建为湖南大学,也正是因为岳麓书院和湖南大学这份香火之情,所以1933年“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楹联就挂到了湖南大学图书馆,后来毁于日机轰炸,现在的这幅是1984年湖南大学按原来的照片复制,复挂于山门。

倒是康熙的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的“道南正脉”的御匾都是历史真品,抗日战争时被有心人藏起得以保存,说来也是历史的万幸。

所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楚是泛指楚地,不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以及安徽,江西都有小部分,于斯为盛却是指的岳麓书院,至于岳麓书院中的名人以及历史真迹更是不可胜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其实“惟楚有材",最早出自《左传·襄 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说起来这句话倒是有点贬义的,意思说的是某国的人才却被他国所用,这里的“虽”指的是即便,即使得意思,意思是说即便楚国有才,也是在晋国发挥作用。

后世的惟楚有才,与虽楚有才,虽然指是一字之差,其实褒贬却相去甚远,而且惟楚有才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多褒扬的意思,重点还是在后句的于斯为盛,全句综合理解为楚地有才,这里最多,只是后人多把惟记成唯,然后就顺便理解为只有楚国有才的意思,反倒是说的好想其他地方都无才一样,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有点自作多情,恐怕也多是楚地旧人多作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