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是有克隆技術嗎,為什麼不用愛因斯坦的基因再克隆一個愛因斯坦?

yuanmingxi


也許是看科幻片看多了,許多人對克隆有誤解,認為克隆就是做一個一模一樣的人出來,不僅外形相同,且思想也相同。

實際上克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神秘,只是用個體的細胞替代胚胎細胞,然後孕育一個與個體基因高度相似的人出來。克隆人和被克隆人之間,肉體相似,靈魂卻不同。一個人的性格、社會成就除了與基因有關,更大程度上要依賴成長環境。因此即便我們克隆出一個“愛因斯坦”,他也不會是愛因斯坦,可能只是一個聰明人罷了。

與其費力克隆愛因斯坦,不如尋找一批高智商的孩子,精心培養。不少大學開辦了少年班,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

另外從倫理上講,克隆人是不被允許的。

克隆人的父母很難界定。他的基因全部來自於被克隆者的父母,但是又和那對父母沒什麼關係;被克隆者提供了基因,按說是克隆人的父代,但生物學上看他們是兄弟(姐妹);而懷孕並生下他的女性,和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而且這項技術一旦商用,人類可以實現單體繁殖,那基因沒有辦法繼續交流、融合,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總之克隆人既沒有意義,還存在巨大的倫理風險,不是在非常迫切且經過嚴格討論的情況下,就不要考慮做這種事了。


己所欲健康達摩院


首先,克隆人的這種行為,在國際上屬於違法行為,不僅僅是國外,在中國也是一樣。比如,中國政府就公開表示反對克隆人類。克隆人類分為器官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即使是器官克隆,一些人可以接受,一些人也不能接受。比如,一對夫妻生了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需要克隆出好的人體器官,科學家可以先培育出胚胎組織,移植到豬的身上,四個月後組織長好後,再移植到患者的身上。這樣,一些人就會接受不了,認為器官曾經在豬的體內,會玷汙了他們的信仰。這就是思想觀念上的阻礙。而克隆人,可能不能接受的人更多,據說會擾亂社會秩序。其實,之所以擾亂社會秩序,是因為克隆人的行為沒有得到法律規範,如果一切都嚴格按照法律的指示操作,是不會出現問題。從科學角度看,克隆人與被克隆人的生物學關係是兄弟關係,這個是可以的。但從社會學方面看,可以通過法律規定,重新定義克隆人和被克隆人的關係,比如,無論你們的生物學關係是什麼,如果你們在法律上是撫養和被撫養關係,那麼,你們就是這種關係。你可以克隆你自己,將他收為養子,只要這個在法律上有確認,那麼,無論這個克隆人與你血緣關係如何,他就是你的養子。

回到愛因斯坦被克隆的話題,克隆人類,只不過是克隆出一個全新的生物體,他的基因也許和被克隆人是一樣的,但是一個人後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由後天的因素造成的。一個人從小到大,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成為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還是成為一個無腦無智的反轉水軍,完全是後天家庭,教育,閱歷,朋友等等後天環境因素的綜合結果。假設我們真的克隆出一個愛因斯坦,但是讓他在貧民窟長大,長大後加入安利組織,他很可能一事無成。那麼,我們克隆他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懷疑探索者


人類的確有克隆技術,但是為什麼不用愛因斯坦的基因再克隆一個愛因斯坦?原因如下:

首先,人類現在還沒有這個技術!雖然英國科學家於1996年就成功克隆了綿羊多利。而且現在已經成功克隆了老鼠、牛、豬、馬、騾子、猴子等等各種常見的動物,但是至今為止還沒有成功完成進行克隆人的實驗,相比於動物克隆。克隆人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因此,即使人類想克隆人,現在還沒有此項技術!

其次,即使人類將來有了克隆技術,能夠克隆一個愛因斯坦,這個愛因斯坦2.0版也不會一下就成為愛因斯坦1.0版一樣的著名科學家!

因為,愛因斯坦2.0版只是從遺傳基因上和愛因斯坦1.0版一樣,但是愛因斯坦2.0版不可能不經過學習就能掌握愛因斯坦1.0版的知識和具備愛因斯坦1.0版的能力。

所以,我們一是不具備能力,而是即使能克隆一個愛因斯坦,也不能克隆一個世界排名第二的物理學家!


地震博士


目前的克隆技術是克隆出一個人的身體,克隆不出來他的記憶。

現有的克隆技術實際上就是利用你的DNA再造出來一個你自己,這個克隆出來的人身體的各個方面——或者說硬件條件吧,跟你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記憶的實質是什麼呢?記憶的實質是你大腦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狀態,而這些連接狀態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刺激而慢慢形成的,並不是先天就有的東西,也不是通過DNA可以決定的東西——這就好比是軟件一樣。不同的成長過程產生的記憶是不可能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獲得的。

↑大腦中的神經元↑

所以我們克隆愛因斯坦,只是得到了他的身體,而他的學識、他的意識、他的科學精神我們都丟掉了。

有人又說,愛因斯坦智商特別高,我們可以克隆出來一個智商特別高的人呀!

這個說法固然有道理,因為根據對愛因斯坦大腦的解剖來看,他的大腦確實在生理上就與眾不同,比如說他的大腦中沒有頂葉島蓋讓他的大腦各部分可以更好地互相連接、下側大腦頂葉比一般人要廣15%讓他具有更好的數學天賦等等。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所謂的智商,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取決於一個人的硬件條件,還包括了他的個人習慣、思維方式、受教育程度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東西也是跟一個人的成長條件有關的。

就算我們有一個叫做愛因斯坦的克隆人,跟那個本尊一模一樣,但是隻要他的成長經歷不是跟本尊一模一樣,最後我們都沒有辦法再次得到那個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甚至於偏差會非常大。

最後,克隆人類本身就是違反倫理道德的,所以大家還是不要惦記克隆愛因斯坦,學習的科學理論和科學精神,而不是再造一個愛因斯坦出來。


SilentTurbine


首先克隆人的技術是沒問題的,人類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克隆一個人出來,但問題是克隆出來的人有沒有意義,就以目前的人類社會環境來說,克隆人的意義不大,因為克隆人一旦出現了,它的社會定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在條件不成熟之前,人類不會製造克隆人。

正如這個問題描述的那樣,既然愛因斯坦這麼聰明,為什麼我們不能多克隆一些愛因斯坦呢,答案當然是不能,如果真的能這麼做,人類估計早就克隆了,所以即使我們用愛因斯坦的基因進行克隆,也不會克隆出來一個新的愛因斯坦,因為你克隆出來這個人,只是長的和愛因斯坦一樣罷了。

其實這裡有一個誤會,很多人以為克隆技術可以克隆一切,包括人的思維思想,但這個想法肯定錯誤,當一個克隆人出現的時候,它的狀態首先是嬰兒,這個嬰兒就像普通的嬰兒一樣,需要慢慢成長,知識和學問也需要慢慢去學,它沒有之前這個人的記憶和思維。

所以就算我們用愛因斯坦的細胞進行克隆,得到的也只是一個複製品,這個複製品的人生軌跡完全不同,它的知識不同,思維不同,想法不同,走的路也不同,可能這個複製出來的愛因斯坦,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這樣一個愛因斯坦對於人類來說,根本就沒有意義,所以人類應該不會去克隆那些名人們,因為克隆出來的人,就是一個全新的人。


科學薛定諤的貓


首先,我們沒有掌握可以克隆人類的辦法,克隆猴子的難度已經上天了,現在還沒法克隆人。即使解決克隆人的技術和倫理問題,那麼克隆出來的也不是愛因斯坦,可以說這個人相當於愛因斯坦的同卵雙胞胎,長大後不會具備愛因斯坦的思想,也不一定那麼聰明。



我們每個人和每個人不同,主要還是因為出生之後後天環境差異很大。我們還說愛因斯坦吧,比如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候自學了微積分,想考進瑞士理工學院的入學,然後沒考進,十七歲中學畢業。在這個時候就有點開始思考光速運動了。然後二十一歲大學畢業,二十三歲結婚。


二十六歲提出狹義相對論,開闢了物理新紀元。後來愛因斯坦回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然後被宣佈非法遭到迫害轉入地下(是不是很熟悉的劇情)。三十六歲提出廣義相對論。

你看,我們克隆出來的愛因斯坦能有這樣的經歷嘛?就算是有,克隆愛因斯坦也不一定還能在現代物理有所建樹。

況且愛因斯坦的基因很神奇,漢斯·愛因斯坦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長子,是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水利工程學教授。愛德華·愛因斯坦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次子,在加州舊金山灣區擔任著名高等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水利工程學教授。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克隆出一個愛因斯坦,至少還是聰明過人的,好好培養是個人才沒有問題。


蛋科夫斯基


本人長期從事動物生物技術研究,包括體細胞克隆和幹細胞技術,對克隆技術比較熟悉,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後,本人應邀為南方週末、北京日報、科學24小時和我們愛科學撰寫了四篇關於克隆猴的報道,歡迎關注和評論。

下面我從專業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些體細胞克隆技術的過程,首先必須要獲得體細胞,需要將其細胞核去除,這個細胞核包括完整的基因組和其它附屬物質,由於當初並沒有變成愛因斯坦的細胞,因此只能遺憾的告訴大家,光有基因是不可能克隆出一個愛因斯坦,假設當初冷凍保存了愛因斯坦的體細胞,那麼下一步還需要找人提供卵細胞,將這個卵細胞的核去掉,然後將愛因斯坦的細胞核放到去核的卵母細胞,組成一個新的細胞,來一點點電擊刺激,一小部分重組細胞會復活,絕大多數重組細胞則因為合不來而雙雙斃命,幸運活下來的重組細胞會發育成克隆胚胎,將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媽媽子宮內,胎兒長大後,克隆愛因斯坦的誕生了,關於克隆動物的過程、多種克隆動物的故事在我的新書《動物世界奇遇記》中有詳細介紹,該書在各大網絡平臺均可購買。

從技術層面來看,克隆人是可以實現的。克隆技術的本質是核移植,而2016年4月誕生的“三親嬰兒”哈桑正是得益於核移植技術。由於哈桑的母親攜帶有線粒體基因致病突變,沒有有效治療手段,之前她的幾個孩子都夭折或流產了。華裔醫生張進博士採用一種“核移植三親共育技術”,將攜帶有線粒體遺傳缺陷的卵細胞核移植到擁有正常線粒體、經過去核的捐獻者卵細胞中,組成新的卵細胞,再採用體外人工授精,讓新的卵子與父親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將受精卵移植到母親子宮受孕,出生的嬰兒含有來自父親和母親的核遺傳物質,還含有卵細胞捐獻者的線粒體遺傳物質,因此稱為“三親嬰兒”。

另外,國際上有多個團隊進行了人類克隆胚胎研究,不過都在發育早期即予以銷燬,而人類的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輔助繁殖技術已非常成熟,克隆人所需的技術儲備沒有問題。張進博士在評價克隆猴成果時也表示,克隆猴的成功證明克隆人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但是,克隆效率偏低和克隆胚胎在體內發育異常,是很多人反對克隆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20多年以來,克隆效率並沒有得到根本提高,有一些克隆胚胎髮育異常也沒有顯著改善,如胎兒畸形、器官發育不全、易流產等。孫強團隊在製備體細胞克隆猴時,共將260枚胚胎移植到63個代孕母猴體內,確認28只懷孕,只獲得2只健康存活的克隆猴,另有2只出生不久死亡,這種克隆技術的高風險性是人類不可能承受的。

 即便是將來從技術上說,可以成熟到能有效安全地克隆人的程度,克隆人會不會出現呢?回答仍然是:不。  

因為克隆人存在著倫理方面的重大問題。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許啟賢教授就曾撰文認為,克隆人在倫理方面存在三大問題:

  人是通過男女兩性繁殖出來的,如果人是在實驗室裡克隆出來的,這種無性繁殖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克隆人使人的基本定義發生了改變,使人喪失了尊嚴。

  克隆人會徹底搞亂社會人倫關係,夫妻、父子關係是最基本的人倫關係,搞亂了人倫關係,與這些關係相適應的道德也就消失了。

  克隆技術若被一些“狂人”濫用,會產生一系列危害社會的嚴重後果。人們擔心,一旦克隆人合法化,有人會利用克隆人生產器官、代替自己進行犯罪和恐怖活動等。

  正是出於類似的一些考慮,早在2005年3月8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投票表決,批准了聯大法律委員會2005年2月通過的《聯合國關於人類克隆宣言》,呼籲成員國禁止一切形式的人類克隆,包括為研究胚胎幹細胞而進行的治療性克隆。

  而在2003年12月,我國發布《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明確規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研究,允許開展胚胎幹細胞和治療性克隆研究,但要遵循規範。


探戈博士


王司徒看到這個標題,不禁要反問一句——愛因斯坦是僅僅只是DNA意義上的存在嗎?

我無意於去大談特談克隆人技術的可行性。今天既然能克隆羊,未來安全可靠高質量的成熟克隆人技術出現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技術毫無討論的必要。



我們應瞭解的是,究竟是什麼東西促使產生了愛因斯坦?是因為愛因斯坦的DNA嗎?

如果僅僅只是DNA意義上覆制了愛因斯坦就能製造出真正的愛因斯坦,那麼人類倒真是有戲了。

其實不難看出,愛因斯坦只是個相對特別聰明的人類而已,他的出色在於學術上創造了“相對論”這樣的物理學說。如果沒有學術成果,他一無是處。



世界新銳科學家一直在誕生,學術成果一直在更新,比如楊振寧,他對物理的影響絲毫不亞於愛因斯坦 。難道你認為人類學者們都是廢物,只有愛因斯坦才是人類的希望?



如果這樣想,那無非又是一條老舊淘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罷了。

個體的成功其實是人類教育以及學術探討研究的結果。然而世界千變萬化,從沒有說過誰天生下來就是天選之人,這是更可笑的宿命論怪圈。

一個人的成功有其蓋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倘若你克隆出一個DNA上和愛因斯坦一樣的存在,如何保證他後天的發展與愛因斯坦一致。他能誕生超越愛因斯坦的學說嗎?



會不會很有可能他會發生厭學、逃課、沉迷吃雞、被送到楊教授那裡進行再教育?

這樣你克隆愛因斯坦有什麼用呢?

有人說,克隆一萬個,總有個成材的。



那何必用愛因斯坦呢?克隆無窮無盡的州長,銀河系系都是我們的!

咳咳…正經點…如此大的花費,我為何不投入到教育上去,培養一萬個學子呢?你如何斷定如今課堂上用功學習的學生裡,不會出現第二個愛因斯坦?



何況我們也不一定就需要愛因斯坦,我們還需要袁隆平、李四光、竺可楨、錢學森、楊振寧…這樣各領域的科學家,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就在今天的哪個課堂出現呢?



牛頓只所以偉大,不光是因為那顆蘋果掉到了他頭上,還在於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王司徒老百科


克隆愛因斯坦不論從倫理上講,還是從技術上講都不可能實現。即便是從宗教的靈魂論出發,也不可行。



首先,倫理上根本就不允許克隆人的出現。目前科學家們也只能夠克隆一下動物們滿足以下好奇心和探索欲。技術上雖然克隆過程並不複雜,但是很多關鍵技術並未很成熟,涉及的分子生物學原理也未研究透徹。在如此粗俗的技術指導下進行愛因斯坦克隆,很可能克隆出來的是一個殘次品。



而且即便成功地把愛因斯坦克隆了出來,也僅僅是複製了一個基因組和愛因斯坦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愛因斯坦的大腦是經過後頭的學習慢慢形成的,克隆出來的人如果不經歷和愛因斯坦一模一樣的事件,腦內的神經網絡結構會和愛因斯坦天差地別,這會造成他們完全不一樣的思維和性格,可以說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借用宗教學派的理論做個總結:克隆只是克隆了愛因斯坦的肉體,但是他的靈魂卻永遠無法克隆。


科學探秘頻道


在現代科學中,克隆技術早就有之。但是一直以來,克隆技術都被限制著發展,因為這種技術有違人類道德倫理,甚至是違法的,這已經在國際上達成了一致的看法,並共同禁止克隆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但是題主既然已經問了這問題,我們就來假設一下也無妨。假設人類被容許發展研究克隆技術以及克隆人類的行為。那麼通過基因就能克隆另外一個愛因斯坦出來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原因如下:

無法獲取基因

克隆一詞首先提出於1963年。所謂克隆技術,是指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一個細胞的基因都完全相同。科學家把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技術,也被稱為無性繁殖技術。

1996年,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克隆技術的動物誕生了,它就是曾轟動全世界的“克隆養多莉”。


但一般來說,克隆技術都是通過生物體體細胞進行無性繁殖的,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所以說,克隆技術屬於動物細胞工程,並不屬於基因工程技術。

而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於1955年在美國去世。克隆技術卻是在1963年提出的,此時愛因斯坦已經離去,也就無法獲得愛因斯坦的體細胞,如果有人想通過他的後人的基因進行克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愛因斯坦的基因和他的後代體內的所有基因並不是完全相同,只是後代的Y染色體是相同的。所以,就算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克隆,最後克隆出來的哪怕身體容貌性格都一樣,他也終究不是愛因斯坦。


環境不同

退一步說,假設有科學家從某個地方得到了愛因斯坦留下的體細胞或者所有基因,然後也順利完成了克隆,一個完完整整的愛因斯坦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與大家想象的一樣,愛因斯坦繼承了父母的高智商,學習很好,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克隆出來的愛因斯坦和已去世的愛因斯坦所經歷的人生和所處的環境都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說,不同的環境對相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影響,也就是說,克隆的愛因斯坦和已去世的愛因斯坦雖然各個方面都是一樣的,但是他們的人生要走的路卻是決然不同的,沒有那種環境,也造就不出愛因斯坦,即使你智商再高,也不行。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克隆出來的愛因斯坦的能力,可能在他生命的某個階段突然暴發,在某個科學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就,這也未必不可能,但是這種成就很可能不是在物理上,或者可能也不在科學上而是在藝術上,等等。這些都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說縱然能再克隆一個愛因斯坦,他也未必能成為真正的愛因斯坦。


當然,上面的所有討論都是基於假設上的,實際上不可能再克隆出一個愛因斯坦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