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為教育公務員的概率大嗎?

長老是我


教師成為公務員,這個可以有,但概率不會太大。教師有教師法,公務員有公務法,都是國家公職人員,都是吃財政飯的,但進入公務員隊伍有硬性要求,就是凡進必考,或者是從事業單位調任,我身邊就有例子,起初在學校當老師,幹到學校的中層,通過調任程序,到裡教育行政任中層,從事業單位正科七級職員調入機關行政編正科級公務員,這僅是個例。教師要想通過改革整體劃為教師公務員,這個可能性不大,只是在工資福利待遇上要求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水平,這是國家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發展意見所明確的,今後教師在政治待遇上會向公務員靠攏。歡迎拍磚!



TSWC有心人


我覺得概率不大。原因有:

1、經費難保障。將教師提升為教育公務員,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教。但我國的教師隊伍龐大,中小學和特殊教育教師有近千萬。如果教師的整體收入和公務員看齊,大體上每位教師要多增加財政負擔三、四萬元,全國就是幾千億元。安徽省去年發文給公務員和教師一次性年終獎勵和目標考核獎人均3.6萬元,有的地方就不給教師兌現,以至引發了一些事故。兌現的地方財政也感到吃力。幾十年來就這麼一次,都財政吃力;如果每年都這麼做,麻煩就更大。

2、反對聲音大。不管合理不合理,客觀不客觀,社會上不少人以教師假期多、搞有償家教等,對教師的待遇提高,甚至對現有的教師待遇都有看法。教師再來一個大規模、大幅度的加薪,更是讓他們不能接受。就政府層面來說,雖然人大上一直有把教師納入教育公務員的聲音,但因為各種原因和者寡。

3、教師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教師納入教育公務員,一方面國家要提高待遇,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流動起來。教師不再是學校人,而要根據情況在不同學校流動。這樣,對教師本人工作環境的適應、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方面會帶來不便,估計到時會遭到不少教師反對。


寒塘渡鶴5


教師工作性質單一,平時只面對同事、學生,對國家公務員晉升體制略之皮毛。如果真如部分年輕教師所願,學校成為行政編制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學校級別低,縣鄉一級學校充其量為副科級,大部分教師工作幾十年最多科員到頂,按照縣鄉公務員職級晉升辦法,副主任科員職務將是99%的教師晉升的天花板,公務員系列中的專業職稱崗,幾十年一直雷聲大,雨點小,至今尚未落實。現實中天天在網絡上噴成為教育公務員的,也就是現實中考公務員三番五次考不過的這些人員。學校的骨幹是中高級職稱教師,絕對不是參加工作不足10年的年輕教師,中級職稱相當於科級,副高職稱相當於副處,如果有幸成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將大幅度下降,教育公務員改革能否成功將是一個未知數。我們學校前後兩任校長中高五崗都官升至縣教育局副局長,第一任工資少了1300,第二任工資少了2000。也有同行說公務員有灰色收入,反腐之今,全國2000多個縣市,進去監獄吃牢飯的書記、縣長和教育局長真不知有多少。


雲南文山三七2018


從目前教師工資的發放和對教師職業的管理制度來看,教師已經向教育公務員靠攏了,特別是近兩年隨著中央對公務員的職業標準的監管力度的加大,地方有關部門對教師的監管成了整治吏制最突出的任務。從這一方面來說儼然教師已然成了教育公務員了。

然而,為什麼考公務員的人擠破門檻,而考教師的人卻門可羅雀?為什麼一些有權有勢的人,想千法設百計讓自己的孩子去考公務員,而沒有人讓自己的孩子考老師,就連老師自己的孩子也對教師這一職業深惡痛極?

其實原因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僅在於教師工資低,公務員工資高,其實大多數鄉鎮和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公務員和教師的工資相差並不多,甚至有些公務員的工資還沒有老師高。

在我們本地,老師嫁給公務員的很多,大多兩口子按純工資來看相差無幾,甚至農村教師漲了鄉補以後,有的比當地的公務員工資更高,但是為什麼人們仍然不願意當老師而希望考個公務員呢?

原因在於:

一、教師沒權沒勢沒地位,而公務員手裡都有點小權力,而就這點小權力讓公務員的地位即使工資不高也可以穩居高位。

我一個朋友家做買賣,家裡很有錢,兒子大學畢業後,本以為會繼承家裡的生意,然而他爸爸卻想法設法讓孩子考了公務員,當時他勸他兒子考公務員時說的一句話,到現在我還記得清清楚楚,他說:“兒啊,你爹輩子雖然有錢,但從來都是咱求人家辦事,我讓你當公務員是不想你再像我一樣過處處求人的日子了,起碼少求點人也好啊……”

在老百姓眼裡,當官意味著揚眉吐氣,而老師呢,從目前的地位來看,只能俯首為牛的份,而這個巨大差距來看,兩者是無法相比的。教師即使比公務員工資高,也無法獲得與公務員相等的地位。

二、教師工資沒有灰色收入,而公務員的福利遠遠大於教師。

也許有些人會說,有些老師也有灰色收入,但是那畢竟是少數,起碼我所在的地區從沒有過。

三、教師每天的工作時間遠遠高於公務員。

老師從來不是晚九晚五,大多數老師即使沒有早自習也要七點半到校,晚上六點半放學,初中、高中時間更長,一天奮戰十六個小時的時候大有所在。雖然有寒暑假,但寒暑假也被各種值班、學習排得滿滿的。小學在校時間短一點,但和一群懵懂無知的小孩子找交道,其操心受累的程度絕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公務員工作環境則相對安靜,優越,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教師成為教育公務員並不難,概率也很大,幾乎指日可待,但是僅稱呼上的變化即無法改變教師職業日益低迷的現狀。因此成不成為公務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切實提高教師職業的優越性。大家認為對嗎,歡迎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從我國實際國情來看,教師成為公務員的可能性不大。之所以會有人提出教師會成為教育公務員,相信可能是因為國家年初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提到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有人從這句話中解讀出,國家有意將教師編制劃轉為教育公務員。其實,從我國的人員編制來看,公辦中小學教師早就屬於國家公職人員,該文件中只是承認或者確立了國家公職人員的“特殊法律地位”,而這並不代變要將教師變成公務員。

教師隊伍太龐大,如果成為公務員經費難以保障。眾所周知,教師是目前國家公職人員隊伍中佔據最多的人數。將教師轉為公務員,勢必會將絕大多數教師的工資待遇提高,但面對如此龐大的教師隊伍,當地財政顯然是難以支撐教師轉為公務員之後的工資待遇。

如果將教師變為公務員,可能工資待遇會下降。雖然多數教師與職稱仍然無緣,但真正掌握教師隊伍話語權的是中高級職稱教師,如果將教師變為公務員,他們的工資待遇將會下降。如今中級職稱教師的工資在副科和正科之間,副高級職稱教師的工資待遇在正科和副處之間,但如果轉為公務員,他們的工資待遇顯然會有所變化的。

教師屬於社會公益事業,與行政編制並不相符合。在我國對於教育事業的定義就是社會公共、公益事業,與政府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公務員是政府行政權力的運行主體,他們之間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不同,也就使得他們的身份將會有明顯不同。

綜合來講,社會輿論對於將教師轉為公務員的支持度並不高,而且對於教師與公務員的身份轉換,也受到社會輿論的衝擊。


東愛雨小公


可以採取分批分層分階段實行。

一、新人新辦法。鼓勵今年優秀應屆高考生選擇師範專業。即四、五年之後的優秀師範畢業生成為教育公務員,享受公務員待遇。這樣有助於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事業。但是,“優秀”必須足夠優秀,應該屬於高考成績至少達到前20%的考生。

二、老人擇優法。師德高尚,堅持在一線,工作量飽滿,教學業績突出,教科研水平較高,有一定學術成就的骨幹教師經一定考核或鑑定後直接成為教育公務員。建議不以學校為單位,而是以區、市為單位進行考核。省市制定統一標準。這樣有助於調動老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區市教師整體的教育水平提高。


金哥哥829


題目中的教師應該指的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教師。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確立了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

從現行的相關法律制度來看,這個特殊的法律地位並不是要把教師歸類為公務員,教師不會改變其事業屬性,他們分屬於國家公職人員的不同分支。國家只需要保證教師擁有和公務員一致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即可。


教學資料分享


有這種可能,但是跟現在公務員的身份工作等同是不可能的。未來我們國家為了凸顯教師地位的重要性,很有可能會為他們專設一類教育公務員。

不過,產生這些傳言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近日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目前來說,我們國家的正式公務員只有900多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行政編制人員。

而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超出了4000萬。其中,老師就包含了1300多萬。

我們國家說過,確保幾年的時間內編制只減不增。因此,會對公務員以及事業編制,卡的非常嚴格。

其實我們的公務員也是有分類的,比如管理類、技術類。並不是說將鑰匙並錄公務員身份,我們就需要教師裡邊選拔管理幹部。可能只有名稱上的變化。

不過即使是名稱上的變化,國家也會十分慎重。這次意見中提出來,只是公職人員身份並不是公務員身份。

其實只有保證教師的基本工資待遇,不低於當地的公務員水平這一項才是實際的。

工資待遇水平的提高顯示出了我們社會對教師這一行業的重視,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希望我們的教師們能夠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暖心人社


不是大與小的問題,本來就應該成為名正言順的公務員,而且是比公務員還要公務員,因為公務員行業中的最優秀的一部分才能成為教師!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告訴大家:行業能者為師,行業優才從教,優秀人才培養尖端人才!名師出高徒,強將手下無弱兵!

所以我說人民教師比公務員還要公務員,教師應接受巜公務員法》和《教師法》的雙重管理!否則,中國🇨🇳教育就沒有未來!


綜改1


我認為教師應該成為教育公務員,並且可能性很大。



教師成為教育公務員不但可以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讓教師增強職業自豪感,而且可以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材從教,促進教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為把我國建成人力資源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當今社會任何人不會懷疑教育的作用,國與國的競爭實質就是人材的競爭。人材的培養關鍵在於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加強教師建設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不但提高在職教師教學積極性,而且讓優秀人材加入到教師隊伍。



現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史無前例承教師為國家公職人員,全社會也達成共識,興教育必先強教師。這預示著教育的明天更美好,教師成為教育公務員已經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