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蕭峰和楊康在異國長大,郭靖為本國而死,蕭峰楊康為異國而死,道義上誰對誰錯?你怎麼看?

暴雨梨花孤燈下


首先,這個是我們站在了現在人的觀點上去評判的,評判的出發點就是我們是漢人,曾經的朝代是宋朝,那時候的大遼、蒙古都是外族胡人,是跟我們不是一個民族、不是一個國家的。郭靖大英雄應該沒什麼疑點,宋人為宋而死。而蕭峰的死,雖說是為了大宋,首先他死的出發點並不是保宋滅遼,蕭峰一直勸說耶律洪基不要南下侵宋,正如他所說:宋朝人習慣了江南水鄉,讓他們去西北大漠,他們生活不習慣;同樣大遼習慣了牧馬放羊,讓他們去江南水鄉,他們生活也會不習慣。所以他主張的是和平共處,這是永遠不會錯的,所以蕭峰之所以稱之為大英雄是跟他的和平共處是分不開的,但耶律洪基也說過,契丹有蕭峰這樣不忠於國家的人,是大遼的恥辱,所以才下令日後蕭峰踏入大遼半步,格殺勿論。在大遼看來,蕭峰就並未大英雄了。至於楊康,他的追求反而是榮華富貴和高官英爵,為了這些他可以背信棄義、認賊作父,這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楊康的罵名正是他人品的體現,無可厚非。


大家贊同就幫忙動手關注一下啊!新人0粉絲,好憂傷……


t迷你兔


蕭峰、郭靖和楊康的境遇在道義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但細究之下,他們三人的之所以落得不同的風評卻有註定的緣由,這裡靈沖霄帶你來細細探究一下。

民族本質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孔子說過這句話,其本意是你接受了什麼文化,信奉什麼文化則就是什麼民族。也就是說你是什麼民族,在於思想文化,而不是血統。

契丹人蕭峰在大宋長大,從小在喬家夫妻和玄苦大師的教導下長大,接受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原文化教育。蕭峰的三觀和思想,本質上還是漢人。

漢人郭靖在蒙古長大,學習的蒙古騎射摔跤之術,有蒙古人好爽質樸的優點,又在母親李萍的教導下長大,沒有沾染上蒙古人深重的戾氣,江南七怪教他武功的同時也教導他俠義為懷的道理。所以郭靖本質上依然是漢人。

漢人楊康在金國長大,雖然在漢人母親包惜弱身邊長大,又拜丘處機為師。但包惜弱給他的只有溺愛,丘處機只教武功,都沒有教導他為人處世的道理。楊康從小耳濡目染的是完顏洪烈教給他的權力場,所以本質上楊康實際上是金人。

公心私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義準則,這個是沒有道義之分的。但卻有公心與私心之分。

蕭峰的所作所為從沒有私心。為“北喬峰”時,行俠仗義;為南院大王時也從不爭名奪利。

最後自盡身亡,也是為的天下止戈,避免宋人、遼人乃至天下人的傷亡。

郭靖自始至終都做到了他所奉行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行為準則。以一介草民的身份,義守襄陽數十年,最終殉城就義。也是一片大公之心。

楊康從始至終的所作所為都是隻為自己。包括知曉身世後仍然認完顏洪烈作父,是為了榮華富貴。處心積慮的拜梅超風、歐陽鋒為師,是為了自身的力量。沒有什麼國家民族的責任與擔當,楊康只是單純追求自身利益。

蕭峰、郭靖為天下大義,不訴求自身利益;而楊康追名逐利,沒有公心,只求己利。所以也造成了他們際遇相似,但名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結果。



靈沖霄


郭靖生在宋朝,被人迫害,無奈之下他母親帶他逃到蒙古,在蒙古人的幫助之下,母親將他撫養長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郭母一直沒有忘記教導他是一個漢人。對蒙古來說,郭靖無疑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蒙古人是在他最困難時救了他,他在羽翼豐滿後成了蒙古前進路上的最大障礙,有點恩將仇報的意思。對大宋來說,雖然小時候差點要了郭靖的命,長大以後,大宋有難,郭靖還是出手保衛大宋不受侵略,無疑是胸懷磊落、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楊康同樣的命運,但是比郭靖要幸運些,遇到了一個疼他愛他的完顏洪烈。生活在王府裡,錦衣玉食的當著金國的小王子,甚至名字都改成了完顏康。雖然他是漢人,連同他的母親、師父在內都沒有對他進行民族大義方面的教育,所以對漢族沒有什麼歸屬感,也就不奇怪了。對金國來說來說,楊康無疑是知恩圖報的,對宋來說當然就成了民族敗類了。最可悲的是蕭峰,身為遼人,長在宋朝,且對自己的身世一概不知,還整天的為自己的同胞、國家的安寧富強奔波勞碌。不料有一天卻被自己的好友同胞拋棄,自己成了一直的仇人的同胞,只至於到後來他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屬感,不知道自己該屬於那個陣營。同時也成就了他不憂國只憂民、不要名利,只要和平的胸懷,慕容博要與他做交易,本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他首先想到的是宋遼百姓。
同樣遼帝南犯,為了宋遼免受生靈塗炭之苦,冒死阻攔,最後把命搭上了,不過有一點注意,他為的是宋遼百姓,而不單單是大宋。這樣看來,似乎只有蕭峰對得起養他和生他的民族


秋分v落葉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單單看郭靖和楊康,其實郭靖楊康的成長環境是不同的,郭靖雖說到了蒙古,講蒙古語,吃牛羊肉喝馬奶,但這並不影響郭靖的宋國血液。郭大媽從小對他進行教育,告訴郭靖,他爹是大英雄,告訴他金國是敗類。對郭靖進行教育的,不止是郭大媽。同樣還有江南七怪,江南七怪被稱之為大俠,畢竟就是他們是一群俠義之人。小說中很多細節便透露過柯鎮惡對於金國的蔑視和對宋國的忠誠。愛國忠君,是他們本分,沒有愛國這種情懷,誰也不認你這個大俠。江南七怪的名聲其實很響亮,雖說本事不大。從小,郭靖對宋國就有深厚的情義,同時,他的內心又傾向於蒙古人。



再看楊康,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完顏康。他雖說是楊鐵心的親兒子,但是完顏洪烈對他比親兒子還親,視如己出。可以說,楊康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衣食無憂。估計完顏洪烈也沒有對皇上說,這孩子其實是漢人之後。皇上王爺對楊康都特別好,同時視他為金國的未來。這種情況下,完顏洪烈不可能讓楊康身邊長出雜草,這個雜草,就是宋國。完顏洪烈對小王爺的教育,完完全全按照大金國皇室繼承人的配置進行,而且他母親包惜弱也從未對他透露過自己的身份。這也就導致,他內心的認同感是女真人。至於宋國是什麼,他根本不關心。



郭靖楊康選擇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郭靖初期為蒙古征戰南北,後期為宋國效力,而楊康一生都為金國賣命。兩人做的其實都是自己的本分,他們所作所為都是出自他們內心,郭靖忠肝義膽,而楊康同樣不會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錯誤的。


郭靖為蒙古征戰,歷史上是很常見的,蒙古草原上並不只有蒙古人,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各部以及建國後的征戰的路上,都不只有蒙古人在戰鬥。蒙古軍中收納了很多漢人女真人契丹人等,各族的精英人才都為成吉思汗所用,這也是他們強大的原因之一。郭靖是半個蒙古人,他是託雷的安達,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吃羊肉喝馬奶長大,蒙古人養育他成人,為蒙古效命也是天經地義。沒有蒙古人的話,郭靖母子,八成就死在逃難路上了。

而郭靖來到中土,看到那些長得和自己很像,說話和自己一樣的人時,聯想到母親與師傅的教育之時,他對漢人的情感便越來越好。而他來到中原,認識了他的新師傅,也就是丐幫幫主洪七公。洪七公這個人呢,可以說是有著很強的民族大義的人,他愛他的國家,他的弟子們也愛他的國家,丐幫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同樣會挺身而出,雖說他們只是一群要飯的。在這種師傅指引下,郭靖的民族認同感只會越來越強。其實洪七公對於郭靖還是有所防備的,並不是郭靖的人品問題,而是郭靖內心中的蒙古血液。洪七公擔心,當蒙古人打來了,郭靖在蒙古軍中看見自己老丈人成吉思汗,看到自己把兄弟託雷,看到自己青梅竹馬的華箏,看到師傅哲別,內心有可能迅速倒向蒙古人。基於這種顧慮,洪七公並沒有將丐幫幫主傳位於郭靖,而是傳位於能力尚且不足的黃蓉,而黃蓉讀四書五經長大,爹是黃老邪,根正苗紅的漢人血統。


對於楊康,養育自己十八年的是女真人,教育自己的也是女真人,自己的皇家老師,教他識文斷字的也是女真人,縱使這些皇家老師裡面有漢人,他們也不會說金國半句不好。而且自己十八年間,一直認為自己是女真人,對於他來說,血液是漢人,靈魂則是地地道道的女真人。他是金國的小王爺,他的一切都是金國給的,為金國效命,天經地義。換做任何人,都會選擇同一條路。參考某島上的李某人就能理解楊康的作為了。

楊康沒有錯,郭靖也沒有錯,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的思想都是報國而已,無可厚非,做法都是出於自己的本心。楊康不可能為宋國效力,郭靖也不可能為金國效力。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金國滅亡之際,同樣有很多漢人大臣學子以死殉國。


御史三大人


郭靖從小生長在蒙古,但是母親一直教育他讓他學習漢人的文化。加上江南七怪的教導所以郭靖從小就受漢文化教育。雖然郭靖是蒙古的金刀駙馬,又是拖雷的安達,射鵰大英雄哲別的徒弟。但是他們的意識形態沒有變那就是國家和民族,就像蕭峰一樣自小在南朝長大雖然自己是契丹人但是這種愛國情懷不分彼此。為了國家可以拋頭顱撒熱血。反觀楊康,自從自己母親包惜偌,被完顏洪烈劫持走楊鐵心又下落不明。最後自己沒辦法孤兒寡母又能去哪所以只有忍辱在金國生活楊康母親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父親不是完顏洪烈,怕自己傷了孩子的心也背上個不忠沒有貞潔的女人。加上金國上都把楊康視為小王爺未來的金國接班人加上楊康自幼長大的朋友老師都是金國人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漢人。就是知道了放到如今誰有能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呢。所以楊康他的接受教育和母親完顏洪烈都把他視為己出。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楊康怎能為宋朝效力而屈尊放棄自己的小王爺不當當什麼楊康做個窮光蛋!


三十八軍萬歲軍


這個該怎麼說呢。三人的境遇相似,都是異族撫養長大,深受異族養育之恩。郭靖,對於蒙古人來說是壞人,因為是蒙古人收留了他們母女,並且對其非常照顧,沒有蒙古人的話,他娘倆可能活不過兩集😂但是郭靖深知自己是漢人,在宋蒙兩國的關係上,他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說服成吉思汗,換來兩國短暫的和平。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宋蒙兩國多次交戰,郭大俠殉國,對於大宋來說,他就是大英雄。蕭峰跟郭靖的目的差不多,都是希望兩國和平相處,但是結果蕭峰卻是站在了非常矛盾的局面,最後不得不以自殺來結束這個矛盾。他的死也換來了宋遼兩國數十年的和平,所以對於宋遼兩國的百姓來說,他都是大英雄

楊康我覺得他也不算壞人吧,畢竟是金人撫養長大,而且完顏洪烈待他視如己出,給他享不盡的富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給金人賣命也沒什麼錯😂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討論】👏


零下一度43839942


這三個人物就是內心自相矛盾的,也表明作品的高度不足,只能看看娛樂就可以了,真要推敲邏輯的話都不成立的:

1,郭靖:父親被本民族殺害,從小鐵木真是衣食父母,他十八歲前就是個蒙古人,你說他應該對誰會有好感?回了一趟老家就徹底不一樣了,轉變有點快,再說郭靖在蒙古簡直就是大汗的兒子,政治前途十分光明,他要是不讓宋蒙交戰的話留在蒙古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讓蒙古兵峰轉向,但是他沒有,放棄統帥地位回宋與丐幫混在一起成為格鬥冠軍。

2,楊康:和郭靖一樣,被金王養大,大的境遇和郭靖一樣,他想為自己活著,被迫與民族主義愛恨情仇與個人前途之間選擇,楊康沒什麼錯,現實中就應該這樣,你愛國國不一定愛你啊還不小心就成犧牲品哦。

3,喬峰更慘,幹盡俠義大義之事卻兩邊都想除之後快,媽的最後的生存權都要被剝奪,可想而之人類的傻B,只能說人類的進化還很遙遠。

研究這沒有用,還是吃點我的羊腿吧,想吃的看我置頂文章,謝謝啦


呼倫貝爾土生土長的羊


三個人的命運都不由自己掌握,正如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有人說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那麼很抱歉,是你身上的價值或者說能力不足。

郭靖,首先江南七怪在漠北為郭靖第一次賦值,馬鈺暗中建倉,郭靖在漠北的價值凸現,當了金刀駙馬,這是他的命運,他沒有真正的推辭過,他以為他一生就是一個草原勇士。他離開沙漠去江南幹嘛?是赴煙雨樓之約的,比武完了就應該回家的,但是黃蓉和洪七公的二次賦值。使郭靖不再考慮回漠北了。連親孃也放下了。拖雷華箏來找他,他和讀者一樣詫異,來找我幹啥?這個轉變不是郭靖自身的。後來感情不斷進展的時候郭靖一直混跡江南,一分手就回去漠北當將軍了,在花剌子模遇到黃蓉又再次放下一切,包括親孃的性命,回到江南。成吉思汗要郭靖參與滅宋,如果沒有黃蓉,郭靖會不會去呢?可以想象。

楊康,完顏洪烈始終是對他影響最深的人,丘處機,包惜弱,楊鐵心,郭靖,穆念慈這所有的人都不能讓他有絲毫的改變,他不服氣郭靖,只因為會降龍十八掌就處處壓他,他要上進,只能拜歐陽鋒,丘處機不能交給他最高深的全真武功,(丘處機始終對他留手)。他的生活很單調,承擔著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情,除此之外就是榮華富貴的花邊。

喬峰,想做漢人,丐幫和江湖上的土鱉不讓,說白了還不是嫉妒他有超人的能力?聚賢莊一站描寫的最為清楚,都是為了嫉妒來拼命。他想不和漢人為敵,蕭遠山又不同意,沒辦法去遼國吧。去了遼國想清淨一下,因為武功見識太強,耶律洪基又逼他去打宋朝。試想阿朱就算是活著,他們真的能塞外牧牛羊嗎?

想不被人左右很簡單,隱藏自身價值,蕭峰不會武功,楊康不學蛤蟆功,郭靖不學降龍十八掌,一切就安靜了。


壯士高歌入長安


其實他們三人就郭靖蕭峰道義上沒錯一個成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戰死襄陽的英雄、蕭峰雖是遼人卻長於大宋受宋人教誨多年直至為遼退兵讓宋遼百姓免戰火塗炭自刎雁門關外成了悲情英雄、而楊康雖長於大金卻是宋人為榮華富貴欺師滅祖又濫殺無辜認賊作父殘害義兄害其師父殺人嫁禍其父母之死都沒讓他回頭大錯特錯.


小龍女5505


楊康還真不是為金國死的,他從頭到尾只是為了自己為了榮華富貴。如果楊鐵心能給他這些我可以確定他毫不猶豫能宰了視他為親子的完顏洪烈。而且就算他最後坐上金國皇帝,在金國被滅的那天他肯定會攜帶大批珠寶錢財逃離,而不是像蕭峰郭靖這般心懷萬名,真正做到為天下為國家而犧牲自己。楊康自始自終都不過是為了自己。這一點上他不具備和郭靖蕭峰這種精神相提並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