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韓信把軍隊置之死地最後都打贏了,為何馬謖在街亭卻敗了?

林瑋盈


兵法中的確有"致之死地而後生"的說法,但實際執行中必須分情況看。如果自己一方軍心動搖了,致之死地,只會導致潰散。如果自己士氣正旺,敵方士氣衰落,這樣做可以以一當十。比如項羽破釜沉舟,如果遇到統一六國時的秦軍,只會自尋死路。

回到馬謖守街亭的討論。馬謖之前是幹參謀的,幾乎沒有帶過兵,他了解他的兵,他的兵瞭解他嗎?肯定不瞭解。自己一方提振士氣很成問題。敵方的將領則是名將張郃,他身經百戰,士兵很旺。馬謖把軍隊駐紮在山上,張郃率軍包圍,並用木頭組成柵欄,防止馬謖軍隊憑高而下硬拼。又斷了馬謖軍隊飲水。很快馬謖軍隊大亂,想突圍又不成。幸好王平用疑兵計,馬謖才突圍出來,但他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羽書遲


主要有4個原因:

1.對戰背景不同

背景:韓信攻打趙國背水一站,敵將是陳餘。馬謖守街亭嚴防魏國,敵將是曹真和張頜。

馬謖是守,兵力比敵方多;韓信是攻,韓信兵力幾千人,敵方陳餘20萬人,懸殊很大。

馬謖是在自己地盤的山頂守,將士們都是抱著守住後回家吃飯的想法;而韓信大軍是在大河邊,要麼贏,要麼死。所以韓信士兵只能殊死一搏,這時候他們會用盡全力。所以韓信的士兵戰鬥力肯定強於馬謖。

2. 對敵策略不同

馬謖是紙上談兵,駐守山頂以逸待勞,並且沒有其他準備;

而韓信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化被動為主動,並且派樊噲抄了敵方的後路,從而使得敵人沒有退路,後方大亂,前後夾擊取勝。

所以從對敵策略來看,韓信更勝一籌。

3. 知己知彼不同,敵將能力不同

韓信的敵人陳餘,擁兵很多,但是特別輕狂自大,聽不進別人意見,過於輕敵冒進。而韓信對敵方這些弱點了解得很清楚,能夠沉著應對。

馬謖的敵人曹真,兵力和士氣都不如馬謖,所以馬謖是自己輕狂自大,聽不見別人的意見,低估了敵人的能力,而馬謖的敵人曹真深諳用兵之道,懂得把握時機,雷厲風行,並進行了周密部署。

所以在知己知彼方面,馬謖不如韓信。

4.實戰經驗不同

馬謖一直都只是諸葛亮的小跟班,從來沒有自己帶兵打過仗。自懂一些書面理論知識,對實際帶兵打仗毫無實踐經驗可言,也不懂得靈活變通。跟副將的關係也不好。在軍中的威望也不足。

韓信則不同,他在攻打趙國之前,已經跟了劉邦好些年,在底層幹過,當了大將軍,並且憑實力讓樊噲這些人都對他佩服有加,在實踐經驗上主導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軍事行動,打敗了駐守西安的章邯大軍。實踐經驗豐富,軍中威信足。

毛爺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從這點來看,馬謖失敗,韓信成功也是必然的。




十一在上海


主要是人不一樣,項羽跟韓信兩個都是戰將,身經百戰的那種;馬謖是文書出身,從來沒經過大戰。打仗的時候,項羽跟韓信自己都是自己擔當前鋒敢於衝陣的那種,在鉅鹿之戰的時候,項羽本身帶領部隊突擊九次,基本上是哪裡秦軍強他就突擊哪裡,讓敵方部隊無法聚集成軍,無法結隊打仗。馬謖本來也是這麼打算,只是當看到魏軍打前陣的是張郃的時候就怯戰不敢去了,倒是王平多次帶領部隊衝殺,但是王平的戰鬥力有限沒法突出重圍。

其次,項羽本身有點狙擊手的味道,項羽打仗的時候由於本身勇猛,他經常扮演前鋒主將帶領突擊隊突擊,他會對敵軍主帥發動斬首行動,即便不能打殺敵軍主帥也能夠迫使敵軍主帥轉移指揮部,這將直接造成敵軍指揮的混亂。比如在鉅鹿之戰的時候秦軍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主帥在哪了。而馬謖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假如將馬謖換成長坂坡的趙雲或者張飛,那麼很難說街亭大戰會戰敗。


優己


我一直都說一件事情軍事是一個很神奇的領域,這個領域裡面,沒有什麼所謂的什麼神聖戒規,這裡面只要能夠戰勝眼前的敵人,那你就是勝利者,所以說,一個軍事學家必須要從戰場的實際情況入手,正確分析眼前的局勢,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說因為錯誤的估計了戰場的某一個形式,而最後導致大敗的話,沒有任何理由戰敗就是戰敗,你必須要為上千上萬的孤魂野鬼,孤兒寡母負責。

背水一戰,當然很多人都是用這四個字來激勵自己,尤其是在困境之下的人,但是歷史上面在大型戰役裡面真正能夠做到背水而戰的人只有兩個,一個韓信,一個項羽,對於一個軍事學家來講,最頭疼的問題不是說武器裝備的代差,也不是現場環境的變化,而是迴歸到最本質的一點。人本身。

在戰場上面每一個士兵不是棋子,沒有自己的思想,隨你擺佈,每一個士兵都有自己的思想,你如何讓每一個士兵發揮自己百分之百的戰鬥能力,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在士兵面臨著困境或者是疑惑的時候,你能夠帶領士兵走出疑惑,率領自己的士兵跟敵人進行作戰,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比如說著名的淝水之戰,前秦90萬大軍面對東晉8萬大軍,為什麼一觸即潰,就是因為前面的演員演的太專業了,告訴他們哦,(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我們要被打敗了,我們趕緊撤退,不然的話就要被敵人給殺了。事實上就是前秦的前方統帥要求軍隊向後面退一步,空出一個戰場來結果被人折騰成這種樣子。

所以說,每一個士兵,尤其是在背水之戰的情況之下,你不能夠說你的軍隊裡面出現雜毛或者是嘈雜的聲音,大家想想這種情況項羽破釜沉舟了結果手底下有2000多士兵,不想打仗,直接逃了,那對於其他士兵來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尷尬局面?韓信想要背水一戰,結果自己手底下也有士兵逃跑了,其他士兵跟著一起逃跑啦?那又是什麼情況?

對於項羽來講,破釜沉舟之戰之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軍隊裡面那些不聽指揮的,或者是老弱病殘,全部給裁剪掉了。項羽本來手裡頭是有20萬人選的,最後選來選去只有5萬多人,至於說韓信這兩萬多軍隊,從關中地區一路打到趙國,韓信帶領他們屢戰屢勝,可以說韓信就是整治軍隊的軍魂,只要韓信在所有的將軍,所有的士兵都相信韓信能夠帶他們走出困境,這也就是為什麼兩位大佬有底氣,率領軍隊跟當時數倍於己的敵人進行作戰。項羽5萬楚軍擊敗30萬秦國長城兵團,而韓信率領兩萬的漢軍擊敗了20萬趙軍。

馬謖有什麼?馬謖之前帶領軍隊作戰過嗎?沒有,他跟這些士兵有感情嗎?沒有,他和這些士兵熟悉嗎?也不知道,跟士兵之間的溝通,這是第一步。

第二點,你的士兵是否接受過真正的這種實戰下的訓練,而且是那種面臨危難局面,臨危不凍的那種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有什麼樣的表現?歷史上面只有一個描寫當項羽打敗秦國的軍隊,接見諸侯的其他軍隊的時候,諸侯的其他軍隊臉朝著地,膝蓋跪在地上,用膝蓋走路!當時楚國的軍隊是以一種什麼樣的表現征服了天下?沒有任何描述,因為沒有任何語言能夠來描述這件事情。韓信背水一戰,他的軍隊也是可以說是百戰之士,拿下關中拿下魏國都是自己的軍隊,一步一個腳印打出來的!

當時的蜀國由於經歷了夷陵的慘敗,國力大減,包括之前在漢中之戰裡面歷練出來的有經驗的士兵,事實上,在之前的作戰行動裡面已經損失殆盡。納粹德國為什麼後期一潰千里,就是因為前期作戰的時候,德國人在蘇德戰場上面損失了太多有經驗的士兵。

當然,第三點就是因為馬謖這個人實在是沒有掌握現場的情況,馬謖是南方人,這個地方當然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這個事情是成立的,但那個地方是北方街亭,這個地方都是石頭山呢,水怎麼可能接的上來。

綜上所述,馬謖在這個方面,尤其是對戰場的形勢瞭解方面,比不過項羽和韓信。對待士兵的方面比不過項羽和韓信,他憑什麼去打背水一戰?


漩渦鳴人yy


馬謖怎麼能和項羽和韓信相比了?

項羽是將軍之才,韓信是軍事天下。而馬謖怎麼能他們相比了。

我自己認為,馬謖這個人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紙上談兵的人吧,你們覺得?




傑哥208733768


總是拿不是一個時期的人物和事件來對比,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叫我們發揮想象力?還是漫無邊際胡扯?。你的手指頭伸出來看看等哪天一般長了,在來討論關公戰秦瓊的故事。

韓信和馬謖都能聯想到一塊去,歷史上像類似的戰役有很多。求求大師兄了,很多重複的問題和一些無聊的問題能不能屏蔽一下,這樣的問題能不能換種方式問法,問的都是莫名其妙。讓我們回答的也是一臉懵逼。

至少事件的背背景還有主要將領的能力,差不多可以討論一下,這樣問題乾脆就直接點,韓信強還是馬謖強不得了。幹嘛饒那麼大一圈,我們還要找資料,仔細閱讀一下,在來寫,作業做好了不符合你的要求,讓我們白忙活半天,


明天你會回來


背水一戰這個經典戰例基本上是對軍事一竅不通的說書人杜撰出來的神話故事!幾千或幾萬老弱殘兵置至死地就能打敗二十萬精兵強將?要知道那可是冷兵器時代哈,就是熱兵器時代武器代差不是很大的話你都沒有任何機會贏!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戰例根本不存在!這個神話故事就是對軍事科學的侮辱!!!


SYWER


見過勇於犧牲的, 沒見過喜歡犧牲的.


MathieuV


馬謖是一個讀兵書不少,也有一定的軍事理論,這一點得到了諸葛亮的常識,也因此被委以重任守街亭。

但馬謖又是一個玩弄紙上談兵,沒有帶兵作戰的實際經驗和能力,因此駐軍街亭時先把自己置於險地.絕地,遇到軍事鬥爭經驗老道的司馬懿,他若不敗倒會成為怪事。


韓楓3897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簡單的幾句話能說說清楚?戰鬥的勝負影響因素很多,地形、雙方兵力、補給、統帥等等。。。置之死地而後生一般都是硬剛正面勝算不大,不得已而為之。沒事誰願意把自己置之死地?玩好了就是神機妙算,玩砸了就是紙上談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