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小說裡最大的漏洞是什麼?

小羊科普


《三體》是一本十分優秀的科幻小說,與其說是科幻小說,倒不如說是科普小說,因為書中提到的很多的理論都是很有科學依據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三體》就一點漏洞也沒有。

首先《三體》是一本小說,小說肯定為了創作需要而設計一些情節,而這些情節本身的作用是為了創作的需要,並不一定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在我看來,《三體》中有以下一些漏洞:

三體人不會說謊

書中寫到三體人打算入侵地球,由於旅途過於遙遠,所以就先派遣了智子這種高科技的東西來破壞地球的通訊。奇怪的是,人體人的世界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三體人並不會說謊,三體人無論心裡想的是什麼,完全都不會對外界隱蔽,而是對外界完全透明的。但是地球人的心理活動卻是隱蔽的,正因為此,地球人才能夠爾虞我詐。但是三體人這樣一個高科技的智慧生命群體,居然無法解密和窺探人類的心理活動,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的。智子就是質子型的超級計算機,它可以無所不在,甚至是去到人類的大腦裡面,窺探人類的心理活動,但是智子卻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一點還是有點難以理解的。

三體中的水滴

三體中的水滴是三體人用來對地球進行通訊干擾的設備,因為形似水滴而得名。這個水滴穿透力很強,表面是一個非常光滑的反射鏡面,會反射幾乎所有的電磁波。溫度處於絕對零度,是全部由被強相互作用力緊密鎖死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無堅不摧,水滴的大體結構是由外層大量的處於強相互作用力場下的單層緊密類金屬原子核組成的。那麼疑問就來了,為什麼這個外殼溫度可以在絕對零度呢?我們又不是不知道,物體的溫度是不可以達到絕對零度的,只可以無限逼近,那麼作者這樣描述的意義何在呢?

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可以說是給了“費米悖論”一個很好的解答,但是這個法則就一定一點問題都沒有嗎?實際上在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關於這個法則作者並沒有進行任何的推導,但是作為情節方面的要求,已經很好滿足了,如果沒有這個法則的提出,三體人也就沒有了進攻地球的必要了。針對這個法則,作者給出了兩個宇宙公理: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是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進而引出了兩個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技術爆炸還好理解,但是“猜疑鏈”就一定存在嗎?文明與文明之間一定就是你死我亡嗎?不可以共生嗎?

總的來說,《三體》還是比較嚴謹的小說作品,至於有一些的漏洞的話,是為了創作的需要,雖然可能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也不要太過於吹毛求疵。就連劉慈欣也說了,歡迎大家指出書中的不合理之處。所以漏洞的話,應該是為了情節的需要而不得已帶來的吧。


鏡像宇宙


如果把《三體》當做文學作品看待,那麼最大的漏洞是對人類角色和人性的刻畫多顯蒼白,而全篇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唯有三體智子小姐。

注:上次發了有關智子鎖死人類科技的文後,有很多粉要求智子小姐的無水印大圖。因頭條發文後會壓縮圖片質量,想要者可下載最後的高清視頻,全屏播放截圖即得,或私信給我從網盤下載。

一. 三體的所謂科學硬傷

其實如果從科學角度嚴格審視,三體的硬傷還真不少。這個我不想在這裡多說了,有興趣者請看李淼老師的大作,很好的理論物理科普作品,寫得已經很全面了。但三體畢竟是科幻而不是科學,這些所謂硬傷,並不影響其文學性,反而在某種程度增加其開放性。

二. 情節滿分,人物及格

三體情節上宏大精巧的構思,完全配得上星雲獎。當然作為科幻文學作品,我們對它的期望也不僅僅是限於情節。實際上,在閱讀的過程中,人物刻畫的薄弱,確實時不時的給讀者帶來了負面感受。本人在一些大量純人物描寫的章節基本已經遊離了,然後幾乎都是被硬核科幻部分再次拉回來。

如果說到角色,那麼實際上第一部開頭部分對葉文潔的刻畫還可以。我覺得這是因為劉慈欣本人有一定的文革經歷和印象,所以對人物內心的情感衝突有一定的理解。

三. 女性和男性角色的不平衡

作為男性作者,大劉顯然對女性的心理把握相對較弱,以至於對於程心這個最重要角色的刻畫比較失敗,成為最大的槽點。相對而言,刻畫另一個重要男性角色

羅輯就好一些,但對於羅輯的感情種種,一旦需要涉及女性心理,就沒有力度了,像是描寫校園初戀。至於其它大多數有亮點角色都是男性,比如維德和章北海。章北海實際上可以視為隱藏的面壁者,這個角色非常有力。

四. 唯一的角色亮點 - 三體智子小姐

三體智子小姐不是人類,但如此的令人印象深刻。從三體脫水人到智子到水滴到智子小姐,這個設定太妙了。智子小姐身上同時寄託了人類對於一個外星文明所能有的最好的期望和最壞的恐懼。正如菊花與劍;又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cb90008b7da6c13d366\

羅生物語


三體裡的邏輯漏洞多得很,可以這麼說,看三體就是一個心誠則靈的事兒,你相信作者的邏輯,它就無懈可擊,你跳出三體看三體,毛病多的是。

說個最簡單的,第一,三體比人類世界的科技發達得多,沒人有意見吧?第二,三體人科技不像人類世界,是爆炸性發展的,它是勻速進步的,這一點書裡也寫了,那就是說,三體人可能幾千年前都已經有高度的文明和科技了。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目前能探測到的“宜居星球”,多達十幾二十多個,最遠的都已經發現到幾百光年以外了。

三體人那麼多年就不知道用望遠鏡往宇宙深空裡找找?離他們近在咫尺的太陽系彷彿應該是第一個被觀測的行星系吧?有穩定結構,有固態表面,有水和一切美好的條件,按說三體人發現地球應該是幾千年前就完成了的吧?怎麼還需要葉文潔自報家門才能被發現,難道三體人從不觀察宇宙?

類似的邏輯漏洞多如牛毛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還是那句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現在有太多人心理有問題,彷彿看了一本三體就覺得自己擁有了一點智商優勢似的,到處跟人炫耀自己從書裡獲得的腦洞,甚至還要硬把小說劇情套到現實裡來,他們努力捍衛的三體的地位,其實只是在奮力捍衛自己這種“自信”的根源,彷彿有人說三體一點不好就打擊到了自己似的,讀書,如果不帶著懷疑的態度去看,你就永遠超越不了書裡的境界。



倉老師寫作課


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裡最讓人腦洞大開的就是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但也是其中最大的漏洞。



黑暗森林法則簡單來說就是,整個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跟滅霸的想法有點相似),所有文明就像躲在黑暗森林裡的獵人,他們互相看不到對方,但只要某個人暴露了,其他獵人就會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開槍消滅他。而地球人卻幼稚得像娃娃,大聲呼喊,“我在這!我在這!”

但是,縱觀宇宙,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粒塵埃。迄今人類發現宇宙中最大的恆星VY Canis Majoris,其體積超過地球的一億億倍。



地球和超大恆星相比,就相當於一粒塵埃和一個足球體育館。高級文明和地球人相比,就相當於人類和細菌。你見過體育場裡的人會去擔心塵埃裡的細菌來搶資源嗎?

槓精們可能會說,那病毒細菌也會威脅人類啊!但是你見過人類為了解除病毒病菌的威脅而全世界消毒嗎?你消滅不完的好嘛……人類要做的更多是加強免疫,研製更多抗菌扛病毒藥物。

我想,高級文明們要做的並不是“殺菌消毒”,而是“加強免疫”吧。


二佔佔


畢竟是科幻,全世界的科幻作品不可能沒有漏洞,如果沒有,那就不是科幻。

我在閱讀三體的時候其實也發現了一些漏洞,目前可以想起來的主要有四個。

第一個:三體的武器“水滴”。

水滴既然是靠強相互作用力的,水滴內沒有原子結構,至少是表面沒有原子結構,是亞原子結構靠強相互作用結合成為的整體,那麼水滴其實是一箇中子星,那它必然有巨大的質量、巨大的引力,那麼為什麼探測飛船和人類居然可以安全接近,並捕獲觸摸?這個是我發現的一個比較明顯的漏洞。

第二個:引力波發生裝置

引力波發射首先要有巨大的質量,我們接收到的微弱引力波都是靠一對相互繞行接近、最終合併的黑洞發出的,單靠一個飛船上面的一個裝置就能發射引力波,這個至少目前的物理學看起來是天方夜譚。

第三個:太陽增強電磁波

太陽會強烈的發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本身就是一個干擾源,目前也沒有什麼物理定律能證明太陽可以放大電磁波。

第四個:降維打擊

從三維降到二維,二維沒有厚度,那二維平面會在三維世界無限延展,那麼每一次降維打擊都會把宇宙分為兩半,並且二向箔所在平面會把附近的物質全部二維化,那歌者這麼多次的降維打擊,宇宙早就滅亡了。

但是我們還是回到開頭,任何的科幻都有漏洞,沒有漏洞是無法寫出科幻作品的,科幻作品的漏洞有幾個原因。

有的是為了使劇情能夠延續,比如如果太陽無法放大電磁波,那麼人類永遠無法和三體文明聯繫,那《三體》剛起筆就結束了,如果不是太陽放大電磁波,作者也總會寫出某種方式,每種方式都有漏洞。

有的是為了豐富劇情而去幻想,這種漏洞裡有些具有暫時性,也許某天發現了新的物理定律,現在的幻想沒準也有可能通過某種未來模式實現。

有的純粹就是胡說,比如有些民科。



厲害了word戈


總是聽到各種各樣的談論《三體》小說BUG、漏洞的文章,其實大劉在某次訪談中曾說過,他不懂物理學、也不懂天文學,只是希望給一些普通的讀者去看,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從而使他們對真正的物理學、真正的科學產生興趣。

這可能是科幻小說存在的最大價值,一個是啟發想象力、另一個則是使讀者對真正的科學感興趣。

如果說存在漏洞,我所知的就有一個了,就是三體文明的智子,在文中她的作用是鎖死人類基礎科學進展,還能實現瞬時通訊,瞬時通訊這個是當代科學不允許的,因為違反了相對論。大劉也曾對此作出解釋,如果不是瞬時通訊的話,整個故事就無法進行下去,所以說,這是故事情節推動所必要的。

另外,科幻小說就是基於科學,然後發散思維想象,想象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也許,對於光速不可超越,1000年後的人們會有新的認知,也說不定呢。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本回答由一枚遊戲科幻迷原創,感謝點贊關注,我們一起科幻想象、暢遊宇宙!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枚遊戲科幻迷


個人覺得:漏洞在於黑暗森林法則的普適性,比如歸零者(最後要終結宇宙向全部宇宙生命廣播要求配合全部歸零),歌者文明(發現別的文明就直接摧毀),三體文明(末日危機下只有征服別的低等文明求生),地球文明。

按大劉想法宇宙就是黑暗森林法則下,以降維戰爭(生物由高維利用維度武器互相攻擊降低對方維度文明為目的)為主,導致宇宙時空混亂不堪。

可實際上宇宙這麼大太多文明,黑暗森林法則和降維都不是唯一選擇,否則不會有歸零者這樣的生命意識存在。文明發展到終極除了降維應該還有升維,比如維度堆疊,三體裡展示了智子,就是將二維膜利用技術變成三維智子用來影響地球科技,黑暗之外應該也有陽光,換句話講你都這麼強了,誰都滅不了你,自然就會有秩序管理者出現,而破壞者的手段,秩序者必然會發展出剋制手段,而不是一味地降維打擊。最後大家都回到一維。所以大劉是設定了一個末日背景下文明的渺小和掙扎。


寡言的夜月


我們應該一起找找《三體》裡,最精彩的部分是什麼。

你非要找漏洞,會覺得不勝枚舉,我看最大的漏洞就是你去看它了。沒有漏洞的東西,不但一部科幻小說不存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也都不存在。

一切覺得三體有漏洞的人,應該做一件事,自己創作一部小說;把你認為合理的科學、邏輯、劇情,組織進去;然後挑戰:讓大家去找漏洞,看看是不是沒有漏洞。

不過也正是因為確實存在所有人都認可的漏洞,科技才要進步、劇情才要發展、小說才要繼續,快樂、探索也才會持續。所以善意的維護式的發現也許也是必要的。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認為我找不出問題、才瞎扯淡的,甚至會認為我沒看過原著。

那我試舉幾例。


1、跨維文明之間沒有彼此攻擊和聯繫的必要甚至可能,因為只有同緯度才能直接影響。我且不論證,只是繼續列舉。

2、沒有二維、三維、四維....乃至高維;也沒有1維、甚至零維。這些維度從來就不存在,或說只是存在在人類的思維中;!!!!或者!!!!各種維度從來就是一體的!!!!不可分割。這些維度的產生、根本是因為人類認識的侷限性和生命的侷限性所產生的。

3、一個初生文明從來都不只是野蠻、還有無限的可愛和美好,其中包括了謙遜、尊重、審美,等等一切能夠打動其他強大文明的素質。就如一個初生的老虎,就像一個毛絨玩具一樣可愛——可愛就是他們在生存初期的自我保護上的天性和素質。我們不能無視這一點的現實意義。實際上,只有強者才會和強者對抗;認輸、服軟、順從、綏靖、親近、聯盟、求助,等等更多的成為不同級別文明之間相處原則。

4、我們對於生命範疇的理解過於侷限。為什麼各種極端環境中不會有生命?比如恆星裡,比如一塊石頭,比如任何你都不認為可能是生命的物質、甚至非物質。——這實際涉及到生命的哲學意義,物質和思維界限的問題。當有一天我們如果能理解一塊石頭就是一個生命,或者地球就是一個生命的時候;我們可能對自己的認識就更透徹了。

5、光速的超越、就是時空的超越;時空的超越、就是生死的超越;生死的超越,就是生命的超越;生命的超越,會令當前現實世界的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輕易的引入超光速,所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現實世界的存在依據和展開邏輯上的崩塌。

6、文中,對於宗教的理解和引入十分有限,特別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當然、這也許是因為,這部作品是要衝擊主流的西方世界的科幻文學殿堂,多少有點恭維之意,這還表現在對西方世界的主流藝術作品的大量解讀。——其實這無可厚非,畢竟大劉這麼個奇才、還不是一直在中國做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就如馬雲混跡中國那麼久也沒有拉到第一筆被認可的資金?佛教對於不同文明、不同物種間的無隙溝通、跨越式理解。可能直接將所有問題都解決掉。



7、如果一個文明很高級、這個宇宙處處都將是可以去利用、可以去保護、可以去愛護的資源,和生命。而不是相反。文明的高級程度,不是通過破壞體現的,不是通過掠奪體現的,更不是獨存性體現的;而應該是可用資源的廣泛性、互補性,恆久性;以及與其他文明的共存性,體現出來的。

......

還是開始那句話,不勝枚舉。如果是說當前的現實社會,這些話都無意義。既然科幻、既然想象,為什麼不究極一點、是吧?


瓏心格物


黑暗森林法則是有邏輯問題的。

1。生存是文明第一要務這沒問題。

2。資源有限必須競爭的情況之下發現其他智慧種族就先下手為強幹了對方這點很有問題。

地球文明也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當中發展出來,但是當不同文明初始接觸的階段往往不是先動手,而是先做生意。因為不同種族所需要的資源以及運用資源的能力都有不同,因此交易往往是對雙方更有效率,有些情況甚至是必須的交往方式。

博弈論以經指出,博弈雙方可以競爭,忽視,或是合作。而文明成立的先天條件需要競爭也需要合作,因此對應宇宙社會學應當如是。看看生態學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不同的生態位甚至都不用競爭,互補反而雙方利益都最大。


SOHEAH


問的是最大漏洞。

我認為最大漏洞就是 :面壁者 ,羅輯。

具體一點就是,三體文明進攻地球時,絕大多數地球人都應該想到藉助其他文明的力量來拯救自己,而文中只有羅輯想到了。其他面壁者是用提升自己或者同歸於盡的方式。這個不符合人性。

好比一個嬰兒和一個成年人打架。嬰兒太弱,他不可能在被限制內還提升自己力量和成年人對抗,或者有能力去和成年人同歸於盡。只有藉助其他力量來對抗,比如哇哇大叫引起其他成年人的注意。

向太陽發射恆星座標就是叫的方式,這一點不應該只有羅輯想到,我認為是個人,在危機面前,在無助面前都會大聲啼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