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眾所周知,在古代,人在生時以獲得一官半爵為驕傲,市井小民是沒有多大地位的。古來帝王將相無數,但都已經成為了冢中枯骨。古代的侯爵帝王,死前風光無限,曲終人散之時亦想把自己生之榮耀帶進陵墓。

所以,厚葬成了古代達官顯貴鍾愛的喪葬方式。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後來有一種職業,卻把他們的美好初願化為灰燼,更是把他們的陵寢挖的滿目瘡痍。這便是盜墓賊

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而且盜墓賊盜墓也有“仇富”心理,畢竟窮人死去的陪伴只有一草蓆而已。所以歷代以來,窮苦人家的墓安然無恙,王侯貴族的墓卻是盜墓賊苦苦尋找的對象。只要是被盜墓賊光顧的墓,一般都是落得墓葬被毀,寶物盡失的下場。

但是我國安徽卻有一座將軍墓,被盜之後還留了一件國家至寶,讓考古學家喜出望外。

這個將軍就是湯和。他是早年追隨朱元璋的人之一。更為奇怪的是,這個人對待朱元璋有一種奇怪的偏執,在早年,湯和參加了紅巾軍死活也要把朱元璋拉下水。而且在軍營中他地位比朱元璋高,但是他卻時常聽從朱元璋的指令

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由於自己出色的能力和上天的眷顧,最終成了明朝開國皇帝即使朱元璋疑心很重,但他卻對湯和十分信任。湯和情商也高,處事謹慎,深得朱元璋喜歡。

最後湯和死後,朱元璋追封湯和為東甌王,將他厚葬在安徽一個叫做曹山的地方。

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但是由於湯和的地位顯赫,陪葬品豐富。導致他的陵墓被盜墓賊進入了。一代猛將死後也無法安息。令人嘆息。

在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湯和墓。考古人員很快就發現這個墓葬已經被破壞了,顯然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

那個時候的湯和墓只能用破敗來形容:墓棺被盜墓工具砸毀,陪葬品破碎一地,更為猖狂的是,盜墓賊還把自己吃飯的傢伙直接丟在了墓中。本以為這個明朝將軍墓將會一無所獲。但是考古學家竟然在墓中發現盜墓賊留下了一件保存完好的青花瓷器。

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這個遭受了大劫依舊完整如初的巨大瓷瓶被命名為“元青花雙獸耳大罐”。它的存在昭示了明朝時期我國的青花瓷器製作技術就已經爐火純青。而且它體積龐大,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意義,可謂國之瑰寶。

小編心想,可能正是它體積大,盜墓賊無法帶走;不過在當時,此類古董市場並不活躍,盜墓賊僅僅是把古代錢幣帶走,也是一個原因。不過,還好盜墓賊手下留情,給國家留下了如此瑰寶

1973年安徽發掘明朝將軍墓,已被盜墓賊光顧2次、卻留下國之瑰寶

此為大幸。但是作為後人,應當保護古代文物,讓它們流傳給後人。你們說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