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中華蜜蜂的四大定律總結

養殖中華蜜蜂技術要點和規律非常多,如何提高養殖水平,現總結三大定律供參考,如有不足之處請踴躍發言。

1.二四定理

二四定理又可叫溫飽律。“二”指每張脾保持二指寬蜜粉是中華蜜蜂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保證。好比人類生存的溫飽線,超越此線則“家庭幸福、人丁興旺”。蜜蜂生活狀態長期處在低於溫飽線時,則會導致巢蟲嚴重危害、蜂蜜戀巢性降低、蜜蜂繁殖率急劇下降、蜂群嚴重衰退甚至蜜蜂飛逃等結果。“四”指中華蜜蜂蜂群發展的基準群勢,即每一個蜂群發展最起碼從4框開始,若低於4框則力量不夠,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差,甚至導致全群衰敗而亡。中華蜜蜂養殖技術在4框蜂及以上群勢,工蜂餵養幼蟲及蜂王的能力遠高於4框以下,容易達到繁殖的最佳哺餵期。所以4框是蜂群發展的群勢分界線,無論是自然分蜂群還是人工分蜂群,或是春繁、秋繁群,都應該以4框為底線,才能迅速達到蜂群發展的最佳狀態,養蜂人務必認真對待。

2.四八定理

四八定理也可稱小康律。“四”指每脾有4指寬的存蜜,此時蜜蜂的生活水平相當於人類的小康,然後可適當取蜜,但是不能逾越小康線。小康水平的蜜蜂繁殖好,抗病蟲能力強,容易適應人類的干擾,所以養蜂者可以隨便搬運和檢查蜜蜂,也可以取蜜和分蜂,此限度又稱中蜂的取蜜線。中華蜜蜂養殖技術“八”指每個生產蜂群群勢達8框,是高產和穩產的基本群勢,因為實驗證明,8框及以上群勢的蜂群,能夠順利應對各種自然和人為影響帶來的風險和災難,從而順利的完成生產蜂蜜的任務。此限度又稱為生產線。中華蜜蜂養殖技術在蜜蜂的生產過程中,完全遵循人多力量大和團結就是力量的原則,所以養殖者務必把蜂養強、養好,才能高產穩產。此限度又稱中蜂的生產線。因此長期保持中蜂的小群取蜜和見蜜就取,而不遵循中蜂養殖四八定理(小康律),就會導致蜂群嚴重受損,中蜂優良基因逐漸丟失,中蜂生產力下降,中蜂養殖不能規模化,更不可能使中華中華蜜蜂養殖產業的優勢得以發揮和發揚光大。

3.八一六定理

八一六定理又叫強群律。“八”指蜜蜂繁殖到8框時就可以稱為強群,此時的蜜蜂無論生產能力、應變能力、抗逆能力、繁殖能力都達到了最佳狀態。毋庸置疑,此時外界或內部因素帶來的風險都不會導致蜂群嚴重衰敗,這就使蜂群的力量得到了保障。因此8框群的限度又稱為保險線。中華蜜蜂養殖技術“一六”是指16框,在蜂群達到8框時,如果外界蜜粉充足,可以通過人為技術手段實現雙王同巢,使蜜蜂的力量迅速達到16框的強大群勢。這更利於蜂群採集大蜜源和連續利用大蜜源,並有效地克服中蜂大群好分蜂的缺陷,從而提高中蜂產蜜量,所以此限度又稱高產線。中華蜜蜂養殖技術當然根據本地中蜂在生產期採集興奮、進蜜快、不好密集的特性,通常採用脾多於蜂的蜂脾原則來提高蜜蜂的生產力,也進一步預防了中蜂強群在大蜜源、期好分蜂的缺陷。所以,在生產階段本地中蜂8框群要放10張脾,14框群放16張脾,多出的脾可以是西蜂脾,也可以是中蜂老脾,也可以是空巢框或者人工巢礎,蜜蜂都會很快存滿蜜。

4.環境定理 

環境定理也可稱地理律。我們中國人常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的重要性不能忽視。成敗在於思路,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加上天時的利用與人和的努力,就能生存,就能發展。反之,水土的改變、環境的不同會導致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貴州一些地區森林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因此中蜂生存發展情況很好,通常都可以達到10框以上的群勢,而有些地區則樹木少,乾旱炎熱,所以中蜂群勢小,自然蜂群也少。可以說環境導致不同地區中蜂特性明顯不同,廣東一些地區的中蜂一般就只有4框,而廣西桂林地區有6框,到了貴州地區一般都在8框以上。中蜂飼養者必須覺察環境的重要性和規律性,使中蜂養殖適應地理規律,保證中蜂養殖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