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玩遊戲會上癮,學習不會上癮?

淨月明風清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很久 到底為什麼學習比遊戲枯燥?枯燥和有趣到底是什麼?我想了很久 再次發表個人看法 先舉個栗子:一個人天天吃餛飩 吃個10年 從3,4歲就開始吃 吃到13,14歲 我敢保證 他絕對不會想吃餛飩(就這點如果有人提出反駁 比如喝水喝10年之類的 我就想問 知道什麼叫飲料嗎)學習同理 現在的小孩3歲開始學習 到8歲左右 他已經厭煩了 但是沒辦法 迫於強迫 他只能繼續學 所以越學越不想學 而遊戲不一樣 他想打就打 想休息就休息 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信你可以問一些孩子(有極個別沉浸在遊戲中的算了吧 注意是沉浸 不是沉迷)他們打完遊戲累不累?打久了一個遊戲還會想打嗎?在不信 你去強迫你的孩子 跟他說 :你每天必須給我打15把王者榮耀 至少贏10把 不然別睡覺!持續一個月 看看他什麼反應


SCP基金會安保大隊長


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會提出來,特別是家長和教育者,那麼到底為什麼玩遊戲會上癮但是學習不會上癮呢?

因為遊戲有趣味性啊,通俗點就是好玩啊,學習好玩嗎?確實,在趣味性上面就是沒有遊戲那麼高。這是客觀事實,那麼讓孩子對遊戲和學習有一個正確成熟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生出來就是一張白紙,他會對什麼事情都感興趣,此時此刻無論是學習還是遊戲他都是有興趣的,這是教會他一個正確思想的最佳時機,不要告訴他只有學習才能成功或者要賺多少錢,考上大學才有好出路這樣現實露骨的話,也不要說玩遊戲是不好的,小孩子玩遊戲會玩物喪志,人的內心都是逆反和好奇的,你越不讓,他可能被你嚇到了,可是小小的好奇心已經難以抑制。

所以應該更加坦誠的向孩子們展現遊戲與學習的積極一面,為什麼我們要玩遊戲,是為了放鬆大腦,是一項娛樂活動,而學習則是主業。與此同時花點心思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更多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自己的,就應該用最好的態度去對待。

還有上癮這件事情,我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無論是遊戲上癮還是學習上癮,這都不是一個好現象,人應該更加均衡全面,可以對一項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不是廢寢忘食的上癮,甚至如果得不到會有奇怪的心理反應,這絕不是一個正常人應該具備的。


牧童說


因為遊戲是娛樂,好玩是人的天性,小到幼兒擺弄玩具,大到成人貪玩麻將,娛樂讓人身心愉悅,電子遊戲從單機到聯網,從畫面單一到聲情並茂,從單人對戰到組隊征戰,遊戲有市場,是因為大眾有需求,就象人人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已經養成抽菸習慣的人卻很難戒斷一樣,電子遊戲成為產業,歸根到底是人的天性願意為遊戲買單。

學習和遊戲相比,首先課本是純文字表述,畫面感太少,需要理解和想象,這就是為什麼看書和看電影,人們更傾向於後者的原因;其次學習是理解概念和理論,把理論轉化成方法,再用方法解答綜合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直開動腦筋,同遊戲相比,複雜、單調、枯燥、無趣。

因為遊戲的獎勵規則設計非常科學,小關小獎,大關大獎,為了掙錢獲利的專業玩家,必竟是少數;而大多數都是普通玩家,就單純圖個高興。玩遊戲不一定會上癮,沉迷遊戲的大多在現實生活裡鬱郁不得志,遊戲規則對所有玩家一視同仁,符合規則贏了就有獎勵,輸了可以重來,不用擔責,也不用擔心被追責,就算掛掉,重生就可以了。


學習是文字理解,是原理分析,是概念消化,獲得利益的週期比電子遊戲的即時獲利(哪怕只是虛擬的)要長的多,上學期間有大大小小的考試,考好了還好說,一旦考不好,日子就難過了,在學校老師說來說去,回了家父母說來說去,小學的一次失誤甚至能被家長在初中、高中反覆提起,從上學第一天起,壓力就如影隨形,沉重的學習和輕鬆的遊戲,後者的誘惑當然更大啦。

遊戲是即時滿足,學習是延時獲利,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所以遊戲更容易讓人上癮,至於學習麼,需要強烈的動機,更需要持久的毅力,是後天訓練的結果,大多數人上學都是懵懂的,很難形成專注持久的耐力,學習比遊戲痛苦多了,拈輕怕重是人性的又一特點,如此一來,遊戲容易上手,更容易上癮。


阿娥你好


原因一,遊戲給玩家學習無法帶來體驗感

很多人打遊戲只是為了放鬆自己,因為在遊戲世界裡能夠找到很多快樂,包括自己和朋友打遊戲,再或者將遊戲視頻分享到社交APP,獲取關注,這些都能讓人際關係和心情變得和睦,所以體驗感十足。但是學習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比較燒腦,遇到難題想不出來往往會小煩躁,花大把時間思考真的是折磨人,不如遊戲來的痛快。就好比你一定看過人堆裡,周圍人都在打遊戲,你想學習是不可能的,相反,一群人都在學習,你打遊戲反而會不好意思,一個道理,環境和體驗感不一樣。

原因二,遊戲富有魅力,學習形勢太單一

遊戲真的是五花八門,網遊,手遊,桌遊等等,應有盡有,市場十分火熱,無論你在哪個年齡段都能找到自己夏歡的一款,所以你自己會主動找遊戲,然後玩遊戲,而且遊戲廠商為針對玩家體驗做出很多優化,包括舉辦各種賽事,更讓你愛不釋手。而學習的形勢太單一,網上學習,補習班,學習知識也就罷了,有些知識還要收費,一本書多少錢?一個補習班多少錢?一套習題多少錢?不過最關鍵的在於學習起來很難集中精神,畢竟誘惑太多,我想沒有誰能夠一天坐在座位學習吧,但是呆在床上一天不吃不喝打遊戲倒是可以。

遊戲吸引你玩,你不得不玩。而學習要靠自覺,自己不想學,說再多也沒用,所以打遊戲容易上癮,學習上癮?不存在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死讀書的。


遊戲資源站


本小學生告訴你為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學習很無趣,而更多的問題在於老師,現在的大部分老師一直死腦筋的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多看書,少看電視和手機就可以提高學習成績以後就可以前途無量。可是這也讓大多數學生厭惡了學習,因為這種生活開始認他們變沒有了自由,許多家長為孩子前途報滿了補習班,讓許多孩子對假期充滿了恐懼和害怕,因此,許多孩子有了自閉症,還有的會自殘,甚至有的孩子還有想自殺、離家出走的念頭。其實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哪怕你給他一點點自由的時間,哪怕只有一小會兒,那他也會開心得瘋掉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喜歡玩遊戲的原因,而且相比之下,很多人會認為遊戲裡的世界比現實的世界更加美好,因為那裡有自由。其實如果你能給他一點自由的時間,讓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也許他就不再厭惡學習了。


莊園最帥的小奈布


其實學習也是可以上癮的,一切只要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人都是可以上癮的,有的人因為喜歡一個人上癮,有的人因為喜歡一件事上癮,也有人喜歡買新手機上癮,更有人因為吃上癮,所以不要說什麼學習為什麼不會上癮,因為對學習不會上癮的人不喜歡學習,而喜歡學習的人也有可能會上癮


鳳雪立於九天


長時間生活在一個無線循環環境,不停的學習,不斷的背誦,不斷去記公式不斷去用公式解題,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好有壞,但不絕對的好;不絕對的壞,生活中的種種壓力背上重重的負擔,沒有人傾訴,訴說,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有在遊戲裡能夠忘記生活的種種揹負,在遊戲裡釋放自己,扮演一個特別像自己的自己,可以忘記時間,忘記痛苦,甚至忘記飢餓和疲倦,哪能不喜歡呢;不是所有人都玩遊戲不肯學習,愛學習的人特別多,熱愛探索學習的人也不少,跟我們一樣這也是他們這樣會讓自己舒服和高興;我們大腦都會本能的選擇是學習還是玩遊戲能讓我們感覺到高興和愉快,雖然好多人因為玩遊戲命都賠上了,但是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理智對待身邊的事物了,哪我們不都一樣了嗎?


遊戲慌得一匹


我也上癮遊戲:之前玩英魂之刃就很上癮,上癮的原因沒有事情做,還有未來排位上分,都想打到最高段位,可是就是打不到最高段位,所以就有這個癮,想借點遊戲唯一的辦法找事情做,忙起來就不想玩遊戲了。我就是這樣現在偶爾玩遊戲,不經常玩了。


小小黑客殺無赦


遊戲,玩的時候:壓力小阻力小,可以輕鬆重複練習。有音樂有畫面,感覺刺激豐富,易興奮,注意力集中。這導致玩遊戲體驗的是一種愉悅的感覺。再加上單機通關的誘惑促使你有了目標,網遊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滿足了社交和被認可被喜歡的需要。甚至身處一個團隊你會感受到責任和被需要的感覺,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玩遊戲,因為在可見的一段時間裡你們就能取得成就、榮譽和獎勵。 學習,學的時候:壓力大阻力大,漸進的過程也使得很難從頭再來。學一遍花費很多心理能量,感到疲憊,主觀上不願意重複。沒有音樂沒有畫面,大多是文字,刺激單一,難以集中精力。所以,學習、讀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痛苦的體驗。尤其是初、高中叛逆,在沒有主動體驗到學習的意義之前很難想通為什麼要學習,沒有目標。身邊的同學也不愛學習的話,就更沒有認同感和學習的需要。班級裡,學的好才被重視,成績平平的孩子不被關愛,導致兩極分化。即使有一點成就,要麼沒有被老師家長看到不能形成正向強化,要麼被表揚以後反而不再努力,因為獲得表揚變成了你做這件事的原因(動機不明確的時候),既然已經得到表揚努力就停止了,這也是為什麼說,不是什麼時候都是要表揚孩子,當他們知道自己做這件事是為了自己的成長時可以表揚。如果老師家長同學對孩子的期望也不高,“我家XX學習不行,只要......我就滿足了”,這種話聽多了鬥志也就沒了,孩子容易趨向於求穩,以後成績變好也會成為認知失調(我本來就一般,成績好只是偶然的),心理期望低,維持一般的水平讓你覺得協調、舒服。長期學習才能有明顯的效果的特點使得個人有鬥志也難以堅持。容易認為學習是完成痛苦的任務,一旦完成說什麼也不必學習了。


玩物不喪誌


因為遊戲能給孩子們帶來一些快樂,而學習,作業可能會給孩子們一些煩惱和壓力,像是一些學校,每天都佈置成堆的作業,家長還會佈置很多的額外的作業。但他們並不知道,這會讓孩子討厭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