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玩游戏会上瘾,学习不会上瘾?

净月明风清


这个问题我也思考很久 到底为什么学习比游戏枯燥?枯燥和有趣到底是什么?我想了很久 再次发表个人看法 先举个栗子:一个人天天吃馄饨 吃个10年 从3,4岁就开始吃 吃到13,14岁 我敢保证 他绝对不会想吃馄饨(就这点如果有人提出反驳 比如喝水喝10年之类的 我就想问 知道什么叫饮料吗)学习同理 现在的小孩3岁开始学习 到8岁左右 他已经厌烦了 但是没办法 迫于强迫 他只能继续学 所以越学越不想学 而游戏不一样 他想打就打 想休息就休息 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信你可以问一些孩子(有极个别沉浸在游戏中的算了吧 注意是沉浸 不是沉迷)他们打完游戏累不累?打久了一个游戏还会想打吗?在不信 你去强迫你的孩子 跟他说 :你每天必须给我打15把王者荣耀 至少赢10把 不然别睡觉!持续一个月 看看他什么反应


SCP基金会安保大队长


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会提出来,特别是家长和教育者,那么到底为什么玩游戏会上瘾但是学习不会上瘾呢?

因为游戏有趣味性啊,通俗点就是好玩啊,学习好玩吗?确实,在趣味性上面就是没有游戏那么高。这是客观事实,那么让孩子对游戏和学习有一个正确成熟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生出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会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此时此刻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他都是有兴趣的,这是教会他一个正确思想的最佳时机,不要告诉他只有学习才能成功或者要赚多少钱,考上大学才有好出路这样现实露骨的话,也不要说玩游戏是不好的,小孩子玩游戏会玩物丧志,人的内心都是逆反和好奇的,你越不让,他可能被你吓到了,可是小小的好奇心已经难以抑制。

所以应该更加坦诚的向孩子们展现游戏与学习的积极一面,为什么我们要玩游戏,是为了放松大脑,是一项娱乐活动,而学习则是主业。与此同时花点心思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更多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自己的,就应该用最好的态度去对待。

还有上瘾这件事情,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无论是游戏上瘾还是学习上瘾,这都不是一个好现象,人应该更加均衡全面,可以对一项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废寝忘食的上瘾,甚至如果得不到会有奇怪的心理反应,这绝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


牧童说


因为游戏是娱乐,好玩是人的天性,小到幼儿摆弄玩具,大到成人贪玩麻将,娱乐让人身心愉悦,电子游戏从单机到联网,从画面单一到声情并茂,从单人对战到组队征战,游戏有市场,是因为大众有需求,就象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已经养成抽烟习惯的人却很难戒断一样,电子游戏成为产业,归根到底是人的天性愿意为游戏买单。

学习和游戏相比,首先课本是纯文字表述,画面感太少,需要理解和想象,这就是为什么看书和看电影,人们更倾向于后者的原因;其次学习是理解概念和理论,把理论转化成方法,再用方法解答综合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直开动脑筋,同游戏相比,复杂、单调、枯燥、无趣。

因为游戏的奖励规则设计非常科学,小关小奖,大关大奖,为了挣钱获利的专业玩家,必竟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普通玩家,就单纯图个高兴。玩游戏不一定会上瘾,沉迷游戏的大多在现实生活里郁郁不得志,游戏规则对所有玩家一视同仁,符合规则赢了就有奖励,输了可以重来,不用担责,也不用担心被追责,就算挂掉,重生就可以了。


学习是文字理解,是原理分析,是概念消化,获得利益的周期比电子游戏的即时获利(哪怕只是虚拟的)要长的多,上学期间有大大小小的考试,考好了还好说,一旦考不好,日子就难过了,在学校老师说来说去,回了家父母说来说去,小学的一次失误甚至能被家长在初中、高中反复提起,从上学第一天起,压力就如影随形,沉重的学习和轻松的游戏,后者的诱惑当然更大啦。

游戏是即时满足,学习是延时获利,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所以游戏更容易让人上瘾,至于学习么,需要强烈的动机,更需要持久的毅力,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大多数人上学都是懵懂的,很难形成专注持久的耐力,学习比游戏痛苦多了,拈轻怕重是人性的又一特点,如此一来,游戏容易上手,更容易上瘾。


阿娥你好


原因一,游戏给玩家学习无法带来体验感

很多人打游戏只是为了放松自己,因为在游戏世界里能够找到很多快乐,包括自己和朋友打游戏,再或者将游戏视频分享到社交APP,获取关注,这些都能让人际关系和心情变得和睦,所以体验感十足。但是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比较烧脑,遇到难题想不出来往往会小烦躁,花大把时间思考真的是折磨人,不如游戏来的痛快。就好比你一定看过人堆里,周围人都在打游戏,你想学习是不可能的,相反,一群人都在学习,你打游戏反而会不好意思,一个道理,环境和体验感不一样。

原因二,游戏富有魅力,学习形势太单一

游戏真的是五花八门,网游,手游,桌游等等,应有尽有,市场十分火热,无论你在哪个年龄段都能找到自己夏欢的一款,所以你自己会主动找游戏,然后玩游戏,而且游戏厂商为针对玩家体验做出很多优化,包括举办各种赛事,更让你爱不释手。而学习的形势太单一,网上学习,补习班,学习知识也就罢了,有些知识还要收费,一本书多少钱?一个补习班多少钱?一套习题多少钱?不过最关键的在于学习起来很难集中精神,毕竟诱惑太多,我想没有谁能够一天坐在座位学习吧,但是呆在床上一天不吃不喝打游戏倒是可以。

游戏吸引你玩,你不得不玩。而学习要靠自觉,自己不想学,说再多也没用,所以打游戏容易上瘾,学习上瘾?不存在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死读书的。


游戏资源站


本小学生告诉你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学习很无趣,而更多的问题在于老师,现在的大部分老师一直死脑筋的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多看书,少看电视和手机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以后就可以前途无量。可是这也让大多数学生厌恶了学习,因为这种生活开始认他们变没有了自由,许多家长为孩子前途报满了补习班,让许多孩子对假期充满了恐惧和害怕,因此,许多孩子有了自闭症,还有的会自残,甚至有的孩子还有想自杀、离家出走的念头。其实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哪怕你给他一点点自由的时间,哪怕只有一小会儿,那他也会开心得疯掉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喜欢玩游戏的原因,而且相比之下,很多人会认为游戏里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加美好,因为那里有自由。其实如果你能给他一点自由的时间,让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也许他就不再厌恶学习了。


庄园最帅的小奈布


其实学习也是可以上瘾的,一切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人都是可以上瘾的,有的人因为喜欢一个人上瘾,有的人因为喜欢一件事上瘾,也有人喜欢买新手机上瘾,更有人因为吃上瘾,所以不要说什么学习为什么不会上瘾,因为对学习不会上瘾的人不喜欢学习,而喜欢学习的人也有可能会上瘾


凤雪立于九天


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无线循环环境,不停的学习,不断的背诵,不断去记公式不断去用公式解题,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好有坏,但不绝对的好;不绝对的坏,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背上重重的负担,没有人倾诉,诉说,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只有在游戏里能够忘记生活的种种背负,在游戏里释放自己,扮演一个特别像自己的自己,可以忘记时间,忘记痛苦,甚至忘记饥饿和疲倦,哪能不喜欢呢;不是所有人都玩游戏不肯学习,爱学习的人特别多,热爱探索学习的人也不少,跟我们一样这也是他们这样会让自己舒服和高兴;我们大脑都会本能的选择是学习还是玩游戏能让我们感觉到高兴和愉快,虽然好多人因为玩游戏命都赔上了,但是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理智对待身边的事物了,哪我们不都一样了吗?


游戏慌得一匹


我也上瘾游戏:之前玩英魂之刃就很上瘾,上瘾的原因没有事情做,还有未来排位上分,都想打到最高段位,可是就是打不到最高段位,所以就有这个瘾,想借点游戏唯一的办法找事情做,忙起来就不想玩游戏了。我就是这样现在偶尔玩游戏,不经常玩了。


小小黑客杀无赦


游戏,玩的时候:压力小阻力小,可以轻松重复练习。有音乐有画面,感觉刺激丰富,易兴奋,注意力集中。这导致玩游戏体验的是一种愉悦的感觉。再加上单机通关的诱惑促使你有了目标,网游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满足了社交和被认可被喜欢的需要。甚至身处一个团队你会感受到责任和被需要的感觉,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玩游戏,因为在可见的一段时间里你们就能取得成就、荣誉和奖励。 学习,学的时候:压力大阻力大,渐进的过程也使得很难从头再来。学一遍花费很多心理能量,感到疲惫,主观上不愿意重复。没有音乐没有画面,大多是文字,刺激单一,难以集中精力。所以,学习、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痛苦的体验。尤其是初、高中叛逆,在没有主动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之前很难想通为什么要学习,没有目标。身边的同学也不爱学习的话,就更没有认同感和学习的需要。班级里,学的好才被重视,成绩平平的孩子不被关爱,导致两极分化。即使有一点成就,要么没有被老师家长看到不能形成正向强化,要么被表扬以后反而不再努力,因为获得表扬变成了你做这件事的原因(动机不明确的时候),既然已经得到表扬努力就停止了,这也是为什么说,不是什么时候都是要表扬孩子,当他们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时可以表扬。如果老师家长同学对孩子的期望也不高,“我家XX学习不行,只要......我就满足了”,这种话听多了斗志也就没了,孩子容易趋向于求稳,以后成绩变好也会成为认知失调(我本来就一般,成绩好只是偶然的),心理期望低,维持一般的水平让你觉得协调、舒服。长期学习才能有明显的效果的特点使得个人有斗志也难以坚持。容易认为学习是完成痛苦的任务,一旦完成说什么也不必学习了。


玩物不喪誌


因为游戏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些快乐,而学习,作业可能会给孩子们一些烦恼和压力,像是一些学校,每天都布置成堆的作业,家长还会布置很多的额外的作业。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会让孩子讨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