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和親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政法大學終身教授給出終極答案

“媳婦和親媽同時掉進水裡了,你先救誰?”可謂是一個時代性的且看似無解的“難題”。在媒體上爭論不休,答案也是五花八門。各式“終極答案”“搞笑版”“神回覆”層出不窮:

媳婦和親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政法大學終身教授給出終極答案

有的從技術層面回答,說誰離的近救誰;有的從幫助弱者出發,認為要先救不會游泳的那個;有的則有較強烈的家族等級意識,認為當然要先救親媽;有的還動了“經濟頭腦”,算計了一下,要救陪伴自己時間更久的媳婦;也有人認為,單救誰都不對,要麼兩個一起救上來,要麼同歸於盡……

這個看似娛樂調侃的“道德難題”,如果只限於調侃,倒也算有趣。但仔細想來,若深究一番,就會發現,它實際反映出當代人的一種普遍價值困境,甚至暗藏著一個嚴肅得令人恐怖的話語圈套。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

第一,它把問題的情境設置為:一種行為的對錯,完全取決於行為者的動機,根本不考慮現實的條件和過程。比如,當事人一定是水性很好,想救誰都行?媳婦和親媽都完全沒有自救和助救的能力?二人是怎樣同時落水的?水情水勢如何……這些都一概不經考察和說明,就直指人的內心:“你先救誰?!”

第二,它預設的目的,是可以把“二選一”的答案,逼入“你怎樣做都不對”的絕境。比如,男子對媳婦說:“先救我媽”,媳婦就說:“你心裡沒我”;男子說:“先救你”,媳婦則會說:“連親媽都不救,你會在意我?肯定不是真心的!”……這時的男子,豈不是走投無路了?

第三,從它引出的各種答案來看,這種設問的思路,實際是利用了傳統價值觀的弱點,強化了某種話語霸權。請看,各種答案歸結起來,無非是兩種價值觀:一是功利主義,全靠計算得失;二是道德規範主義,靠奉行既有的道德規範。這二者之間,有時必然形成不可調和的衝突,於是就成了這個案例中的死結。

那麼兩種傳統價值觀的弱點是什麼?功利主義講究功利算計,在道德主義看來必然犧牲倫理綱常,顯得無情無義;道德規範主義講究人倫情感,但它偏向於道德秩序中特別規定的“上位”者,因此在功利主義看來,它對多數人尤其是“下位”者來說,必然是不公平的。

兩種傳統價值觀之間的這種衝突,是造成“死結”的原因,而它們的共同缺陷,則是解開死結的一把鑰匙。

它們的共同缺陷,是首先把當事人當成了僅僅有義務而沒有權利的抽象符號,並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個性和條件,有自己角色定位的現實的人,因此有意無意剝奪了他從實際出發做出自主選擇的正當權利。

試想,在滿足設問條件的前提下,難道一定要想好了遵循什麼原則,然後才去救人嗎?如果情急之下,抓到了誰就先救誰,這是不合情理的嗎?在能救的情況下,“後救”並不等於“不救”。那麼“先救誰”還有那麼重要嗎?可見,把這個問題“無限上綱”到難倒人的程度,是把玩笑開得過頭了。

再試想,萬一發生了不幸,最終只救上來一位,不得已眼看著另一位遇難。那麼,這對於當事男子來說,會是人生中多麼大的創痛和愧疚!在這種情況下,有人不是來慰問,而是來質問“為什麼不先救……”難道不是一種過分的無理和殘忍嗎?誰有這樣的權利,來如此霸道地對待他人?

於是可以發現,真正的圈套,是在言外之意中。它所營造的是這樣一種情境或心理習慣:有人可以自命站在“真理和正義”的制高點,隨時用自設的規則去評判和指導別人,卻根本不顧及當事人的實情和感受。有了這種特權,可以做到別人“怎麼做都不對”,自己則“怎麼做都有理”。這種自信得霸氣十足的心理和思維習慣,在哲學上就叫“價值獨斷主義”,是一種嚴重病態的價值觀。

在價值獨斷主義的語境下,人們常常生活於各種對抗的強迫性語境之中,遭遇“怎麼做都不對”的指責,最終使人失去自己。所以,我們需要一場“價值解放”。馬克思說:“任何一種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係還給人自己。”在文化和主體多元化的社會中,所謂“價值解放”,就是把價值判斷的權利和責任統一地歸還給實際的主體。只有具體的主體身份清楚,權責到位,各自擔當,才是解決紛爭的出路。相反,如果主體錯位,或規範混淆,標準顛倒,就必然增加梳理不清的糾葛。這既是理解執行道德與法律規範的前提,也可以成為一種解決糾紛的可行之道,還應成為研製和改進社會規範體系的依據。

價值解放有助於人們體驗“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從而清醒地找回人自己,更有助於構建“人人平等”“各得其所”“和而不同”“公正和諧”的社會。

(作者分別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